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缸里满满当当,是下午烧好后放到堂屋里的冷白开,本来他准备用在明日试菜上,如今倒是误打误撞给了周檀一个便利。
水缸上头盖上木板用石头压着,周檀赶紧小跑着蹿进屋内,明日他必须要起早赶制棉衣,不然早晚被冻死。
翌日一早,还是棉衣的诱惑力大,周檀窝冬这些日子终于赶了个早起来。
往灶膛里填两根柴继续烧着炕,脸都没洗,就连屋外哆哆嗦嗦冲,打开盖子确定水缸里的冰冻得结结实实后,周檀伸手摸着冰凉沁手的冰面。
他昨日和王二定好这两日都要早些时辰来,没时间一点点拿铁剪子凿了,不仅效率低,凿成碎冰渣子也不是他想要的。
所以他打算试试看能不能在两者暂时不能分离的情况下直接将冰收进物品柜中的棉花箱子里。
修长白皙的指尖刚一触上去,他心底几乎是同时默念道:收冰!
下一秒,水缸瞬间空了。
水缸形状的大冰坨子则出现了棉花箱子里,小小一‘缸’只占了不到五分之一。
周檀嘴角疯狂上扬,有此箱还愁什么夏天天热没有冰用?
一时间,各种冰酪酥山果子冰沙冰饮……把他的脑袋塞得满满当当。
回屋时还不忘到院子角落挖些干净的雪,放到碗柜里两只处理好的野鸡的木盆里。
反正还要焯水,也不在乎雪到底干不干净。
刚收拾好炕上那些搂着睡了一宿的棉花团,苦力就翻墙过来了,不用周檀招呼,自己熟门熟路地坐在了烧火的位置上等着吩咐。
连着四日试菜,年后铺子的菜色也渐渐定了下来,头两日两人吃得那叫一个满足,这么大荤大油了两日,到了后头只恨不得日日啃萝卜。
至于棉衣棉被,棉被他可以自己缝制被套,缝个四四方方的布袋子谁不会,但棉衣是真的无能为力。
苦恼了两日后,他果断端着满满一碗腊肉春卷,和裁衣的料子一起送去了春婶子家。
翌日一早李桂就把成衣送了过来,还格外送了捆自家做的红薯粉条。
说起来,周檀不得不叹服这个时代有多混乱,原本还在美洲大陆老实待着的红薯和土豆居然已经出现在了大焦,不对,按这么搞美洲还存不存在都是未知。
只是红薯由于长得又小又奇怪,大家都不怎么重视这些蒸起来水唧唧、看上去怪模怪样的吃食,土豆倒是因为饱腹的特点广受欢迎,但普遍种植于西北沙土地,他们这边商队也少有往这里运土豆良种,种的农户不多。
但不管怎么说,有了红薯和土豆这种饱腹量大的农作物,种得再干瘪细小,饥荒来临时也能多份生机。
他不贪心,要是再把辣椒和洋葱送来就好了,他也不用这么偷偷摸摸地藏着掖着辣椒苗,还得想法子怎么合理拿出来。
棉衣送过来就是两层单布,中间留出塞芦花或是破絮的宽裕,平民百姓的冬衣都是这样做的,大多用些陈年破絮混杂一些缫丝用剩的零碎脚料作为保暖填充物,宽裕些的人家还会在棉衣外头加层兔皮或狗皮坎肩。
周檀家里原也有两件兔皮坎肩,只是周母卧病在床时被他全都变卖换了药钱。
丧事过后,一直养在家中没有独自生活手段的原主更是差点将家里仅剩下来值钱的铁器:铁锅铁剪子柴刀变卖换粮。
换上那间塞得鼓鼓的棉衣后,周檀浑身都暖了起来,冰天雪地在外头站着也没冻得牙齿上下哆嗦磕碰,在屋内走动了一会儿竟然热得额间冒出了点点汗意。
就是脚下还差双防水的棉鞋,回头杀两只兔子硝制好兔皮做外皮防水,里头填些棉花,那得有多暖和啊。
这晚入睡前,周檀还特意看了眼后院那群正库库吃干草的兔子。
带着种遗憾和满足两种矛盾的心情入睡。
临近年关,村里人也没工夫各家串门窝冬唠嗑侃大山,过年的氛围也红火了起来。
家家户户开始炒制年货,攒了一年的油也下锅炸肉炸丸子炸小鱼,大门的对联也齐齐贴了上去,村里人忙得不可开交,连孩子都被指使出去挨家挨户送炸货和面点。
窝冬时的八卦心思也就随之歇了下来。
这也导致了王二一声不吭请了村长媳妇钱婶子做媒人去周茂家提亲这件事,村里人年前两日才知道。
这、这俩人怎么凑到一块儿去了!?
第46章 入赘
别说村里人惊掉了下巴, 头一回做媒人的春婶子当时听到王二说的话也惊得不知所措,摸不着头脑。
她还以为王二刚回村,不知道周檀因为那件破事儿对做媒提亲还有些阴影和不喜, 还劝道:“你是真的稀罕檀哥儿?檀哥儿如今虽是一人……”
王二说话中气十足,一句话让钱春直接哑了。
“婶子,是我入赘。”
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瞪圆了眼, 村长手里正编着竹篓的动作都猛地顿住了。
下一秒,不约而同地在心里皱紧了眉:
这王二穷成这般了?怎的都打起了绝户主意……
等人走后,春婶子先忍不住了。
“好好一个有手有脚的汉子要入赘!?呸!我看就是打的檀哥儿那三间屋和一院墙青砖的主意!”
李桂忿忿补充:“还有檀哥儿的豆腐生意!”
