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科举文的炮灰秀才重生了(穿越重生)——兔月关

时间:2025-02-09 14:30:06  作者:兔月关
  然后在剩下的南国、吴国、黎国继续如法炮制谈判。
  其余三国虽不情愿,可看见比自己强盛的陈国都低头了,想想高产粮种的重要性,也就都没反抗太厉害。
  毕竟,他们就算可以想办法去楚国偷粮种,能偷回来的数量也有限。
  倒时等他们慢慢把偷到的粮种,种出足够普及全国百姓的数量时,人家楚国早就不知道兵马吃得多么膘肥体壮了!
  落后就要挨打,诸国现在都不敢浪费时间。
  ……
  因为诸国国库被盗,没有立马开战的底气。
  谢文齐此次出使谈判非常顺利。
  只不过,每次谈判完,他都会以多日奔波劳累为借口,在诸国停留半个月的样子。
  谢文齐此举当然不是真的劳累,他留下自然是搞事情的。
  楚国想要鹬蚌相争渔人得利,光是安排郭明熙他们在各国内部捣乱还不行,还需要外部压力,才能让各国相互争斗起来捡便宜。
  而黎国,就是最好的突破口。
  黎国靠近海边,主要经济来源和生活支撑,就是贩卖海盐,一旦海盐生意出问题,整个黎国就将大乱。
  诸国皇帝都是野心勃勃之辈,哪怕昏庸的南国皇帝都不例外。
  只要黎国露出明显颓势,诸国绝对会蜂拥而上,瓜分黎国的疆土和财宝,特别是如今诸国国库被盗的情况下,大家急需发一笔横财。
  黎国依靠海盐生活,而谢文齐手中正好有更加先进的制盐办法,可以轻松扰乱黎国的重要经济。
  所以,黎国就只能成为被祭天的倒霉鬼了。
  此计划不宜声张。
  谢文彦除了乔玉景和谢文齐谁也没说。
  因为靠盐赚钱的不止黎国,还有诸国世族,贩卖私盐是世族们一大命脉,一旦被这些人知道他可以轻松掌握了盐价,这些人恐怕会再也坐不住发飙。
  所以。
  谢文齐趁出使诸国机会,在诸国倒卖低价细盐的行动,就连同行的官员都不知道,全是他和十几个暗卫单独完成。
  也亏他有空间这个利器,无需考虑细盐的携带和运送问题,不然这事情,还真不好办得如此轻松。
  于是。
  等谢文齐携使团众人开始返回楚国的时候。
  诸国民间突然出现大量走商,悄悄贩卖低价私盐。
  那私盐不仅价格极低,而且质量还很好,竟是往日只有贵族才能吃到的精细好盐!
  百姓们碰到这种好事,全都买疯了。
  也不怕买私盐被抓。
  毕竟这细盐价格,比大家平时吃的粗盐,都还要便宜好多,十里八乡的村民都在抢购,被发现了也是法不责众。
  现在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
  大部分百姓都跑去走商那里买低价细盐,城里的官盐和世族手中的私盐,销量自然就受到了严重影响。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世族,因为他们卖的是私盐。
  走商的低价细盐也是私盐,肯定最先冲击他们。
  所以。
  当月底世族盘账的时候,看到这个月私盐收入,竟连上个月的零头都没有,直接眼前一黑。
  “这个月的私盐怎会半个铜板都没赚到?让各地大东家过来!”
  诸国世族族长暴怒又心慌。
  抓破脑袋都想不出好好稳赚不赔的私盐生意,怎么会突然出如此大纰漏,实在荒唐。
 
 
第187章 私盐和钱庄
  为了确保此次搞事顺利。
  谢文彦并未控制楚国的情况,所以诸国受到盐价冲击,楚国自然也在范围内,盐价市场受到影响。
  楚国的世族比其余几国世族还要着急。
  因为他们一直被谢文彦打压,近几年楚国出现的纺织厂、新酒楼、香皂、玻璃……等等生意,都导致楚国世族产业不断衰败。
  私盐生意是他们最后一个大命脉,若是出现问题,就真的完了。
  三大世族众人聚集起来商讨。
  “到底是谁在贩卖私盐?那么好的细盐,价格竟然比粗盐还要低数倍,对方莫不是疯了不成?”
