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句话问的是王仁和卖家禽的老爷子,得到两人赞不绝口的称赞后,年轻嫂子也爽快,“那你给我称一文钱的,我少来点回家尝尝味儿。”
后头来的那个婶子见状,担心周檀盆里的豆腐不够,忙说:“给我也来一文钱的!”
有人捏着两枚铜板喊道:“我也来两文钱的豆腐!”
买豆腐的人一来就组团来,周檀的手脚没有三娃子一个孩子麻利。
于是两人换了位置,周檀负责收钱,三娃子负责切豆腐,称豆腐。
卖完大半盆豆腐,围着的人群才散尽。
刚才那波人多不假,但是人太多,周檀没来得及一一给切点尝尝,所以每个人都将信将疑,本着反正就一两文的心态,买得不多。
周檀和三娃子将将从吵吵嚷嚷的收钱声和卖豆腐声中解脱出来,终于松了口气。
这下,三娃子一直坐不住马扎的屁股此刻也做得稳稳当当。
周檀失笑,没有手表,他只能通过头顶正当空的日头来判断时辰。
隔壁的老爷子已经拎着鸡笼收摊回屋午睡了,一旁的王仁父子此时还不觉饿,都在忙着招呼生意。
周檀懒得起身,从钱箱子里掏出几枚铜板,又开始使唤起了三娃子,“三娃子,去隔壁那个馄饨摊买两碗鲜肉馄饨去!”
之前经过那个馄饨摊的时候,他就闻到了馄饨的鲜香袭人的香气。
三娃子听到两碗后起身的动作顿了一下,才跑去了馄饨摊儿。
回来的时候是带了两碗馄饨,但回来时又将剩下八枚铜板递还给了周檀。
周檀惊讶抬头,一碗鲜肉馄饨五文,他当时还怕来时听错了数目,所以多给了几枚。
但绝不会剩下八文钱之多。
他视线落在了三娃子放在自己手里的那碗馄饨,“你用自己的银钱买的?”
三娃子点头,之后甭管周檀再怎么问,他一声也不吭。
周檀捧着自己这碗馄饨有些无奈,又有些默然。
他确实没想到这小子居然这么倔。
沉默半晌,才温声,“今日就算了,日后你只管记着,我雇人都管饭,不是专为了你才买的饭。”
说罢,将碗里的鲜肉馄饨拨了几个到三娃子的素馄饨碗里,“赶紧吃,吃完了还得卖豆腐。”
三娃子往嘴里把馄饨的动作一顿,脸涨得通红一片,张了张嘴,最后还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连着卖成了豆腐的好开头,接下来运气反而像用光了似的,被吆喝声吸引来的人看了几眼过于新奇的吃食,转头就去了别的吃食摊子。
三娃子急得额头直冒汗,嗓子都要喊冒烟儿了,回过头看着淡定坐在那里的小哥儿,一股皇帝不急太监急的不解焦急几乎要冲破眼底。
“檀哥儿,你咋不急啊?!”
“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有人买,不愁回头客。”
周檀到底多活一辈子,痴长几岁,明白做买卖是件急不得的事情。
不是谁都有耐心和底气,拿着好几文,去尝试街边随便一个新奇吃食。
而他之所以淡定,一是不得不淡定,二则是凡是吃过豆腐的人都给予了非常大的好评,他自然有底气。
一旁刚卖完烧饼的王仁此时也安慰他们:“这地界急不来,而且你们的豆腐是真的好吃,肯定会有人来买的。”
一旁的老爷子也有些不好意思地把摊子往一旁挪了挪。
周檀摆手,优哉游哉地摇着老妇人从家里给他拿的蒲扇,“老爷子不必挪,我这豆腐不愁卖。”
日头渐渐西去,周围开始零零散散地开始收摊了。
王仁也早已带着孩子收摊回家做饭了,周围只剩下守着鸡鸭和鸡鸭蛋的老爷子还在一旁眼半眯半睁地假寐。
周檀看了眼天色,也起身准备收拾摊子了。
他倒是想得很开,总归今日已经卖了大半盆豆腐,万事开头难,如今已经成了一大半,也是个高兴事。
刚把背篓背上,就见一个人步履匆匆的来了,一脸焦急地直奔周檀的小摊,见周檀还没走,脸上不禁涌上了喜色。
来人是位年纪稍长的汉子,一身短打,泛着股鱼腥味儿,手里还拿着个空木盆,看着周檀已经背上的背篓,抱着可能没卖完的希望问道:“小哥儿,豆腐还有剩下的吗?”
