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清晨雪(GL百合)——之晨

时间:2025-03-18 07:52:23  作者:之晨
  “诸位爱卿,可有政事要禀?”
  大臣们开始一个个出列,上禀政事。
  顾清滢盯了顾昀的后脑片刻,开始仔细听着下面大臣说的政事。
  轮到李光,奏请补充怀朗军。
  武阳大君逼宫,天元卫死了不少,先帝下令让瑞王从怀朗军中挑选了一些人补上。加之徐将军父子带着两万怀朗军去了南疆,此时京郊怀朗军的兵力不足五万。按照朝廷的制度,怀朗军应有十万。之前先帝考虑到国情,将怀朗军暂时补充至七万。
  李光条理清晰的说明大周现在的情况,奏请先补充怀朗军至六万。
  顾昀可不是这样想的,他巴不得怀朗军一点一点的减少,直至没有。还补充什么补充?这样他就可以重新建一支只听命于自己的大军。父皇留下圣命,说的是怀朗军必须由瑞王一脉统领,但若是没了怀朗军,不就行了。外祖的想法真是高明。
  “连年战事,男丁不足,此时再补充兵力,很是艰难。朕以为……”
  帘后传出清冷且威严的声音,“准奏。”
  顾昀身子一僵。
  李光躬身,道:“臣领旨。”
  顾昀的脸色难看之极,却不得不维持住帝王仪态。
  丞相看向帘后,压下心中的不悦……
  顾昀回到宣德宫,随便给刘淮安排了个差事,将人打发走,拿起瓷瓶摔了个粉碎。一直伺候他的贴身太监赵让赶紧上前,好一顿安抚。
  顾昀面容阴沉,怒道:“朕现在是天子,却要听皇姐的摆布,做个傀儡。满朝大臣,可将朕当成了主子?这大周到底是朕的大周,还是皇姐的大周?”
  “诶呦,皇上,可不能如此说呀。若是让人听了去,长公主殿下……”
  “皇姐听去会怎样?朕在自己的寝宫里都不能说话了!”
  “陛下息怒啊。这宣德宫到处是宫女太监,还有天元卫,这里面难保没有长公主殿下的人呀。就算没有长公主殿下的人,天元卫里可是有瑞王的人呀。”
  顾昀失魂落魄的坐了下来,道:“朕的身边全是瑞王和皇姐的人。尤其是瑞王,天元卫里都是她的人。巡城兵马司由甄衡统领。京郊的怀朗军也是她的。朝中的大臣也多是听她的。朕……朕这个皇帝,时时都被她的人监视着。”
  “赵让,你说会不会哪一日,朕在睡梦中就被天元卫给杀了……”
  赵让一时没有回答,这让顾昀愈发紧张。
  “南魏已经有了女帝,你说瑞王会不会也想做女帝?”
  赵让小心翼翼的道:“陛下,奴才……奴才也不知呀。不过,若是瑞王有这个心思,在先帝驾崩时,她就可以举兵夺位。”
  顾昀心中稍定,又听赵让道:“可陛下也不得不防呀。那个时候,先帝已经当众颁下了圣旨,立陛下为储君,她怕是有所顾虑才没动,或许是在等待时机也未可知呀。”
  顾昀又紧张了起来,“那你说该如何是好?但说无妨。”
  “是。奴才觉得,陛下应先将身边的宫女太监换了。然后把天元卫重新安排下,选那些以前护卫先帝爷的人来贴身护卫陛下。陛下再亲自选一些人做天元卫,然后找个机会罢免了和瑞王亲近的钱进。奴才瞧着,刚当上副统领的赵英年纪不算大,三十上下,但却跟在先帝身边多年,是个可以信赖的。”
  “赵英……这个赵英是何许人?可是当年跟着国公爷的那些天元卫的后人?”
  “不瞒陛下,这个赵英的祖上和奴才家有点亲缘,奴才也是进宫之后,机缘巧合下才知道的。他是朝廷按照制度选出来的。”
  顾昀大喜,道:“既如此,倒是个可以信赖的。好,朕记下了,这事会算你一份功劳。”
  赵让满脸堆笑的道:“奴才谢陛下。”
  “这只是宫人和天元卫,其他的呢?”
  “陛下莫急,一点一点的来才保靠。若是陛下动作太大,怕是会……”
  “嗯。你说的有道理。那皇姐和瑞王该如何?她们二人一直监国,朕如何能做安排?”
  赵让凑得更近一些,道:“奴才听说,长公主殿下已经搬出了瑞王府。陛下不若趁着这个机会,让长公主殿下和瑞王和离,将二人分开。再给长公主殿下找个驸马,这驸马最好是陛下信得过的人。然后再想法子让长公主和瑞王二人生出嫌隙,相互争斗。到时,陛下便可趁机行事,渔翁得利。如此一番下来,陛下必可大权在握!”
