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夫郎每天只想挣钱怎么办(古代架空)——鹿为冬

时间:2025-01-19 09:22:16  作者:鹿为冬
  “对不起,让你担心了,以后我做什么都告诉你。”林晋逐把委屈巴巴的叶稚揽进怀里,心里又酸又甜。
  家里有些家底没错,可是他还是想在镇上买宅子,以后他们的孩子读书方便。或者再租个铺子做点生意也好,朝廷开放了科考制度,商贾人家也可自由参加科举。如果可以他希望儿子可以走一条更轻松的路。
  不过这些打算是以后的事,他不想把还没影的事说出来让叶稚也跟着忧心。
  他想努力挣钱,挣更多的钱,即便儿子可能与科举无缘,他们也能让家里人平安顺遂的过一辈子。
 
 
第68章 开店
  林晋逐拿出五两给林永恩作为公家开支,其余的都放进专门装银锭子的木箱里。
  看着日渐增多的银钱,叶稚高兴得像是冬日里储满松果的松鼠一般。
  去年辣椒卖得好,今年全家都同意再种一亩地辣椒。
  辣酱的生意越来越好,叶稚心里便有了租铺子的想法。摆摊局限性太大,出摊时间和摊位都不固定,白白损失大量客流。
  如果有一家专属的铺子,不管晴天下雨都可以正常开张,越来越多的食客认准了他们家辣酱早就有了知名度,他们想吃就来买不用算着天气来碰运气。
  叶稚把心里的想法一说,立马得到了全家人同意。
  没想到有朝一日他们也能在镇上开铺子,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
  第二日林晋逐和叶稚便去镇里找了专门租房租铺子的牙人,听说他们是要做吃食生意的,牙人筛选出六七家正在租售的铺面。
  一天两个人穿街走巷,一家家看一家家对比,牙人倒也不急。做生意的人对铺子要求极高,风水、位置、周边商铺的分布以及群体目标都要综合考虑,有的商户一连几天都确定不下来也属正常。
  所以牙人见他俩这样谨慎一点不慌,做他们这一行就是这样运气好一天能成一单,运气不好跑断了腿人家说不要就不要,一点办法也没有。
  叶稚看上东街的一个铺子,那边多是富户区,像之前的李府,赵府都在那边。
  这样的望族都是人口众多,每回采买都是按车计算,若能跟他们搭上生意线哪还需要愁没钱赚。
  不过林晋逐倒是更倾向于住宅密集,各类商铺较为集中的西街,辣酱是一种常见但也是极为受欢迎的吃食,平良县百姓嗜辣,可以说饭桌上必不可少的。
  人流大客流量就大,东街富贵人家虽多但他们常年居住在此早已有固定的采买商家。
  想要招揽他们的生意势必要跟这些商户结仇,他们刚开店没有根基,招惹到地头蛇才是个麻烦。
  积少成多,以量取胜,一步步走踏实了才是立足之本。
  考虑再三,叶稚被林晋逐说服,在西街的三间铺子里定了大小适中,位置靠前的铺子。
  四周商铺大部分是卖吃食的,不过辣酱他们还是头一家,没有竞争对手也是一个大优势。
  相对的,这间租金就另外两间更贵,每月一千五百文租金,一次交足半年。
  跟着牙人办完了各应手续,拿到钥匙的那一刻终于有了自已拥护一间店铺的实感。
  牙人也没想到今天会如此幸运当天就能拿下一单,清点完各种清单物品后,牙人拿着丰厚的介绍费嘴甜得说了几句吉祥话便离开了。
  这间铺子原先是做蜜饯果脯的,雪灾那年损失惨重,不得不关门歇业。铺面便一直空着,位置虽好,但是租金相比其他地方着实高了些。
  天色已晚,林晋逐和叶稚先回家告诉其他人这个好消息,明日再来打扫。
  置办货架匾额如何布局哪天开张这些也还需好好商量,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生意,宁愿晚几天开张,大小事宜一定要盘算清楚。
  林家几人听说这么快就盘下了铺子一个个兴奋不已,做了一辈子泥腿子的林永恩更是想不到自已这把年纪了还能拥有自家的铺面。
  小儿子两口子真真是有出息的。
  以后这个铺子还需要一家人共同打才能走得长远,看着弟弟大有作为,做哥嫂的林晋山和李玉荷只有欣慰和自豪。
  他们没有林晋逐的本事,也没有叶稚灵活的头脑。
  但是一家人本就是要共同经营,二弟夫夫主外,他们便主内,分工明确,同样也能为家里出一份力。
  天刚亮,一家人就热热闹闹去镇上看自家的新铺子。
  有热情的村民好奇他们全家出动干什么去,林永恩也只是说好久没去过镇里,想去吃碗西街的馄饨。
  事情还未尘埃落定,越少人知道越好。
  铺子在西街中间位置,左边是一间杂货铺,右边则是一家面馆,各自有各自的客源倒也不冲突。
  牌匾林晋逐还是打算去找邻村木匠做,手艺好又实惠。
  再就是装辣酱的各种容器,大的小的,高的胖的各类陶罐都得有。还有便宜实用的竹筒罐也要做一些,方便那些临时决定来买酱又不想多花钱在陶罐上的主顾。