“有!还有不少呢。”
周檀连忙将背篓放下,三娃子也喜形于色地从自己身前还没背上的篓子里拿出秤砣来,准备称豆腐。
短打汉子往装豆腐的背篓里瞅了一眼,十分果断地说道:“剩下这些俺全要了,你赶紧称称。”
这话一出,不仅是周檀和三娃子惊了一下,就连自诩大半辈子见多识广的老爷子也下意识朝短打汉子那儿望过去。
周檀认出这是先前买他三两豆腐的那个人,好心提醒,“天气虽然凉,但买多了吃不完,还是容易坏。”
他虽然也想卖掉豆腐,但做生意的基本底线还是有的,不想坑人。
谁知短打汉子大手一挥,豪迈地说:“没事,俺家小子多,都喜欢吃你这豆腐,炖上菜,两顿就吃完了。”
可能是嫌刚才的话不够有说服力,又补充道:“俺本想着买回家尝尝味儿,没想到你这豆腐一上桌,俺老母竟然能吃得下,直念叨着软烂,还吃了整整一碗!”
周檀也听明白了,不仅家里吃饭的嘴多,还是位家中有老母的孝子。
“豆腐一共还剩五斤二两,收您二十六文吧。”
那半斗的黄豆浆,一共做了十几斤豆腐,卖了大半,还剩下五斤多一点儿。
短打汉子也是个常年做卖鱼买卖的,在心底算了一遍价钱,利落地把钱给了收钱的三娃子,端着装满豆腐的木盆,面带着喜色,步履匆匆走了。
短打汉子刚走,周檀还没来得及收拾好秤砣,就听到一道急切的喊声。
“那边卖豆腐的小哥儿!别急着走,我还要买一斤豆腐!”
只见一个婶子手里攥着一个空碗,匆匆跑过来。
豆腐这么受欢迎,周檀也不知道该笑还是该遗憾地笑了。
“婶子,豆腐已经卖没了,刚有个大哥回家吃着好吃,就过来把剩下的都给包圆了。”周檀无奈一摊手。
“啊,你说这事儿整的,我刚才就该多买点儿的。”婶子顿时像痛失白捡的细粮似的唉声叹气。
唉完了,还不忘跟周檀提一嘴,“你赶明儿还在这儿卖豆腐吗?”
第18章 雇人
钱都送上门了,不赚那是傻子。
但周檀今日只能当回傻子。
他心里滴血,脸上带着些许歉意,笑着回道:“明日不摆,这豆腐做得慢。我后日来卖,还是在这儿卖,到时候一定给您留一份儿。”
婶子答应,“成,那后日我来这儿等你,你可一定得多做点啊!”
“一定!一定!”
周檀再三保证,才让婶子扭身离开。
两人终于得以背上背篓回村。
临走前还在老爷子那里买了十个鸡蛋,花了二十文,老爷子还十分慷慨地送了一个。
当然,这都是有目的的。
老爷子仔细叮嘱道:“这位置我一定给你留着,后日你可一定得给我多留点豆腐啊。”
周檀:“……”
只好以重重的一个点头作为回答。
回去的路上比来时轻快很多,两人背篓里没了最沉的豆腐,这两个背篓连周檀都能一起拎起来。
周檀好容易搭着两条腿走回家,一坐下来差点起不来,强撑着浑身的酸涩强塞了三娃子两个鸡蛋,叫三娃子带回家去吃。
见三娃子又想将鸡蛋放回来,他声音虚弱地摆摆手,“累了,别和我掰扯这两个鸡蛋了,明日歇一天,后日你闲着就过来帮忙。”
目送三娃子远去,周檀坐在堂屋屋门门槛上,终于卸了浑身的力气,软了身子滑倒在地,几欲昏死。
当晚,他倒在炕头上歇息了很久,才起身下炕准备给自己做个能当夜宵的晚饭。
家里没剩丁点儿豆腐,幸好他今日还在卖鸡蛋的老爷子那里买了十个鸡蛋,给了三娃子两个蛋,还剩下八枚。
锅里有早上提前煮好的米饭,现在已经冻得邦邦硬,最上面一层泛着透明的黄壳。
周檀将米饭都铲了出来,刷干净锅,生火添柴后,然后用干净布头在锅底抹了一遍沾上油光。
在灶沿处动作利索地磕了两个蛋,就着大火翻炒几下,嫩黄焦香的炒鸡蛋就成型了,他只撒了一小撮细盐在上面。
凑到鼻子前一闻,就是一个味儿,香!
