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我爹他是九千岁(穿越重生)——路归途

时间:2025-01-24 09:15:21  作者:路归途
  “既是知道了,还说。”
  太子到底是亲儿子,给亲爹留有面子,立即跪爬到皇帝爹那儿,乖乖说:“儿子知道啦。”
  “东宫若是还缺、差些什么,叫内务所做。”宁武帝对刚才太子态度还是很受用的。
  于是一家三口又和和美美了。
  许小满笑眯眯,叫摆膳。又问多多:“崇明大殿放假了,过几天阿爹也没事,阿爹带你去街上玩。”
  “!我们去百福街吗?再去甜水坊吃东西。”许多福高兴。
  许小满一串都答应,许多福:“不怕被人发现吗?”
  “不怕,天冷,阿爹给你打扮打扮。”
  许多福想到什么,突然眼睛亮了。仲珵在旁一看便说:“又起什么坏主意了。”
  “不是坏主意。”许多福挨着阿爹,“我们之前上课,严太傅叫我们讲地方家乡特别,李昂说了安乐郡……”
  仲珵听许多福小嘴絮叨,铺了这么长的前情,怕要憋了个‘大主意’,要是寻常普通的,仲珵倒是没什么兴致,但现在嘛,许多福越说越拖拉,还偷偷看看他又看看小满。
  这主意是不是得挨打?仲珵更来了兴趣了。
  “他送了你两箱礼物,什么礼物还没说呢?”仲珵问。
  许小满也好奇,多多吊胃口吊的足足的,真是小滑头机灵的要死,跟他小时候一模一样!许小满骄傲自豪。
  仲珵老说他是愣子,哼,他这是内秀,多多是外秀。
  “一箱子咳血红染得丝绸布匹,一箱子晒干的咳血红。”许多福豁出去了,“那咳血红是红色的,能当做染料,可以染指甲。”
  许小满恍然大悟,“多多你要染指甲?”他以为什么大事,虽然染指甲都是宫里娘娘、外头小姑娘爱染,但是多多好奇,染个指甲也不是大事。
  染就染吧。
  他觉得多多可能不好意思,于是许小满就拍胸脯说:“阿爹跟你一道染。”
  “!阿爹,那能染头发吗?”许多福一激动秃噜嘴了,忙找补:“快过年了,染成红色多漂亮喜庆吉利啊。”
  许小满卡住了,“染头发……吗?”
  “好像也行,行!”
  许小满一看崽眼睛亮亮的很是期待,第二遍就自己把自己说服了。速度快的,仲珵都没来及说什么,见父子二人兴奋开始琢磨什么时候染,仲珵终于开口了,“等朕封笔了,九千岁不去朝堂走动,再染吧。”
  “对对对,还是你父皇想的全。”许小满答应。
  许多福无所谓就这两三天,也一口答应,“到时候宫宴里,我一头红毛出场,把他们全都镇住。”
  许小满一听,“那本公公镇谁?”他看仲珵,东厂的不用他镇了,宫里今年摆宫宴?镇礼亲王一家子吗?
  仲珵抱着懵头的小满也期待住了,言语掩不住的笑意,“九千岁镇朕就好。”
  一家三口在暖阁聊了半晌,都高兴的不行,赵二喜进来提醒问要不要摆膳,三人才想起来吃晚饭,于是摆膳。
  宁武帝其实过的很朴素节俭,每天膳食十道菜——已经很节俭了,现如今太子和九千岁三人一起用膳,有时候会多出几道来,自然御膳房给的分量不算大,吃起来正好。
  冬日天寒,紫宸宫这边经常吃锅子。
  要么麻辣火锅要么滋补汤锅要么炖锅。
  今日吃的是米饭菜,送过来还是热的,许多福好久没吃正经炒菜了还是很喜欢的,尤其御膳房做的手艺很好,今日荤菜还有一道清蒸鱼,许多福就很喜欢,这鱼除了大骨架刺,几乎没有小刺,鱼肉又很鲜嫩。
  许小满也很喜欢吃。
  仲珵见状,就夸了御膳房今日菜好,让打赏下去。
  以前饭后是喝茶闲聊,结果今日许多福吹了一通东宫,许小满兴致上头,于是提议去东宫转一圈——已经下定主意了。
  父子二人都看向宁武帝。
  宁武帝:真是上辈子摊上了大造化才能在这辈子遇上这两个活宝。
  “摆驾,坐轿子过去。”宁武帝前者跟赵二喜说,后者跟九千岁说的。
  许小满当即是答应。
  一家三口坐轿子过去,穿过演武场过了宫道就到了。宫门锁着,门口金吾卫见圣上行礼请安,立即开门,请圣上殿下九千岁入内。
  东宫灯亮着,许小满主要是去后头正院,看到有暖阁间,烧的暖洋洋的,一点寒气都没有这才安心了,许多福拉着阿爹手要给阿爹看他的大床。
  太极宫跟故宫真的不一样。
  故宫他去过,寝室比较小,床也小小的。
  他的床就很大,感觉能有两米多,雕龙画柱的床架上层层叠叠挂着床幔,王伴伴知道他的习惯,还给守夜的小内侍准备了一张小榻,就在他的床脚位置,比较隐蔽。
  许小满一看很是满意,说:“你身边夜里得有人守着,这样安排就很好。”
  “王伴伴安排的。”
  许小满:……好么,以前王圆圆都在他这儿装什么都不会了,现在东宫大总管干的是很到位。
  一家三口在东宫暖阁间聊天说话,夜深了,仲珵带小满走,让太子留步不用送。太子:……???
