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我被迫造反了(穿越重生)——老大白猫

时间:2025-02-26 07:40:08  作者:老大白猫
  自己手里那点兵力,经得起端王敲几次?只怕第一轮炮击之后,他们就像许氏一样灰飞烟灭了。
  不仅如此,耳聪目明的藩王们还得知,去年腊月时,凉州卫和匈奴那一战的战场上也出现了火炮的影子。这证明了什么?这证明了,端王已经悄无声息间联络了凉州卫,稳住了大景北边的防线。
  大家都不傻,能分一杯羹何乐而不为?
  看到藩王和世家们的表演,秦阙面色依然平静。
  如果是刚到幽州时候的他,看到这样的场景,说不定会欣喜。自己被需要了,也正好有了盟友,何乐而不为。可是如今他看到的更多更深,知晓什么是雪中送炭什么是锦上添花。最重要的是,如今的他已经不再需要看别人的脸色,他手中握着最精锐的战力,哪怕没有盟友,也有挥师南下干翻秦璟的能力了。
  琼琅说得果然不错,当自身强大了之后,身边都是好人。
  秦阙抬起裹着纱布的右手,只是做了个按压的动作,全场立刻安静了下来。端王爷沉声道:“若是诸位想要一同拨乱反正,本王欢迎。稍后范璃大儒会同诸位商议具体内容,请诸位稍安勿躁。”
  藩王和世家们是什么心思,就算秦阙不知,他身边这么多的有识之士总能看出来。想要从端王身上薅羊毛?那就要做好反被薅的准备。秦阙隐忍蛰伏这么多年,出山可不是为了当冤大头的。
  秦阙退下后,面色严肃的范璃站在了前方,拿出了一份“协同作战战略纲要”,里面的内容很多,但是总结下来只有一句话:想搭上秦阙的车,出钱出力出人,并且兵马指挥权还要归秦阙这边。
  听着会议室内熟悉的吵闹声,看着藩王和世家们看到纲要之后争得面红耳赤的脸,秦阙内心毫无波动。他知晓这群人最后一定会妥协,毕竟南下路上顺手收拾几个刺头也不是什么难事。
  就在秦阙背靠着温暖的墙壁,静静看藩王们和大儒以及大儒们带出来的学子和部曲们争论时,崔昊阔步进门快步走到了秦阙身边低声耳语:“王爷,朝廷的人来了。”
  秦阙轻笑一声:“竟然才来,本王等候他们许久了。”
  温珣炮轰许氏一族的消息压不住,腊月中旬发生的事,几天之内就会传到长安。在秦阙的预判中,年前朝廷讨伐他和琼琅的圣旨就会传到蓟县。不知秦璟是对许氏的事情不关心,还是传旨的宫人忙着过年怠慢了差事,直至今日他们才到了蓟县。
  崔昊他们直接拦了传旨的黄门郎,径直将他们带到了部曲大营。
  部曲们知晓黄门郎带来的圣旨没写什么好东西,因而没给他们好脸色。往日倨傲的黄门郎何曾见过这等架势?几个胆小的宫人战战兢兢,夹紧尾巴,生怕自己有来无回。
  然而还真有不知天高地厚,看不懂眼色的玩意。带头宣旨的黄门郎是霍氏族人,论辈分,秦璟得唤他一声“表兄”。官居二品的黄门郎眼睛高高挂在脑门上,说话时脑袋抬起,露出两个黑圆的鼻孔。
  “端王秦阙、端王妃温珣——跪下接旨。”
  “跪下——”
  高昂的声音响了两遍后,霍黄门郎斜眼看向笔直站在自己面前的端王爷,眉头逐渐皱起:“跪……”
  第三声还没说完,霍黄门郎的腿弯处就被人重重踹了一脚。黄门郎猝不及防扑倒在地,摔得头上的发冠都歪了,手中的圣旨也飞了出去。
  “你!你们!”霍黄门郎狼狈的抬头,还没来得及扶正发冠,就见一只大手随意捡起了眼前的圣旨。
  秦甲捡起圣旨,冷着脸对黄门郎唾了一声:“什么玩意,也敢让王爷和王妃跪下?”
