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磨镜(GL百合)——楚枍唯

时间:2025-01-24 09:34:43  作者:楚枍唯
  木良漪只是半是自嘲半是玩笑地晃过一个想法,却没想到一语成谶,竟然成了真。
  “这是我叫青儿整理出来的奏章,你拿回去,给你一晚的时间做出批示,明早送回来我过目。”木良漪指了指右手边一摞奏章,对谢赢道。
  “直接在这上面写吗?”谢赢头一次接到这样的课业。
  木良漪点头。
  “姨母,我没有办法保证全部写对。”谢赢道,“批错了怎么办?”
  “错了再改就是。”木良漪道,“而且我并未说不允许你请外援。”
  谢赢闻言眸光一亮,道:“那我可以去问七舅舅吗?”
  “自然。”
  谢赢将奏章拿在手中,翻了翻,发现十几本奏章来自各部各司。
  他立即明白了木良漪的用意。
  “赢儿一定按时完成课业。”他抱着奏章行礼,“姨母,赢儿先行告退。”
  谢赢离开不到一刻钟,就有宫娥进来禀报道:“娘娘,宸元殿来人。”
  “传进来。”
  匆忙奔进来的小内侍一下子趴到在地,带着哭腔道:“娘娘,不好了,官家他把自己的头发给铰了。”
  “你说什么?”
  ……
  木良漪来到宸元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从外到里跪了一地的侍卫、内侍和宫娥。
  谢昱坐在龙案后,神色平静,或者说呆滞。大概是因为没有剃刀,所以他只用剪刀贴着头皮将自己的头发尽数剪了下来,此时呈现在木良漪眼中的是一颗斑驳的头颅。
  一口气堵在了木良漪的胸口。
  她的到来并未打破大殿内死寂的气氛,她站到了龙案对面,谢昱却好似没看见她一样。
  木良漪闭上双目,深吸一口气,再缓缓吐出胸中浊气。如此反复几次,心口的闷窒感总算有所缓和。
  “陛下若是得空,将传位诏书写了吧。”她道。
  直到此时,谢昱的双目才重新聚焦,慢慢将视线落到了木良漪脸上。
  木中好似有欢喜,却被其他更深的情绪掩盖了。
  “……你终于,肯放过朕了。”
  “不然呢。”木良漪道,“从古至今,可曾有秃头和尚坐到龙椅上受百官朝拜的先例?”
  谢昱闻言哂笑,道:“离经叛道的事,你做的还少吗?”
  “我不怕世人眼光,但却不能至朝堂稳定和大周国威于不顾。”
  “呵呵……哈哈哈……好好好!你们一个个,都大义凛然,心里都装满了家国天下。”谢昱戳着自己的心口,“只有朕,只有朕满心装的都是儿女私情。是朕不配,既不配这个皇位,也不配得到真心!”
 
 
第131章 玉玺
  于泰和十一年腊月登基的正熙帝谢昱,在正熙元年九月的最后一天亲笔写下传位诏书,将皇位传给了已故嘉宁帝的太子谢赢。
  预备好的太子册封典礼连夜修改,变更为新帝的登基大典。
  与此同时,木良漪也从大周皇后变成了太后。
  诏令下达天下各州,新皇大赦天下,恩施九州。
  三日后,新帝颁布登基后第一道圣旨,一共三条政令——第一,裁撤冗员,整顿吏治;第二,改革祠禄之制;第三,改革郊祀恩荫与赏赉制度。
  “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前几十年都不一定能见一次,今年才过了九个月就发生了两回。这不知道这是盛世之相还是乱世之相。”
  “何止。先是宫变,后是围城,从泰和十一年到现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龙椅上的人就换了三个,从哪里都看不出这是太平盛世该有的样子。”
  “唉,乱了乱了!刚过了十几年太平日子,北真没打来,自己内部就乱了。”
  “我倒不这么觉得。诸位看到的乱世之相,在我看来却是盛世的开端。虽然近两年变故频出,但诸位只看到表象,却忽略了结果。”
  “什么结果?”
  “结果就是,不论再大的动荡,每次都能化险为夷。逆王领兵逼宫时,女少帅临危不惧,不到半日就将逆王完全压制,让他再无还手之力;滇南大军围城时,又是她带兵自涵江南下,以八千压十万,迫得瑞王城下投降。再说在中越大郡重启的青苗法,据说推行的十分顺利,南海三州税收减免,不论是渔民还是海商,自是赞不绝口,民间一片喜气洋洋。这些,岂能说是乱世之相?”
