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请称我为殿下(GL百合)——太古季叶人

时间:2025-01-19 09:28:39  作者:太古季叶人
  路过凭雨轩的时候,明老太太忽然驻足,问引路的宫人:“往年这里都空着,今年是住了什么人?”
  宫人看了一眼,回答道:“是第四皇女。”
  明老太太瞬间来了精神,“这孽障回来这么久,也不曾拜见我这老太太,听说刚才还对皇太女妃无礼,可见目中无人。今日正好,倒是要去教训教训这孽障。”
 
 
第10章 责问
  东筱宁正在吃晚饭,忽然就听说明老太太来了,下意识就想到傍晚时的事。她发现自己对这个明老太太的感情很复杂,这还是受到原身的残留情绪影响。
  出于好奇,她说:“请到前厅相见。”
  不一会儿,东筱宁也走了出去。她见到了明老太太,这是她现在的外祖母,一个看起来精力旺盛的老太太,眉眼之间带着异于常人的严厉,尤其是打量东筱宁的时候,甚至能感觉到那种毫不掩饰的恶意。
  “见过老太太。”东筱宁微微欠身,便算是行礼了。
  “好啊,这么多年在外头,回来第一次见外祖母,就是这样的态度。”明豫织语气刻薄,话里不但在说东筱宁不懂礼数,那嫌弃的语调也是不加掩饰。
  东筱宁看向此人,她知道明豫织是明氏一族的爵位继承人,此人搀扶着明老太太,后面还跟着几个明家后辈。不过,明哲岫却不在场。
  “主要是太久没见到外祖母,也不知外祖母还记不记得我,所以就生疏了。”东筱宁辩解了一句,当然,话里并不客气。
  不就是阴阳怪气吗?谁还不会呢。
  “孽障!有你这么跟长辈说话的吗?”明老太太突然发怒,她还没有老到需要拄着拐杖的地步,手里却拿着一根装饰品,此时拿出来便要打人。
  东筱宁眉头一皱,便往后退,顺手抓住小浮一起,同时喝了一声:“赵尚宫!”
  有人闹事你管不管?
  赵敏悉带着宫人上前,又是劝说又是阻拦的。只是不知是不是因为明老太太地位崇高,不宜动粗,还是明家人多势众,打不过。总之,赵敏悉这边很快便落入下风。
  东筱宁顿觉情况不好,反正不能坐着挨打,于是拉着小浮就打算朝外面跑去。这凭雨轩就一扇门,要是被堵在后面可不好办。
  只是东筱宁刚刚迈出步子,那明老太太却是身手矫健,一拐杖探了过来。东筱宁伸手去挡,顺势就抓住了拐杖的一端,只一用力,明老太太便倒在地上。
  “哎哟,天杀的!你个不孝的孽障,敢打你外祖母了!”
  那嚎哭的声音中气十足,一直传到院墙外面。
  很快,皇后赶到此处,同行的还有安城公主和驸马明豫舟,第二皇女东砚宁、第三皇女东沐宁,就连明哲岫也在。
  “跪下!”
  简单了解事情经过之后,明皇后就直接将矛头对准东筱宁,语气严厉的程度,对待犯人也不过如此。
  “不跪,我没有错。”
  东筱宁目视正前方,看着明皇后的眼睛,没有丝毫要妥协的意思。
  大厅内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明老太太此时已经坐在椅子上,一旁的明豫织给她顺着气,二人都有得意之色,同时又表露出对东筱宁的不满。
  明家年轻一辈神色各异,看起来多半是站在自家人这边。
  安城公主一副看戏的态度,驸马明豫舟看起来有点紧张,想说什么,有纠结着不敢开口。
  东砚宁、东沐宁姐妹二人,姐姐眉头紧锁,妹妹看上去也站在明家人这一边。
  整个形势,其实对东筱宁非常不利。可若是低头,就能有活路了吗?东筱宁心里憋着一口气,今天就是要倔强到底了。
  明皇后打量着东筱宁,目光逐渐变冷,“看来是这几年没长记性,罢了罢了,养而不教,是我的错。今天,我就好好尽一尽做母亲的责任。”
  说罢,明皇后抬高音量,“来人,将第四皇女拖下去,打,给我重重地打,不认错就直接打死!”
  “母后,还请息怒!”东砚宁急忙站出来求情,并且拦住了要上前拿人的卫士。
  “母后息怒!”东沐宁迟疑片刻,也站了出来。
  “第四皇女年轻,言语不知轻重,还请皇后娘娘息怒,从轻发落才是。”明豫舟掂量着用词,也出来求情。
  “皇后娘娘息怒。”明哲岫跟着说道。
  余下众人,虽然态度有所差别,却没有求情的,反倒是明豫织责备道:“砚宁,沐宁,皇后娘娘惩罚你们的妹妹,是为了她好。你们出面阻止,这就是不知道长辈的苦心。难道不看看你们的外祖母,被气成什么样了吗?”