  “哎哟,你们这是抗旨!你们这是对圣上无礼!大胆!哎哟……”霍黄门郎还想叫嚷几句,就感觉自己后背被谁狠狠踹了几脚,疼得他蜷缩起身体直哼哼。
  如果不是留着这人的命还有用,秦甲和崔昊真想直接送这狗仗人势的玩意归西。
  秦阙接过圣旨,展开快速扫了一眼。圣旨上斥责了温珣炮轰许氏,要褫夺温珣的封号,还要温珣和自己随黄门郎一道入长安谢罪。
  都说人在无语的时候会笑一下,秦阙此时就控制不住地笑了一下:“呵。”
  如果是之前的秦阙,早已将圣旨团吧团吧丢宣旨之人的脸上了,可是现在他却慢条斯理地卷好了圣旨交给了身边的崔昊:“留着,一会儿回府的时候给琼琅看看,让他乐一乐。”
  话音落下的同时,一声刀剑出鞘声猛然响起。秦阙单手握着长剑顺势一劈,霍黄门郎头顶的发冠和头发顺势被削飞。
  霍黄门郎惊叫一声后头顶一凉,头发披散下来。不等他抬手去摸头顶,就听秦阙冰冷的声音响起:“我和琼琅就不随你们入长安了,你回去告诉秦璟,过一段时间我会亲自去见他。这些年他严防死守,削藩削兵,为了自己的权势不顾大景百姓的死活。他紧紧攒着权势,生怕藩王反了他。”
  “回去告诉秦璟,本王如他所愿。接下来他还有什么招式尽管使出来,本王接着。”
  “来人,送黄门郎出营——”
  霍黄门郎被拖拽着丢出了营房外,吓破了胆的他衣摆处湿漉漉,爬上马车后头也不回地跑了。
  目睹这场面的秦甲愤愤唾了一口:“娘的,要不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老子今日定要砍下这厮的狗头挂营房上。”
  崔昊闻言摇了摇头:“你瞧瞧你,怎么如此粗鲁?你忘了王妃对我们的教诲了?要爱护营房卫生环境,挂个死人头天气一热又臭又生蛆。要挂也是挂长安城楼之上啊!到时候挂一排!”
  秦甲呲着大牙双手一抚乐出了声:“哎嘿!还是老崔你有脑子啊!这个法子好!”
  听到二人交谈的刑武抱紧了自己的宝贝大刀凑了过去:“两位兄弟,我们搞个斩首名单如何?我有几个想砍的人……”
  当秦阙夹着圣旨回到王府时,就见温珣正围着腊梅树踱步。暗香浮动,花下之人身着素裳,好似花仙一般。
  秦阙依靠在柱子上,眼神柔和地看着温珣拽着腊梅花枝轻嗅。
  感受到熟悉的目光,温珣侧目看去,见秦阙眉眼含笑,他唇角也忍不住上扬:“回来啦?怎么不出声呢?”
  秦阙笑容越发灿烂:“看你正在赏花,不想惊扰了你。这腊梅树不错,秦淳谙是懂送礼的,我一看就知道你会喜欢。”
  温珣目光落到了秦阙胳膊下夹着的圣旨上:“朝廷的圣旨?没写什么好话吧?”
