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穿到北宋当权臣(穿越重生)——醉酒花间

时间:2025-01-31 08:41:35  作者:醉酒花间
  皇家的热闹最好看,官家给乐平公主选了个不靠谱的驸马已经能让街头巷尾议论好几年,怎麽後头还有更惊人的?
  什麽叫千年科举龙虎榜?那年的春闱怎麽了?
  还有京城地下的无忧洞,几代皇帝都拿那群贼人没有办法,他们死後无忧洞被连根拔除了?
  皇位更换就更不得了了,他们官家才多大岁数?
  滕宗谅和尹洙庆历年间去世,范仲淹皇佑年间去世,晏殊至和年间去世,他们来之前看过,嘉佑年後就在至和後头,而至和这个年号只用了三年。
  这才几年?
  范仲淹捏捏眉心,算出年数後更头疼了。
  他比官家大了二十多岁,官家却只比他多活了五年,这合理吗?
  因为大宋支棱起来太高兴不小心乐极生悲?
  不对,那些开疆拓土的功绩都在後头,嘉佑二年的大宋还是他们熟悉的大宋,官家没机会那麽高兴。
  滕宗谅皱起眉头,“不对啊,既然官家已经殡天,怎麽没在酆都见着他?”
  尹洙若有所思,“其他几位官家也有好几天没见着了。”
  他们大宋君臣生活的地方都在一块儿,几位官家也不是什麽耐得住性子的人,平时低头不见擡头见,这次距离上次见着确实有段时间了。
  太後知道内情吗?
  感觉好像和平时没什麽区别。
  正说着,外面忽然有了别的动静。
  上头雅间的门依次打开,打扮各异的帝王眨眼间便出现在里面。
  “听说後面又出了个驰骋漠北的好皇帝,谁家的?”
  “人来了吗?出来转转?”
  “别害羞,有北击匈奴的功劳在身怎麽着都不至于挨揍。”
  “那时候哪儿还有匈奴,连突厥都没影儿了,他们打的是契丹,就是那个占了河东范阳一带的契丹。”
  “我打听过了,宋时那块儿叫幽云十六州,都是石敬瑭那[哔][哔]玩意儿,脑子里都是[哔][哔],[哔][哔][哔][哔]。”
  “叫什麽不重要,後生人呢?被老赵家藏起来了?”
  “前几天老赵家闹的不可开交,你们知道怎麽回事儿吗?”
  “不知道,只能听见那个叫赵祯的小子在哭,没听清在哭什麽。”
  “被揍了?他爹赵恒刚到的时候就被揍了一顿,难不成他也为了遮羞去泰山封禅?”
  “封禅!提起这个就来气!仙家说的对,那小子去封禅晦气到泰山都觉得自个儿脏了!”
  “虽然哭的很惨,但是不像挨揍,待会儿老赵家来人了问问。”
  “欸?老赵家人呢?”
  “刘妹子,你夫家人呢?”
  “……”
  雅间逐渐有了人声,雅间之间隔音不好,坐在下面也能隐约听到上面的话。
  范仲淹和晏殊愣了又愣,最後没忍住问道,“上面这些、唔、他们一直都是这样?”
  滕宗谅和尹洙点头,再次说出那几个听的人耳朵起茧子的字,“习惯就好,习惯就好。”
  另外两个:……
  感觉一时半会儿习惯不了。
  【无忧洞,又命鬼樊楼,无数亡命之徒藏在里面做些奸淫掳掠的勾当,大宋朝廷试图治理,但是每次都是治标不治本。把这事儿放到苏相这里讲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苏相出门的时候被拐子给拐去无忧洞了。】
  【是的,咱小小苏从小到大多灾多难,到哪儿都安生不下来。不过也幸好有他这一出,不是所有人都过目不忘,汴京的地下水渠四通八达,连朝廷都找不出完整的图纸,他和当时客居京城的江湖侠士白玉堂下去走了一圈便将完成的图纸画了出来,如此才让朝廷能根据图纸来封锁围堵彻底铲除无忧洞。】
  【这麽说吧,只协助朝廷将无忧洞连根铲除这一件事,汴京百姓都该给他磕一个。】
  范仲淹曾权知开封府,知道那鬼樊楼有多凶险,他在任时也曾试图清剿隐患,奈何地下水渠曲折深广,稍有不慎连衙役也会折在里面。
  好啊,无忧洞被连根拔起,京城的百姓也能松一口气。
  可惜他死的早,要是能再活个一二十年也能亲眼看看能徒手画出无忧洞路线的小小苏相是何等神童。
  晏殊抿了口茶,凑过去低声说道,“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苏洵苏明允的小儿子。”
  仙人一直没提那位苏相叫什麽,但是说了是苏轼苏辙的亲弟弟,苏明允颇有才名,京城有好些和他交好的文人,对他家中子嗣也略有印象。
  寻常人家能养出一个出类拔萃的儿子已经是难得,听仙人的意思,苏家兄弟三个都是厉害人物,倒是难得。
  【这一年不光苏相多灾多难,京城百姓也是多灾多难,疫病折腾了几个月後又爆出铅汞有毒之事,大宋的皇宫由在修建时用了大量的铅汞丹砂当涂料,太祖太宗住的少没怎麽受影响,真宗仁宗整日呼吸中都带着铅汞丹砂,惨而又惨的都子嗣艰难。】
  【宋仁宗拖着不肯立太子就是想着有朝一日将皇位留给亲生孩儿,奈何他的孩子总在幼年夭折,若没有毒皇宫之事他还能继续为了生儿子而奋斗,但是吧……总之就是,仁宗知道他子嗣单薄是因为身体被铅汞毒害多年後直接气急攻心吐血而亡。】
  【铅汞丹砂并不常见,大宋皇室为了凑够皇宫涂料大量搜集这些东西,甚至下令民间不许使用。】
  【嗯,感谢皇家为保护大宋百姓作出的努力,这事儿民间百姓给他们磕一个不算亏。】
  ……
  沉默,沉默是现在的大堂和包厢。
  “这倒霉催的,难怪没挨揍还哭那麽惨,摊上这麽个糟心事儿确实该哭。”
  “太惨了,太惨了。”
  “所以老赵家今天是不准备来了吗?伤心的爬不起来了?”
