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管事赶紧起身,动作间还差点带倒凳子。
“对对对!不会有这种可能。我立即写信给主子,你要是先在这儿住着压压惊。之后我派几个庄子里会功夫的人跟着你们。”
叶以舒点头应下:“那就麻烦了。”
林掌柜又看向宋枕锦的脚道:“叶老板你夫君的脚可有事?我派人去城中请大夫。”
“并无大碍,不用。”宋枕锦道。
“那便好,那便好。”林掌柜顺了顺自己胸口,现在还眼皮急跳。
他知道去悬崖是哪条路,那地方本来是供山阳府的百姓看风景的,哪曾想会被用来谋害人。
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刚想到这一块儿,就听叶以舒道:“还劳烦林掌柜帮我们报个官,也不用告知我们人在何处,只引他们去查到悬崖底下,将这事儿在官府里留个底儿就好。”
“好,这事儿我一定办妥。”
叶以舒知道现在对上钱家无疑是蚍蜉撼树,但他们既然做了这事儿,就要在官府那儿留点儿痕迹。
看赵家的情况,这府城的官府多半也跟他们沐州府一样。
他没抱希望,这以后万一能利用上这事儿,有个可以追溯的地方。
*
信传到沐州府还需要一段时间。
叶以舒跟宋枕锦在庄子上等了几日,一直到宋枕锦的脚踝养得差不多,他们才坐上庄子的马车再次启程。
这次后面跟着几个庄子上的护院,都是练家子,两人稍稍放心。
这护院当中本就有渡县的人,有人带路,他们这一次去得很顺利。
一路过去,大概花了快五日时间还没到。
时间越久,叶以舒就在心中估摸着这原料是不是有些太远。
他们一路休息时,叶以舒正跟宋枕锦商量着这事儿。
但同行的渡县的护院一边干着活儿,一边听着他们说话,闻言生怕叶以舒放弃自己的父老乡亲,赶紧道:“渡县虽然偏僻,但河网密布。乡亲们都是靠着水路将甘蔗送出来,到北边售卖。”
“我们已经这么做了很多年,不用担心运不出来的。而且从我们那儿走水路到府城,两三日就行。”
叶以舒看这护院搓着手有些紧张,笑道:“有水路自然更好。”
正好逮着个熟悉渡县的,叶以舒便问:“你可知你们县今年甘蔗的产量有多少?”
王友志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回去了,我老娘老爹现在都跟我搬出来,在庄子上做事。”
“不过您放心,县里我还是挺熟。”
“可得了吧。你都快五年没回去了,还知道个什么。”另外的张二走过来,“可以问我,我去年才回过渡县一趟。”
叶以舒干脆招呼人围坐在篝火旁,跟他们打听。
“渡县民风如何?”
“善斗。”张二快言快语。
王友志很想捂住张二的嘴,但想想确实如此。
他们县里一直很穷,连衙门都是破的。街上成日有人抢东西,隔三差五都有混混流氓聚集在一起打架。
要跟他们讲道,他们绝对不会听。只会看谁的拳头硬,打赢了的才是对的。
王友志从前都不觉得有什么,可听管事说,叶以舒是要去他们县里看看,要买甘蔗的。
加上庄子上正在动工的那片地方都有他们半个村子大了,这要甘蔗得买多少?
虽然张二说的话是事实,但王友志可不想全留给叶以舒坏印象。
他立即道:“乡亲们善斗也是因为县里好东西不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什么都要靠抢。不过我们县的甘蔗却是比所有山阳府的甘蔗都种的好,但凡吃过我们渡县的甘蔗,就绝对不会再买其他县的。”
“这个倒是,他们县的甘蔗很甜。”张二点头,颇为赞同。
“那县令如何?”叶以舒又问。
“县太爷啊……”王友志嘶了声,“这我倒是没怎么注意……而去许久没回去,不知道换没换。”
“你当然不知道。”张二有些得意,“这渡县的县太爷都已经在他的位置上坐了快十年了吧,反正自我听说以来,就没换过。”
旁边人道:“苟县令挺好,还记得前段时间他们县水灾,苟县令自己掏腰包买了粮食在县里发放。还有再往前的山火,据说烧了快两座山头,还是苟县令带着半个县的人给截断的。”
“对对对!”张二点头,“他们县的人虽然混,但最听苟县令的话。你们去他们县中要注意,但凡让他们听见一句说苟县令的不好,他们一定群起而攻之。”
叶以舒:“这么说,苟县令在渡县还挺有威望。”
围着篝火一圈儿的人全部点头。
“就他们渡县的人最听县太爷的话。还是说回那次水灾,苟县令不是自掏腰包买粮,等着朝廷的救灾粮。结果久等不来,一查发现是咱府上那位收着没给,结果他就跟土匪头子一样带着大半县中的人,直接到府衙门口讨粮讨钱。”
“是有这个事儿!”王友志挠头,同为渡县人,这事儿在人前说他还是有些赧然。只怕人家觉得他们县太过野蛮。
他急急补充道:“但是最后讨回来了。”
几个大汉哈哈笑道。
“可不是,我们看了好一阵热闹。府城那位还想把人抓了,结果硬是闹到差点儿惊动的巡抚,最后还送粮送钱,客客气气把阎王请走。”
“他就不像个当官儿的!”
