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退婚嫁给书生做夫郎后(古代架空)——山间柳

时间:2025-01-05 08:09:50  作者:山间柳
  最近天气热,沈淮之虽然是在屋子里上课,但因为自身本来就火气旺,还是会热得冒汗,林樾之前在药铺买了些干的金银花给他泡水喝,既能清热,对嗓子也好,但味道肯定是比不上杨梅汤的,今天既然做了,怎么也要让他喝到才行。
  今天铺子里的生意也不错,立夏一过,点心做的也不是米糕这类蒸糕了,而是糯米凉卷,薄荷糕,红豆糯米凉糕这些,而且铺子里还上了凉粉,豌豆凉粉和荞凉粉是每天都有的,偶尔还会有米凉粉,再加上凉糕,米凉虾,各色饮子,每天都不够卖的,原本铺子里的三张桌子是经常坐不满的,大家买完点心就走了,现在每天都是坐满的不说,就连铺子外头也支了一张桌子,把之前林樾他们摆摊时买的大伞都用上了。
  沈正初原本是给他们送柴火来着,想着时候还早能送两趟,但最后也只送了一趟,就接上林樾几人回家了。
  沈凌之把刚才特意留出来的杨梅汤递了过去,“爹,喝杨梅汤吗?特意给你留的。”
  沈正初摇摇头,“你们喝吧,我不爱喝。”
  沈凌之可不信,这种天气喝一碗杨梅汤别提多舒服了,怎么可能不喜欢,“爹,你快喝,我们都喝过了,还有不少是预备等会送去给我哥的,你要是不喝就浪费了。”
  农家人哪听得了浪费这个词,沈正初果然没再拒绝,一边赶车一边喝,还没到临水村碗就见底了。
  到祠堂外那个路口,林樾就下车了,“爹,娘,你们先回去吧,我一个人去就行。”
  沈凌之把桶给他递过去,犹豫了一下还是问道:“哥哥,你可以吗?这个有点重,还要拿竹筒,要不我和你一起去吧。”
  林樾摇头,“不用竹筒,最近天热,他们都自己带着水壶竹筒来上课,你哥也带了,我直接把桶拎去就行。”
  “好吧,那我先回去磨面,今早煮凉粉的时候豌豆面不多了,趁现在还少多磨些。”沈凌之说。
  林樾想了想,回道:“荞麦面也不多了,等会儿我回去和你一起磨,还有糯米面也是,今天一并磨了吧。”
  “知道了,哥哥,你快去吧。”
  林樾拎着桶就去了祠堂,这会儿正是休息的时候,一群小孩儿在院子里玩儿,林樾推门进去把躲在门后的小孩儿吓了一跳。
  林樾急忙拉了他一把,“没吓着吧?怎么蹲在这儿啊?”
  “没有,小叔叔,你怎么来了?”这小孩儿是沈岩之的儿子小虎,两家关系不错,所以小虎一见林樾眼都亮了,也顾不上去玩儿,就围着林樾转圈。
  林樾眼都被他转花了,只能伸手按住他的肩,笑着道:“快别转了,去叫你的同窗们来喝杨梅汤,我去找你沈叔。”
  “好!我现在就去,老师在里面,小叔叔要我帮你拎吗?”
