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古代架空)——羽春

时间:2025-02-09 14:26:22  作者:羽春
  “我还记得他八岁那年,盯着豆腐就叫饿,饿得直哭。我给他拿豆腐吃。他娘心疼豆腐,不愿意给他吃,连声骂他,他就不吃了。自家孩子,哪能不心疼?我趁他娘不在,又给他拿豆腐吃,他吃得眼泪直流,说他喜欢爹不喜欢娘,你听听,这就是孩子气话。天下哪有不疼孩子的娘?”
  黎峰不作评价。
  陆杨不是他夫郎,他什么话都不好说。
  陆杨笑而不语。
  一个屋檐下住着,只要人长了嘴巴,做事有商量,那就没有瞒得住的事。
  他后来常听见陈老爹跟陆三凤商量着要怎么怎么教他,说出来都是要他懂事一点,他还以为是教他干活呢。后来才发现是训狗。
  他混了一条命,这些事可以不计较,但要他当个天大的恩德,那也不可能。
  还是那句话,陈老爹肯老实本分一点,他会搭手帮忙。非要狮子大张口,那他也没辙。问就是没钱。
  陈老爹一长段说完,连句捧场话都没听见,他也是好本事,表情不变,还是笑中有酸涩,眼里有怀念。
  他跟陆杨说:“你能压着脾气,跟大峰好好过日子,把日子过顺,爹就满足了。你们还要去别处,我不留你俩,家里新做了些豆腐,你们拿些回去。豆渣也拿一些,可以喂牲口,也能做豆渣粑吃,你都会弄,我也就不多说了。”
  黎峰动动眉毛,很有眼色的等着陆杨接话。
  陆杨毫不客气:“谢谢爹!我这几天就惦记着你做的豆腐,你不知道,想得不行,梦里都是那个味儿,我能多拿一些吗?”
  陈老爹哼了一声。不见好处不撒手的小崽子。
  “能,还有半板,有个三十块,你都拿去吧。”
  陆杨:?
  大方得不像陈老爹。
  他眼珠一转,心中复盘完毕。
  拉家常、说从前,感情说完给好处,网都撒了,要看陆杨给他放多大的鱼。
  陆杨稍作思考,露出为难神色,然后让黎峰去拿豆腐:“你等我会儿,我有话跟我爹说。”
  黎峰走得干脆利落。
  他走了,陈老爹还是那副慈父模样。
  “你有难处?”
  陆杨有得很,他也缺钱呢。
  他问陈老爹:“爹,你那铺子是不是差银子?差多少?”
  陈老爹叹气:“二两银子。”
  这是他降价过后的,老大的亲事来年再说,作坊里零零散散的物件,慢慢添置,家里的东西,能用的都拉过去,就这,也还差个三两银子。
  三两银子,是他之前提过的。因陆杨迟迟没回门,他又清点了家资,各处减减开销,豆子都少进货两百斤,只能省出一两银子。还有个二两的缺口。
  陆杨是他一手教出来的,也是会算计的人,陈老爹没隐瞒,絮絮叨叨地说实话。
  陆杨过耳一听,就知道这账不虚。
  可他到哪里去找二两银子出来?
  他问:“是年后给租子吗?”
  陈老爹说是。
  距离过年还有十天,陈家继续做豆腐,家里省省,可以攒出一两银子。
  一两银子还行。他跟谢岩商量商量。
  陆杨没给准话,笑道:“那正月里我再来拜年,先提前恭喜爹,租下铺子,聚宝聚财!”
  陈老爹也呵呵笑,没硬要他给的意思,摆手让他赶紧去找黎峰。
  “天黑早,路又难走,你们早点办事早点回。”
  陆杨走了,出到院子里,陆三凤拉着他问话:“你平时都没空回来瞧瞧?”
  陆杨笑眯眯道:“娘,爹让我跟黎峰好好过日子。”
  这对夫妻果然有商量,陆三凤做了恶娘,陈老爹就做慈父。话说穿了,她也演上了,只叹气道:“你是不是还埋怨娘?”
  陆杨不埋怨,没这个空。
  依着老郎中的说法,他想多了,还会生病。
  “我先走了,下次得正月回来,别挂念我了。”
  自己的活,自己干吧。
  陈家湾还有一家亲戚要走,他俩赶着骡子车,去了陈大舅家。
  陈大舅是陈桂枝的亲大哥,他们上头爹娘前些年相继去世,别的兄弟日子过得紧巴,这些年往来少,就大舅一家联系紧密。
  陈大舅对陈桂枝这个妹子真心好,那年妹夫过世,小叔子要娶陈桂枝,陈桂枝没同意,还是他拉了一堆亲戚过去给陈桂枝撑腰。这么些年,他做哥哥的,送妹妹的节礼年礼都很厚,念着她一个寡妇,养着三个孩子不容易。
  头两年,黎峰回礼很厚,去年开始,就是平常分量的回礼,他也是割的两斤肉。还有他娘做的两对护膝。
  黎峰跟陆杨提前说好:“这是很亲近的亲戚,你不能太过分。”
  陆杨明白的,“我不会让我弟弟难做的。”
  大舅和舅妈两口子迎他们进屋坐:“早都听说你们回来了,别人说你们拉了一车的礼,给我们唬了一跳,这是做什么?”