“对,是土匪!府城那位自己都这么说。”
哄笑过后,王友志垂头丧脸道:“也是因为这样,我们县令才年年评比不过其他县令。我还以为他升迁了呢……原来还没啊。但叶老板你放心,苟县令很好说话的。”
叶以舒闻言,点了点头。
只听他们讲,他便觉这是个性子耿直,有血气的县令。
“不过叶老板你问苟县里,难道是不找蔗农商量,直接去找他?”张二道。
叶以舒胳膊挨着宋枕锦胳膊,卸了半身力气在他身上。
“有这个想法。现在听完你们说的,更坚定了。”
宋枕锦闻言,轻轻勾住哥儿手指,眼中带笑。
叶以舒行事洒脱,在张二他们看来,甚至还带着江湖上的侠义。虽然叶以舒是哥儿,但他们却下意识忽略,聊着聊着就没了生疏。
宋枕锦安静坐在一旁守着他的夫郎。
他温和的看着叶以舒,看他游刃有余地与这些人拉近关系,跟他们打听。他喜欢哥儿这种自由洒脱的状态,像林子里无忧无虑的山猫。
第二日天亮,休息够了,他们就继续赶路。
直到中午时分,到了渡县。
站在城外,叶以舒看着石头累砌而成的无比高大的城墙。坚硬结实,像一个魁梧的巨人守着后面的百姓。
叶以舒还以为会是想象中的城墙破败的景象,结果却大相径庭。
宋枕锦看了一眼,收回视线。
又见城门口来往的百姓盯着他们,眼睛明亮,暗含凶意。他牵住哥儿的手,与他们一起步入城门中。
门口无人守着,但在他们进门之后,便有百姓将消息传到了县衙。
叶以舒一概不知。
只看着眼前,单是行走都难以下脚的地。
再看附近低矮的房屋。有的是木头做的,有的是石块垒砌。但不管哪种,大都看不过眼。
这居然是县里。
他们的苍径县放在这里比起来,简直好了数十倍。
叶以舒跟宋枕锦还有些错乱,那城门修得如此巍峨,但里面却破败不堪。像城市里的城中村,贫民窟。连路上走过的人,好像都是脏兮兮的。
王友志道:“我们县就是这样,一直都很穷。”
“县里还好,要是去他们村中就知道,村里好多一家人只有一两身衣裳。要出个门的人才有衣服穿,不出门的就躲在屋里。”
“不是有甘蔗?”叶以舒问。
“有也得卖出去呀。”张二猛拍大腿,义愤填膺道,“他们县得罪了府城里的人,原本还能大批量的靠府城的码头往外送。但是现在他们却只能自己送,要是用府城的码头,少不了被刁难。”
“没人管?”宋枕锦问。
张二笑道:“怎么管啊?天高皇帝远的,在这里,府城那位就是土皇帝。”
谈话间,走过不算平整的县中大街。
叶以舒被宋枕锦牵着,他又时刻注意着他的脚下,就怕他二次受伤。
走着走着,县里的人越来越多。
叶以舒不知道被多少双眼睛看过,有好奇的,防备的,还有些带着恶意的。
宋枕锦蹙眉侧身挡住自己夫郎,张二几个也赶紧将他两个护在中间。
这俩人可是他们主子的聚宝盆,要是有什么闪失,他们活儿也不用干了。
叶以舒已经耽搁了几天,想早早谈完回去,便对王友志知道:“直接带我们去县衙吧。”
*
县衙。
一行人到了县衙门口,殊不知这期间,已经被好几批人告到了县令苟长风那里。
叶以舒正想着怎么样才能见上县令一面,这门他就自己开了。
有衣服洗得发白的捕快跑出来,直接道:“我们大人有请。”
叶以舒跟宋枕锦对视一眼。
相携进入门中。
在他们走后,藏在大街小巷里的百姓钻出来,凑到一块儿道:“外乡人,他们来干什么?”
