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在夫郎文学里疯狂赚米(穿越重生)——荷包蛋里黄

时间:2025-03-31 10:46:50  作者:荷包蛋里黄
  王二:“……好。”
  可能是下半张脸捂在棉衣里,说话闷闷的。
  王二走后,周檀就开始在脑子里勾画菜单。
  首先豆制品是一定要有的,这是他们吃食铺子的特色。
  豆腐、豆腐脑、豆腐皮、豆腐泡……开个火锅店其实也不错,但只在周檀的脑子里浅浅地划了一道。
  拔霞供在这个时代早就有了,他们在北方多是吃的羊肉锅子配麻酱碟,各种滋补汤底和羊肉肉质根本拼不过人家当地乡绅富户所开的拔霞供。
  远的不说,光是平河县就有两处拔霞供,口碑和羊肉品质都不错,周檀上回在县里经过了其中一家时差点被久违的羊肉又膻又香的香气勾进去。
  在祖上就扎根于此地、广有人脉的本地商人富户面前,不论从哪个方面两人根基薄弱,根本拼不过。
  所以要想拔霞供生意红火,必须要另辟蹊径,走出一条别人无法复刻的路,那就是辣椒。
  但周檀只想了一下就遗憾地放弃了这个想法,原因就是辣椒远远没有达到开拔霞供所需要的产量不说,牛油他们就弄不到。
  战事将歇,国库空虚,服役的青壮回乡也抵不住青壮人口骤减,大片荒田待春种,百废待兴,谁敢为了口腹之欲动耕地的牛?
  反正没穿成皇亲国戚的周檀不敢。
  周檀打算等辣椒再长一长,攒足辣椒再想钻研新锅底。
  铺子大小充裕,地段也合适,可以将吃食分为两个部分:堂食和外带。
  堂食他打算按照时节来选菜,一楼大堂可以自选和点菜配合,可以节省人手。
  二楼隔几个包间,只点菜,菜品得是只有他们店才能吃得到的特色菜,周檀亲自上。
  这时候早有外带和送餐上门的说法,到时候早晨可以开个专供早点的窗口,专卖汉堡、饭团、淀粉肠、豆腐脑等等高热量吃食,供给周围码头扛货的工人。
  周檀将这些想法在脑子里捋顺了一遍,准备等中午王二来后跟他完善一下可行与否。
  一上午过去,外头的雪积得更厚了,周檀待在光线昏暗的小屋里再憋闷也不敢穿着刚从县里买回来的棉布鞋出门踩雪。
  想念前世的雪地靴和防水运动鞋了。
  中午临近饭点,屋门响起敲门声,同时传来的还有男人的询问。
  这下,周檀连下炕都懒得下,裹在被窝里喊了声:“进!”
  王二进门,入目就看到堂屋灶台上摆了两个木盆,里头是……泡水的豆子?
  收拾好炕上一切不该存在的东西,又怜爱地摸了摸那盆被他摆在炕上的辣椒苗,周檀磨磨蹭蹭下炕,准备干活。
  “下午你要做豆腐?”王二并无意外,豆腐这种新奇的东西一靠周檀一家做豆腐,就算批给货郎走街串巷到周围村子和镇上县里卖也远远不到饱和程度。
  周檀笑了笑,只是这笑怎么看怎么狡黠,像只干了坏事得逞后的猫。
  “经过一上午的冥思苦想,我想了一个咱们吃食铺子该怎么买卖的点子,你听听看。”周檀一本正经地说道,仿佛想了片刻就摆烂躺尸一上午的人不是他,将什么堂食外带小炒一股脑儿灌给王二。
  王二一下子接收了大量的信息,脑子一懵,紧接着皱紧了眉头努力消化这里面他完全听不懂的‘行话’。
  但是有些话他能听得懂,“一下子上这么多吃食,我们是不是要再请些人?”