  林樾看着面前的小萝卜头,还没比桶高多少呢,就想着拎了,不由失笑道:“不用不用,快去吧。”
  沈淮之正在批作业,里头也有几个小孩儿跑来跑去的,笑闹声大得不行,沈淮之压根没注意到林樾什么时候进来的,等听到外头喊“师郎来了,还给我们送了好喝的杨梅汤!”他才发现林樾已经站到面前了。
  “怎么这会儿过来了,快过来坐。”沈淮之起身接过桶,又把林樾递过来的葫芦也放到了桌上,葫芦里装的也是杨梅汤,专门给沈淮之留的,桶里的就给学生喝。
  林樾掏出帕子给他擦了擦汗,才笑着到:“今年第一次做,就想给你尝尝。”
  两人还没说两句话呢,外头的小孩儿就冲进来了,虽然很迫不及待想喝了,但还是规规矩矩地给林樾和沈淮之行了礼,直到林樾点头,他们才拿上自己的小杯子过来,还非常自觉的排了队。
  林杨自告奋勇上来盛汤,喜获他哥白眼一个和沈哥夸夸一句。
  林樾上回过来想让林杨去吃饭,林杨愣是不肯,把林樾气得够呛,虽然最后还是去了,但林樾还是生气,已经好几天没给他好脸色了。
  沈淮之拉着林樾出去,眉眼带笑,“还生气呢?林杨这两天经常凑过来让我帮他说好话,别气了,他已经保证过了,下回你一叫他立马就去。”
  林樾哼了一声,“我才不叫他。”
  沈淮之脸上刻意带了懊恼,“可是我已经叫了,让他今晚让去家里吃饭,他都答应了,不然我现在去和他说让他别去了?”
  这下好了,沈淮之也获得了一个白眼。
  “你就帮他说话吧。”林樾最后还是没说不让去的话,抬手推了推沈淮之,“快进去吧,记得喝杨梅汤,过两天做杏子浆水,我记得你爱喝那个。”
  沈淮之点头,“我等会就喝,回家去保证喝完。”
  林樾摆摆手,交代了一句“记得把桶带回来。”就走了,今晚他掌勺,得琢磨一下做什么,不然再做两锅凉粉吧,自家吃一锅,另一锅让林杨带回去,往年在家的时候他都会做的,今年虽然不在,但也要让他爹娘吃上才行,另外再下个面条,做腊肠炒面,再烫一点儿小青菜吃正好。
 
 
第132章 
  伴随一场延绵不绝的雨, 秋天来了,田里的水稻挂满了穗子,叶子也由深绿变成了黄绿相间, 山地里的苞谷,豆子都很饱满, 南瓜更是一个比一个大,又是一个丰收年。
  今年的秋收提前找了人, 割稻子的时候甚至找了六七个, 没几天就割完了, 沈家人就忙着晒谷子,打谷子, 等沈淮之放秋收假的时候, 秋收都快结束了。
  原本填了菜地变得还算宽敞的小院, 再一次被填满了, 但这一次是被粮食填满的,墙角搭了草棚, 棚子下是两排架子, 上头挂着金黄的苞谷, 编成串的苞谷挂着慢慢晾干, 再磨成面,和麦麸、米糠一起喂猪喂牛。
  院子的竹席上是还尚未晾干的谷子,今天再翻晒一天就能收起来了,另一侧墙角则是放着一堆豆杆子, 豆子早就收到柜子里去了,这些豆杆就留着饲养牲畜,还有多的也能拿来烧火,不过今年家里有猪有牛, 鸡也比去年多,肯定是不会剩下什么的。
  家里大丰收,除了沈家人,最高兴的莫过于沈家的小牛了,食槽里一直有新鲜的谷草,虽然沈家人正忙着,喂水没那么勤,吃着有些干巴,但新鲜美味的谷草足以弥补这一缺点。
  圈里的小猪仔已经长大了许多,现在少说有几十斤,因为侍弄的好,猪圈里和小猪身上都是干干净净的,这会儿吃饱了正躺在圈门口晒太阳,只有尾巴一甩一甩的,察觉到有人经过的时候还会哼唧一声。
  小鸡就没有那么安静了,当然,严格来说已经是大公鸡和大母鸡了,咯咯咯的叫个没完,尤其是角落里正在下蛋的鸡,蹲得稳稳当当的,也不知道在叫唤什么。
  明明是生活了二十来年的地方,沈淮之却像是第一次来一样,从门口看到后院,时走时停,直到被灶房门口蹲着的沈凌之喊了一声才回过神。
  “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顺带翻一下谷子,今天晒得不行,我不想过去了。”
  沈淮之应了一声,弯腰拿起地上的竹耙子就开始翻谷,翻完还捡了一粒谷子,用手捻破外壳塞进了嘴里,今年的新米是太阳味的。
  翻完谷子的沈淮之把竹耙放到了墙角,转身看向沈凌之,边走边玩,“你哥哥呢?怎么蹲这儿,屋里那么多凳子也不坐。”
  沈凌之往灶房里示意了一下,回道:“刚忙完,我哥哥在煮杏子茶呢,哥你怎么才回来啊?”