“谁知道呢?难不成又是府城那个赵家要搞我们?”
“可得了吧,他们还敢来!肯定是没见识到我们拳头的厉害。”
“你俩耳聋?没听到年娃子说请的是大人请的客。”
“客?我们大老爷都在这儿快十年了,也没见个什么客上门!”
大家伙儿面面相觑,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他们县穷,穷到连一县之长出去都会被嘲笑。所以一直以来偏安一隅,也少有人上门。
他们家家户户种甘蔗,只要不遇到天灾人祸,反正也饿不死。
各户人家家境也相差不多,大多都穿的麻布衣服。因为平时要下地干活。
至于棉布,也就冬天能穿穿,要不然就是逢年过节或者去亲戚家能穿一身好一点的。
甭说他们,这就是他们的大人一样落魄。
衣服也是灰扑扑的,除了那身发白的官袍,找不出什么鲜亮的颜色的衣服。
即便有,那也是他刚来时穿的。到现在早已经洗得褪了色。
穷有穷的活法,至少他们自在。
就是有时候馋肉,那就往林子里面钻一钻。不过风险有点儿大,反正县里那破败的医馆里不是这个被蛇咬了,就是那个被狼啃了一口。
一群人嘀嘀咕咕,没商量出个所以然来。
快到甘蔗收时,大伙儿难得空闲,干脆坐在县衙门口等着。
只要他们不发出闹哄哄的声音,县太爷也不会赶他们。
至于里面,叶以舒一行人已经被请到侧堂。
苟县令已经在了。
第79章 药材
他穿着一身灰扑扑的棉布长衫, 坐在太师椅上。脸上没蓄胡须,有点儿黑,皮肤粗糙。整个人看着很是秀气, 一点都不像张二他们口中描述的那样强势。
叶以舒本以为他是个中年或者老年人, 但这样的人却比想象中的年轻。瞧这模样, 大概才二十多, 三十出头的样子。
叶以舒在看人家的时候,苟长风同样在打量他们。
看为首的二人模样上乘, 目光清正,他心里总算抱了点儿希望。
两人见过县令,便被请坐。
苟长风道:“不知二位前来, 有何要事?”
一上来就谈事?
行, 叶以舒喜欢这种果断的性子。
“我们前来,是为贵县生计。”
王友志见到自家县令, 也不怕。听到叶以舒的话下意识脱口而出:“什么生计是生计,甘蔗就甘蔗嘛。”
张二一听, 赶紧用胳膊撞他。
“闭嘴!是你说话的时候吗?”
王友志抬头,见苟长风正在看着自己,憨厚地冲着人笑了笑。自个儿又往张二身后挪挪。
叶以舒道:“正是为了甘蔗。”
苟长风道:“赵家的人?”
“与山阳府赵家并无半点关系。我们是沐州府人士, 想做这制糖的生意,只是听说山阳府产的甘蔗好, 慕名而来。不过多方打听, 发现府城附近的几个县的甘蔗都被赵家所用,最后经由介绍,找到了渡县。”
“你们想制糖?”苟长风略带怀疑,“在沐州府?”
叶以舒道:“在山阳府。”
苟长风笑了一声,并无任何讽刺意味。只是没有预料, 有些惊讶。
“你们既然知道赵家,就应该明白在整个山阳府这制糖一事就没有人能越过他家去。”
“何况你知如何制糖?你能找到工匠?就算你能做,但你能避开赵家人的耳目吗?”
叶以舒不急不缓,一点点道:“制糖这事大人不用担心,在沐州府我已经有制糖的工坊。不过我们县产甘蔗的不多,所以产量也一直有限。”
“至于工匠,我手上也有现成的熟手。”
“而赵家……”叶以舒笑了下道,“我还有个合伙人,姓林,这事儿他能兜底。”
“林?”苟长风皱眉。
在山阳府多年,没听过什么林家的势力。沐州府虽离他们这儿稍远,但也没林家大族。
苟长风思索了番,看着叶以舒二人,神情郑重:“我看还是算了。”
赵家家大业大,不谈他们要多少甘蔗。他一旦答应,他们也就成了赵家的眼中钉。他只是个破落县的县令,下头还有一县数万百姓。
100/121 首页 上一页 98 99 100 101 102 10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