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古代架空)——羽春

时间:2025-02-09 14:26:22  作者:羽春
  年礼上,黎峰有准备,拿了一整条腊肉,有个八斤多。糖就没有。
  他跟哥哥说一声,陆杨听了,就说:“你们送腊肉,那我就不拿肉了。家里就两个人,吃完再看。我最近花销大,不能摆阔,省着点来,待会儿从铺子里拿几斤面粉算了。”
  兄弟俩有商有量,把年礼的事定下。
  陆杨手上麻利,蒸上三笼肉包子,余下的能让陆林凑合着添补。再跟黎峰谈谈各类山货以及目前已说定的进货类别与价位,就能收拾东西,跟弟弟换身衣裳,去陈家湾。
  黎峰跟他说:“价钱谈好后,我要去一趟羊汤馆子找人。”
  陆杨点头:“行。”
  绕个路的事,最好天色见晚才去陈家湾,这样不用在陈家留饭。
  他最近在喝药,陈家的饭吃不起。
 
 
第51章 好巧
  谈价的事, 谢岩接手了。
  他记性好,又列了单子,说起来不费事。陆杨没想在山货上挣钱, 价目给出来, 黎峰只有满意的。
  陆杨看他一眼,谢岩可怜兮兮的,陆杨就答应了。
  去过医馆后,谢岩事事都想接手帮一帮,就连陆杨去灶屋做个饭, 他都要搭把手学学,表现得很积极勤快。
  陆杨不感动是假的。只可惜谢岩还是太呆太木了点, 从前也没干过多少家务活,铺子里这些事, 也不是短短几天就能里外通透的。还要慢慢来。
  陆杨也没走,洗手过后,跟弟弟坐一起,都在灶膛后烤火。
  兄弟俩聊天, 也顺便听听两个男人在说什么。
  陆柳也是呆呆的,他偷瞄一眼谢岩,然后小小声跟陆杨说:“哥哥, 我学什么字啊?”
  上次见面,陆杨说要教他考状元,给他图册看, 还要用图文都有的书册教他认字。
  那种书多羞人啊, 他跟大峰看都脸红。让谢岩教,他不得羞死?
  陆杨捏捏他的脸蛋:“想什么呢?教你正经字,学学你们俩的名字, 再学一些数字,然后学个银钱计量,比如一文钱,‘文’和‘钱’,都要学,一到十给你们排出来,每天照着看看。再就是‘两’,一两银子的‘两’。搭着把‘银子’的写法也学了。这些你们口头上都会念,我都排好顺序了,照着大小来。很简单的。”
  农家人,大字不识,基础的算账会,不然到外边,以物易物都算不清楚。
  只是没读书吃亏,像黎峰这种手里过钱多的人,也是大帐算起来吃力,会用到算盘。
  有算盘,又无法书写,就拿鹅卵石替代银两数目,计算过后再算鹅卵石,以此明账。麻烦了些,而且过了当天,时间久了,又忘了。账目不留痕,查起来麻烦。
  陆杨让谢岩写了两套启蒙的字词,第一套就是他跟陆柳说的这些。第二套则是他们买卖的货品名词。
  两家离得远,教起来实在不方便,等会儿看黎峰带货的种类,他会往筐里放纸片,纸片上就写着货品名字。他们认得货,比着纸片,就能念出字。念得出来,就多看看,比划比划,写顺了,记熟了,就算识得字了。
  “我们又不考状元,学些家常日用的字就好了,先认字,反正简单的账你们都会算,等你们能记账了,我再让阿岩教你们算数,也学学怎么记好账。”陆杨说。
  陆柳听着放心了,嘿嘿笑道:“哥哥,你不考状元啦?”
  陆杨笑了:“你行呀,都会调笑我了?”
  陆柳没有,他就是问一问,问一问而已啦。
  他挺想跟陆杨好好聚聚,又问:“你们过年休息吗?我听说过年的时候,铺面都会关门的,你这里关门吗?”
  陆杨点头:“要关的,一般是除夕关门,到初五开市。这也没几天了,我趁着关门的日子,想让大松哥带几个兄弟过来帮我把后院的通铺做个隔断,分两个小屋,我们年后就搬来县里了。这头要忙一阵。”
  过年没空聚了。
  陆柳有些失望,也为他高兴,又往两个男人那里看了眼,声音再次压低:“村里的事都顺了吗?”