  太子忙自己主动坐上轿,说:“还没选吉时呢,搬过来还要办席面。”总而言之,他要去紫宸宫睡。
  前头轿子上,宁武帝和九千岁同坐,八人抬着轿子。
  许小满频频往后看,见多多轿子跟上才安了心,又去偷偷捏仲珵,仲珵坐的笔直很享受小满挠他,笑说:“逗他玩,你看他这不是跟上来了。”
  “他还是小孩。”
  “朕也是小孩。”
  许小满:“……”
  “九千岁说的话不算数了?”
  “本东厂许大公公,谁说话不算数?”九千岁在宁武帝面前装排面起来了,宁武帝忙笑眯眯说:“今日暖阁间,还说夜里和九千岁论大小。”
  许小满夜色下耳朵都躁红了,说:“我可没说。”
  “你说了。”
  “没。”许小满仔细回想了下说的斩钉截铁。
  仲珵不出声了。过了一会,许小满偷偷侧脸看过去,怎么不说话了?难道媳妇儿因为这个生气了?不会啊——
  然后宁武帝好像就等着九千岁侧头望他似得,凑近,吻住,浅尝即止,宁武帝含着笑意说:“是没有这般说,是朕想要了。”
  许小满舔了下嘴巴,嗓子有些痒,说:“那回去睡觉吧。”
  太子殿下在后头看不到,不过也很美滋滋,他在想搬家宴请谁——都是他说的算,后来想了想,干脆全班同学都请上算了。
  省的请这个不请那个,回头要是又有谁被边缘化就不好了。
  而且东宫地方够大,都来。
  第二日许多福睡醒,陪俩爹吃了早饭,俩爹还要上班,他不用,神情难免嘚瑟了些,还叭叭了今日要干的‘活’,要给大家发帖子邀客人来暖新居。
  宁武帝闻言,神色没什么变化说:太子确实忙些。
  许多福嘿嘿嘿嘿笑,其实这些活,王伴伴说了,有两位大人负责,他只要给名单就行,名单也有现成的,等于说放假第一天就是去东宫玩去的。
  还给自己找了借口,显得自己不是无所事事。真是优秀。
  许多福到了东宫前头,王伴伴说两位大人到了,在外候着。
  这就是东宫先有的两位正儿八经有官阶的官。自然王伴伴也有官阶,但这两位可在朝堂走动,不一样。
  一位太子宾客:主要负责太子的礼仪、规劝太子过失,有教导劝诫责任。正四品。
  许多福一听正四品,心里很惊讶面上还很淡定,这位宾客就正四品官员,此时才真切能感受到‘太子’这个职位确实很牛。
  太子宾客很年轻,年二十八,叫温良洳,江南西温氏。
  许多福一听江南西就想到江南道盐政一案,就多问了几句,温大人自谦说:江南道东氏名门望族,他们温氏不敢比。
  总之温大人俊秀有礼,举手投足之间风度翩翩。
  不是那种矫揉造作的感觉,而是一看就自小培养出来的。而且有话直说却不令人讨厌。许多福后来想,父皇安排温大人来,可能是让他同氏族、同科举出身的官员都打打交道,不是说谁好谁坏,哪能以出身世家论这些,要论本身的。
  另一位是主薄,主校对检查脱失。正七品。
  因为府丞一职空缺,府丞主职文书工作。等来年春闱后,由许多福自己从进士中选人补进来,因此今日写邀贴有主薄完成。
  主薄是科举出身,写了这么多年文章,给太子写个帖子肯定够用。
  这位主薄姓文,倒是和温大人姓音相似,叫文而旦,看上去年纪有些大,身形有些寡瘦矮小,饱受岁月磋磨,像个古板迂腐的老头,但一问才四十出头。
  许多福真的感受颇多,科举不易,尤其是寒门出身。他一问,文大人恭敬说:“下官是北方人,农户出身,我们村子叫文家村,下官小名文二蛋,考童生前补户籍,下官斗胆自己改了这么个名字……”
  文大人说起来话有点健谈也很有趣,一点都不古板。
  许多福:以后断不能以貌取人。
  总之,两位新来的官第一面还是很对他胃口的。
  然后开始‘办公’,太子殿下说乔迁喜请全殿同学,他都觉得自己很大方了,岂料温良洳大人说:“殿下,除了崇明大殿的诸位同学外,应当再请两位太傅,还有教殿下习武的老师。”
  许多福:?
