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提拔一个外门道人到厨房,替你烤鱼?她叫如冰?”道人的眼中逐渐露出迷茫之色,可她待自己的剑灵极好,没必要在小事上拒绝它。颔首说了声“好”后,道人用天衍之鉴给掌事发了条消息。她没有直接退出,而是照例在天衍的法境中逛了一圈。
她对道法的争执事不怎么感兴趣,毕竟道法唯我,谁也不能说服谁,如果自身道念能被人扭转的,那就意味着一身道行都是白费。翻了一阵,她瞧见一个冷清的帖子:《蜕凡到定心有什么讲究吗》。
这样的帖只能是无缘宗派、没有师承的修士发的。
道人凝视着那十二枚丹玉片刻,无奈地笑了笑,很快地落下几行小字,并附上了自己在法境中的名印——尘不染。
-
李若水没想到自己的问题还真有好心的道人回答。
她抱着乾坤囊笑够了,一边将养元草当零嘴啃,一边刷天衍之鉴。
靠着剧情,她对这号为九州的修仙界还是有点了解的,譬如知道九州有七宗三脉,所谓七宗,指的是修行仙道的七大宗派,分别是太一宗、天衍宗、三圣学宫、帝朝、风月无情宗、欢喜宗、药王山,至于三脉,就是妖、魔、鬼三脉,其中的魔是魔道,第一势力也就是苍琅所在的魔狱天宫。其中有人族也有妖族,跟仙道唯一的区别是他们修浊气。
修行的方法五花八门,除了常见的剑、刀、医、力外,还有文道、画道、风月道、无情道甚至是人皇道,大道三千,各有不同。但这些道途如何入、如何修炼的,书中也没介绍,李若水仍旧是一窍不通。
“蜕凡到定心只要积蓄灵炁,水到渠成?重点是打破关隘也就是迈入定心境的发道心、立道誓?这个阶段要开始选择根本道了?”李若水看着那一行字嘟囔,可问题来了,她应该修什么呢?她怎么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根据过往的经验……难不成靠着春风化雨诀当种地仙?
好不容易有个正经的道人回复,李若水忙不迭继续追问,要将十二枚丹玉的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我要如何确定我的道呢?”
这定心阶段一旦选下了根本道,后悔就只能转世重开了。
尘不染:“道友不知道天鉴登天门吗?”
李若水:“也许知道?”这是测根骨的地方,但和各宗派测验应该没什么不同吧?她都没能进太一内门,还能在登天门测出花来?再说了,登天门三个字一看就很贵,一穷二白的李若水根本就不敢去。
尘不染:“但凡入天鉴的道人,都拥有一次进入登天门的机会。如果对自身道途迷茫,不妨去问一问。”
李若水:“要多少丹玉?”
好一会儿,尘不染才回复:“不需要丹玉。”
李若水心中一喜,竟然有这样的好事?那她怎么都要去测一测了。
当然,让她高兴的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对方解决她的疑问,可没收她的丹玉,天鉴又将丹玉吐了出来。
九州修界还是有活菩萨的。
李若水热情洋溢:“不染道友,你可真是个大善人。从此刻起,你就是我的挚友,是我唯一的神!”
等她发达了一定百倍奉还。
尘不染:“道友怎么称呼?”
李若水看着天衍之鉴上那一串天书似的初始名字沉思,最后意念一动,给自己取了“网名”——李上善。
这世道没人会实名冲浪的吧?
第4章
知道登天门能叩问道心后,李若水并不急着前去。
她在天衍中检索“登天门”三个字,出来一大串帖子。
不是《史上第一没出息道途,请投票》,就是《诸位知道修什么道会无人生还吗》,或者就是《我剑修天下无敌,不服去打我师姐》。
李若水一个都没点开看,她怕自己的道心在看到帖子内容的时候直接碎掉。
难道九州就没一个正经人了吗?哦,不,还是有的,比如她新晋的挚友——尘不染。
“不染道友你在吗?你觉得哪一种道最有前途?”
“上善道友,根本道要契合自身,所谓宗师、圣者,是人事之极,非独一道有此称。”
李若水试图挣扎:“要是我偏要勉强呢?”
尘不染言简意赅:“会死。”
李若水:“……”
登天门是唯一用低配版本的天衍之鉴也能身临其境的地方。
李若水将自己的身体藏在第三重山的幽暗洞穴中,她的意识朝着题着“登天门”三个篆字的天门一沉,便整个儿被拽入其中,感知不到自己肉.身的存在。
附近没有人,一望无尽的天阶在缭绕的云雾中若隐若现,无声引诱着道人前去探险。
李若水张望一阵,试探性地迈步上天阶。按照各种修仙文里的说法,天阶上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压力,会让人像背负大山那般沉重,这是历练也是淬体。
免费的锻炼,一辈子就一次。
这样的认知让李若水打起精神,非要爬到天阶巅峰傲视群英不可。然而走了十几步,无事发生,连只蚂蚁的重量都没有增加。
李若水:“?”