  他上次问的时候,陆杨只说起英勇事迹,陆柳事后想起,才发现没有明确答复,心中担忧。
  陆杨点头:“都好了。”
  其实没好,但快了。
  他最开始假意认账,说已经还了部分债务,还有人贪心,多拿了钱,把村里的水搅浑了。
  后来村里吵吵闹闹的,互相撕起来,众多小村民已经否认债务。到这一步,陆杨就可以来硬的了。
  都说法不责众,一个村子里,大部分人都参与进来,他们告官也不会有好结果。
  现在把“大债主”孤立出来了,告官才不会让人为难。
  这事要年后办,但他年前会带几个人把谢四财家砸了。让人签字摁手印,先把良田拿回来。
  他可不是谢岩那种软性子,还让人过安生年。想都别想。
  到时年饭祭拜谢岩爹,也算有交代。
  陆杨转话题,不说这个让人生气的事,问起陆柳的小铺子。
  陆柳眼里有光,高兴得不行。
  “我们回去那天就跟娘说了,她当时就同意了。后来打年糕,又跟大峰商量了几次,把要拿的货品定下了。大峰这几天一直收拾屋子,我们家院子里有两间新建的屋子,之前是家里住不开,现在清一间出来做小铺面,地方挺大的,他说到时会沿着墙壁放货,留出走人的道,再放三面柜台遮挡,客人不能随意进去。中间的堂屋就空着了,他说要摆张桌子,寨里不比县里,到时我们能坐一块儿唠唠嗑。娘也说这种地方很快就会热闹起来,让我们不要小气,瓜子花生肯定不能随便让人吃,茶水得管饱,劣茶十文钱好大一包,抓一把能泡两壶茶,这东西要舍得。”
  他以前常自己待着,两个爹总忙不完,他没什么亲近人的嗜好。成亲以后,总有闲工夫,和黎峰处得好,跟姚夫郎出去玩,都是手挽手,现在不知不觉爱贴着人,说个话都要挨着,挨着坐还不够,总往人身上靠。
  陆杨任他靠。在他看来,这种亲近人的表现,也可以理解会撒娇。只有受宠的人才会撒娇。是那种自然流露出来的娇态,让人心里软软的。
  陆柳还跟陆杨说起他的努力:“我也出去串门唠嗑了,都跟大家说了小铺子的事,但现在就几家人来买酒,干货还没动过。姚夫郎说要小年后才能卖得动,我串门的时候看了,他们嗑瓜子都好节制,有人嘴馋就喝茶,茶喝多了尿多,上茅房都舍不得便宜别家,跑回自家就不会出来了。正好这阵子各家都有些家务没弄完,过了小年,也就只能唠唠。到时就好了。”
  他能挣到钱贴补家里,大峰和娘对他也会松泛一些,会让他手里留点银子。到时他做什么都方便了。他惦记着亲人。
  陆杨瞧出苗头,给他掐灭了。
  “柳哥儿,你先不要想钱,日子过顺再说。”
  嫁到黎寨的好处明显,黎家日子摆在那里。
  坏处也很明显,黎家母子都是当家做主的人,有老二做坏榜样,陆柳跟娘家人礼尚往来还好,手里捏着银子往外贴补,这会让人心里不爽。一时大气理解,二时大气让他去,时间长了,积怨就深了,到手的好日子就飞了。
  陆杨不能这样说,他想了想,教陆柳,道:“做生意呢,是这样,要舍得本,要承担的风险。先拿钱换货,再拿货换钱。卖出去,挣一笔,卖不出去,砸手里。
  “生意就是买卖,买入卖出。买好说,拿着银子,哪里都能买东西。卖出去怎么说?要有人,要满足人的需求。人的需求是无法彻底满足的,富人有富人的需求,穷人有穷人的日子,咱们做点小买卖,就是嘴里的嚼头。
  “嚼头是什么?是吃喝。吃喝是一日三餐,条件差一点,一日两餐。一天能吃多少东西?我们做这种生意,就是要沉下心,做好半年、一年才能回本的准备。这阶段是最难熬的,银子花了,迟迟得不到预期的收益,甚至本钱都套进去了,很多人都会放弃,还有人会埋怨你,怪你做出了坏决定。
  “这时你要做什么?你要稳住。有买卖,就有钱财来往。钱流到你口袋,就是你挣来的。这事不能急。”
  这话很长,陆柳听得认真,听完在心里回想好久,有些东西他暂时理解不了,先记下了。
  陆杨看他脸色怯怯的,又拍拍他的手:“你不要急,还有我。”
  陆柳一听这话,眼泪就止不住。喊一声“哥哥”,又有热泪流出。
  他心里难受,无法不急。只听陆杨又说:“一年只有一次秋收,急不来。今年的买卖,年底结算。”
  陆柳擦擦眼睛:“嗯!”