  文而旦执笔在旁不多言,劝诫不是他的工作,他负责写帖子就行了。
  “还要请太傅啊。”许多福心想,老师来了,这哪里玩的开。
  温良洳笑的温和有礼,说:“不光是太傅们,殿下年纪还未到听朝政议政,不与官员走动,不过宗亲那边,听闻殿下和昌平公主、礼亲王府交往过亲,是否要一起请?”
  许多福的‘乔迁暖房’——请同学吃吃喝喝玩闹嘻嘻哈哈结束。
  太子殿下的搬入东宫,择吉日,宴请宾客,请谁也是一门学问。
  许多福:……他觉得今日好像真的在干活,不是借干活名义来这边玩,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和温良洳商量了。呜呜呜呜呜。
  等到了申时初,也就是下午三点,温良洳和文而旦下班了。
  许多福被‘磨’了大半天,此时有气无力但还记得他是两人领导,下官第一天在他这儿上班,便说:“王伴伴给两位见面礼,就给银子吧,一人赏三十两银子。”
  二人谢过殿下,出门时也高兴许多。
  温良洳家里小有钱才,在当地也有些名望,不过温氏一族子嗣凋零不丰,比不得世家大族,他自小学问好,要是科举也能考中进士,不过父亲替他张罗旧交给他保荐了一个官做。
  先前温良洳是在礼部当差的,正五品。礼部主外交、礼仪方面,近年来大盛也没和别的小国开战,外加圣上也不出远门,礼部还是很清闲的。
  结果万万没想到,一封调令,让他去东宫做宾客。
  宾客也好,和以前的活差不多,只是去了东宫这就相当是站了队,他在礼部做官,是本朝的臣子……
  同僚面上恭喜,实则温良洳知道,多是笑他,这是:明升暗降了。不过去东宫就去东宫吧。
  过去一个月中,太子要开勤学所让内侍读书、太子顽皮喜欢玩乐、太子与内侍亲近等等。温良洳心想,他这个宾客以后不太好做。
  今日第一天到东宫报到,见到了传说中‘顽劣’、‘不思进取’的太子殿下,出宫前,温良洳手里捧着冰凉的白银锭子,心里一笑,殿下是好太子,与外头传言不同。
  他自是不缺钱,但是另一位文大人怕是缺这个。
  殿下给他们二人同赏银钱,赏之前还看了下他,眼底坦坦荡荡什么都写着了:这位温良洳大人是个心胸坦荡之人不会计较赏银一样多的。
  温良洳笑出了声。
  他觉得这份差事不难当,他说的有理,殿下哪怕不愿意也会同意,不过也不会一味‘委屈’自己,找到了平衡之法。
  谁都请了,但也都能玩好尽兴。
  以后在东宫可比在礼部有趣多。
  另一位文而旦捧着银子也乐呵呵的,三十两银子家中能过个好年,来年嚼头用度也能清减一些,拱手作揖让温大人先行,温大人点头谢过,却不走在原地等他,文而旦便略差温大人一个肩膀距离,略略后一些走,两人看着并排行走出宫。
  外出闲聊,温大人开的头,都是感叹一些‘快过年了’、‘文大人家中年货可备上了’这些话,文而旦一一回了,知道温大人有意交好,当即也安心了些。
  东宫真是好差事,殿下仁厚,上官也是好脾气的。
  太好了。文而旦坐上车子,车夫驾马回小宅院。文家宅院距离太极宫驾马回去也得跑半个多时辰,就在葫芦山那边巷子,一座二进小宅院,住着一家主仆七口人。
  来年儿子儿媳还要添丁,文而旦便想租个大点宅子,钱够了。
  他是三甲出身,成绩平平,以前在翰林从九品官,做了七八年了,俸禄银子是攒不下多少,要养家糊口,时不时还要给老家村里寄一些,只能租房子住。
  现今好了。
  “我在东宫当值,从九品升到了正七品,俸禄涨了,今日殿下还赏了三十两银子……”
  父母花白的头发掉落的门牙都掩不住惊喜笑了起来。
  大盛官员俸禄分别为:奉银、禄米、绢布。拿文而旦以前从九品官来说,每个月月银一两半,发禄米还有布的,全家主仆七口人吃禄米其实有点勉强,堪堪够,文家还在院子里种了菜、养鸡之类。
  攒下的绢布也能拿出去卖掉或者换粮食吃。
  银子都能攒下来的。
  现在没想到,儿子升官从九品到正七品,伺候太子殿下,殿下第一天就给了三十两银子,这可是文而旦以前快两年的奉银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