  说到后面,明豫织还干哭了一声,不过没有一滴眼泪掉下来。
  明老太太也是意味深长地看向东砚宁、东沐宁姐妹,没有了往昔的慈爱。
  东砚宁眉头皱得更深了,东沐宁面露尴尬之色。
  幸好这时候赵敏悉跪在地上说:“皇后娘娘息怒,奴婢奉陛下旨意照管第四皇女殿下,殿下的一饮一食,一举一动,都要向陛下禀报。您若要处置第四皇女,奴婢不敢说什么,只是要取了第四皇女性命,恕奴婢不敢从命。”
  这半带威胁的话语,成功吸引了明皇后的怒火。
  “你这是在教本宫做事?”
  “奴婢不敢。只是陛下仅剩下三女,三女之中,又仅有这一个乾元,还请皇后娘娘三思。”
  赵敏悉低下头去,这时候并不敢对上明皇后的眼,该说的话,也都说了。若是什么都阻止不了,将来仍然受到迁怒,那也是命。
  其实这样的话在平时还是很管用的,只是在众多明家人面前,这么多人一心认为明哲岫更适合那个位置,对东筱宁当然不会有什么好脸色。甚至,还起到了反作用。
  尤其是明豫织看到明皇后犹豫了,她立刻跟明老太太交换了眼神,站出来说道:“皇后娘娘处置自己的女儿,于公于私,都合情合理。这位尚宫身为宫中女官,难道连这些也不明白吗?”
  赵敏悉抬起头,她不愿跟明豫织爆发冲突,只是恭恭敬敬地等待明皇后吩咐。
  大厅里忽然静了下来,这种宁静就像是暴风雨要来临的征兆,压的令人喘不过气来。偏偏这时候,外面传来两道声音,如同惊雷一般炸响。
  “皇太后驾到。”
  “陛下驾到。”
  外面有序的脚步声快速逼近,大厅内众人也都按照规矩做好迎接准备。
  “参见皇太后!参见陛下!”
  重新落座之后,皇帝缓缓开口:“朕在路上听说了这边的事,怎么,皇后要杀人?”
  明皇后道:“第四皇女目无尊长,本宫打算使用家法,若是教不好,那便不留这孽障在人世。”
  这一番话显然是积攒了诸多怒气,并不是随口说说。皇帝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却被一旁的皇太后抢白。
  “都说坤泽能生,我这一辈子只生了四个,每一个都养大了。自然,每一个都不错。皇后正好也生了四个,死了一个,如今又说是废了一个。我的女儿当然不会有错,所以这一定是皇后的错。皇后不反思自己养育女儿是否有不妥,怎么还怪起小孩子不懂事?”
  皇太后这一番话挑衅意味十足,原本跃跃欲试的明家老太太和明豫织都识趣地闭嘴,旁人更是把眼睛看地上,根本不敢参与这种最高权力的战斗。
  唯有东筱宁,她居然认真地看着,还在观察这些人的情绪变化。
  于是,她吸引了皇后的怒火。
  “砰”地一声,一个茶杯掷出,落在东筱宁脚下,摔的稀碎。
  紧紧跟着东筱宁的小浮吓了一跳,就是东筱宁自己,也是吃了一惊,下意识后退一步躲避危险,眼中满是困惑和不悦。
  明皇后这时候才说:“一个碎了的杯子,就算是重新拼好,也没有办法恢复原样。伤痕累累,摆在桌子上只会难看,不如丢掉的好。”
  皇太后冷笑一声,丝毫不肯示弱,反而说道:“就这一个杯子,碎了就碎了,皇后要是这么想,也就罢了。”
  东筱宁只觉得背脊上窜出寒气,她在这些人眼里,就是一个摔碎了的杯子吗?
  眼看着对话越来越僵硬,皇帝便出来打圆场,“皇太后颐养天年,这种小事,就交给皇后处理吧。皇后,你说说看。”
  随着皇帝的眼神暗示,明皇后也终于作出妥协,“第四皇女目无尊长,即日送回京城,闭门思过。另外,削减用度,只准按照旁支宗室的份例供应。”
  皇帝没有再反对,此事交给明皇后指定的人去办。东筱宁提出放走小浮,偏偏小浮又不肯。
  “孽障,你还不如一个奴婢有情有义。”明老太太骂了一句。
  于是,小浮便跟着东筱宁一起,连夜出发,离开了畅漪园。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按照一开始的意愿处置东筱宁,明皇后这一夜居然失眠了,直到天光大亮,才有些睡意。
  皇帝不忍心打扰皇后,便轻手轻脚地下了床,才穿上衣服,便收到了急报。
  “启禀陛下,护送第四皇女回京的队伍遭到歹人袭击,伤亡大半,第四皇女不知所踪。”
  “什么?”
