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樊笼(GL百合)——人面烂桃花

时间:2025-03-06 10:20:34  作者:人面烂桃花
  林忱好奇心匮乏,只说:“你家姑娘因他生了不少闲气,何必今日还来告诉这些事。左右没打死,叫他自己去衙门提告就是了。”
  她说完了,青萍还站在那不动。
  “怎么了?”林忱问。
  青萍朦朦胧胧地察觉,自己不该越过主子将这事说出来,但这话也很有些道理,所以她一时纠结住。
  “那么…也好。”她说着,准备退下去。
  林忱却在这几息之间忽然一问:“打他的人是谁?”
  青萍赶忙回身:“这正是为难之处,是京城冯氏的人。”
  京城冯氏与平城张氏并举,乃世家豪族之首,因其在天子脚下,朝中关系盘根错节,权势更炽。
  林忱合上了门,细细斟酌半晌。
  “昨夜他是否在河畔冲撞了冯家的某位贵人?既是家丁打人,总该有个由头吧。”
  青萍摇了摇头:“小师父有所不知,冯家势大,连那狗奴才气焰也嚣张。我问他们因何殴打百姓,他们竟一句话也不说,端得我们拿他没办法。”
  林忱倚着门,睫毛簌簌地扑动。
  她思考时极专注,因此也没发现门缝悄悄打开了一条。
  “这事儿有趣…”她单手按着额角,垂头说:“冯家的人都在京中,没有差事,也没有生意,谁会特意到云城这样荒僻的地方作乐?”
  青萍一怔。
  “我在萧常侍那儿听说,宰相对赵庭芳的评价颇高,此时又正是科考放榜的日子,他何以还留在云城,且不顾礼数纠缠到醉香楼去。”
  这些零散的细枝末节实在是人人皆知,然而一旦被串起来,原本平平无奇的一桩殴伤案瞬间变得扑朔迷离。
  青萍又是胆寒又是怀疑。
  “小师父这么说,是不是太多虑了?”她问:“也许就是他得罪了冯家的下人,那几个一时冲动将他打了罢了。”
  林忱点头:“的确如此。”
  不等青萍愕然,她又说:“只是不论原因为何,对你们姑娘来说,这都是一桩好事。”
  青萍脑子打转,实在不解。
  林忱却只告诉她:“总之,一会你将此事告知你家姑娘即可。”她抬脚要走,想了想又添道:“只别提我。”
  她话音儿还没落,便听见两声拍掌。
  “好智谋啊。”门哗一下开了,萧冉拢着衣衫:“那天驿馆无人,小师父也是这样推演出会有杀手上门么?”
  林忱想走没走成,有种被捉住的失措感。
  “见微知著,一叶落而知秋。小师父的本事,堪与前朝的黑衣宰相并论。”
  这话实在夸大,林忱听了都害臊。
  “不过比常人思虑周全几分,不值一提。”她扭头,有些躲闪。
  萧冉迈过门槛,身上带着酒后的倦懒,到林忱身边,扶住她的肩:“我要去前厅,瞧瞧这是一起子什么刁民,竟敢聚众斗殴。小师父,同去否?”
  她最后这几个字低低的,仿佛说道最后这几分气已尽了,缱绻柔顺地匍匐在林忱的耳朵边上,只等着她转头采撷。
  那一小块皮肤受了刺激,惊惧地颤栗起来,连带着耳廓都变得通红。
  林忱赶忙甩掉扒在自己身上的精怪,不动声色地深吸口气,言简意赅:“去。”
  **
  赵庭芳站在堂下,左眼挂着淤青,赤膊尚在流血,看着分外凄惨。
  胡县官捋了把短髭,偷着瞥了眼屏风。
  屏风后坐着的两位中间摆了张小桌,上边的茶水还冒着热乎气。
  “咳…堂下提告,举人,赵庭芳。被告,冯家家丁四人…”他敲了敲桌面,问:“何故于醉香楼画舫河畔聚众斗殴?”
  赵庭芳垂首不语,那冯家家丁四个七嘴八舌道:“不是斗殴,不是斗殴,这小子又没怎么样!”
  “是他冲撞了我家主子,才稍微给了点教训。”
  “太爷您怎么不问问醉香楼那种地方,他一个穷光蛋去干什么?肯定是居心不良。”
  他们言辞狂放,赵庭芳好歹有着举人的功名,到了衙门都不必跪拜,他们却全不把人放在眼里。
  胡县官头痛不已,拍了下惊堂木。
  “安静!派一个人出来说。”
  阿大站出来,指着赵庭芳的鼻子道:“太爷,我们家主子。哦,也就是冯总管,昨晚上去醉香楼夜游,谁知道这小子不长眼睛,愣往我们家总管身上撞。”
  胡县官不耐道:“就因为这点小事,你们就把人打成这样?”