  黎峰说了要开小铺子的事,他们也是惊讶:“寨子里能有多少人?开铺子不亏吗?”
  黎峰只说:“我们那儿离县城远,就买些米面油之类的东西,平常不想跑路去赶集的人,就到我那儿买。一个月随挣几个铜板,也是个进项。”
  这生意就是日积月累才多,一次两次的,别人瞧不上。
  陈大舅知道他有主意,还娶了个县里回来的会做生意的夫郎,就不说这个,也跟陈老爹似的,问他俩日子好不好。
  好不好的,看他俩这出手阔绰的样就知道。话题顺着带到自家小哥儿身上。
  “酒哥儿还没回来送礼,真是越大越不像样,你们最近见着他没有?是不是王猛进山了?也没个信儿传回来。”
  黎峰知道王猛的去向:“他们老王家,就出了这一个厉害猎户,沾亲的人都来找他学本事。他上个月就带人在山□□动,这个月落了两场雪,还是山□□动,但带着那些小辈在山里睡觉,教他们搭棚屋。三五天的回一趟,人好着,就是忙。”
  陈大舅听着放心了,还是问:“那酒哥儿自己回来也行啊,我俩这一天天惦记着。”
  黎峰不大喜欢陈酒的性格,农家养出的孩子,难得这样骄纵,各处挑唆装样,在寨子里,除了一起嫁过去的苗夫郎,都没人跟他玩得好。
  陈酒不回来,可能是跟王猛在赌气。因为王猛没收钱没收礼,就那样拉拔亲戚去了。
  王猛又是直性子,陈酒说不回,他还真以为不用回。
  黎峰说:“你们别急,这事是王猛不好,在山里不知日月,算不清日子,我这两天也要上山,我把他叫出来,让他跟酒哥儿一起回。两口子过日子,回来看岳父丈母娘,只让酒哥儿一个人回来算什么事?”
  这话说得好听,听得人顺心顺耳。
  他们又拉陆杨聊天:“我家酒哥儿是被惯坏了,嘴巴不好,人没坏心思,你们都是亲戚,年纪也差不多,我去过黎寨,你们两家离得也近,平时还是多往来,多活动。”
  陆杨笑着答应了:“我跟他见过几面,他挺好的啊,每次见面都夸我,我很喜欢跟他说话,还说怎么投缘,原来是亲戚啊!”
  陈大舅看一眼媳妇,两口子都懵懵的:“啊?酒哥儿夸你?”
  他们家孩子会夸人吗?
  陆杨点头,“对啊,他常说我是县里回来的,跟他一起嫁到山里,我们都是一样的,说我有本事,天天吃肉包子,我给他吃,他还客气不要。说起来,他在外头也很维护我,有人说我坏话,他都护着我,说我娘家有人。”
  话到这里,陆杨就岔开话头,跟他们说:“酒哥儿平时喜欢什么啊?我一直想感谢他,不知道做什么好,黎峰也不知道。”
  他好像很认真的在感谢,大舅两口子不确定他是不是话里有话。
  什么县里的嫁到山里,这一听就是损话呀。还有什么天天吃肉包子,这不就是酸话吗。娘家有人算什么维护,这都是闹开了放狠话说的。一般小事,娘家不会过去闹的,能劝和都劝了。
  他们看向黎峰,黎峰只能依着陆柳的傻性子来:“是的,他们俩很好。”
  陈大舅松了口气,是不是真好暂且不提,没得罪人就行。等陈酒回家,他们再好好说说。
  话到这里,只剩寒暄。
  差不多到时辰,他们就告辞。
  出了陈家湾,他们往前走一段,假装是回黎寨,实际是到陆家屯的路口外等着。
  陆杨看黎峰给陈老爹和陈大舅的年礼都是两斤鲜肉,给陆家的确实八斤腊肉,感觉不大合适。
  “这有什么说法吗?”
