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我被迫造反了(穿越重生)——老大白猫

时间:2025-02-26 07:40:08  作者:老大白猫
  柳庸红着眼握住了秦阙的手:“谢王爷高抬贵手,谢王爷不杀之恩。柳庸虽老,日后若是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愿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漳水河上用小舟架起了浮桥,南岸的将士们欢天喜地地接过铁骑送来的补给。南北两岸架起了无数的铁锅,白菜炖肉的香味随着夜风飘得很远。
  不用刀锋相对太好了,不用饥寒交迫太好了。不少将士们不懂天下大义,他们只知道能让他们吃饱喝足远离兵祸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之前就听说铁骑兄弟们吃得好用得好,今天终于能亲眼见到了。”
  “哎哟,这肉好香啊!还有这么好的大米?娘耶,我已经半年没吃过白米饭了!”
  诸如此类的感叹随处可以听见,扛着补给入南岸的铁骑将士们听见之后骄傲地抬起头。那是,跟对人才能过上好日子啊!
  柳庸带着朝廷军的数百将领们入了铁骑营房,原本还有些拘谨的将领们立刻受到铁骑将士们最热烈的欢迎。武将们本身没有冤仇,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互相听说过对方的大名,先前各为其主那叫身不由己,如今大家都是一个麾下的战友,还有什么放不开的?
  营账中燃起了炙热的火堆,大家聚在一起开怀畅饮互通有无,比过年还热闹。
  柳庸唏嘘地看着眼前的场景,谁能想到早上时,他还在痛苦地思考未来,如今却能和对手坐在一个营账中了?
  等到了铁骑营房,看到了端王麾下的将军谋士和他们的配置后,柳庸的冷汗才后知后觉地渗了出来。端王说的要杀他们轻而易举不是大话,他是真有能力啊!
  谁家军队军师数量能有几个曲?谁家军队的小将都能看得懂舆图?又是谁家军队连伙夫都能披甲上阵?
  普通藩王到了封地之后圈地为王吃喝玩乐,而端王爷却没耽误啊,这些年他是真的在做实事!
  柳庸悬吊的心缓缓落到了实处,有这样一个重文又重武还重视百姓的君王,是大景之福啊。
  不过此刻,大景之福正坐在上首眉头皱起,一副天都要塌了的表情:“什么?!不能饮酒?这是什么道理?通融通融吧?你们看,柳元帅在这里,本王总该陪他喝几杯对不对?”
  听到这话,站在一侧的大夫半点不怵:“王爷,您要知道,您在小半个时辰之前喝了一碗汤药。”
  秦阙应了一声:“嗯,有这事,怎么了?”汤药极其难喝,差点吐了。
  “汤药里面有草药,和酒浆对冲,若是饮酒……”老大夫说话慢悠悠,不等他说完,秦阙哼哼了两声给自己倒了一大碗酒浆:“无非是容易醉之类的,不碍事。”
  “会死哦~”老大夫慢吞吞吐出完整的话,“王爷没看修订版的医药指南吗?伤寒汤剂就白酒,喝了阎王牵你走。”
  秦阙:……
  柳庸:……
  这酒,不喝也罢。
  见秦阙抱歉地看向自己,柳庸体贴道:“王爷还是听大夫的话,养好身体为重。”再说了,大帐中陪酒的不差秦阙一个,在这里柳庸还见到了故交张世国,秦阙喝不喝那一碗酒根本不重要。
  秦阙只能无奈地看着案桌上的酒水被撤下,这日子没法过了,如今他终于能体会到琼琅的感受了。往常琼琅生病时,总是他在旁边叨叨饮食清淡不可劳累,等生病的人变成他时,那种身不由己的滋味真不好受啊。
  看着帐中新增的将帅后,秦阙唇角上挑。很好,一会儿可以给琼琅写信,告诉琼琅他已经兵不血刃地化解了朝廷军第一次北伐了。不仅如此,他还多出来十五万兵力,一会儿问问琼琅要多少人马开荒,他正好可以优化兵力。
  正想着给琼琅传信的事,一只夜枭便从将士们眼前飞过,悄无声息落到了秦阙案桌旁边的鸟架上。铁骑兄弟们已经习惯了夜枭来回,倒是第一次看到夜枭传信的朝廷大将们开了眼:“这……猫头鹰也能送信?!”
