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弯腰,捡起染血的剑,放在颈间,用力一划,鲜血染红衣衫,她身子一歪,倒在地上。
来人沉默的看着,一挥袖,一抹淡光从余行舒身上飞出,飞到了发光的木牌中。
第70章 前尘旧事
这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有它的一番道理。
阿笙有时会听见姜序这么说。
天地初始,没有轮回,也没有转世,亡魂游荡于世间,祸患无数,阴气有所不忍,遂生灵,为第一任阎君,创地府轮回,名序。
所以姜序的责任就是创造轮回转世,使天地之间的亡魂有所依,生老病死皆有秩序。
而灵泽是地府的第二个生灵,是忘川河的灵,受姜序点化而来,名字也是姜序起的。最开始,他的责任是渡化怨气。
行走尘世之间,有苦有乐,总有诸多不满和遗憾,久而久之,心中便免不了生了怨气,轮回井洗不了怨气,若是带着怨气轮回,第二世依旧会过得不如意,甚至还可能带着一点前世的记忆,稍不注意,便是大乱。
忘川河的河水能洗去怨气,灵泽于是主动承担起了渡化魂灵的工作。
长久以来,地府只有他们二人。
姜序受到地府限制,无法去人间,但灵泽可以,他本就是灵气所化,算是天地的宠儿,虽然不爱出门,但为了姜序,他还是时不时去人间一趟。而姜序也能通过他,得到些人间的小玩意儿。
距离轮回井最近的一处,被阴气影响,寸草不生,姜序觉得可惜,灵泽便想法子建了城,名曰“一世”。
城起了名的那天,轮回井边的那根竹子生了灵。
姜序给她取名“阿笙”。
和忘川河不同,阿笙并不能直接化为人形,也不能走动和说话,只是有了灵识,一日里大半天时间都在睡。
姜序说,可能因为时机未到。
阿笙并不觉得遗憾,每日能有片刻清醒,听姜序和灵泽说说话,偶尔能借姜序的水镜看看人间,她已经很满足了。
灵泽还在人间传了道,看来他的存在还有授业的作用,不过他不喜人间的供奉,大多都是变化了样子,随口对一些有慧根的凡人提点一二。
但阿笙并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是为什么,姜序和灵泽也没想清楚,不过姜序让她放宽心,顺其自然,既来之则安之。
反正她也动不了,说不了话,姜序说什么,她都无法反驳或是赞同,只能任由姜序胡乱猜测。
姜序好酒,但酒量实在差,醉了就絮絮叨叨地讲故事,讲她看过的那些凡人,讲他们临死前的不舍和悔恨,也讲他们站在忘川河时的难过。
阿笙听不懂,但心中却生出些许期盼,希望自己化形后能去人间看看,凡人似乎很有趣的。
本以为会一直这样过下去,但地府阎君,千年一换,哪怕是姜序也不例外,当姜序抱着一个奶娃子,说这是下任阎君时,两人都惊呆了。
灵泽像是被什么刺激到了,有些慌乱,语无伦次道:“那阿姐呢?阿姐你怎么办,他当了阎君,你……你还在吗?”
姜序十分平静道:“人总要死的,我也不例外,不过是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罢了,因果轮回、生死有序,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
她笑起来:“阿泽,你怎么到现在还看不破?”
灵泽已经长大了,眼神在那一刻突然有些阴霾,然而姜序并未看见,阿笙虽然注意了,但说不出话,最能摇了摇枝叶,希望通过这个方法提醒她。
可姜序并未明白她的意思,只是笑道:“阿笙莫要难过,来看看下一任阎君,是不是很可爱?”