  顾昀眼睛一亮,拍了下手,道:“好!走,去母后宫中。”
  顾昀兴冲冲的走在路上,宫人瞧见,都知皇上心情大好。连赵让都不知晓,顾昀这般高兴,是因为他的心里还藏着一个贪念。
  太后已经听闻了早朝的事,正担心着,皇上就来了。太后好声好语的安慰他一番,让他多听皇姐的,皇姐总不会害了他,都是为了他好。顾昀恭敬的一一应下,笑容和煦的表示自然会听皇姐的话。
  太后甚是满意,接着就听顾昀说要将以前伺候他的宫女太监安排回身边,说是由他们伺候惯了,不习惯现在的这些人。还提到要将刘淮换成赵让。
  太后看了儿子一会儿,道:“人不如旧,衣不如新。你想要那些宫女太监也是正常,那便换了吧。但是,刘淮不成。刘淮在你父皇身边伺候多年,忠心耿耿,他对许多事都甚是熟悉,不是赵让能比的。你刚登基,之前也没有过监国的经验,对许多事该如何做都不熟悉,身边不能少了刘淮。你是皇帝了,一旦哪里没按规矩来,那可是失了国体。”
  察觉出顾昀不悦,太后语重心长的道:“做了皇帝,便不能随心所欲,你要明白这个道理。赵让伺候你多年,让他继续贴身伺候着便是。但在处理政务和对外上,还是要刘淮来。刘淮,不比那些大臣差。”
  顾昀明白母后已经退了一步,也是为他着想,应了下来。
  “母后,朕听闻皇姐搬出了瑞王府。朕想着,皇姐和瑞王成亲本就是做戏,委屈了皇姐。如今南魏那面也不会再盯着这事,不如趁这个机会让皇姐和瑞王和离,好能让皇姐找个合心的人做驸马。母后觉得呢?”
  太后端起茶盏,饮了口茶,道:“你皇姐的事让她自己料理。如今你才刚开始接触朝政,还是多花些心思在政务上吧。”
  顾昀锲而不舍的继续试探。
  “母后,朕也是一心为皇姐着想。皇姐年纪也不小了,之前还受了委屈,朕是……”
  太后放下茶盏,道:“你能念着你皇姐就够了。旁的,你皇姐自有打算。好了,哀家乏了。皇帝,你也该回去多用心学学如何料理朝政了。”
  顾昀只能憋着,向太后跪安。
  太后目光沉沉的看着顾昀的背影,眉锁难解。长叹一声,不论怎样,到底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呀……
  顾清滢正在宫里批着奏折,魏瑾躬身入内,悄悄说了一番。
  “他要换就让他换。宣德宫那么大,原先伺候他的人怎能够用?”
  “奴才明白了。奴才这就去办。”
  顾清滢放下奏折,面色阴沉。
  这个弟弟,真是白费了父皇和母后的一番心血。自己为他考虑了那么多,到底是图什么?
  顾昀此时应要好好学,学会治国,学会用人,学会忍耐,韬光养晦,这些都是做帝王的基本。他马上就要十六了,四年后就可以独自理政,这么简单的事情,如此简单的道理都不明白吗?他若是真的行,自己现在就可以撒手。
  顾晨……顾晨根本就不想理这些。这才几日,顾昀就如此急不可耐。真要将大周交到他的手里,让他自以为是的愚蠢行事,岂不是要断了国祚……
  还有外祖,竟然这就要对怀朗军下手了?他通过魏源与顾昀联系,真当自己不知?
  幸好李光是个纯臣,一心为国,直言上奏。若是兵部落在外祖的手里,怕是无人会提出补充怀朗军的事。外祖这个丞相当得太久了,如今更是想进一步掌权。这已不是在履行丞相之职,而是外戚干政,要专权、擅权……
  外祖是在试探自己,还会继续试探下去,以为自己怎么都会为魏家多些考虑。
  可惜呀,外祖,你将我想错了,从一开始就想错了。
  作者有话说:
  好了,你们一直很讨厌的老八开始作妖了,可以火力全开的骂他了......