  李玉荷和叶稚留在铺子里做卫生工作,林晋逐去找做容器的商贩挑样子谈价格。
  林晋山回去按照林晋逐的要求找木匠打牌匾。
  林永恩负责把三个孩子看好,带着他们去各个商铺逛逛,关注一下这条街的定价在哪个层次,对以后辣酱的定价和人们的接受程度有个大概了解。
  东奔西走了大半个月,各类辣酱装坛,名牌价格牌也由林朗依次执笔写好,一一挂在对应的辣酱坛上,一目了然。
  林叶辣酱铺终于择定后日开张。
  这段时日附近的店家都知道又有一家铺面即将开业,纷纷来打探这家的货品,得知跟自家不冲突便放下了戒心。
  有吃过他们辣酱的还愿意给他们一些善意的提醒和意见。
  以后买酱可就方便多了,都不用出门,大声吆喝一声就成。
  五月初一,大吉。
  林晋逐特意邀请了柳掌柜坐镇,柳掌柜经营酒馆多年,在平良镇也算个人物,与不少富商大贾都有交情往来。
  小小一个辣酱铺能请来柳掌柜,不少商户便知道这是一间有靠山的不能轻举妄动。
  柳掌柜和林晋逐一起拉下匾额上的红布,林晋山立即点起鞭炮。
  林叶辣酱铺,正式开张!
  来看热闹的百姓齐齐鼓掌祝贺,叶稚还特意准备了一些糖果分发给前来捧场的人家。
  杨檀母亲等众多老主顾更是相约一起来照顾叶老板生意。
  开业大酬宾,前三日价格优惠,还有新品试吃装免费赠送。
  引来了无数新老顾客,李玉荷和叶稚负责打酱,林晋逐两兄弟一边维护秩序,一边收银找零。
  林朗更是特意告假过来帮忙,跟个小陀螺一样转不停,哪里需要帮忙就往哪儿凑。
  至于林永恩,老规矩,带孩子。
  这一天,林家老老少少,忙得不可开交,但是没有一个人喊累。
  个个脸上都笑开了花,赚钱的快乐可以抵挡一切烦恼。
 
 
第69章 谋生
  个西岭村的辣椒都被林家收购一事引起了村民的注意,一打听才知道林家竟然在镇上开了个铺子。
  这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开铺子前期就是一大笔花销,这可不是普通农户出得起的,有的一年才攒下二三两银子。
  光是租金他们不吃不喝也得攒好几年,个西岭村估计也就林家有这家底了。
  开了铺子挣大钱,家里还有个正儿八经的读书郎,林家在西岭村俨然成了数一数二的富农了。
  村民们有敬佩有羡慕也有眼红说风凉话的,不过明眼人也清楚那些唱衰的人不过是嘴硬心里不知道有多嫉妒。
  辣椒家家户户都有,平时都是留着自家吃,多的就晒干留存。
  拿到镇上又卖不到钱还要费腿脚背过去,所以很少有农户卖辣椒的。
  现在林家愿意出钱收,这对西岭村的村民来说可是大好事,稀疏平常的辣椒也能换成银钱哪有不愿意的。
  自从知道林家收购辣椒,每日都有不少村民上门,不过叶稚也不是照单全收。
  有村民想多卖点钱会偷偷放些小石子垫在最下面增重,也有村民以次充好,坏的生虫的都统统捡在里头。
  后来林晋逐发话,一旦发现企图滥竽充数蒙混林家人的,以后这家的辣椒一律不收。
  村民也是想多换点钱,如果因为动歪心思断了财路那才得不偿失,那些见讨不到好的人家这才老实下来。
  不过之后叶稚也是每家每户都仔细检查,做吃食不比其他,重中之重就是原料必须干净无害。
  开业前三日有优惠和赠品,店里的生意红火热闹,第三日开始已经有回头客赞不绝口。
  有的妇人觉得味道好,还特地来买小坛装的辣酱做礼品呢。
  不仅如此,叶稚的辣酱卖得好还带动了隔壁面馆的生意。
  买了酱顺道吃碗面,他们便把辣酱舀一勺放入面碗。那味道,油渍渍的鲜辣味顿时胃口大开。
  一碗面不够的又加了一碗素面才吃过瘾。
  这个效应也是叶稚没有想到的,面馆老板一高兴有时候看他们忙得顾不上吃饭,还会主动免费送两碗面过去。
  直到第五日,店里客流量有所下降,不过也正常。很多百姓都是冲着优惠来的,前三天一定会买不少,够家里吃好一阵子。
  叶稚相信只要他的辣酱好吃,口碑打响了,也不怕没有回头客。
  正好他们还能趁着这会儿不忙了好好休息几天,林晋山和李玉荷还要回去照看田里。
  孩子们也跟着林永恩回去,这日不忙,两个人待在店里大眼对小眼也不是个事儿。
  叶稚便打算回一趟叶家村,家里开铺子的事还没有跟爹娘说。
  家里现在辣椒需求量大,叶稚想跟他们商量也拿出两亩地专门种辣椒,到时候林晋逐赶车来收。
  有了营生他也想扶持娘家一把,叶庭过两年就要娶媳妇了。
  家里虽不愁吃穿,但自从叶老三受伤,经济收入大不如前,娘亲现在也开始卖起了豆腐。
  起早贪黑的,叶稚又不能时常回家帮忙,好在王大石在叶家做短工勤劳肯干,家里的压力这才小了很多。
  “当真开了铺子了?乖乖,了不得了,我的稚哥儿!”张巧娥之前倒是晓得儿子去镇上摆摊卖辣酱卖得不错,没想到这才不到一年,居然就开了铺子!