她打开襁褓,露出里面的婴儿,粉雕玉琢的一个小娃娃,察觉到阿笙的注视,睁开了眼,咧着嘴笑了。
阿笙对姜序没有太大的执着,虽然难过,但还是在这一刻释然了,因果轮回,她并未深处其中,不知其滋味,反而是看得开。
灵泽好似忙了起来,大多数时候待在人间,姜序只觉得他是不愿意和自己多待,免得心生难过,也不去管,只是一门心思带着小殿下。阿笙一开始倒是担心,但见灵泽与平时没甚两样,也就没多想了。
姜序不适合带孩子,小殿下被她养的很惨,也好在阴气化为的人形与寻常孩子不一样,命比较硬,算是平安地长起来了。
约摸过了十二年,姜序渐渐开始嗜睡,整日打不起精神,一天之中,大半时间是待在屋子里睡觉的。灵泽依旧大半时间在人间,但是每日总会回来一次,不过多数时候都是撞上姜序在睡觉,偶尔有清醒的时刻,却也说不上几句话,两人相对无言,只是默默喝茶。
哦,因为灵泽不许姜序喝酒了,怕伤身,姜序最开始不同意,后来无奈同意了,并且真的忍下来了。
送魂的任务落到了小殿下身上,他自打学会送魂后,就忙了起来,从早忙到晚,尤其是鬼门开的时候,私底下,他总是忍不住和阿笙抱怨。
但这样平静的日子最终还是被打破了。
灵泽竟然妄想打破轮回,他觉得只要没有所谓的因果轮回,姜序就不会消散,会一直留在地府。于是他打开了人间到地府的路,囚禁了姜序,甚至杀了小殿下。
阿笙尚未从这一切的变故中反应过来,姜序就打破了囚禁她的阵法,来到了她面前。
她说:“阿笙,眼下只有你能拯救世间生灵了。”
阿笙尚未来得及反应,就被灌入了大量的灵气,伴随着疼痛,她长出手脚化为人形,然而尚未仔细看看人间,姜序就已经启动了献祭阵法。
阿笙站在阵法中央,与阵法外的灵泽遥遥相望。明明那个人是如此的不甘心失败,却还是不敢打破阵法,因为怕反噬到姜序,他只是悲伤又无助地看着姜序,甘愿被困住。
阿笙突然觉得很悲伤,心里涌现一股怨气,凭什么,凭什么自己要去承受那些,明明自己什么都没做,却不得不沦为牺牲品。
犯下大错的人是灵泽,想要拯救生灵的人是姜序,而她只是想化为人形,去看看人间,若是他们繁忙之时,也可以为他们搭把手。
她不想毁天灭地,也不想成为救世主。
她只是想活着。
仅此而已。
阿笙流下了泪水,茫然无助地接受着并不愿意的命运——她只是为了平息这场灾难而存在的。
这就是她的责任,伟大却又如此的不起眼。
所以她早早生出灵智,却一直无法化形,只是因为她是一个牺牲品,无所谓以什么形式存在,甚至为了避免她拒绝,连一点修为都不给她。她只是像一个容器,体内存在着大量的灵气,却使不出,也用不了。
凭什么啊?!
阿笙好恨,恨天道不公让自己没有选择的余地,恨灵泽为祸四方却要由她代为受过,恨姜序伟大以身为祭却拉她一起死,恨这世间生灵要她们付出才能活得下去。
许是她眼里的悲伤和恨意太过明显了,在最后一刻,姜序迟疑了。
她问:“阿笙,你不愿意吗?”
阿笙之前从未开口说过话,哪怕听灵泽和姜序说过很多,也依旧不熟练,她生硬但又坚决道:“不愿意。”
许是因为说出来了,阿笙心里感觉一阵轻松,一口气道:“凭什么!凭什么我才‘出生’就要死,我没有看过人间的半点繁华,这世间的生灵也与我没有半分关系,凭什么要我去死?凭什么要我为他们牺牲自己?”
她紧紧地盯着姜序,流着泪,大声道:“我只想活着,不想死!”
被阵法困住的灵泽听见了,闷闷地笑起来,他看向姜序,再不复年少时的崇拜与尊敬,反而带着些许嘲讽道:“阿姐,你看,你所谓的大义凛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同意呢。”
自从两人在轮回一事上出现分歧后,当初那个满心满眼都是“阿姐”的少年就变了。他开始对姜序的所作所为感到厌恶,厌恶她的坦然赴死,厌恶她的为大义所牺牲,更是厌恶她逆来顺受、遵守所谓的轮回秩序。
他其实一直都不是什么温和善良、风光霁月的好人,忘川河日夜清洗着怨气,怎么可能不被影响呢?他只是从生出灵智的那一刻就很虚伪,为了活下去,他唤她“阿姐”,扮演着姜序喜欢的角色。
演着演着,他自己都快忘了自己本来是什么样的。
但如果能和姜序就这么过下去也不错,虽然中途多了个阿笙,可她不能化形,阿姐也喜欢她,那么留着她也无所谓。
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姜序要甘心选择那么一条道路?明明只要毁了轮回,她就可以长生不老,可以和自己一直生活在一起!
——为什么要丢下自己呢?
明明自己陪了她几百年!
灵泽大笑起来,道:“我的好阿姐,你要如何选择?是为了所谓的那些你压根不认识,他们也压根不知道你的生灵牺牲陪伴你几百年的好友,还是为了好友放过我呢?”
他后半段降了语速,因为心里很清楚姜序的选择,她不会选择阿笙的,就如她不会选择她自己一样。这是阿笙该有的命数,那位以“序”为名的阎君大人不会去改变。
第71章 前尘旧事
灵泽并不怨恨姜序杀死自己,哪怕自己很想活着,他只是怨恨姜序丢下自己一个人。
——阿姐,几百年来,我们相依为命,只有你我陪着彼此,为什么现在要丢下我?