  王族长难以接受现实,眼睛都出红血丝了。
  王家是三大世族中势力最差的,若不解决私盐问题,他们肯定最先扛不住,到时候原本的盟友说不好就会翻脸,掉头落井下石吃掉王家。
  所以他是最急的。
  但此事一时半会儿根本没有解决策略,因为他们就算降低自己的盐价,成本也比目前市面上出现的低价细盐贵。
  吴族长也是神情憔悴,“那贩卖低价细盐的人不是疯了,恐怕是有比我们更加厉害的制盐工艺。”
  “如今我们着急抱怨都无用,当务之急,是找出幕后之人,以及拿到对方的制盐工艺,否则我们世族的辉煌,恐就到头了。”
  石族长气道,“找人说得轻松,对方能够瞒过所有人,在短时间把低价细盐卖遍诸国,这一股势力绝对不比咱们世族差。”
  “而且对方来势汹汹,一时半会儿人肯定是找不出来的,真正的当务之急,是想办法稳住局面,限制低价细盐的流通。”
  “否则继续拖下去,咱们的私盐生意亏损就罢,动摇家族人心才事大!”
  一旦家族人心溃散,就容易被人钻空子。
  别忘了,当今陛下时时刻刻都在盯着他们,等待蚕食世族的机会。
  吴族长深吸口气道。
  “想要限制低价细盐流通,只有让皇帝下令才名正言顺,低价细盐的流通不仅影响我们,也同样影响皇帝,盐税可是国库每年最重要的收入之一。”
  “谢文彦不是很能耐吗?咱们先看看他如何处理,看情况再做打算,咱们先稳一稳……”
  世族虽势大,可到底是私底下,想要号令天下百姓,还得是皇帝才行。
  如今诸国皇帝和世族都在为此事烦恼,他们想不出办法,不代表别人不行,只要稳得住,到时候就可以抄作业。
  所以,如今是比拼家底的时候了。
  ……
  如同吴氏族长说得那般,朝堂上大臣们也的确同样着急不已。
  众人商量好几天都没个头绪,只能眼巴巴看向龙椅上的谢文彦。
  毕竟,他们这位陛下向来鬼点子多。
  谢文彦环视众人冷哼,抓住机会就开喷,“往日鸡毛蒜皮的事情,你们指着朕鼻子,骂得倒是欢,如今真正需要你们办事时,一个个就全成哑巴了。”
  “朕给你们高官厚禄,你们就是这个样子?你们自己说,朕要你们到底何用?养着吃白饭吗?”
  让你们平日跟朕作对,看朕现在骂不死你们!
  谢文彦小气地抓住机会耀武扬威。
  众臣:……
  不服气,但没办法反驳。
  谁让他们确实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应对此次危机。
  众臣只能憋屈跪下,“臣等惶恐,是臣等无用,请陛下息怒。”
  “知道自己没用往日还敢与朕作对?此事想解决也不难,扰乱诸国盐价的幕后之人暂时不急,现在稳住百姓民心,以及无法让人拿捏才是重点。”
  “只有稳住局面,腾出手脚,任由那幕后之人如何躲藏,朕就不信他还能在诸国一起动手的情况下,半点马脚都露?”
  谢文彦理直气壮,半点都没有说自己的心虚。
  众臣拱手追问,“臣等愚笨,还请陛下细说。”
  “开办国有钱庄。钱庄的存在,事关民生,朕觉得钱庄应当由朝廷开办才是……”
  没错,谢文彦想开钱庄。
  这是他很早之前就有的想法。
  想要统一诸国,彻底抑制世族势力,他就必须掌握绝对的政权和钱财。
  所以,钱庄这种存在,无论如何都不能再掌握在私人手中。
  历朝历代的皇帝不去开钱庄,除了重农抑商的政策,最大原因是经济体制,古代是小农经济,资金流通需求不大,钱庄的主要作用,是借贷和兑换。
  谢文彦开钱庄目的,也不是为了单纯聚财。
  而是想以钱庄为据点,更加深入掌控全国各地民生情况,削弱“山高皇帝远”的影响,宣传树立朝廷形象。
  “高额印子钱屡禁不止,饶是朕已对贪官污吏加大审查,但民间还是有无数人因此家破人亡,朕对此甚是心痛。”
  “由朝廷开办钱庄,规范借贷,不仅能让百姓免遭迫害,还能树立朝廷的正面形象。”
  “届时,由钱庄盈利贴补盐价,暂时控制目前低价私盐带来的局势影响,各位爱卿觉得如何?”
  如何?这太不如何了!
  在时下人的眼中,钱庄属于经商,如今国策乃是重农抑商啊。
  有老臣当即反对,“陛下,此事不可,朝廷怎能带头经商,与民争利,这实在动摇民心和国本啊……”
  “请陛下三思,朝廷开办钱庄,实在荒唐……”
  投靠世族的官员更是着急不已。
  因为一旦由朝廷开办钱庄,规范了借贷问题,他们就没办法继续迫害底层百姓,吞并底层百姓的田地。
  钱庄是世族贵族们,兼并土地的利器!