  他们还没站稳脚跟,最紧要的无非就是旁人不会的吃食方子,而请人就意味着有方子外泄的风险。
  周檀摆手,“后厨先不用人,你一个就行,就是到时候找个上菜招呼的小二吧。”
  “石磨在墙角,下雪前我去找春婶子借的,都洗干净了,你先把豆腐磨了,然后搬捆柴回来。”说着,从碗柜里抽身,递过去两个超大的煎饼。
  王二诧异地接过来,他脑海里忽然想起了之前路过村里人说起这周茂家的小哥儿手头稍宽裕些就开始胡作浪费,一日竟然吃三顿……
  他倒是没什么别的想法,就是惊讶居然还有自己的份儿。
  见王二投来的视线,周檀看懂了,翻了个白眼,“你饿得没力气,这一下午的活谁来干?”反正不会是他。
  王二笑了笑,大口咬下有些凉了的煎饼。
  柔韧有嚼劲儿的干香饼皮儿,里头的薄脆对得起它的名字,不光是薄脆炸过的香酥,还有豆面单纯的粮食香气,以及一口咬下去咯吱咯吱脆生生的萝卜咸菜碎疙瘩,给整个煎饼都浸染上了咸香,堪称点睛之笔。
  “这是、煎饼?”王二迟疑道。
  “嗯?县里也有卖的?”煎饼这种东西早就有了周檀也不失望,他还想尝尝县里卖的煎饼果子是什么味道、好不好吃。
  “不是,是我回乡时途径青州,当地酒家的店小二让我多买些煎饼,路上当干粮方便果腹又不容易坏。但论口味,你这个煎饼比那个好吃很多,里头还加了不少料。”
  周檀听到一半就知道王二说的是什么了,吃起来跟纸一样干涩辣嗓子的煎饼,摆手:
  “此煎饼非彼煎饼,我这是煎饼果子,肯定比没加料的好吃,但也不易保存。”
  王二边吃边听周檀给他再次详细解释了一番店铺经营模式,后厨暂定就他们俩人,最多加个跑堂和账房。
  王二若有所思,吃完放下碗就开始磨豆腐。周檀则蹲坐在小板凳上,守在灶膛前点火烧水。
  两人各忙各的,一旁趴在灶膛旁取暖的小黄狗也醒了过来,小土狗长得还挺快,不过几日间,身形就大了一圈,四足着地能有周檀小腿三分之一处高了。
  它醒来睁开眼就开始到处嗅闻,埋头嗅来嗅去,不知不觉就到了门槛处,小尾巴也越摇越快。
  忽然,它猛地一后退,再一蹬腿,冲着门槛外头汪汪大叫,不时发出呜呜的威胁低吼。
  “黄豆?”周檀意识到门外可能有情况,忙对王二挥手,又朝西屋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赶紧躲进去避一避。
  王二却迅速起身,大步走到周檀身前,看着黄狗这副警戒的状态神情有些冷,低声说道:“屋外人怕是来者不善。”
  周檀也反应了过来,拎起一直倚在碗柜的柴刀递给王二,他这副小身板还是躲在后头不碍事。
  王二轻轻推开一丝门缝,小黄狗嗖的一下就凶猛地蹿了出去,然后被比它身子还高大的门槛挡了回来,踉跄几步还往后跌了个跟头。
  周檀努力憋笑,都这种时候他也不想笑。
  视线透过门缝往左右两边扫了一下,没发现什么,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可能人就藏在视野盲区。
  这般想着,王二低头一扫,余光瞥到了门槛外侧那两只血淋淋的野鸡。
  “……”
  他想起来了。
  他今日中午来不是空手来的,还带了两只刚从山上打的‘伙食费’。
  王二低头看着野鸡,眼神幽深,思索半天还是起身将那两只野鸡拎了进来。
  果然,一直凶猛叫唤着的小黄狗看到目标叫得更凶了。
  确实是这两只野鸡闹的乌龙。
  对上周檀由困惑到了然再到我看你怎么编的戏谑眼神,王二轻咳一声,“门外头有两只野鸡,也不知道谁忘在这儿的。”
  周檀没忍住直接笑出了声,嘎嘎乐得直后仰。
  王二只得更加用力地磨豆,试图用卖力干活来掩饰自己的不自在。
 
 
第45章 存冰
  饭要一口一口吃, 事要一件一件做。
  他们人手不足,根基不稳,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 先做几样打出名声,再一点点往里头添置。
  两人一下午的功夫做了豆腐、炸豆腐泡、豆腐皮、素鸡等各种豆制品,工序琐碎费力气,即使做出来的分量不多, 也把周檀累得够呛。
  分出一部分做小炒来试菜,红烧豆腐、炸豆腐块、豆腐泡酿肉、凉拌豆腐皮丝、皮蛋拌豆腐、春卷、烤素鸡串……
  试到后头,周檀都有些恍惚。
  今夕是何年?
  炒出一样两人就尝一样,吃到最后肚子都没什么空地儿, 周檀满足又遗憾地喟叹, “要是有新鲜的鲫鱼或是海带,和着嫩豆腐炖汤一定十分鲜美。”
  王二也吃不动了,说:“鲫鱼好找, 平河河岸到处有卖, 至于海带……那又是什么新奇的吃食?”
  周檀一顿,搪塞过去:“我在一篇游记中看到的, 没有亲眼见过真假,你刚才吃这些觉得哪样可以做小炒?”
  轮到这个问题时,王二难得面色有些古怪, “这些豆子做的东西都有一番妙处, 只是……”
  “只是你我二人的厨艺只够格让人吃个新意?”
  见他迟疑, 周檀干脆自己揭开遮羞布,彻底摆烂了。
  他做菜之前能收获好吃的夸赞肯定不难吃,但那是因为他做菜舍得放油放料。到了县里,酒楼的大厨都是真材实料、舍得放油放料的手艺人, 甚至有些还有家学传承。
  他炒个家常菜的水平,哪敢班门弄斧?
  如果说在王二下厨前,周檀还抱着一丝希望。
  兴许男人就是个没有被挖掘的厨艺好苗子呢?