登天门难道坏了吗?还是要继续往上爬升?
很快,李若水就发现了,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级阶梯,就算没有重压,也能让人累成一坨。起初还能说爬,到了最后阶段,简直就是蠕动了。
天衍之鉴登天门外,十多道化影映照出来。
“又有笨蛋去爬天阶了。”
“她难道不会用飞的吗?”
“登天榜好久没有更新了,不知道这位道友适合的是什么道?”
道人们看着闪烁着灿金色光芒的榜单窃窃私语。
整个九州的道人都聚在天衍之鉴中,几乎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人去登天门。但并非谁都能激活登天榜的,只有脚踏实地走天阶的人,才有资格在登天榜上落名。
千年前的修道人还比较质朴,老老实实地爬天阶,可等到后面,他们发现在天阶上偷奸耍滑的人依旧能够成就神通大道,就反应过来了。
登天阶的好处就是没有好处。
登天榜是整个天衍最废物的榜单没有之一,除了一堆花里胡哨的特效,根本什么都不是。
不少道人去祭炼天衍之鉴的天衍宗质问,最终确定,那天阶就是天衍宗修士为了好玩炼入的幻阵。
聪明人从不去攀爬。
围拢在登天榜外看热闹的道人越来越多,说话声音越来越嘈杂,直到那小黑点挪移到了顶峰,声音才渐渐地小了下来。
李若水累瘫了。
最可气的是,什么磨炼都没有,她还是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道啊?!
咒骂的话语到了唇边,又被她狠狠地咽了下去,她强撑着走到尽头那一面等身高的大镜子前,面无表情地瞪着它。
没反应?难道要念什么口诀吗?比方说“魔镜魔镜告诉我”?
就在李若水准备克服羞耻开口时,镜面上一道有气无力的流光往她的身上一扫,随即缓缓显示出五个字:“因果誓愿道。”
李若水:“?”
这就完了?她爬这么高是为了什么?因果誓愿道是什么东西?她还在琢磨,一道斥力从四面八方传出,将她的意识从登天门中踢了出去。李若水的意识一落地,立马被无穷尽的“弹幕”包围了。
“誓愿道?竟然是誓愿道!是谁这么倒霉啊?”
“往好处想,誓愿道是同境界无敌的存在。”
“死都死透了,能不无敌吗?”
“天命之衰,再现人寰。让我看看这小倒霉蛋是谁?李上善?这是哪家的道友?”
“上善道友,来我家预约棺材吧!能保证真灵不散,尸身不腐的。要是有缘分,还能转入鬼道中,再活一世呢。”
“天命之衰还有气运入鬼道吗?以往修这一道的前辈,没一个成就的吧?”
“我药王山有保存尸身,百分百入鬼道的办法,只要一千万丹玉,道友加个好友呗tຊ?”
一个个字钻入视野,十条里面……有十条是在唱衰的,李若水眼前一黑,她不能这么衰吧?
突然觉得,强求一下,去修其它道途也是可以的呢。
尘不染:“上善道友,因果誓愿道并非左道。”
呼吸逐渐急促的李若水抓住了尘不染这根救命稻草:“这是什么道?修它的……都死了?”
尘不染:“是以发愿心为修行方式的道途,它没有特定的根本经。在定心入道后,需要许下渡世大愿,而后在不同阶段,依照根本誓愿许下小誓愿修行。它有一个好处,就是在誓约立下后,立马能获得当前阶段的圆满力量。誓愿越大,能撬动的力量越多,所以在同境界几乎是无敌的存在。”
李若水:“……”这难道是修仙版的贷款吗?发个誓就能升级?“如果不能还愿呢?”
“气运会逐渐衰败,糟糕到能被一口水呛死。”
李若水:“也就是获得力量的同时开始霉运缠身?能拖延多久呢?
尘不染:“根据前辈们的研究,假设你的资质能在半年内从定心一重境迈入二重境,你需要在这个时间里完成誓愿。一旦超过这个时限,气运便开始衰竭。”
试图钻漏洞的李若水幽幽地叹气:“什么算渡世大愿?”
她许下发财的誓约能成吗?
尘不染:“最近的两位修誓愿道的前辈,一位立下道誓:‘愿传道法在人间。’而另一位,立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李若水小心翼翼地问:“那她们……飞升了吗?”