  今天是私塾第一个年头的最后一天,原本是早上结课的,但今天几乎所有学生的长辈都来了,沈淮之刚下课就被围住了,有问下一年束脩会不会涨价的,有问明年开不开的,还有问六岁小孩私塾要不要的,等沈淮之一一答完,连午饭都错过了。
  今天的午饭是林樾送过去的,蒸的白面馒头,中间切开夹了辣椒炒肉和土豆丝,另外还有一壶热茶,原本想陪沈淮之一起吃的,但祠堂院子里全是人,林樾没好意思留下,送完饭就回来了,也不知道等沈淮之腾出空的时候,馒头都凉透了,这种小事儿,沈淮之自然也是不会说的。
  沈淮之进门的时候,林樾刚好看过来,眉眼弯弯,灿若朝霞,“回来啦?”
  沈淮之也跟着弯了眼,“回来了。”
  “坐着歇会儿,等爹娘回来就喝杏子茶,今年最后一锅了。”
  家里有一棵杏树,但每年结的果并不是很多,除了自家吃的,再送两篮子给邻居和沈奶奶就没了,今年也是如此,铺子里用的基本都是买的,村里种果树的不少,几乎都是盖房子那年就种下的,桃李杏梨都有,今年林樾买了不少,一半做的饮子和浆水,另一半做的点心,杏子糕和桃子桂花糕是卖的最好的两种。
  沈淮之两步走到林樾身边,问道:“要我帮忙吗?这会儿没什么事。”
  林樾迟疑了一下,熬个杏子茶而已,他都没让沈凌之帮忙,沈淮之自然也不用,但看他真的很想帮忙的样子,林樾还是道:“那你帮我看着火,别太大。”
  “好。”
  正丰收的时候,沈家今晚的晚饭也很丰盛,刚碾的新米蒸的米饭,今天特意用蒸的就是为了喝一碗米汤,丝滑浓稠的米汤,一碗下去整个人都暖和了,还有香甜细腻的苞谷粑粑,种苞谷的时候特意晚了好多天才种的,现在正是鲜嫩的时候,苞谷磨成浆,加少许面粉拌匀,放到嫩绿的苞谷叶上直接上锅蒸,比包子馒头嫩好几倍。
  林樾还做了茴香炒鸡蛋,盐水毛豆,再加上去年的腊排骨,满满当当一桌子。
  今天吃饭吃的早,吃完饭一家人才去院子里收谷子,林樾和沈淮之在一边,沈正初夫妇在另一边,剩沈凌之一个人,没人给他撑着口袋,忙活半天才装了半袋子,干脆麻袋一扔,拎着个扫帚开始扫边角处的谷子,最后也扫了不少。
  一家人干活快,等谷子全收到柜子里了,太阳才落山,此时距离一家人睡觉的时候还早,沈正初吃了手里最后一把毛豆,抬头看向了沈淮之,“淮之,趁现在还早,我们去你奶奶家一趟。”
  这是要送粮食过去了,往年都是交了秋税后才送去的,但今年他们不用交税,现在送去也合适。
  “爹,就我们两个去吗?刚才柜子装不下还有两麻袋谷子在外头,就送那两包吧,还有豆子也送一袋,南瓜要送吗?”