  “刘妹子,要不你去劝劝?这次仙人讲的可有开疆拓土,这词儿放到你们赵宋身上实在新鲜,真的不来听吗?”
  刘娥:……
  刘娥无视隔壁汉室刘邦的逼逼叨叨,甚至想把汉室雅间的吕雉请到宋室的雅间来。
  反正皇帝们都不在,她们几个坐在一起乐得清静。
  也省的尴尬。
  刘邦侧着身子,“刘妹子,去请请呗。”
  看热闹就该当着本人的面看,前头的热闹让赵家看完了,轮到他们自己却躲着不露面,这算什麽道理?
  不行不行,得把人弄过来。
  ……
  几番交涉之下,老赵家的皇帝没见着,各家的巾帼英雄却都换了位置。
  除了辽室萧绰。
  虽然到了地府再谈凡间纠纷不太好,但是宋辽之间的恩怨不是一天两天能说完的,现在这样井水不犯河水就很好。
  宋人开疆拓土他们辽国的地盘首当其冲,别人笑的出来她笑不出来。
  【皇位更替对朝廷而言是大事,对当时还是个少年郎的苏相却没什麽影响,不过有消息说仁宗驾崩前特意见了他一面,还称赞他是个神童,虽然不知道仁宗皇帝为什麽夸他,但是咱苏相是什麽人,面对夸奖肯定是来者不拒。】
  【仁宗驾崩,新皇登基,辽夏都要派使节团到京城。】
  【衆所周知,大宋以武立国,可能是国号取的不好越往後越怂,到仁宗年间发展到极致,满朝文武畏战如虎,看到辽国来使怕的跟什麽似的,辽国使臣甚至敢在大宋丞相面前吆五喝六。】
  【好在大宋运道不决,下一任皇帝是个有骨气的,总算终结了大宋的怂。】
  【有宋一朝火器飞速发展,英宗皇帝在辽国使臣面前炸掉皇宫是古代火器史上的重要节点,也是大宋王朝由怂转刚的重要节点,从此开始了“我只是想安安静静的种地,你不让我种地我就把你种在地里”的生活。】
  【怂唧唧的大宋终于站起来了!】
  滕宗谅捂着腮帮子,听到这贱兮兮的声音就牙疼,“仙家点评……仙家……算了凑活着听吧。”
  前头那些昏君被揍的那麽厉害,这唯恐天下不乱的仙家立大功。
  他们大宋只是谨慎了些,哪有仙家说的那麽不堪?
  范仲淹叹气,朝中群臣不欲开战也不光是畏战,两国开战不是小事,军饷粮草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打赢了还好,打输了就是损了夫人又折兵,大部分人都觉得怎麽算都不划算,自然不想开战。
  听仙人的意思,下一任官家定是和辽国开战还打了胜仗。
  光幕之中,士兵推着几门奇形怪状的火炮停在宣德门外,炮口正对着金銮殿。
  皇帝赵曙温声细气的叮嘱一同观看阅兵的使臣和本朝官员做好防护,万衆瞩目之下,炮弹在空中划过一道抛物线,落下的瞬间便是轰隆一声巨响。
  阳光下金光闪烁的大庆殿轰然倒塌,滚滚浓烟自坍塌的宫殿中泛出,炸开的砖石甚至崩到了外面的城墙上。
  所有观衆:!!!
  这是大宋的火炮?大宋什麽时候有了这麽厉害的火炮?
  范仲淹等人被火炮的威力震惊到说不出话,皇室衆人也惊的不行。
  唐太宗拍案而起,“你们老赵家有这麽厉害的武器还能被契丹人打的团团转?”