尘不染也不隐瞒李若水:“陨落了。”
李若水的表情失控,摆在她之前有两条路,一个是顶着走火入魔的风险修其它道途,另一个就是踏上听起来是条不归路的誓愿道。她不死心,继续问:“登天梯准吗?”
尘不染:“是从未有失的天数。”天衍之鉴的功能是靠着天衍灵脉搭建,而天衍灵脉是道之正,是天意之化。如果九州没有天衍,那一切法力终归于虚无。
跟尘不染道过谢后,李若水像一条死鱼一样躺在山洞里。
如果走其它道途,有办法在灭世大劫中保全自身吗?能修到什么境界?如果依照天衍的指示走誓愿道,那又该立什么渡世大愿呢?能撬动最为高邈力量的誓愿……是归墟天地?但救世是女主们的事情,她以归墟为誓愿,当个边角料也算加入吧?
要是命运让她只能做赌徒,那就——
赌最大的!做最强的!
她要以消灭归墟为渡世大愿,成的话至真至圣,败的话……九州都没了,她反正也活不下去。
李若水一个鲤鱼打挺坐起身,将乾坤囊中剩余的药草生嚼了,她盘膝引导体内的元炁在气脉间游走。定心开三窍,一重心、二重丹、三重法,但不是说三窍要按照顺序烧开的,而是同时进行着,只是心窍先立,法窍最后成。
依照尘不染道友提供的知识,定心阶段择定自身道途,也会选择自身根本道,取一根本经。但誓愿道与众不同,不需要专属的根本经文。太一宗的《太上通玄经》依旧可以用下去。李若水默念着口诀,引导着元炁在体内运行。心窍其实也是三十六法窍之一,还是第一窍,位在绛宫。
在三十六转后,李若水察觉自身的灵炁散个一干二净,整个人飘飘然的,仿佛置身于云层中。她的心神并没有撼动,反而缓缓地呼吸吐纳,没多久,那消失的灵炁又从绛宫的窍穴中吐了出来,继续依照着法诀运行。
心窍已开,是落心种的时候,如果没能在这个时候落下心种,择取自身道途,心窍就会自发闭合,这么一来,道途就毁了。李若水记得尘不染跟她说的要领,在一道清越的嗡鸣声响起后,眼神中顿时绽出无量光明。
因果誓愿道——
她的根本誓愿是扫除归墟之害。
学道惭无顿悟才,炼成元炁识玄胎。平生有幸得传法,不定归墟誓不回!
随着道誓的落下,冥冥之中似乎与一种玄之又玄的存在相接,李若水耳旁荡开一道清澈钟磬声,一股磅礴的力量如同流水般冲刷着她的气脉,一口气推开十二道窍穴,直接将她的道行推向了定心一重境。
待到睁眼的时候,李若水发现自己手掌上的刮痕已经消失了,在洞隙的月光照耀下,手掌莹白仿佛盈动着玉色。
李若水神清气爽,五感通明澄澈。
风过林梢,幽静的深山中,万窍之声在她的耳畔回响。
因果誓愿道好就好在能躺着升级,很遗憾体会不到天衍中道友们鬼哭狼嚎的开法窍的痛苦了。
先贷一笔,还债的事情,明天再说吧。
第5章
李若水是在旭日东升的时候回到太一宗外门的。
从群山中跃出来的大日边缘浮动着一团红色的影,天色灰蓝,只余下稀稀落落的疏星挂在天幕,逐渐在日芒下变得黯淡无光。山色苍翠如染,慢慢的,与朝霞交相辉映。
李若水一边快步往前走,一边运转着《太上通玄经》。紫炁东来,这是修炼的好时机。根本经是吸收天地间的灵炁炼为法力用的,是修道人的根基。除此之外,尚有功法存在。功法包括身法等、招式以及功体等等,李若水目前能掌握的只有一招不那么强悍的“春风化雨诀”。
想要学到新的功法,要么是跟同道交换,要么就是存够丹玉向执事申请入太一琅嬛宝阁观阅典籍的机会。总之就是要丹玉,或者其余有价值的东西。很遗憾,李若水一样都没有。她能靠着春风化雨诀去挣来足数的丹玉吗?
李若水没有直接回到住处,觑了眼天色便去领今日份的浇灌任务。
可谁知还没走到执事堂,一位面熟的同门便冒了出来,瞪着她急声道:“李师妹,你这几天上哪里去了?”
李若水“啊”了一声,她难道不是在山中待了一日吗?她没注意时间的流逝,一问同门日期,才发觉自己在深山中已经度过将近一旬。一旬时间没出现,药田那边肯定得让其余人来料。她眼皮子一跳,忙问:“药田那边——”
3/1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