  琼琅来信了!秦阙美滋滋解下蜡管捏开蜂蜡,抽出纸条快速扫了一眼后,端王爷猛地起了身快步向着营账外走去。秦甲等人连忙跟上:“王爷,怎么了?”
  秦阙惊喜不已:“琼琅说,他到大营外了!”
  王妃来了?!得知这个消息,铁骑大营都沸腾了。看着将士们兴高采烈的模样,刚加入的朝廷军的将军们有些不明白:“端王妃的威望这么高吗?”
  不怪朝廷军将军们会有这样的疑问,他们中有不少人只知端王妃是个男人。在他们看来,一个男妃在军中颇有威望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没有哪个君王愿意被枕边人分权。
  然而铁骑的将领们有话要说,他们倒上美酒,拉着新加入的兄弟们坐下,神采飞扬道:“来来,我们要同你们说一说世上最好的王妃!那可是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如果没有他,我们也没好日子过。”
  出了营房后,秦阙翻身上马,直奔营房北侧的官道疾驰而去。远远的秦阙就看到官道上停着一队人马,熟悉的马车上悬着端王府的灯笼,灯笼下,温珣正含笑看着秦阙来的方向。
  朦胧的烛光照亮了温珣身上天青色的衣衫,也照亮了他温润的眉眼。离开蓟县至今已有月余,直到看到温珣的脸,秦阙才知晓自己有多想他!
  骏马速度极快,眨眼间,秦阙就已经冲到了马车旁边,端王爷翻身下马几步快走,一把将温珣搂在了怀中。熟悉的香味悠然入鼻,秦阙感觉自己狂乱的心跳和呼吸逐渐恢复,他低着头,将口鼻埋在温珣脖颈旁边,感受着熟悉的温度,他低声唤道:“琼琅,琼琅。”
  秦阙搂得那么紧,温珣感觉自己的身体被箍得发紧生疼,他轻轻拍了拍秦阙的后背,缓声道:“嗯,我在。”
  马蹄声由远及近,秦甲崔昊他们也来了。秦阙不舍地松开了温珣,他双手捧着温珣的脸,拇指在温珣面颊上轻轻摩挲着,眼神中满是惊喜和难以置信:“你怎么来了?”
  温珣笑道:“前几日带人去盐厂,正巧见到辽西号在附近巡视。想着你离得不远,便过来看看。”走水路比走陆路方便,辽西号逆流直上,将温珣送到了漳水河下游河道分叉出,温珣再驱车前来。
  “听闻你感冒啦?身体可好了?”温珣抬手探了探秦阙的体温。
  额头传来的凉意让秦阙无奈,他弯下腰横抱着温珣上马:“好了,早就好了!天这么冷,你怎么站在车外受冻,回头又要难受了。走,今日有好消息,我带你去见新加入的弟兄们。”
  “琼琅你今日来得正好,我们同朝廷军对峙大半个月,偏你一来,他们就投诚了。”
  “哦,对了,还有,师伯他们也劝降了西线的朝廷军,如今我们多了十五万兵力。”秦阙双手拥着王妃的腰身,下颚搁在温珣的肩膀上,迫不及待地分享着最近的好消息。
  感受着温珣的体温,秦阙说话的声音越来越低沉,语调越来越慢。看着调转马头兴奋向着营账奔去的部下,秦阙突然意识到,他最想对温珣诉说的不是战况,最想做的也不是带他去见柳庸等人。
  “嗯?行远?”听不见念叨的声音后,温珣疑惑回眸,这一回眸,便看到了秦阙幽深的眼眸。
  端王爷低头,含住了温珣的耳垂,再一次将自己的王妃搂在了怀中。他低声呢喃着:“阿珣,我很想你,非常非常想念你。”
  温珣心跳猛地加速,他的掌心轻抚住了秦阙的手背,语调温柔又坚定:“我也是,很想你。”这份思念促使他放下幽州政务,跨越千山万水,只为见秦阙一面。