  皇帝又惊又怒,不由抬高了音量,这就将刚刚睡下的明皇后彻底惊醒了。
  “发生什么事了?说清楚。”
  明皇后在宫人的服侍下穿好衣服,慢慢走了出来。
  “回陛下、娘娘,当时天太黑,看不清路,也不知来人是何方神圣,只知道对方一阵冲杀,押送的队伍就乱了。后来,后来也没找到人……”
  “废物!什么样的人敢冲杀官军?什么样的人又能冲杀官军?查!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是!”
 
 
第11章 逃亡
  清晨的阳光散落在林间,营造出一种特别的氛围。
  东筱宁坐在树下,看着小浮送来的食物,久久不语。她脑海中再次出现夜里的情形,朝着京城前进的车队,突然杀出的刺客,还有——
  手刃数人的小浮。
  那个柔柔弱弱、差点儿淹死在海里的小浮,怎么会有这样的手段?
  可若是没有这样的手段,东筱宁恐怕早就死在乱军之中,现在尸体已经凉透了。
  她心情复杂。
  小浮恢复了往日的模样,她轻声说:“吃点东西吧,殿下。”
  或许是印象已经发生了变化,哪怕现在的小浮努力作出一副什么都没变的样子,两人之间的相处氛围还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没胃口。”
  东筱宁偏过头去,看向树林深处。这里距离官道很远,当时她们从官道跑到羊肠小道,最后钻进树林里,这才获得喘息之机。
  现在是又累又饿。
  东筱宁收回目光,重新看向小浮,“你既然有这样的本事,大虞境内,应该可以做到行动自由吧?何必跟在我身边呢?”
  小浮语气坚定地说:“我不会离开殿下。”
  对视的那一瞬,东筱宁就知道自己无法说服对方,于是她说:“我刚才想了想,以后不回去了。放弃第四皇女的身份,做一个平民百姓,找一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度过后半生。即便这样,你还要跟着我?”
  小浮眸子里有微光闪动,很快,她仍然坚定地说:“我不会离开殿下。”
  东筱宁忍不住笑了,“我说了,不要当什么殿下了,换个称呼。我是不是比你大?叫姐姐怎么样?”
  小浮张了张嘴,那声音卡在喉咙里。
  东筱宁笑容微敛,她知道这样做就意味着完全违背原剧情的走向,前面等待她的或许是万丈深渊,又或许是别的。
  可正如东筱宁此前所说的“活着挺好、死了也没什么”,她一个穿书的人,莫名其妙获得的第二次生命,并不愿意在权力斗争的绞肉机中白白损耗。
  按照自己的意愿活着,哪怕只是当下这片刻,东筱宁也打算遵从内心所想。
  ……
  京畿区域已经乱了。
  一股叛军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四处劫掠。京城之中有人响应,并且挟持了成裕县主这个距离皇室直系血缘关系相当近的宗室,宣布拥戴其监国。
  消息传到畅漪园,皇帝立刻召集身边重臣商议平乱事宜。
  “根据一名叛军头目供述,这些人本来是第四皇女的旧部,此举是想要拥戴第四皇女。只是途中出了差错,转而劫持成裕县主。如今第四皇女下落不明,臣以为应当立刻派人寻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叛军都快拿下京城了,如今却要追究第四皇女的责任,不觉得这是本末倒置吗?如今江山社稷危在旦夕,比之隆绪二十年山寇之乱有过之而无不及。臣请求立刻调兵,不惜一切代价平乱!”
  隆绪二十年山寇之乱,是当今皇帝能够上位的重要事件,如今旧事重提,暗示意味实在是再明显不过了。
  “臣以为,此事根源在于储位未定。叛军所谓清君侧,也是有所指向。为今之计及,还是早早定了东宫名分,以安天下人心。然后下诏讨贼,定能无往不利。”
  “匆忙册立东宫,难道是想要重现隆绪二十年之事吗?臣以为,当务之急在于平叛。东宫之事,容后再议。”
  大臣们针锋相对,皇帝坐在宝座上,脸色也越来越难看。眼下情景,哪里还有时间继续争论?皇帝选择了一锤定音。
  “东宫的事,以后再说。现在,只说如何平叛。”
  不久之后,拖着疲惫的身心,皇帝来到皇后宫中。因为叛军清君侧旗号主要针对的是明皇后,明皇后就说要避嫌,没有参与此次政务。
  “现在基本上已经搞清楚了,不是第四皇女想要造反,只是有人想借她的名头,阴差阳错之下,才搞成现在这个样子。”皇帝耐心地说道。
  “现在人没找到,谁知道她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明皇后语气冷淡,“她明明已经这么多年,却还有余孽愿意追随。现在想起来,我都觉得后怕。”
  “皇后的成见未免太深了。”皇帝心中烦闷,语气还是尽量温和。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