  这玩意儿要是在他手里,他能让大唐的版图再大一圈。
  汉武帝也两眼放光,“有小点儿的没?骑着马就能抗在肩上的那种?只要够灵活威力小点也行。”
  这要是给骑兵都配上他们大汉还怕什麽匈奴?不把草原和西域各国都圈到他们的地盘上都对不起那麽多突突突突突突的炮!
  好东西啊好东西,好东西啊好东西。
  刘娥:……
  她也想知道,这玩意儿哪儿冒出来的?
 
 
第306章 
  *
  火器威力巨大,连金銮殿都能轰塌,城墙自然不在话下。
  那麽问题来了,唐时才开始将火药用在战场上,直到范仲淹甚至晏殊去世大宋的火炮依旧顶多能看个呲花,可以用来吓唬人吓唬战马,再多就做不到了。
  轰塌城墙的那是仙家手段,凡人哪儿有那麽大的本事?
  可是仙家只会说凡间的事情,也不会有神仙干涉凡间斗争,所以那些炮只能是大宋朝廷自个儿研制出来的。
  也就是说,他们刚死大宋就飞黄腾达了?
  沉默,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几个人开始时还能说几句,现在连说话都不想说,满脑子都是他们罪不至此。
  【京城的日子丰富多彩,具体内容可以看苏相那些日子的创作,也不知道他是什麽运气,基本上每一个话本故事都有原型。】
  【少年苏相进京後在太学读书,当时的科举并没有固定在三年一考,而是看朝廷的情况随时调整。英宗即位要培养亲信,于是治平元年朝廷又组织了一次科举考试。】
  【都说苏相三元及第是运气好钻空子,但是能钻这个空子也是本事,何况苏相的实力是大宋官方民间公认的强。能玩转舆论功底如何不必说,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各有各的内涵,对朝廷来说,能让百姓看懂或许比读书人之间“之乎者也”更有难度,看苏相之後在地方的作为也能看出来他其实更擅长和民间百姓打交道。】
  【宋朝繁华的市井文明居历朝历代之首,然而繁华之下是政治腐败、军队涣散、外敌环伺、四面受敌,庆历新政失败後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土地兼并更加严重,且朝中谈“新政”色变。】
  【早有郑公富弼善北使之职魏公韩琦寒西贼之胆,到仁宗晚期,连韩琦富弼这两位庆历年间的激进改革派都因为新政失败变成因循守旧的保守派,可想而知朝中的整体氛围如何。】
  【可以当时的情况来说,年轻的英宗皇帝并没有当守成之君的条件,他必须支棱起来解决开国以来留下的各种问题才有资格过安稳日子,不然就是无穷无尽的内忧和外患。】
  【虽然英宗皇帝是个力挽狂澜的明君,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前半辈子和倒霉俩字分不开,许是否极泰来,英宗皇帝在当上皇帝之後终于迎来了他的好运气。】
  【庆历新政虽败,却为之後的变法攒了不少教训,可惜范文正公走的早,不然看到後面变法成功应该能高兴的再活个二十年。】
  范仲淹也很想再活二十年,但是他也想说他死时已经六十多岁,就算不再活二十年也称得上是高寿,再多活二十年就是会被骂“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年纪。
  他们生前见到的都是忧患,如果能看到仙人口中拨乱反正之後的大宋也算是一大幸事。
  “有个问题。”晏殊擡眸,“仁宗皇帝才驾崩没多久,新即位的官家还年轻,为何早早便有了庙号?”
  英宗,在谥法中代表着出类拔萃,会被赠予给年少有为的帝王。
  难道新即位的官家为大宋殚精竭虑而英年早逝?
  几人心头都是一紧,仁宗皇帝无子,他们知道後面接任的肯定是几次被接进皇宫充作皇子教养的十三团练,十三团练家中有孩儿,可英年早逝也不是事儿啊。
  若真的英年早逝,怎麽地府中不见身影?
  老臣们为见不到面的年轻官家操碎了心,怕见不着,又怕真见着。
  各朝帝王们不操心,他们只想看热闹。
  小神童的日子怎麽多姿多彩?三元及第到底怎麽钻的空子?接任的皇帝为什麽前半辈子和倒霉俩字儿分不开?
  仙家真是的,说他们的糗事时那叫一个事无巨细,怎麽到老赵家就变了?
  热闹呢?乐子呢?他们要闹了!
  刘娥白了他们一眼,仙家都说了这次的重点是那位苏相,要事无巨细讲的肯定不会是老赵家,要看笑话还得再等等。
  【治平年间的变法以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前期主持变法的是英宗和老王,後期主持变法的是神宗和小小苏,这次变法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古代继王莽新政之後又一次规模巨大的政治变革运动。】
  【王安石在地方历练多年回京主持变法,英宗决定开始变法时,苏相也在京东路登州开始他的官场首秀。】
  【说来也巧,当时正好有一大案需要权知开封府包拯包大人去京东路,咱苏相和开封府那是各种案子结下来的缘分,很难说英宗是不是特意选了那麽个地方让开封府能顺路带他一程。在这样那样的原因之下,登州三剑客和开封府铁三角最终是一起出发前往登州。】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