  沈正初摇摇头,“送谷子就行了,再加一袋麦子,豆子樾哥儿他们铺子用的多,今年送点做菜的花豆过去就行,南瓜也不送了,等过年的时候看她缺什么再送一回。”
  父子俩说完就要走,被宋寻春拦住了,“这是急什么,去年就说要碾了米再送去,麦子也给娘磨好,免得送去了还要磨,多麻烦。”
  沈正初拍了下自己的脑门,“还真是给忘了,前两天咱们刚碾了两袋米,面也有,那就先送那个过去。”
  林樾探出头,“爹,一样一半吧,米容易生虫,谷子要稍好些,等过年接奶奶来吃饭的时候再顺带把剩下的给碾了。”
  “还是樾哥儿想得周到。”
  原本只打算是沈家父子去的,最后出门的时候全家都跟上了,还把小推车也推上了,宋寻春手里还拿了个包裹,是给沈奶奶新做的棉衣,沈老爹自然也是有的,但塞的棉花就那样,原本都不想做,但为了不落人口舌宋寻春还是做了,到时候穿不穿就看他自己了。
  林樾突然还有点紧张,自从在沈老爹家吵过一架,他每次去都是避开他们只见沈奶奶的,后来开铺子忙得脱不开身,这几个月就去了一回,过年的时候本来想接沈奶奶来家里吃饭,但沈奶奶不肯来,只和沈云初见了一面就回去了。
  今天显然是全家都得见的,林樾眉头都皱起来了,应该不会再吵架吧?
  沈淮之捏了捏他的手,小声道:“放心吧,什么都不会发生的。”
  林樾茫然抬头,“啊?为什么?”
  “等会你就知道了。”
  两家隔得不远,眼看又要天黑了,沈正初一行人不约而同加快了脚步,很快就到了沈大伯家,院门半掩着,沈正初喊了一声“娘”就径自推开门进去了,看都没看院子里的沈德初一眼,直接去了沈奶奶的屋子。
  屋里沈奶奶正在洗碗,看他们进来高兴得不行,都顾不上擦手就要过来迎他们,沈凌之一个箭步就冲上去了,“奶奶,你快坐着,过来做什么?”
  沈奶奶笑呵呵的,“奶奶想我的乖孙啊。”
  林樾看他们说话,挽起袖子就进去洗碗了,沈淮之也跟着去了。
  沈老爹坐在角落里,看这一家子进来没人喊他本来就气得不行,这会儿沈淮之一个大男人还挽着袖子去洗碗了,他真是怎么看怎么生气,重重地哼了一声,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林樾。
  林樾就知道刚才不应该相信沈淮之的,这哪像是没事的样子,看那瞪人的样儿,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打他了呢。
  沈淮之面无表情地看了回去,“爷爷,怎么这样看我,是哪里不满意吗?”
  沈老爹喘着粗气,嘴角嗫嚅了几下,还是没忍住,“你看看你这是什么样子,哪还有一个秀才的样子,你……”
  这句话最后还是没说出口,被匆匆进来的沈大伯打断了,沈德初笑容满面的进来,和之前那个趾高气昂上门的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爹你说什么呢?淮之好不容易过来一趟,你可别乱说话。”说完慈爱地看着沈淮之,笑意更浓了三分,“淮之来了?怎么也不去大伯家坐,我和你伯娘都惦记你呢。”
  林樾:“……???”
  沈淮之倒是习以为常了,从过年到现在,沈大伯就是这幅样子了,偏变就变吧还不彻底,对他笑容满面,对他爹娘还是没个笑脸,沈淮之真是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多谢大伯惦记,不必了。”沈淮之说完扭头继续洗碗去了,看林樾呆呆的还伸手把他手里的碗也接过来了,等会儿摔了就不好了,容易伤到手。
  不得不说,沈德初在这方面还是令人佩服的,这会儿已经面不改色地和沈奶奶说话去了。
  沈正初冷眼看着,简直想发笑,他这个大哥一向是唯他爹命是从,怎么现在瞧着都要站他爹头上去了。
  “娘,时候不早,我们就先回去了,过两天得空再来看你。”
  沈奶奶看她二儿子这样,自然也知道他在想什么,“天快黑了,你们回去路上慢些走,秋收忙完了就歇两天,我看你们都瘦了,特别是樾哥儿和凌之,脸都尖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