  “仁兄还是太过乐观了……”
  茶楼里的人各抒己见,发表着对时事的看法。
  这时,一匹快马载着驿兵自街道上飞驰而过,直奔向兵部。
  ……
  谢昱剃发的第二日便搬出宸元殿,住进了空置许久的玉虚宫。谢赢登基之后,从悬玉阁搬出,住进了宸元殿。
  他正式拜周颉与齐安美为太傅,除住所发生变动以及隔日需要上朝之外,生活与从前相比并无多大变化。每日需按时到悬玉阁听课,到垂拱殿学习如何处理政务,课余时间则需完成三位老师布置的课业。
  这日他结束课程已至中午,便留在悬玉阁陪两位先生共进午膳。餐后拜别周、齐二人,前往垂拱殿。
  走到半路时,与兵部尚书李纲碰到了一起。
  “微臣拜见陛下。”
  “李尚书平身。”谢赢见他神色有些慌忙,便问道,“有事要呈报给姨母?”
  “回陛下,确有要事。”李纲道,“刚刚接到来自西南的军报,蜀州通判吴良杀害蜀州知州,掌控蜀州,自封蜀王,如今还在大肆招兵买马,意图攻打周边州府。”
  “军报给我。”
  ……
  “玉玺?”木良江看过军报,道,“好个吴良,小小州官,竟敢伪造玉玺起兵谋反。”
  “这玉玺或许不是伪造。”木良漪却道,“也可能是真的。”
  众人闻言震惊。
  “娘娘此话何意?”于林甫问。
  只见木良漪指向桌上的玉玺,问道:“诸位可还记得这枚玉玺是何时所制?”
  “回娘娘,乃是泰和元年所制。”林如晦道。
  嘉宁九年梁京被占,本是宗室旁支的谢景在萧重信的扶持下登基为帝。但是自太祖传下的玉玺消失在了旧都的战火中,无奈之下,只得新制一枚。
  “难道是……”木良江想到一种可能。
  其他人随后也想到了,纷纷看向木良漪,以及安静地端坐在她身旁的新帝。
  自木良漪入永安,民间便有传言,她当时是带着传国玉玺一起逃出的梁京城。
  “本宫当初与陛下一起逃离梁京时确实将玉玺一并带了出去。”木良漪的话证实了众人的猜想。
  “南下途中发生意外,本宫重伤,玉玺也掉落深谷不见踪影。”木良漪道,“当时北真士兵乔装成南逃的百姓一路搜查,本宫与陛下不得不抛弃原定路线,选择绕道暑州再去越州。丢失玉玺的地方,就在暑州境内。”
  “原来如此。”众人闻言惊叹。
  “若他手里的玉玺是真的,事情就有些棘手了。”林如晦道。
  “非也。”齐辙嘴唇苍白,带着明显的病容,发言道,“吴良手中玉玺就是假的,是他找人私造而成,借以愚弄百姓,意图谋逆。”
  闻言,木良漪眼中划过一抹笑意。
  林如晦愣了须臾,随即反应过来:“是,小齐大人所言甚是!此等贼子,胆大包天,竟连玉玺也敢伪造。”
  “玉玺乃是‘伪造’,但他招兵买马谋逆是真。”于林甫道,“娘娘,当务之急,该商议如何派兵镇压?”
  “蜀州偏远,若要派兵镇压,从滇南出兵最是方便。”林如晦道。
  “可是滇南驻军乃是为震慑境南诸国所设,上次滇南军队忽然北上已经引得他们蠢蠢欲动,此时若再动兵,臣怕他们借机生事。”李纲道,“届时蜀州未平,边境又乱,实在不是上上之策。”
  “但若是不从滇南出兵,便要从北边调人。”于林甫道,“为平一个小小的吴良,要边关将士跨越千里,实在大材小用。”
  “滇南不宜动,北军也不用动。”木良漪道,“诸位忽略了,永安还有六万禁军。”
  众人闻言恍然大悟,心想怎么忘了这一点。
  “依娘娘之见,该派何人领兵前去平乱?”林如晦问道。
  木良漪心中自然已有人选,正要开口,却见谢赢站了起来。
  “姨母,赢儿想要亲自带兵前往蜀州。”
  “陛下不可!”