 
 
第260章 
  连着三日,瑞王都没来朝会。第四日,在早朝要结束的时候,太监来禀,摄政王来了。
  大臣们眼睛一亮,纷纷看向殿门。
  顾晨没穿新制的独属于摄政王的朝服,而是穿着八蟒玄袍进了文和殿。左手拿着封奏折,右手缠着白布。在殿内站定,躬身行礼,道:“臣参加陛下。”
  顾昀脸上带着热络的笑容,道:“摄政王快平身。”
  顾晨谢过,直起身。
  顾昀关切的问道:“摄政王的伤可是大好了?甚好!朕一直牵挂着。”
  “劳陛下挂心了,臣感激涕零。然,臣的伤势颇重,右手已然无法恢复如初,今后恐无法提笔,无法握刀。如今就要入冬了,臣身上的旧伤疼痛入骨,恐无法再参与朝政。臣今日上朝,是来自请辞去摄政王之职,请陛下恩准。”说着将奏折举起。
  顾昀愣了一下,看向刘淮。
  刘淮走到下面,双手取过奏折,呈给了皇上。
  大臣们皆是不可置信,面面相觑。丞相目露探究。
  顾昀看过奏折,心中大喜。瑞王这一请辞,倒是省了自己去谋划。但他不敢将情绪表露出来,想了下,将奏折交给刘淮,让他拿给皇姐。
  顾清滢贪恋的看着顾晨,几日未见,没有人知道她是何等的想她。听了顾晨的话,顾清滢的眼神瞬间变了。顾晨的手是怎么伤的,她当时在场,亲眼所见,怎会相信这番话。
  她看过奏折,面若寒霜的道:“摄政王的手是如何伤的?怎会伤的这般重?刘淮,传太医院院首入殿,为摄政王诊治。”
  刘淮瞧了长公主一眼,躬身应下。
  顾晨平静的道:“无意中被铁钉刺伤。本以为是小伤,养一养便会好,未曾想到会伤到这般重。”
  顾清滢看向顾晨,眸光幽深。
  无人再开口,大殿内静悄悄的。李太医终于来了,殿内总算是有了响动。
  顾清滢道:“李太医,给摄政王看一下手上的伤。”
  李太医领命,从地上站起来,躬身道:“殿下,请容微臣诊看。”
  顾晨将右手伸了过去。
  李太医将包扎的白布解开,只一眼,目露惊色。
  “这……这……敢问殿下,这是如何伤的?”
  “被铁钉刺伤。”
  李太医又仔细的看了看,掌心的肉腐烂了一大块,若是扒开,就能看到里面的骨头。他擦了擦汗,不知如何是好。有离得近的大臣瞧见了,倒吸了口凉气。
  顾清滢将下面的反应看在眼中,心提了起来。
  “李太医,摄政王的伤可还好?”
  李太医瞧了一眼神色如常的瑞王,正过身子,咽了咽口水,道:“摄政王的伤……极重。殿下的手,以后恐怕……不能动作如常了……”
  顾清滢一下攥紧手,道:“极重?怎么个极重?”
  “回禀殿下,摄政王的掌心已经……腐烂……要将腐肉挖掉。挖掉之后也不知新肉能不能长好……就算长好了,怕是也会有些妨碍……”
  这话说的既含蓄又清楚。
  “李太医乃太医院院首,难道没法子能治好?”
  李太医跪地,道:“这伤若是一开始就好好治,还可无碍。可如今……如今伤势扩大,腐肉已经太深,近乎入骨……”
  顾晨听着李太医的话,毫不在意的拿过白布,自己在那一圈圈缠了上去。
  顾清滢死死的盯着顾晨。
  顾晨道:“李太医,帮本王把这系上。”
  李太医赶紧起身,小心翼翼的打上结。然后躬身站在殿内,不敢抬头。他心中疑惑,沈医女怎么没有给摄政王医治?若是沈医女一早看到,定能治好。现如今……怕是沈医女也难呀。
  顾晨再次躬身行礼,道:“臣的伤,难再痊愈,无法再为陛下分忧。既无法再为陛下分忧,便不可忝居高位,请陛下恩准臣辞去摄政王之职。”
  顾昀这次很是谨慎,没有贸然回答,而是道:“摄政王伤得如此重,朕心痛之。然,请辞一事,朕实难决断。皇姐意下如何?”
  顾清滢的眼睛就没离开过顾晨,此时缓和了语气,柔声道:“先帝亲封瑞王为摄政王。本宫知晓摄政王的伤势,痛心不已,可先帝的旨意怎能违背。大周和皇上也不能没有摄政王。还请摄政王体谅先帝,体谅皇上,体谅本宫。再者,这伤只是难治而已,定能治好。李太医,你即刻回太医院与众太医商量出个法子,必要治好摄政王的手。”
  在朝会之上,李太医还能怎么说,只能躬身应下。
  顾晨道:“臣已经请了几个大夫看过,都言无法医治。长公主殿下不必再为臣费心劳神了。”
  顾清滢强忍着心中的怒火,没有说话。
  大谏张松玉躬身出列,道:“殿下不要如此悲观,再试一试总是好的。诚如长公主殿下所言,大周不能没有殿下。即便殿下手上的伤不能治好,殿下依然可以口述旨意,处理朝政。还请殿下多为大周,多为大周的百姓考虑。”说着躬身一礼。
  顾晨对张松玉实在是没脾气,知道他是一心为国,没有私心。无妨,今日请辞不成,那便像舅母说的,三辞。三辞之后,想来张松玉也不好再阻拦了。
  顾清滢道:“张大人所言极是。今日早朝便到这里吧。请摄政王与本宫一叙。”
  刘淮见皇上没有话要说,高声宣布散朝。
  魏瑾亲自将瑞王领去了长公主的宫殿。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