炒鸡蛋铲碎,倒入冷米饭,翻炒受热均匀后,又撕了些白菜叶子炒了进去,直到米饭松散,和金黄色的鸡蛋碎混合均匀,起到点缀绿意作用的白菜叶子也软塌了下来,才将蛋炒饭铲出来,倒了足足两个大粗瓷碗,碗碗冒尖。
周檀吃了整整一碗冒尖的饭才停了下来,他今天一天累过了头,实在胃口不大,现在身体疲惫得很,发出想回去休息的警告。
但睡前他还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要没有做。
还没数钱呢。
今日赚了多少银子还没数。
其实这些豆腐到底能卖多少银钱,周檀心里估摸着有数。
但银钱切切实实拿在手里一枚一枚数着的感觉,还是让人难以抗拒。
所以……周檀打起精神来,美滋滋数铜板。
一文、两文、三文……一共八十九文。
他今日一共赚了八十九文。
除去雇三娃子的十五文,他今日吃的鲜肉馄饨五文,半捆柴火钱两文,一共赚了六十七文。
哦对了,还有十一枚鸡蛋,花去了二十文。
四十七文,在一个成年人在县城卖苦力才能赚三十文的大环境下,已经算得上一个不错的试水了。
周檀乐呵呵地将哗啦啦的几十枚同伴装进自己的贴身钱袋中去。
这三间茅草屋连只野狗估计都挡不住,更别提别有用心的人。
他索性把所有的银钱分成两份,一份用木匣子装着埋在他睡的西屋的一个角落的泥地底下。
剩下的碎银子和铜板都放在贴身携带的钱袋子里。
这一天走了老远的路,周檀特意在锅里烧了锅热水,用擦脸巾子沾着水擦了擦身子,才安详得像具尸体似的倒在炕上睡了过去。
-
昨天豆腐摊的小试水很成功,再加上天气逐渐冷了下来,多做一些豆腐卖不了还能自己留着吃。
所以现在开工的首要任务就变成了雇个人推磨。
“春婶子,桂哥儿不在家吗?”
“不在,一大早人就跑没影了,也不知道一天天的哪来这么多玩意儿。”春婶子想到自家小哥儿那个不省心的样子就没好气,嗔怒道。
“你来找桂哥儿啊,五牙儿你赶紧去那边那个啥来着,啥……”
“不用婶子,我就问一嘴,我今日来是来找你的。”周檀出言制止。
“找我的?”春婶子喊话的声音一顿,好奇地看向周檀,“檀哥儿到底有啥事儿啊?你说就行,能办的婶子都给你办了。”
既然如此,周檀就不客气了。
他笑眯眯地说道:“我想雇个给我专门磨豆子的人,磨一斗黄豆给十文。”
春婶子也没想到周檀要拜托的事情竟然是雇人,给得价钱还如此大方。
“十文?!那可不老少啊!”春婶子惊讶地看着周檀,“那这人选你有啥要求不?”
周檀也很光棍儿,“婶子你把把关,力气大、干活利索就行。”
春婶子一琢磨,双眼就亮了,“那你瞧着我家五牙儿怎么样?”
周檀迟疑。
春婶子说得那叫一个头头是道,“你瞅你那要求,不就是找个驴子嘛,我家五牙儿啊,从小就属驴的,死犟!你就拿着拿鞭子使劲儿抽就行,他皮糙肉厚也不疼。但是五牙儿干活利索,力气在咱们村里都是数一数二的……”
周檀:“……”
从没见过还能这么推销自家孩子的。
刚巧从外头进屋的五牙儿:“……”
他从小属蛇,谢谢。
亏得他娘这么不懈余力地推销他。
周檀眼神往春婶子身后一瞥,努努嘴示意她快别说了,后头那双眼都要阴郁得滴水了。
春婶子收到周檀的眼神,还有些不明所以。
“他要是不……你干啥呢檀哥儿?”问完,就疑惑地往后一瞥。
就这么对上了五牙儿一脸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
春婶子轻咳了咳,假装清了清嗓子,“娘也是在夸你身体皮实有力气……”
五牙儿不理,转头看向周檀,“你要雇人推磨?你看五嫂子行不?”
镇上和县里的赚钱活计旁人来找估计还得碰运气,但对常年走街串巷混的他来说轻轻松松,所以他不准备连这点轻松活计都占着。
磨豆子对于村里有些常年不能出远门的婶子们来说很重要,就像及时雨。
原主记忆中并没有这个五嫂子的印象,周檀犹豫了一下,没有一下子就答应。
五牙儿看出了他的迟疑,也十分贴心,“如果你担心她干不好,我带你先去找五嫂子试试。要是不满意,也不用强求。”
这下周檀就没有什么疑问,利落回道:“成,那我们现在就去?”
五牙儿立马转身,“现在去,五嫂子应该在家。”
他们去的时候,五婶子正好在家拆洗自己的旧棉袄,打算给三个孩子做两件儿冬天的棉袄,到时候三个人轮流穿着出去也冻不着。
五牙儿将两人的来意道明,还特意说了得先试试磨些豆子,再做决定要不要她。
五嫂子只听到了磨一斗黄豆就能得十文,急忙应道:“家里就有黄豆和磨盘,我现在就磨行不!我还会”
12/61 首页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