  陆柳和陆杨说起旁的事:“我最近在养兔子,养了好久,大峰说母兔正月里会下崽,我要继续养着。来年还是要养鸡。山货我不会弄,开春娘会教我。我给你们拿一些补身子。”
  菌子炖鸡好吃,也滋补。
  陆杨答应了:“行,我等着。”
  这间灶屋是标准的铺面灶屋布局,和家里的灶屋不一样。
  进门,东西两侧都是长条石台,最上面既当桌子又当案板,下方有一条格子放着米面、调料、菜肉蛋、箩筐、碗筷等杂物。
  正中间摆着一张方方桌,上面放着生食熟食。陆杨做了布局规划,分四个位置。
  第一区放醒发的面团,第二区放还没蒸的包子,第三区放调制好的馅料。第四区是中转,上锅出锅的东西,在这里稍停。
  黎峰揉好一团面,依着谢岩的说法,放到了醒发区,在上叠个盆,放入面团,再用小圆簸箕盖上。
  他侧目一看,陆柳眼睛红红的,分明哭过,说起话又在笑,想说什么,见两兄弟聊得好,到底没开口,回头又取了面粉继续揉面。
  谢岩手上也没闲着,跟黎峰谈价的时候,也在揉面。
  他力气小一些,同样的分量,要比黎峰晚揉好。
  黎峰还嘲讽了他一句:“再见面了,你也没成厨神。”
  谢岩哽住。
  他过了会儿,才说:“再怎么,我也是你哥夫。”
  黎峰:“……”
  年纪最大的他,成了辈分最小的人。
  他俩互相暗戳戳怼一句,然后若无其事把话题绕到正事上。
  酱和油的事基本可以定下,但酒铺的丁老板要看诚意。
  黎家母子最早确认的就是酒可以拿,第一年,拿不了多,又不好比上次少,所以定下七十五斤,也就是三坛酒。
  他们肯拿酒,就好谈酱和油的价。
  酱有大酱和酱油,他们平常买大酱多,随便弄一点到菜里,都是咸香味。这是用豆子和盐制的。酱油同理。两个价格差不多,分不同的价位,从五文钱到三十文钱不等。
  五文钱的味道淡,陆杨做包子,是买的十二文一斤的大酱。黎峰要拿,是拿八文钱一斤的。
  一坛酱三十到三十二斤,不会低于三十斤。老板一口价,两百二十文钱。拿走以后,怎么卖,卖多少,他都不管。
  酱油是五文钱一斤,一坛有十斤。可以四十五文钱拿走。
  油有好多种,香油、茶油、菜籽油、豆油等等。他们吃菜籽油多,平常买入是二十五文钱一斤,赶上油料欠收的年节,能翻倍涨价。
  黎峰小时候,还跟着他爹一起炸羊油。那一年寨子里的人疯了一样的上山猎羊。
  油铺老板说交个朋友,有要求,他要一头野猪,死的也行,猪头要完整。
  祭祀会用到猪头,阔气的人家会上整猪。家养的猪和野猪又有区别,难得到,更显诚意,也有力量与勇气的象征。
  谢岩说:“有野猪头,就二十三文一斤卖给你。没有野猪头,十斤便宜五文钱。野猪的价格另外,只有头又是一个价。”
  这差别可大了,要看黎峰有没有本事跟他交朋友。
  也就是说,今天不宜拿油。
  黎峰应下了:“行,他什么时候要?”
  谢岩看他答应得爽快,提醒了他一句:“你现在有家有室的,野猪又凶蛮,你不考虑一下?”
  猎个野猪,黎峰不用考虑。
  有家室,就多带几个人。
  宁可少分钱,也要保安危。
  黎峰道谢,还是得意,炫了一句:“我也是能挣钱的汉子。”
  谢岩:“……”
  谢岩说:“还好,要的不急,清明之前给他就行了。”
  黎峰急了。
  “清明还有几个月,我还帮他养猪不成?”
  谢岩也这个意思:“我看这老板没诚意,但丁老板只能跟这个老板拉下价,我们也没法子。”
  黎峰想了想,还是听娘的话,有些东西,宁可少挣,不能没有。
  日用齐全了,大家才不会频繁到县里赶集。吃喝的东西不能少,别的将就将就能凑合。
  他暂时不贪心,十斤少五文钱也行,怎么着都是少,少就是挣。
  再就是山货的价,陆林跑了几趟,跟陆杨说完,又让傻柱去了一遍。干货铺子的老板要大量的山核桃和山栗子。
  这东西黎寨的人知道,他们平常处理了栗子和核桃,也会送到干货铺子。那边压价厉害,三五文钱一斤收来的货,卖出去恨不能翻三倍,平常都是十二文以上的价格。
  寨子里的人不好常来县里,在县里也留不住,就跟别村的人卖菜一样,没法子抬价。
  干货处理好说,寨子里的人多少都会弄,就差个地方售卖而已。
  陆杨开价十文钱一斤,旁的也比他们卖给别人高。菌子种类多,他有个价位区间,三文到四十五文钱不等。
  谢岩跟他说:“话说前头,我们现在没多少钱,还是跟年糕一样,跟着卖跟着结款,你看行不行?”
  黎峰不想答应。
  答应这个条件,意味着他们要承担极大的钱财压力。
  他今年花销大,手上也没多少银子。
  他往灶台后看一眼,两兄弟不知换了什么话题,陆柳破涕为笑,挨着陆杨贴着,很亲热。
  黎峰皱眉思索,陆杨的报价很有诚意。他们自己开个铺子,盈利也就这样了。就当他们白得个铺面卖货,还不用请伙计算了。
  “行,今年没几天了,初五开市,我给你们拉两车货过来填铺面。”黎峰顿了顿,又说:“价格都往下降一文钱,两家好好合伙,大家一起挣钱。”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