——阿泽,天下无不散筵席,况且人世间那么多的生灵,总会有你的好友,总会有人愿意陪着你的,阿泽,莫要固执了。
但姜序错了,纵使天底下有再多的生灵,灵泽都不在乎,也从未将他们放在心上,一直以来,他的眼里都只有姜序一人。
姜序没有理会灵泽,她只是看向阿笙,眼里的情绪复杂到没有人能看得懂,而后阵法的光亮起,朦朦胧胧间,有一声叹息。
“……是我错了……”
阿笙再次睁眼,已经不知过了多久,稍稍一动,她竟飘了出来,回头一看,竟是一根青色的蜡烛——不知为何,她成了蜡烛的灵。
“……他待你倒是好。”幽幽的声音传来。
阿笙往下一看,蜡烛下头压着一个阵法,声音就是从阵法中传出来的,听其声音,似乎是灵泽。
“灵泽?”阿笙试探性地喊了一句。
“嗯。”灵泽闷闷地应了一声。
“这是怎么一回事?”
灵泽虽然对阿笙不喜,但眼下还是有耐心地回答道:“阿姐在最后一刻篡改了阵法,改为了封印我而不是消灭我,你也因此留了一抹魂魄,被封在青烛中,用来镇压我。”
他说得有气无力,情绪十分低落,说完后停顿了许久,才又说了一句:“没力气了,睡了。”
阵法蚕食着灵泽的灵气,他很少有清醒的时候,不过只要忘川河生生不息,他就死不了。
阿笙想了好久都没想明白这一切,她不明白为什么姜序那样循规蹈矩的人会在最后一刻改变主意,也许几百年的陪伴对她而言真的很重要?可若是真的很重要,为何她又会那么轻描淡写的要对灵泽下手呢?
就算灵泽犯下大错,可论轻疏远近,难道他还比不上一群素不相识的凡人么?
阿笙的大部分灵气被用来镇压灵泽了,所以她大多数时候也都在陷入沉睡,偶尔清醒了,也不能离阵法太远。
阴气又生出了新的阎君,阿笙清醒时,见过一面,和被灵泽杀了的那位长得一点都不像。
托灵泽的福,地府的轮回乱了套,往生林中生出瘴气,鬼魂到了林中,会被迷花眼,压根走不到轮回井。就算是阎君进来了,稍不注意也会迷路。
所以阿笙很少看见那位阎君,他进来时,也是蒙着眼堵着耳的,生怕被瘴气影响生了心魔。
他想法子在往生林中建了一条路,用血开出朵朵彼岸花在路的两侧,红的好似在发光,用来给魂魄指引方向。
以前接送魂魄时,是灵泽他们撑着竹筏渡过忘川河的,可如今忘川河因灵泽波涛汹涌,竹筏压根过不了,只能等着忘川河隔段时间平息的时候送魂过去。倒不是没试过强行带魂魄通过,可往往到了河中央,魂魄就被卷走了,那位小阎君无论如何都救不起来。
时间久了,地府滞留的亡魂越来越多,稍不注意就闹出了事。无奈之下,这位小阎君竟然献祭了自己,化为了一座木桥立在忘川河之上。桥栏之上刻了“奈何”二字,虽然人间似乎有不少对此的歌颂,但其实就是小阎君对灵泽的挑衅——你能奈我何?
忘川河因灵泽的缘故,洗刷怨气的能力变得很低,且因为时常波涛汹涌,魂灵只要一靠近,就会被拉进河底,永世不得超生。所以地府一开始,只要不是怨气实在太重,都不会让他们去碰忘川河。
但带着怨气转世,总归是不好的。
于是小阎君死后不久,忘川河边莫名生出了一株彼岸花,这朵花与黄泉路上的不一样,不是亡魂的泪水浇灌而成,且一出生就能化为人形。因为受忘川河的河水浇灌,她也具备了洗刷怨气的能力。
她给自己取名引魂,于奈何桥边立一木亭子,给要上桥的人送一碗忘忧水,洗去他们的怨,后人称之为“孟婆汤”,她也被尊为“孟大人”。
小阎君死后很快又生了新的阎君,名“寻”。姜寻创建了阴司和《生死簿》,又从凡间寻了一名功德深厚的凡人,在他死后让他当了判官,专门掌管《生死簿》。紧近着,姜寻又招手了不少鬼差,用于管理地府的那些鬼魂,于是不久又有了鬼城。
一切就这么回归正轨了。
不过因为往生林的瘴气依旧无法解决,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阎君都会进入往生林,念诵一段《往生咒》,给进入林中但不慎迷失方向的鬼魂指路。
有时阿笙清醒过来,碰上阎君,有心说说话,可那家伙总是蒙着眼堵着耳,几千年来,只有灵泽在陪她说话。
灵泽一开始是向她埋怨姜序,说她有多狠心多讨厌,絮絮叨叨一大堆。然而过了很久之后,他却又忍不住开始为她辩解,说她是不得已而为之,最后竟只剩下她的好。
阿笙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也许是因为时间太久了,灵泽已经忘了姜序的不是,也可能是他太想她了,以至于忽略了那些。
但是阿笙不知道自己是否该恨还是该爱姜序,她只是有些茫然地在往生林里待着。
喝了孟婆汤的鬼,爱恨嗔痴都忘得差不多了,就如同一个傻子一样的,顺着小路朝着轮回井走,有些傻的厉害的,还会走错路。
47/52 首页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