  此言一出,立即遭到众人的反对。
  “陛下乃是天子,岂能将自身置于危险之中?”于林甫道,“此举不妥,实在不妥。”
  “于相稍安勿躁。”谢赢道,“朕并非一时兴趣,也非故意逞强。朕登基之初,便有贼子号称天授玉玺,蛊惑百姓随他一起谋反,既如此,朕就亲自打败他,戳破他的谎言,让天下人看看谁才是天授之人,此其一。”
  “其二,此时与吴良有着相同想法的绝非一人。朕亲自领兵,要震慑的不止是吴良,还有大周所有与他怀抱着相同幻想和的人。”
  “其三,朕自幼习武,并非诸位爱卿想象中的那般柔弱,所以诸位不必太过担心。”
  众人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
  他们认真地望着眼前的少年天子,只是几句话的功夫,他就彻底颠覆了他从前留给众人的印象。
  待在木良漪身边的谢赢总是安静的,乖巧的。他十分尊敬木良漪,甚至对她言听计从。在谢赢眼中,他们看不到野心,也看不到对权力的渴望。以至于每次议事,众人总会下意识忽略他才是大周的皇帝。
  他们原以为他是跟正熙帝一样的人,如今才知,原来不是。
  他很谦逊,这也是他最好的伪装。
  “所以赢儿恳请姨母,同意赢儿的请求。”
  “娘娘……”于林甫还想劝阻。
  木良漪抬手,制止了他。
  “那你准备带谁一起去?”木良漪问谢赢,“带多少人?”
  谢赢显然已有计划,回答道:“赢儿准备从侍卫步军司中调出两千人,同时让都指挥常欢担任我的副将。”
  “两千人是否太少?”木良江道,“据军报所言,吴良把控蜀州,已经招揽了至少两三千人马。”
  “若朕猜的没错,他招揽到身边的大多都是些谋生艰难的贩夫走卒,或是盗贼土匪之类,之所以追随吴良,也是为了钱财。他们并没有经过正经的训练,吴良也非领兵的武将,一个白日做梦的反贼和一群乌合之众而已,对付他们,两千人足矣。”
  少年正是意气风发之时,木良江却担心他过于轻敌,遂看向木良漪。
  木良漪递来一个让他放心的眼神,随即对谢赢道:“既如此,陛下便回宫准备行囊吧。如何选人,何时出发,你与常欢自行商讨。”
  “是!”
  林如晦和于林甫看着谢昱步伐轻快地走出去,好似不是去带兵平乱,而是要去哪里玩耍。
  这……就这么决定了?
  是否太过儿戏了?
  “娘娘。”林如晦想起来,“陛下御驾亲征,是否要通知礼部举行出兵仪式?”
  “不必铺张。”木良漪道,“让他们悄悄走吧。”
  “另外,蜀州发生叛乱一事仅限于这间大殿,任何人不得外泄。”
  众人齐声道:“臣等遵命。”
  ……
  这日傍晚,谢赢领着两千禁军朝西南行去。同一时间的涵江北岸,玄衣黑甲的士兵也在夜色下集合成列,等待着主将发布号令。
 
 
第132章 夜袭
  深夜,萧燚在一片动乱声中惊醒,赤脚跑出大帐。
  营地已经乱起来。
  “怎么回事?”
  “将军!”此时铁衣穿过人群跑过来,“北军,北军打来了!”
  萧燚心头猛颤,但刹那间又冷静下来:“确认是北人吗?到哪儿了?大约多少人?”
  “确定是,不知道他们怎么找过来的,咱们的人发现的时候他们已经打到营门口了!”铁衣道,“东一东二两个营的弟兄顶了上去,天太黑,看不清到底有度多少人。但来的都是骑兵,攻势太猛了。”
  萧燚跑回营帐提起□□,曲起指头吹响口哨,不多时沓星奔驰而来,她一跃而上:“听我号令,不要惊慌!”
  “西一西二两营主帅何在?”
  “末将在!”
  “末将来了!”
  得到回应之后,萧燚道:“立即整队,带上弓箭,西一营向北出发,西二营向南出发,分别从敌军南北两侧翼进行攻击。”
  “末将领命!”
  “带着你手下的人保护好军匠跟火炮营。”萧燚又对铁衣道。
  “金甲已经去了。”
  萧燚闻言未再出言,打马奔袭而去。
  铁衣紧随其后。
  由于东边两营反应迅速,北真骑兵未能攻到营内,但是大营门口已是一片混战。
  萧燚没有丝毫犹豫,骑马提刀冲进战圈。她挥动着长刀,如农人持镰收割小麦,连续砍下数颗头颅。
  一时间无人敢向她靠近。
  她顺畅无阻地冲进了战圈中心,于朦胧的月光下,看到了一张三分熟的面孔。
  “你就是萧燚?”秦虎也第一时间注意到了她。这个女人并不像他想象中那样强壮,她没穿铠甲,甚至赤着双脚,显然,对于他的突然造访她没有丝毫准备。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