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重生后独宠灾星小夫郎(穿越重生)——菇菇弗斯

时间:2025-02-03 16:24:24  作者:菇菇弗斯
  “表哥,我在这呢。”
  唐雀跑过来,呼呼喘气,顺道告小状。
  “小仔见了你就一顿跑,我差点没跟上。”
  又问他爹娘是不是在船上,钟洺点头。
  “这几日就是这般忙,你们别进棚子也别下水,在岸上玩,也别跑远了,我们来往能看见你们就放心,看不见少不得搁下活去寻。”
  唐雀拉着钟涵乖巧应是。
  钟洺空不出手摸摸小弟的脑袋,继续往船上去。
  再度踩进海里时,瞥见斜前方有个小哥儿,正自己肩挑扁担,艰难地往船的方向走。
  看他打扮,就知是个没嫁人的,左右却也没个兄弟在,本身生得瘦小伶仃,但凡一个浪头过来,身形就难免晃上个几下。
  周围有不少人,也有不少船,没一个上前搭把手。
  两个别家小子闹腾着前进,路过钟洺身边时被他听到,这两人正拿小哥儿取笑,挤眉弄眼道:“你小爹正给你说媳妇,你不如去背那灾星一回,晦气是晦气了些,好歹也是个哥儿不是?说不准他哭着喊着要嫁你。”
  “你怎不去,昨个还说夜里做梦都在摸姐儿的小手,看你是憋得很了,你现在上去,不止能摸手,别的地方怕是也能……”
  话是越说越荤,钟洺长腿一迈,越过他们去时,认出是赖家的小子。
  赖家和钟家,两家从上一辈起就多有不对付,这俩小子和他们爹一样,生得贼眉鼠眼,其中一个下巴上还生个痦子,都管他叫赖痦子,不比水耗子好看几分。
  什么腌臜玩意,大白日随便逮着人就说些下流话,他听着都觉脏耳朵。
  钟洺“啧”一声,仗着肩宽臂长,故意把扁担往后一捎,正杵在赖痦子胳膊上,把他推了在水里推了个踉跄。
  两小子刚刚说得火热,没注意前面的是谁,当即不满道:“谁啊?走路不长眼!”
  “我这人走路霸道,最是烦磨磨蹭蹭挡路的狗,怎么,有意见?”
  钟洺拧过头,扫了二人一眼,语气冷硬。
  他个子高,身形颇魁梧,赖家小子认出是他,默默咽下口水,脑袋都往脖子里缩了两分,哪里还有半分气焰。
  钟洺哼笑一声,懒怠多给这两个丑了吧唧的怂货眼神。
  膝下涉水,复走了几步,余光瞥见那哥儿还在独自费劲往前挪。
  非亲非故的,他本不欲多管闲事,奈何没多长的工夫里,小哥儿已经跌水里两回,成了落汤鸡,惹来哄笑一片。
  第二回扁担落水,筐子脱钩,浪花一打,直接走远,好巧不巧到了钟洺跟前。
  钟洺没多犹豫,抬脚挡了一下那筐,弯腰捡起,往前走了两步,又捡回扁担,凑在一起还到了小哥儿面前。
  “你的,拿好。”
  这哥儿此刻满头满脸都湿透,衣裳都紧贴着身子,显得更瘦。
  一双大眼睛忽闪两下,目光怯生,钟洺一下子认出,这是在江家吃席面那日见过的人。
  “多谢你。”
  哥儿低头接过筐子,出声道谢,因此露出头顶一个小小的发旋,夹在泛黄的细发里,风一吹过,和北地秋后的枯草似的晃了晃。
  两人靠得近,都站直了身,钟洺发觉对方的个头堪堪及自己肩膀,简直一只手就能拎起来,怪不得在浪头里站都站不住,活像长这么大没吃过饱饭。
  也正是在这时,他注意到对方的左手小指处捆了一根旧麻布条,被水浸得早就湿透。
  寻常人除非受了伤,谁会把手缠成这样,真不知刘兰草是怎么想的,手上伤了还让人来做这扒蛰的活计。
  扒蛰、矾蛰,又是海水又是盐的,怎么能好受。
  就是不知村澳里人人对其避之不及,究竟是出自何故。
  他真是长久不在家里久待了,好些事情都搞不清楚。
  当然,好像也没必要搞清楚。
 
 
第6章 往事
  帮人捡筐不过是个小插曲,钟洺很快再次上了二姑家的船,卸下竹筐,弯腰把扒好的海蜇往里放。
  放着放着,他察觉到什么,停了动作,抬头一看,就见二姑和姑父唇角带笑地盯着他。
  钟洺捞一把差点从手里滑脱的蛰皮。
  “这是干什么呢。”
  他往后看一眼,又转回来。
  “看得我后背冒凉气。”
  钟春霞笑着往他脚底下砸个蛰头。
  “你说我俩干什么,我还想讲你小子总算开窍了。别以为我同你姑父没看见,你方才和个小哥儿在那头说话,就是太远,我俩都没认出来是谁家的,你倒是沉得住气,一个字不往外蹦。”
  钟洺一怔,知晓他们两口子是误会了。
  “哪来的‘说了半天话’,我就是看他一个人被浪冲倒,还差点丢了扁担竹筐,顺手帮个忙而已。”
  钟春霞明显不信。
  “你小子向来眼睛长脑门上,什么姐儿哥儿,再是好皮囊的也不多看一眼,真就是顺手帮个忙?”