  阿大道:“那倒不是,主要是因为总管上船后,发现身上的钱袋不见了。去醉香楼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行窃之人,自然就是这小子。”
  呵,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胡县官摇摇头无奈地想。
  他看着这几个人,再看看旁边一言不发的赵庭芳,打圆场道:“你说人家行窃,那也需到衙门递诉状,私下打人算怎么回事啊!”
  阿大连连陪笑点头。
  “还有,要是没法证明钱是提告偷的,你们还得赔付人家的药钱。”胡县官清清嗓子:“这是另一个案子了,容后再议吧。”
  他给主簿使了个眼色,后者连忙钻到屏风后,小心问:“常侍大人,您看这样行吗?”
  萧冉扶了扶帽子,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
  主簿不解其意。
  “胡大人这是拿我当徇私的小人了。”她说:“放心,我同那赵庭芳没有什么私交,我只要求大人秉公办理。”
  “呃…这…”
  主簿急得满头汗。
  林忱在一旁提醒道:“审了半天的案子,原告还一句话都没说呢。”
  主播恍然大悟,赶忙回去附耳禀告。
  胡县官看向赵庭芳,和蔼问道:“提告可还有什么诉求?”
  赵庭芳抬起脸。
  他好好一张书生面孔,身材也瘦弱,但眼神中却偏偏含着锐气与愤恨。
  “大人。”他跪下,眼睛却看着侧堂屏风的位置:“冯家四人的一面之词,避重就轻,矫饰真相。”
  胡县官因为他的不识趣,头更痛了。
  若打他的是旁人,那自己拼着得罪人也要给他一点偏袒,以讨后面那位大内常侍的欢心。但这可是冯家,碾死自己就跟碾只蚂蚁似的。
  萧常侍一走,自己这位置还要不要坐了。
  “行行,那你说说,真相是什么?”胡县官喝了口茶。
  赵庭芳深叩下去,他似已在心中隐忍了无数的愤恨,怒火灼得他眼睛发亮,将这污糟的衙门生生辟出一道光亮。
  “学生,要举告冯家次子冯敬。”
  “科举舞弊,偷换考卷,虚占功名!”
  胡县官一口茶水差点没喷出来,简直怀疑自己年纪大了,耳朵出毛病了。
  屏风后,萧冉盘够了核桃,把茶杯一撂,开心道:“终于到我上场了。”
 
 
第15章 进京
  胡县官从主位上退下来,恭请萧冉坐上去。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已不是他一个小小七品官管得了。
  萧冉戴正官帽,从屏风后出来,笑眯眯地说:“烦请大人将衙门的大门关好,无关人等退出去。今日的事传出去一句,你我的脑袋可不够平息天下读书人的怒火。”
  胡县官冷汗连连,片刻之后,堂内只剩几个他信得过的心腹。随着萧冉而来的锦衣卫也依次入堂,默声立在两侧。
  冯家几个家丁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当下便成了软脚虾,站都站不住。
  “好了,再重新说说吧。”萧冉玩味地点了点桌面,冲着堂下四人道。
  **
  上京城外,轻舟画舫,莲花池里。
  冯家二公子冯敬宴请自己相熟的兄弟亲友,饮酒作乐。
  他举着西域进贡的夜光杯,身边依偎着的蛮女舞姬,迎接底下人的吹捧与夸赞。
  “二公子十年寒窗,今朝一举中状元,真是让我等佩服的紧啊。”
  “欸——要我说,状元算什么?照我们二公子这劲头,以后应是文能安天下,马上定家国!就像当年冯国公那样。”
  冯敬听到这儿来劲了,一双细眼眯得缝都找不见。
  虽说他家累世为官,但他太爷爷冯国公官位最高,受封最厚,乃是当年跟着太祖皇帝平天下的人,是冯氏人人称道的英雄。
  “谬赞,谬赞了不是。”他嘴上这么说,那张黑面上却是容光焕发。随手捡起手边的酒盏,扔给方才说吉祥话的人。
  一时间,画舫内外宾主尽欢。
  酒过三巡,有人问起:“敬之,你夺魁这样的大喜事,冯老怎么也不说给你庆祝庆祝?要是我爹,一定欢喜到天上去了。”
  冯敬满不在乎:“我爹他老人家整天在宫中办事,甚是辛苦。这冯家呢,还一大家子要他照应,今天这个求官,明天那个图名。”
  他仰在背后的软榻上吃葡萄,给这么一船狐朋狗友围着,半点没想着给自己父亲帮忙。
  只看着手边这酒壶不称意,想着换一个,一叫冯总管,发现人还没回来。
  “他人呢?”冯敬醺醺然问。
  下人附耳道:“还在云城呢。”
  “哦…”他昏沉着脑袋想了一会,只记得自己叫人去料理那桩事…不过那书生叫什么名字来着,他竟给忘了。
  “怎么,还没办妥?”