  他不会告诉秦阙,这一路走来他的身体有多疲惫,也不会告诉秦阙,一路上他心中有多焦躁多不安。哪怕千里迢迢赶来只能见秦阙一面,哪怕明日大军就要拔营继续南下,只为了这一面,他愿意。
 
 
第110章 
  不是所有投诚的朝廷军都能随着铁骑大军挥师南下,临时拼凑起来的军队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阵营,其中不少将士都是被抓壮丁硬拉入伍凑人头的平头百姓。别说临阵对敌了,光是让这群人保持阵型看懂令旗就已经不容易了。
  大军在漳水河畔停留了十日,这十日中,铁骑将帅们靠着丰富的经验快速筛选能一同南下的人马。最终近八万人的朝廷军,只筛选出了一万多能同行的将士。
  对此,朝廷军的将士们一开始是有怨气的:什么意思啊,我们好歹是正规军,投诚端王不止是为了茍活也是为了建功立业,你把我们的将士给踢出去了,怎么?是想架空我们吗?是看不起我们吗?是想卸磨杀驴吗?
  柳庸敏锐的捕捉到了部下们的情绪,然而还不等他出面安抚,他就见识到了铁骑营房中那些军师们的作用。以曲为单位的军士们派出了最能言善辩的同僚,将归顺的朝廷军将领们召集到一处开了一场内部会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主旨只有一个:端王不是厚此薄彼的人,他是为了大家好才会这么做。
  军师们连最精明的藩王都能忽悠瘸了,何况热血的将帅们?会议结束之后,朝廷军那边的将军们红着脸主动加入了筛选人马的队伍中,有了他们配合,挑选工作顺畅了不少。
  没被选中的将士们也不用着急,他们并不是被抛弃了,而是会带上充足的口粮安全地返回原籍。曾经是士兵的,依然去镇守原本的城寨;曾经是百姓的,也能回到故土过自己的安生日子。
  光是这一点,就让没被选中的将士们欢欣不已,更何况端王对大家表态了:等时局稳定下来之后,他还需要诸位的帮忙。
  十日之后,漳水河畔的军队开始拔营。柳庸将会带着没被选上的将士们回到原地,除了自己熟悉的人马之外,随着大军一同出发去青州兖州的还有一百多个贤才。这些贤才们身着青衿面上带笑,完全没有即将奔赴陌生州府的忐忑和紧张。
  柳庸扫了一眼同将士们谈笑的贤才,眼底多了几分郑重。
  端王妃是个奇才,虽然他不擅长行军布阵,但却是个治世之才。这些贤才本是铁骑营房中的军师,端王妃让他们随着柳庸出发去兖州青州,提前适应当地的风土人情,接触当地的官场人脉。有柳庸和将士们保驾护航,贤才们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而且这些人都不是泛泛之辈,有他们作为先驱,只会引来更多的贤士。
  柳庸已经可以预见到不久的将来大景会是怎样的景象了,投诚端王是他活了这么多年做过的最正确的决定。不过在此之前,他还有个疑问。
  想到这里,柳庸唤来贤士们的领队:“谢先生,老夫有个问题,不知先生能否作答?”
  被柳庸点名的谢世卿正了正高帽,拱手行了一礼:“柳元帅客气了,不知元帅有何吩咐?”
  柳庸抬头看了看漳水河北岸一眼看不到头的车队,眼神疑惑:“端王到底有多少兵?”不是说幽州满打满算不少过十万大军吗?可他怎么看都觉得河对岸不止十万哪,更何况铁骑也分成了东西两线分头应敌,总不至于西线虚张声势吧?