  钟洺无奈。
  “这有什么假的,那哥儿二姑你肯定认得,就是卢家刘兰草刘婶子的外甥哥儿,我看他长得小,年岁当是不大,我和他能有什么。”
  “什么乱七八糟的。”
  钟春霞已在心里把人对上了号,听见钟洺的话,只觉头疼。
  “你天天睁眼往外跑,村澳里的人事是一概不知了,说出去让人笑话。什么年岁不大,人家过了年也十七,论虚岁正和你一般大。”
  她接着道:“那哥儿你忘了不成?正是苏家那个生下来多根指头的小哥儿,叫苏乙的。十几年前两个爹都死在海里,苏家嫌他六指克亲,也不乐意养,推来推去,愣是推给了他舅,许诺每个月多分给卢家米粮,算是这哥儿的伙食,卢家这才应下,结果他舅前两年也没了。”
  钟洺听到此处,手上动作一顿,随即恍然。
  “原是他,怪不得。”
  村澳里有这么一号人,他自是知晓。
  只是就像他二姑所言,他这些年的心思都不在这里,就算是听说了,也是左耳进右耳出,不在心里存。
  如今一提,多少想起来些。
  苏家乙哥儿,小时候生下来便是个六指,水上人忌讳多,看见不寻常的事总爱嫌不吉利,于是苏乙打小就顶了个“灾星”的名头。
  且他开口晚,别家孩子两岁会喊爹娘,他三四岁才会说话,村澳里的混小子跟着不积德的大人不学好,见了他就喊“哑巴”,吐口水,拿石头、贝壳丢他。
  原本流言无根,饭后闲扯罢了,没成想苏乙快五岁那年,他爹爹和小爹还真就接连没了。
  一个出海时遇了鲨鱼,据说给咬得不成样,只有一身破烂的衣裳带了回来。
  一个当日好巧不巧,跟在了渔船后面的料船上做事,看见自己男人死无全尸的惨状,回来就变得疯疯癫癫,某个雨天跑进海里溺死了。
  连续两条人命,苏乙成了烫手山芋。
  亲爷奶不顾,亲叔伯不管,饿得没有人腰高的苏乙自己在海滩上捡吃的,从海鸟嘴里抢鱼,捞了海草就往嘴里塞,徒手在礁石上抠蛎黄,抠的满手是血。
  亏的生在海边,有手有嘴就饿不死,不然怕是早就夭折。
  那时候钟老大夫妻还在世,小涵哥儿还没出生。
  钟洺依稀记得他们在家里饭桌上提过此事,当初钟老大愤愤道:“要是谁敢在我死了以后欺负我孩子,我变鬼也得把他扯海里喂鱼。”
  话音落下他就挨了媳妇一巴掌,“吃饭呢,说这晦气话,一会儿去给海娘娘上柱香告罪。”
  钟老大一顿嘻嘻哈哈,还拉过儿子揉了把脑袋道:“你看看,还是你命好。”
  钟洺心道,自己的确命好,哪怕上辈子步步走错,竟还得了重来一次的机缘。
  兴许是爹娘在天有灵,一辈子勤勤恳恳,与人为善的福报正落在他身上。
  “还说不在意人家哥儿,说不了两句又呆愣了。”
  钟春霞摇摇头,走近了后从钟洺手底下扯过筐,把里面的海蜇匀了匀,又往里放了两把。
  她是不信什么六指克亲的说法,只能说乙哥儿命苦,多长根指头,教那些长舌头的有了说辞。
  真论起来,水上人家的孤儿多了去,难不成各个的爹娘都是孩子克死的,寡媳妇和寡夫郎遍地跑,难不成各个都是克夫命?
  要这么讲,他们兄妹五个的爹娘也走得早,是不是他们五个克死的?
  她的大哥大嫂,是不是阿洺小仔克死的?
  因此换成别人,但凡望见自家小子跟苏乙有什么攀扯,怕是要吓得回家给海娘娘上香求保佑。
  到她这里,只觉得钟洺开窍,不是榆木疙瘩,至少看见小哥儿遭难还知道添把手。
  不然她真怀疑这小子是不是要打光棍到三十,到时候人嫌狗憎,倒贴给寡妇当赘婿都嫌老。
  她想得开,心情也好。
  这次的海蜇个大肉厚,看得她更是雀跃。
  “怎么今日收成这么好,趁着天晴,接下来多跑几趟。”
  眼下是六月,虽是捕蜇季,也是飓风季,飓风一来,就是好几天不能顺利出海。
  水上人是看天吃饭,海中讨食,陆上人种地,除非赶上大灾年,不然总能剩下点粮食饱肚,他们不出海只能系着脖子喝风。
  唐大强赞成道:“是该如此,你不知道,现在海里的蛰和赶圩集似的,乌泱泱全来了。”
  说到这里,他一拍大腿。
  “你看看,光忙着扒蛰,竟忘了给你看你大侄子下海捞的稀罕物!”