  秦阙随手将圣旨递给了温珣:“昂,我特意带回来让你乐一乐。”趁着温珣看圣旨的时候,秦阙压低声音道:“今日我和将领们商量了南下的路,若是顺利的话,两个月之后我们就能在长安喝庆功酒了。我想了想,你就别跟着我南下了,你身体还要好好养着,受不了颠簸。还有春耕在即,家里总要留个主心骨。”
  “冀州并州那边你也别怕,今天和几个藩王还有世家都说好了,我们也就是借个道,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冲突。我已经让范祁他们做好了准备,若是沿途能收几个城池,他们会妥善安排百姓。”
  “对了,你的两个交好的同窗,杜白和王楮,我已经安排了部曲去接应。用不了多久,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就能到蓟县……”
  往常温声细语分析利弊的人是温珣,而今一步步安排谋划之人成了秦阙。这些年温珣亲手培养出来的人已经展示出了惊人的天赋和能力,秦阙已经拥有了能为身边之人遮风挡雨的能力。
  温珣合上圣旨,眉眼弯弯地看向了正在念叨的爱人:“好,你想做什么放心大胆去做。我就在你身后,哪里都不去。”
 
 
第108章 
  秦璟对外人怂,可是对自己人格外强硬。见秦阙掀桌子,身为帝王的他怒急了。
  正月还没过完,秦璟抽调了长安附近的几座大营,又从益州、荆州、豫州抽调了几万兵马,硬生生凑齐了十五万人马,分两路大军,分别取道并州冀州,北上向着幽州奔袭而去。
  幽州这些年削兵削得厉害,在秦璟的预想中,如今的幽州满打满算不会超过十万大军,何况幽州还有个大将军王卫椋。据秦璟所知,卫椋这些年和秦阙多有龃龉,他不会将手里的兵权全部交给秦阙。
  更别提冀州并州还有几个与秦璟交好的世家,拼拼凑凑,还能再凑几万人马。幽州铁骑再彪悍,朝廷正规军的数量远超于他们,这一仗秦璟倒是要看看秦阙怎么赢。
  十五万人马一分为二,西线交由益州王家军统率。彪悍的王家军常年驻守益州,应对西南方向的蛮夷,王家军统率王闯出身草莽但是忠君爱国刚正不阿,用他秦璟放心。
  东线则由兖州老将柳庸坐镇,柳老将军已过古稀之年,打了一辈子仗,对冀州地形再熟悉不过。有他在,秦璟安心。
  秦璟想得很美好,在他的想象中,十五万朝廷大军挥师北上活捉秦阙。可万万没想到,东西两线大军开拔没多久,都被卡住了。
  并州西河郡
  西线大军进山没多久,前方的山道上突兀地出现了一座木质高台,挡了王家军北上之路。主帅王闯派出了五支斥候队伍,都有去无回。
  身经百战的王闯怎会不知前方有人挡道?按道理不应该啊,现在还没靠近幽州境,即便有人阻拦,也应该是友军。
  就在王闯命令队伍原地驻扎,再派斥候去探路时,斥候们回来了。
  五支斥候队伍,足足三四百人被人五花大绑送到了大军营地之前。送他们回来的是一个头发花白的文人,此人身着高冠博带,神情凛然不茍言笑。
  “老子日他个仙人板板,老子倒是要看看是哪个狗日的这么大胆!”王家军主帅王闯气得头发都竖起来了,从他入行伍至今,没见过这么欺负人的!
  “开营,让那人进来,老子要看看他怕不怕死!”
  营门大开,老儒顶着王家军将士们快要杀人的眼神,无视锋利的兵刃,目不斜视径直走向了主帅的营账。
  王闯和他麾下的将领以及军师团们端坐在营账中,想要看看到底是哪个硬骨头在作死。有些脾气爆的将士恶狠狠地擦拭着兵刃,准备在来者身上开几个大洞。
  可是当老儒进了帐篷后,王闯眼中的愤怒却变成了惊愕,稳重的主帅猛地起身,撞歪了身前的案桌。动作之大,甚至让砚台中的墨泼出,弄脏了还没写完的檄文。
  王闯和营账中部分将帅声音都变了:“恩师!!”“师叔!怎会是你!!”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曾经在益州荆州等地游学的大儒范璃。范璃环视一圈,发现营账中的大部分面容他都认识,即便不是他的弟子,也是他家老大教过的。
  很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范璃被王闯恭恭敬敬地请到了上位,寒暄之后,他低头看向了案桌,一眼就看到了写了一半的檄文。
  檄文写得不错,引经据典的同时夹杂了大量的国骂,看着就让人热血沸腾。这样一份檄文,等到两军开战时,让嗓门大的将士们宣读出来,一定很能振奋人心。
  范璃读了两遍后,甚是欣慰地看向了下首的王闯:“檄文你写的?写得不错,行文流畅,慷慨激昂。”
  王闯咧着嘴角笑了:“是弟子写的!能入恩师法眼是弟子的荣荣幸。”
  范璃严肃的脸上出现了一抹笑意,“这些年你们很有长进,不过有几处为师觉得你写得不对。”
  王闯愣了一下:“哎?哪里错了?”