  黎峰把陆家两个爹去黎寨的礼说了一遍,又是肉又是糖,依着回礼来,他原是准备五斤肉的。
  和年礼撞到一起,可以割七斤肉。这一条也就八斤多点儿。他念着陆柳身份不明,惦记家里也不好回来,横竖就差一斤多点儿,拿走算了。
  “上回过去认门,就带了点年糕。”
  年糕也贵,不过他没拿多少。那时都要卖,各家没留几斤。
  陆杨点头,表示了解。
  他俩等人不闲着,陆杨教他认字,主要是辨别字卡。
  每一样货品外头,他都贴上了红纸,写了名词,他给黎峰念了一遍确认。
  然后拿出单字字卡给他,每张字卡上只有一个字,念熟了名词,就可以随机抽字卡来认字了。
  山货的字卡,陆杨也拿来了。现在没山货,不好说。
  好在他提前排列了序号,让黎峰顺着记就行了。
  学认字的时辰过得很快,再等一会儿,后边就传来陆柳的声音。
  他真是有活力,老远就喊“哥哥”,再喊“大峰”。
  谢岩不甘示弱,也跟着喊“杨哥儿”,但不喊黎峰。
  谢岩赶着马车,是马匹拉着的大板车,陆柳坐上面空空荡荡的,能躺下三个他。
  车子越近,陆杨跟黎峰的眼神就越不对。
  黎峰露出眼馋的表情,要是陆柳,就能辨认出,这是馋吃鸡的表情。是真的馋。
  “你们家还有马?”
  陆杨则是迷惑:“没有吧?我不记得。”
  他们在路口碰面,先不急着换衣服,陆杨换车坐,上了那辆大大的板车。
  陆柳不贪恋大板车,黎峰的车上货物多,只能挨着挤在前头坐,他也乐颠颠的,他要挨着黎峰!
  人过去坐好了,陆杨臊他一句:“见了男人忘了哥哥。”
  陆柳:!!!
  他当即就要再坐回大板车,黎峰把他腰揽住,他没能下车。
  陆杨也不介意,让他把脸遮一遮。他跟着黎峰一起,就不好露脸。
  陆柳应下了,还在嘿嘿笑。
  黎峰看他一眼:“过得很开心?”
  陆柳“嗯嗯”点头:“挣钱啦!我不是答应姚夫郎,会问问蜂窝的价格吗?早上我忘了,你们前脚走,哥夫的朋友就来了,我们聊了好多生意经,也说了要卖山货。他说他能定一些,平时走礼用。我问他,有蜂蜜的蜂窝要不要,他给开了一两银子!姚夫郎说,八钱就能卖,我这卖了一两!”
  黎峰都不忍心拆穿,这分明是有朋友关系在,人家没谈价。
  谢岩也跟陆杨说了:“乌平之来了,他还是个好人,我跟他说要借车,他当天就让管家给我送来了,幌子要等等,他说给我们做面好的,工期要个十来天,开年后就能挂上了。”
  陆杨也高兴,还捕捉到了谢岩话语里的关键词:“还是个好人?”
  谢岩没觉得哪里不对:“嗯,我说什么,他都答应了。和以前一样,是个好人。”
  陆杨:“……那你答应他什么了?”
  谢岩理直气壮:“答应跟他一起读书。”
  陆杨:“……”
  算了,以后不计较他家状元郎惦记乌少爷的事了,财大气粗好说话,他也惦记。
  他们到了陆家屯,熟门熟路到了陆家那个小破屋子。
  院里停不了两辆车,都在院外小路上停着。
  一辆马车,一辆骡子车,骡子车还有一车货。真是好家伙。
  此时天色晚了,陆柳下车抓紧进屋,没什么人看见他的模样,陆杨跟谢岩没避讳,晚一步进屋。
  穷人家省灯油省蜡烛,冬季又冷,晚饭吃得早,天麻麻黑的时候就吃完饭,天色黑透都躺炕上睡了。
  他们来得早一些,刚好碰上饭点。
  两个爹今天煮了烫饭吃,用青菜煮的。记得陆杨的嘱咐,养好身体,以后不生病,就是帮扶。他们也切了几片肉在饭里。
  这顿饭四个人看着都放心,陆柳回来就抱他们,让他俩很不自在。
  屋子小,黎峰自觉坐到角落,不然站在中间,谁都要往他身上撞。
  他们四个一起回来,一切尽在不言中。
  两个爹感动得眼泪汪汪,王丰年更是几次抹泪。
  陆柳给他们做了手套,冬天干活可以戴,要是打湿了,就在灶前烤一烤。
  “今年来不及做帽子了,我趁着猫冬做好,你们来年直接戴。”陆柳说。
  两个爹就看黎峰。
  他们是这样想的,黎峰本来只有一个岳家,现在莫名其妙多一个,心里可能不舒服。
  黎峰倒是不介意,就当多了一门亲戚。
  “小柳一片心意,你们就收下吧。今年没多少料子,都是碎皮子拼凑的,做出来毛色杂,不好看,但暖和。”
  谢岩瞅着他们送礼、说礼,悄无声息往陆杨身后躲。
  他上次就忘了带礼,这次又忘了。
  陆杨进屋才想起来,板车上空空荡荡。
  他问谢岩:“嗯,我说的面粉,你没拿上?”
  谢岩今天跟乌平之聊得太多,情绪太兴奋,送客以后,还记着陆杨交给他的任务,紧急教陆柳识字了,后来就拿到了马车,也到了关门时辰,他总觉着遗漏了什么,又实在想不起来。
  他头一次发现他的记性其实不好。
  他小声“嗯嗯”。
  陆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