  话音落下后,柳庸听见了谢世卿肯定的声音:“七万零三千人,其中七万是幽州铁骑人数,三千是端王私人部曲数量。”
  柳庸面色复杂,半晌后幽幽道:“谢先生何必和老夫说笑?”
  谢世卿潇洒的笑了:“实不相瞒柳元帅,谢某初至幽州时,也曾经问过王妃这个问题。王妃当时,也是这般回答我的。”天塌下来,幽州也只有七万三千的兵力,这是满足朝廷规定的数量。
  “不过……”谢世卿话突然一转,声音轻快道,“除了朝廷登记在案的人数之外,幽州还有各郡守军,人数倒也不多,一个郡也就万把人。”
  柳庸:???
  什么?!多少?幽州多少郡来着?每个郡万把人,不就凭空多出十几万人来了吗?
  谢世卿的话还在继续:“端王部曲三千,为了照顾这三千部曲,总要有些后勤人马。人数倒也不多,也就四五万?”
  “哦,王妃爱吃鱼,我们幽州还有一支捕鱼队伍,也不算多,四五万人十几条船?”
  看到柳庸目瞪口呆的脸,谢世卿心情畅快。想当初他在朝堂被排挤得痛不欲生时,想到了琼琅的邀请。原想着去幽州见见旧友散散心,没想到这一去就再也不想回归朝廷了。
  谢世卿在幽州转了一圈后,飞快地回到长安辞了官,然后安安心心呆在了部曲大营当起了一个快乐的贤才。每天吃着大营膳食堂可口的饭菜,听着大儒讲学,同同僚们一起商量战术互坑……头发都长出来不少!
  直到谢世卿离开之后,柳庸还面向北方瞳孔震动。多少?多少人马?掐着指头算算,幽州竟然有近三十万人马?
  “好险,好险!”柳元帅猛地吐出一口浊气,面上浮现出了笑意,“好一个端王,深藏不露啊~”
  短暂的团聚之后,温珣和秦阙又要分开。大营以北的官道上,秦甲崔昊等人站在骏马身旁,看着王爷和王妃道别。
  秦阙伸手将温珣身上的大氅拢了拢,语调中满是不舍:“回去之后别太操劳,一些小事就让下面的人去分担。实在不行,还可以把师伯师叔拉出来溜溜。”
  温珣噗的一声笑了,瞳孔中倒映着秦阙认真的模样:“幸亏师父师伯他们没听到这话,不然他们得气得跳脚。”不知情的还以为这些大儒有多轻松,事实上就连最会偷懒的章淮,每日都得批文书到深夜。
  秦阙再一次抬手轻抚着温珣的面颊:“这一去再回来怕是要到秋天了,你且放心,等捉到了秦璟,我就回来。”
  温珣认真点了点头:“嗯,我等你回来。”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秦阙的目光在温珣身上转了好几圈,最终他牵着温珣的手,送他上了马车。同时还不忘关照驾车的韩恬:“回去的路上慢点,不要太颠簸了。冀州这边的官道比不得我们幽州,早些给辽西号传信,让他们早些来接王妃。”
  不等韩恬回应,秦阙掀开了马车帘子,亲眼看着温珣坐下:“我走了啊。你到家之后给我传个消息。”
  温珣很想给秦阙一个宽慰的笑容,可是他鼻尖酸涩,实在笑不出来,只能闷头应了一声:“嗯。你……注意安全。”
  车队向东驶去,秦阙站在风中,亲眼看着车队消失在眼中。眼见官道上再也见不到车队的影子,秦阙才抽了一下鼻子,声音沙哑道:“娘的,好远。”
  从蓟县到漳水河好几百里的路,琼琅得辗转好几日才能到家。而从冀州到南阳路程更遥远……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