  范璃刚正的声音慢慢响起,生了薄茧的手指拂过麻纸发出沙沙的声响。这一刻范璃仿佛不在肃杀的营房中,而是在草庐中指点学生们的功课,“你看这里,你说端王是逆贼,人人得而诛之,这里就不对。”
  王闯算是明白范璃的来意了,他的恩师怕是来劝降的,因此他的神情凝重了起来:“端王身为藩王,本该为君分忧,他却忤逆圣意成为了反贼。弟子不觉得自己写得有问题。”
  范璃神情未变,而是目光平静地看向了王闯:“倒行逆施者为逆贼,如今我们撇开君臣和师徒关系,公平公正地看待这事。我想请问,端王哪一点倒行逆施了?”
  接下来便是一场酣畅淋漓的辩论,范璃敢只身前来,不只是因为他能言善辩,更是因为他有必胜的把握。
  秦阙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有目共睹,营账中的将军们能攻击他的只有他是藩王带头造反这一点,可是这一点,在范璃看来根本不叫事情。
  范大儒旁征博引,以一人之力将主帅帐篷中的将帅们喷得哑口无言。看到弟子们并不似最初那般愤愤不平而是若有所思的模样,范璃满意地理了理乱了的衣襟总结道:“端王是名正言顺的皇子,是先皇亲封的王爷,他的身份并不卑贱。这些年他身在幽州,对外灭夫余镇鲜卑,对内兴民生,你见过哪个藩王能做到这点?”
  “他的所作所为,哪一点不比王座上的天子强?天子继位三年多,大景兵灾四起,十三州有十二州民不聊生,只有幽州百姓安居乐业,这还不能说明他的仁德吗?”
  “你们明知是非曲直却还是助纣为虐,真的不羞愧吗?”
  王闯张张嘴,看着前来劝降的恩师,只能沉重地叹了一口气。端王灭夫余镇鲜卑定匈奴的消息传出后,王家军的将士们都佩服端王是一条汉子,来的路上还有将领问他,这仗是不是非打不可。
  在座的将士们不是胡涂蛋,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可是没办法啊……
  王闯压低的语调中满是疲惫和无奈:“恩师,我也知晓端王爷是个好王爷,有魄力有胆识。但是圣上给我传了旨,我若是不从就是抗命。”
  “即便弟子不想接旨,不想与端王为敌,弟子还有家人门生,若是不从怕是要满门遭殃。恩师您请看,我们每个人都有妻儿老小身后都有家族,我们没有选择。”
  事情到这里就算成功了大半,范璃挺直了胸膛正色道,“为君者当为万民立命,这一点,当今天子做到了吗?对,当初为师确实教过你天地君亲师,除了天地之外,君王最大。可是为师也同样教导过你,为君不仁,贤士当另择明主。”
  听到这话,在座的将帅们苦笑了起来。战场上临阵投敌,就算他们毫无负担,端王能放心用他们吗?硬着头皮干他们还有几分活路,若是端王事后清算,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就没有生路了。
  范璃这时露出了入营账之后第一个笑容,“你们可知今日为何是我来此?”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