  那吃过之后,他只恨自己长了张嘴,这口不明物体居然还要委屈他的胃来消化。
  王二将锅刷好后,就识相地保持着沉默,不敢吭声。
  “所以小炒肯定还得雇个厨子,那小炒儿这事儿就先放放吧,等我们把招牌打出去,再一边找厨子一边研究菜色吧。”周檀越想越觉得麻烦,干脆先摁下不提。
  “那这些豆子……”
  周檀摆手,“这些豆制品留着,明日我让你看看什么叫麻辣烫!”
  他都想好了,小本买卖嘛,天冷卖麻辣烫,天热卖红油钵钵鸡,到那时候辣椒种植也快成规模了,到时候什么冷吃兔红油面皮抄手他可以吃个爽。
  又是一个他听不懂的新词。
  王二低下头,试完菜后灶台一片狼藉,地上也摆满了瓶瓶罐罐,他收拾起来,又把碗筷都刷干净才走。
  至于那两只今日没空料理的野鸡,他走之前也都拔毛剁好放到碗柜里干净的木盆里,正值寒冬放碗柜里一两日坏不了,只是他走之前叮嘱周檀明日挖点雪放木盆里冻上,就能放很久。
  王二这话提醒周檀了,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也是古时候大户人家存冰的日子,他有物品柜加持,好歹也算半个大户人家,雪下得这般厚,存冰也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说干就干,他把物品柜里大大小小、功能不一的匣子全都整理出来。
  一共四个匣子,也代表着他来到这里已经一个多月了。
  豆腐方子是个很小的木匣子,大概只能放几支寻常人家女子首饰,他把那张想留个念想舍不得毁掉的a4纸、所有身家银钱和这三间房的地契放在一起,塞得满满当当,甚至多出来的铜钱还被他塞进了别的匣子里。
  发放辣椒苗的匣子里装着除了干姜外没怎么动过的药材。
  标枪匣子之前说过,装的都是防身的家伙,铁器和匣子间的空隙也被他塞满了银钱匣子没装得下的铜板。
  剩下的能存冰的就只剩下上周发放的装铁锅的木匣子,四四方方半人高,体积不小,里头还装着那口刷干净的铁锅。
  不然就把铁锅掏出来放到西屋吧……思索间,他忽然想起了这周的盲盒今天下午已经发放,他当时不便拆开还放着呢。
  心里默念着‘开’。
  一个巨大的木箱忽然出现在炕上。
  具体有多大呢?
  他差点以为自己是那只被压在‘五指山’下的猴子……
  看着占了大半个炕的箱子,他好半天才颤着手去摸箱子。
  箱盖太高,他不得不在炕头站起身来,然后脑袋贴着屋顶,屈膝打开箱子。
  入目就是一片雪白,一股栀子花的香气迎面扑来。
  这是……棉花!?
  居然是在这个时代昂贵稀奇的棉花!
  如果不是担心自己跳进箱子里出不来,他恨不得把自己整个人都埋进去,狠狠地吸上一口。
  捞起一团,软绵绵的,深吸一口气后他惊奇地发现屋内忽然出现的香气并不是他脑子里臆想出来,而是真真切切从棉花里散发出来的。
  一种自带异香的棉花?
  他惊讶的同时又觉得意料之内,毕竟从这个盲盒中开出来的有些东西不能以普通来形容它们。
  a4纸还是寻常,到一株‘生命力顽强’的辣椒苗时就不能用常理来看,结果速度和产量堪比复制黏贴。
  而且现在是探讨棉花神不神奇的事嘛,周檀看着这个大箱子迅速想到了它的归宿。
  存冰!
  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而且这个匣子还及时雨般解决了周檀即将面临的难题。
  四个木匣子,两个物品柜,大的套小的,小的套更小的……三个木匣子套娃套成一个物品柜,武器匣子则因为过于出众的外形有幸独占一个物品柜。
  这下好了,有了这个占了大半铺炕的木‘匣子’,小小一个武器匣子根本算不得什么。
  摸黑好办事。他顾不上入夜后屋内火烛暗,找到上回在县里裁的月白麻布和青白麻布,各十二尺,花了将近九十文。
  两种布全都展开铺在炕上,然后他把头往箱子里头一埋,就开始疯狂往布料上扒拉棉花,箱内的棉花没有压太实,所以周檀最后扎紧了两个小山大的包袱后,炕上只剩下了浅浅铺了小半边炕的白棉花。
  棉花箱子彻底空出来了,可以开始存冰了!
  夜凉如水,寒气仿佛透过干瘪的芦花袄钻进了骨头缝里,他刚一推门迈出去一条腿就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太冷了太冷了,棉花救他狗命,青天盲盒大老爷受他一拜……
  这般心里碎碎念着,将注意力从把人冻成狗的天气里拉出来。
  空旷的院内被遍地的雪照得亮堂堂,雪地上的人无处遁形。
  幸好修了高大的青砖院墙,不用担心村里人哪个大冬天出来偷鸡摸狗的看到他接下来的操作。
  周檀一挥手,暂时安置在棉花箱子里的水缸悄然出现在小院中。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