  儿子有了大出息,为人父母的也感到骄傲。
  转眼儿子也出嫁四年了,有了自已的孩子现在还有了自家的铺子,婆婆泉下有知定也是顶高兴的。
  “爹,娘,咱们现在铺子开了,需要大量的鲜辣椒。我们已经在村子里收了不少,日后生意好了靠这些准是不够的。所以我想你们也能拿出两亩地专门种辣椒,到时候我们全部收。”
  说着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小布包轻轻放在桌上。
  五锭银子便亮闪闪的露了出来,叶稚把布包推到张巧娥手边。
  “稚哥儿,这…这是…”张巧娥怕儿子瞒着林家偷偷给他们钱,在村里这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爹,娘,这个你放心拿着,是晋逐特地让我拿的。”
  叶老三和张巧娥对视一眼,为儿婿的孝心感到欣慰。
  “如果家里地种了不够,你们再去买两块地,钱不够再跟我说。”挣了钱就是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林晋逐觉得自叶稚来了林家财源滚滚,简直就是个小福星。
  前阵子叶稚忧心家里,他也看在眼里,不能叶稚给林家挣了那么多钱,却让他亲爹亲娘还在吃苦受累的。
  知道夫郎今天要回娘家,林晋逐便把店里的现银和随身携带的银子凑了五十两让叶稚带去。
  五十两对农村人家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甚至好多人一辈子家里都掏不出这么多。
  张巧娥看着白花花的银子笑得合不拢嘴,儿子能干儿婿孝顺,这辈子可得享福了。
  “成,咱们再买地,全种上辣椒。”
  辣椒栽苗到结果成熟大概需要三个月,叶家种得晚,要等到八月那一波收获。而林家早先种下的再过几日就可采摘,正好赶在店里存货卖完之前。
  林晋逐来接叶稚时一道吃了晚饭才走,张巧娥本想让儿子带一板豆腐回去,可是路远晃动大,带豆腐不现实。
  张巧娥便趁着他们吃饭,赶紧把豆腐切成片,用油把豆腐两面煎至微黄。这样便于保存,想吃的时候随时热一下也是美味的。
  近几日铺子里不忙,一个人也照看得过来。
  叶稚和林晋逐便不用两个人干等在铺里,林永恩又找村长买了四亩地。
  家里几人风风火火忙着锄地翻土除草,王大石家的媳妇孙晓娥家里地少种不了辣椒,见林家又是开垦新地,马上又要摘辣椒的,便有了想法。
  清晨,王大石一早就去叶家村上工了,听说叶家也买了地准备种辣椒,看来镇上的铺子是实实在在的赚到了钱。
  孙晓娥收拾好家里也出门去往林家,正巧今天轮到叶稚在家,此刻正在洒扫院子。
  “林家夫郎…”
 
 
第70章 帮工
  “林家夫郎…”
  孙晓娥性子直爽,敢说敢做,昨夜跟王大石商量过后今天一早便到了林家。
  叶稚之前去过一次王家,认出了来人正是王大石的娘子。
  “是王家嫂子啊,快进来坐。”叶稚递过去一张凳子,一起坐下。
  “是这样,稚哥儿。我知道你们镇上开了铺子,正是忙的时候。我就想来问问,你们要不要请帮工,或者家里的活我都能干。”孙晓娥讲不来那些弯弯绕绕的,便开门见山直说了。
  “你知道我们两口子守着两亩地,日子过得紧巴巴,好在林兄弟念着我家大石给找了份工。大石出门了,我就常常一个人在家,就想也出来找点活干,争取家里早日买块地。”
  叶稚本来还没想到请帮工,一想最近家里活确实多,还必须有个人去看铺子。
  镇上现在还能忙过来,家里的活可就多了。
  昨日林朗休沐回来今儿一大早就跟林晋山上山找菌子,挖笋子去了。
  林永恩带着林月去摘辣椒,他在家做饭洗衣,摘回来的辣椒去蒂洗净再剁碎。
  两个小家伙知道家里忙,乖乖的回房间练字去了。
  主要是林阳写,林希泽主打一个陪伴。
  叶稚想了想家里人自从开铺子以后连轴转,到处都忙不过来,居然都没想起来请帮工。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