  而谢文彦要的,可不就是要抑制他们这点么。
  谢文彦摆手道。
  “不必再三思,朕都对此事思好几年了。朕开办钱庄,是为了不让百姓陷入那些黑心商户的迫害,乃是正义之举,又没有高额借贷利率,如何就是与民争利了?”
  “有了钱庄,朝廷还能更方便调动全国各地的财富,提高各地因每次朝廷拨款速度慢,导致差事延迟,赈灾款被山匪劫盗……等等问题。”
  “还是那句话,你们劝朕也没用,朕不听!”
  “你们阻止朕开钱庄,莫不是都在私下放印子钱,朕断你们财路了?”
  众臣:……
  看破不说破,才有朋友做!
  朝臣们苦着脸,皇帝太过强势,又理由充分,他们根本没有反驳余地。
  可不反对,他们又少了一条来钱路。
  这日子,真是要没法过了。
  不过。
  谢文彦也不是真的自己吃肉,连汤都不给下面人喝。
  所以下一刻。
  他话头就转道,“钱庄的事情就这么决定了。朕之前派遣出海的船队,明日就将抵达码头,各位爱卿明日准备好,与朕一同前去迎接。”
  “听先锋船带回来的消息说,此次出海收获非常大,明日见了若当真不假,各位爱卿定要好好帮朕重新计划出海事宜。”
  说罢,挥手退朝。
  将一个独断专行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让朝臣不住叹气,大逆不道暗想。
  他们真是生不逢时啊,当初先帝就已经够强硬了,没想到当今陛下更过之无不及!
  真是羡慕前朝那些臣子,皇帝真正能与士大夫同治天下,臣子指着皇帝鼻子骂都没事儿……
  前朝皇帝:所以我们亡国了。
  群臣心里不服气,憋屈得慌。
  但等第二天。
  跟着谢文彦去码头迎接出海归来的船只,看着那些大船上满满当当的金银珠宝,香料珊瑚象牙……等等东西时。
  一个个眼睛都直了,什么私盐印子钱利益,都抛到了脑后。
  “陛下,这,这些东西都是此次出海赚的?”
  朝臣们激动难以置信。
  之前谢文彦派遣出海船队,携带的货物数量,他们都是知道的。
  就那么几船瓷器丝绸,竟然就换了这么多好东西回来?
  以前出海没这么赚吧!
  谢文彦也很惊讶,此次出海船队的收获,比他预估确实多了不少。
  “舅舅,此次怎会带回如此多东西,您快与朕说说。”
  谢文彦亲热上前握住此次出海任务的邹家家主,也就是乔玉景血缘上外家的亲舅舅。
  不过几句口头青睐,就能换人忠诚好感。
  别说舅舅,利益到位,再认个义父他也是可以的。
  作者有话要说:
  谢文彦:我,认爹狂魔,打钱!
 
 
第188章 黎国危机捉虫
  此次邹家家主带队出海做生意,之所以能够带回比以前更多的收获。
  当然是因为楚国的造船技术,因为谢文彦从边境捞回来几个义父的贡献提高,以及邹家乃是江南巨富,擅长经商的结果。
  “此次能够有这么多收获,还得多亏陛下提供的大船,让我们用比以前更短的时间,到达更远的海外国家做生意。”
  “那些海外国家好东西真多,可他们也太不会用了,吃穿用度粗糙得很,看到我们带去的瓷器,茶叶,丝绸……一个个眼睛都摞不动了,挥着大把大把金银来交换……”
  邹舅舅满脸红光,想起那些海外蛮国拿着大笔金银,疯抢瓷器丝绸的模样,简直乐得合不拢嘴。
  他们邹家做了这么多年生意,还真没做过这么简单,还这么好赚钱的。
  海外可真是个捞金之地,真真是去捡钱啊!
  一群楚国官员们听着也是热血澎湃。
  他们在这边为了点利益,整天斗死斗活,没想到出海天地竟如此广阔。
  果然。
  陛下能成为陛下不是没道理的,到底是他们格局小了啊。
  “陛下,这出海实在大有可为,臣觉得事不宜迟,咱们商议下再尽快派遣船只继续出海吧……”
  “陛下果真高明,以前是臣狭隘了!臣对出海之事有点拙见,您听臣瞎编……哦不,听臣给您建议……”
  “陛下,陛下……”
  世上圣人是少数,普遍俗人才现实。
  在利益面前脸皮就是扯谈,一群官员对出海的利益全都眼馋上了。
  比起冒着抄家流放的风险,去放印子钱、去贩卖私盐,当然是跟着谢文彦掺和出海赚钱更好。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