  于是片刻过后,钟春霞见到了那只大江珧,又惊又喜。
  先前被唐大强拿网盖着放在船上角落里,免得一上岸被别家瞧见,生了红眼,这才一时给忘了。
  钟春霞看了半天,看够了,脸上的笑模样愈发深。
  “这个得趁早拿去乡里卖了。”
  她道:“卖之前拿上岸去,让咱家孩子都看看,长长见识。”
  钟洺点头,“我也是这么想,剩下的里面,海胆和狗牙螺就不卖了,留下咱们自己吃。”
  扒蛰、煮蛰、矾蛰,等处理完今天捞上来的所有海蜇,已经将近晌午。
  忙完后吃了点东西填肚子,钟洺马不停蹄,又带着今天下海得的鱼获,搭横水渡的小船去了清浦乡。
  清浦乡属九越县,曾因清浦珠池闻名于世。
  前朝时,清浦珠池出产的珍珠形圆皮亮,其中品相最好的为“南珠”,进贡给皇家后,专门用来镶嵌帝后的朝冠。
  奈何好景不长,前朝短命,末代皇帝昏聩,沉湎享乐,下面的官员为了投其所好,一年到头不间断地命人采珠,险些将珠池里的珠蚌采绝了种。
  听闻到了后来,开出的珍珠大小如碎米,状若歪瓜裂枣,皆不堪用。
  前朝亡国后,天下乱了好一阵,群雄并起,乌烟瘴气,谁还顾得上一个小小的清浦。
  珠池得以休养生息,直等到本朝太祖爷登基,改朝换代,总算又能出产像样的珠子,为人遗忘几十年的清浦乡由此重建采珠所。
  本朝以史为鉴,为了杜绝那等“竭泽而渔”的采珠方式,对官办珠池的管辖十分严苛,除却登记在册的珠户,私自盗采量重刑,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上一世的钟洺正是因为这个缘由,被几粒小小珍珠所害,客死他乡。
  ……
  往事已矣。
  重新站在清浦乡的码头上,钟洺没了前世那些不着四六的杂念,一心想着卖了东西换钱。
  他家现在的银钱加在一起,勉强只得个一两银,其余都被以前的他大手大脚花没了影,想都想不起是用在了哪里。
  别说娶亲了,若是一段时间出不得海,真是糊口都费劲,遑论明年开春还要缴各色杂税。
  午后的圩集比起早晨算不得热闹,很多摊贩都已卖完收摊。
  钟洺数出五文交了市金,捡了处地方落下扁担,把江珧、海猪、鲍鱼和螃蟹摆出来。
  面前的东西实在太过瞩目,不用他多吆喝,摊子前很快就聚了一堆人,你一言我一语,直问得他脑袋嗡嗡响。
  打眼看就知道里面泰半都是看热闹的人,八成不会掏钱买,真正兜里有银子的,也就两三个而已。
  钟洺听了半晌,清了清嗓子,盖过现场嘈杂。
  “诸位,要问这江珧从哪来,自是从海里捞的,离水没几个时辰,上船后搁海水里,尚且活着,最是新鲜,里面的瑶柱肉比拳头还得大两圈,裙边单独扯出来都能烧一锅好汤,买回去保管不亏。”
  被他这么一说,挤到摊子前的人头又多了几个。
  “你就说个实在价,多少银子卖?”
  有人往前站了站,背着手问话。
  钟洺看过去,见此人穿一身细布袍子,头戴商铺掌柜素喜的巾帽样式,腰间挂着荷包、香囊。
  他伸手比了个数,“五两银。”
  四下一阵喧哗,有人虽看样子就不是买得起的,偏也要多嘴多舌地讲一句。
  “这价钱可一点不实在,带子价贱,巴掌大的也就卖个三五文钱,你这个无非是大了些罢了,怎还要得上五两?”
  问价的掌柜也嫌贵。
  “东西再大,味道还是那个味道,谁犯得着花五两银子买这个?”
  “就是,这小子忒贪。”后面有人附和。
  钟洺笑了笑,也不恼。
  “这只江珧搁在它族里,也是个祖宗辈的了。各位要是不稀罕要,我挑去东街那边转一圈问问,应当也不愁卖。赶上那头有闲情逸致的老爷,拿这壳子去请人做个摆件,搁在家里都极好,其余时候,有钱都换不来。”
  他本来就没打算把这东西当肉买,论斤称有什么意思,当一样东西够大够少见,卖得就不是味道,而是珍奇。
  见他不乐意让价,看热闹的人散去一波,又来一波。
  钟洺老神在在,并不着急,还插空把其它几样都卖了出去。
  四斤多的海猪,按十八文一斤卖,得了七十八文。
  活鲍鱼一共七个,五个大的有半个手掌长,肉质肥厚,十五文,小的两个十文,共九十五文。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