  下人笑道:“想来不会出什么岔子,云城到底离京有些距离,下午兴许就回来了。”
  冯敬也就不再问。
  他转着酒杯,心里唯一笼罩的阴影其实在自己父亲那边。
  方才他对外人轻描淡写,实则半月前,他爹知道这事时差点用家法把他打死。
  这半月来他禁足不出,也不知此事如何了了,心头总是不安。
  因此一放出来,他一面派心腹之人去杀人灭迹,一面大肆宣传自己中榜的消息,仿佛这样便能掩盖住心虚。
  他年少未涉朝局,压根不知道朝廷里如今沸议如雨。
  历来高官子弟中榜,言官都会无事生非,硬要上疏弹劾是否考试中有弄虚作假的劣迹,更何况他这次中的是状元,御史台上下的眼睛都长在他身上了。
  他爹冯不虚如今也心虚了。
  这位自元化五年就身居相位的老人日理万机,还要分心思处理这掉脑袋的破事,心头简直压了一万斤。
  这些天他在翰林和贡院四处打探,弥补当时留下的疏漏,万万想不到,短短半个月,自家的逆子便又从家门里跑出来兴风作浪。
  今日,宫内传来消息,太后宣他明镜阁单独议事。
  冯不虚午后便站在宫门前等,跟着他的长随看他止不住地往下淌汗,还以为他是病了。
  “老爷,要不咱们打着点伞吧。”
  冯不虚摇了摇头,望着明镜阁地牌匾,自嘲地笑笑。
  这大殿的名字还是他拟的,如今,他自己却也不能心如明镜了。
  又过了一刻钟,殿内出来一位女官。冯不虚跟着她进去,穿过正殿,来到后堂议事的地方。
  太后娘娘午休刚醒,此时召他也像是在唠家常。
  隔着暗红色的纱帘,冯不虚看不清她的表情,但非常确定的是,这女人必定来者不善。
  果然,谈完了每日的例行公事,太后指了指手边半人高的奏折,说道:“冯相,这些都是弹劾你的奏章,单是叫女官看完就花了两个时辰。”
  冯不虚弯了弯僵化的老腿,跪地叩首。
  太后在帘后抖了抖水烟管,倒是自在得很。
  “虽说人多势众,但到底是无稽之谈。”帘后散出些轻烟,出乎意料地,她说:“最近料理张氏已经劳师动众,他们还指着这点子虚乌有的事来骂,也是闲。”
  冯不虚微微抬头,想想附和道:“是了,张家的根虽然在平城,但上京的余党实力犹存。”
  太后应道:“那么就更要查出,谁是心向逆贼的叛徒。冯相,进来许多人跟我进言,说你也是世家,叫世家去查世家,是不可靠的,但我明白,你不是这样的人。谁清白谁有罪,你都会秉公处置。”
  冯不虚微微动容。
  他再度抬眼去看这个女人,只见她已起身。
  “那些废话,都烧了吧。”太后垂手,便有几个年轻女人自后面出来,将折子都撤了。
  真是顶高的气魄,顶冷酷的心思。
  冯不虚想,看来这一场腥风血雨是在所难免了。
  若是要保世家,便不能保自己儿子。他向来是看重大局的人,但也许是年老了吧,对子孙,他真是狠不下心。
  他叩首而出,殿内又安静下来,涟娘打起帘子,安静磨墨。
  批了一个下午的折子,太后才肯歇着喝口茶。
  “也有半个月了。”她又端起那管石楠根制的水烟枪,轻轻吸了两下,以缓解疲惫。
  涟娘一怔,随即才反应过来她说的是萧冉。
  “是啊,彭将军在平城整顿军务,只恐有不平顺的地方。”
  太后望着与圆窗融为一体的红日,在这闲逸安静的氛围里提到了一个人。
  “你派去平城的人怎么样,有消息没有?徐恕…徐夫人,真是好久没见她了。”
  **
  萧冉这两天很高兴,高兴到看见江言清也和和气气的。
  她从外边回来,见林忱倚在软榻上錾刻着一枚银饰,于是凑上去挤着和人同坐。
  “冯家那总管说了什么没有?”林忱问。
  萧冉的手虚搭着她的肩膀,说:“什么管家,审了才知道不过是冯敬身边一个帮闲,自己也是一知半解。”
  “不论如何,只要顺藤摸瓜,总能审出来。”林忱吹走刻刀上的银屑,转头说:“明日总该走了,那位江公子催得紧呢。”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