村长李三银虽然觉得不至于,但多少也觉得这王家小子今日来是不怀好意, “孩儿他娘, 你吃过饭就去檀哥儿家里问问这事儿,要是檀哥儿不同意这事儿就算了,谁也不准提了。”
钱春连忙点头应下。
李桂转了下眼珠子, “娘我也去!”
钱春作势要打他, “你个未出嫁的哥儿去作甚!留在家里给我把碗橱剩下的瓜子炒了!”
钱春来的时候,周檀还不明所以, 盘坐在炕上笑嘻嘻地递果脯给她,这果脯还是王二前日拿来的。
钱春东扯西扯半天,才吞吞吐吐把事交代了。
说完还犹豫了下, “上回桥水村的人是个坏胚子, 这回我瞧着那王家小子似是个好的, 就是吧,他家里就剩下他一……”
周檀听到入赘时微怔了下,回过神来,对着春婶子笑道:“好啊, 婶子你回去告诉他,就说我同意了。”
王二办事效率还挺快。
“一口人了,配你还是差…你同意了?”
钱春还以为周檀暂时不想考虑嫁人的事,没想到答应得这般干脆,早知如此那她该提早介绍她娘家侄子呀!
“嗯,婶子,其实我与王二曾见过一两回。”周檀故意将两人关系说得含糊。
“啥?你俩早见过了!?”
“怪道王二忽然来我这,一上来就要定亲,我还以为是他自己单相思呢!”钱春一拍大腿,感叹道。
这两人要是不说,还真没人敢将他俩联系在一起。
檀哥儿靠着做豆腐养活自己绰绰有余,就是一个人势单力薄了些,她本想着等他不抗拒婚事后给他介绍自己娘家侄子,就算看不上她娘家侄子也得给人再找个家族兴旺、四世同堂的人家,这样才不会被村里人欺负到头上。
谁知出来个自愿入赘的王二?
除非家中实在揭不开锅,哪个好人家会让儿子入赘?
这下好了,王二家里也就剩下他一个汉子,连个长辈都没有,说入赘就入赘。至于王花,谁不知道她是个什么货色,指望她帮衬侄子不如指望母猪上树。
看着周檀这副小哥儿家情态,钱春还是觉得不太好,这两人上头都没有长辈帮衬,以后日子怕是不好过。
王二还比檀哥儿大了足足七岁,家中只余下两亩下等田和三间茅草屋,回村这些日子也没见手头有多宽裕,不然咋不修修那三间草窝子?
这回难道不是惦记上了檀哥儿家中的三间屋和豆腐生意?
而且这王二离家时岁数还小,老是瞪着一双黑黢黢的眼珠子低头来去匆匆,看不大出来品性,这么多年过去焉知有没有长歪?
钱春担心檀哥儿被人蒙骗,将事情细细掰碎了说给他听,深怕他为了贪图男人的花言巧语和英俊皮相一股脑儿地要往坑里摔。
周檀其实听到图王二英俊皮相时就想笑,但春婶子的心意他也知道,只安慰了几句后,说道:“婶子放心,我心里有数,就算遇人不淑也会给自己留条后路。”
钱春见他这般说,像是看着什么不忍直视的东西似的看着周檀,嘴里直念着:“完了完了,这下是真栽进去了……”
周檀想了想,“婶子,我真的是深思熟虑过后才决定同他成亲。我年后想着去镇上或是县里做点小买卖,总得找个人一起,您细想,王二不是最好的人选吗?”
见钱春仍不解其意,他慢吞吞地解释道:“我家就剩下我一个小哥儿了,说不好听的,嫁了人就是绝了户。”
“遇上了不好的人,人多的家里一大家子能把我蹉跎死,肯入赘的多半是些家里不受重视的,那样多半连带着我也跟着受气。人丁少的家里肯入赘的也都是些歪瓜裂枣,我看不上。”
“王二上无亲近长辈,说句难听的,对我反而不是坏处,至于有没有长辈帮衬着,我能赚银子,他身板能干,我们两人是强强联合啊!”
强强联合这个词春婶子听不太明白,但她明白檀哥儿是什么意思了。
想起自己也想给檀哥儿介绍个人丁兴旺的人家,她脸色就有些讪讪,赶紧找补道:“是婶子想岔了,这么一说王二是个好人家,上无婆母公爹伺候,也无妯娌间矛盾一说,你过去不会受委屈。”
周檀心情很好地摇摇头,“不是我过去,是他过来。”
看着小哥儿自在得摇头晃脑,春婶子这下是信了两人是真想成亲了。
总之一套过程下来,王二和周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顺利定下了亲事,合了八字,过了礼,就等着年后正式办喜事过门。
因为两人的双亲长辈俱不在世,村里乡下也不太讲究繁复的规矩,所以一切从简。
纳采、问名、纳吉都是一两日内完成的,其中需要长辈的环节还是王姓族里的一位年长老妇人和里正媳妇出面,当了见证人。
前三个好说,纳征是男方给聘礼以示尊重,不过两人的亲事不同其他人,王二是入赘,两人看样子也不太在意这些东西,所以这回就不讲究什么聘礼或是嫁妆。
周檀出大半的‘聘礼’,王二则自带着家当和‘聘礼’入赘。
这回村里人早早得了信儿,年货也蒸了,一早就来了周檀家敞开了的院门口围着往里瞧。
远远看过去都是人头攒动,乌泱泱的一大片。
这下村里有些和周檀亲近的人都进了院子里头,老妇人和钱春还在屋内瞧着,那叫一个开了眼。
钱春还想起自己前几日说的王二家贫,不知为何觉得自己的脸有些疼。
原本应该周檀的聘礼先行‘抬’上来。
当时村里人纷纷翘首以盼看热闹,却迟迟不见周檀动作,大家还在左看右看聘礼是否在院子后头时,就见周檀从怀里掏出了一个东西。
一个一看就是胡乱打的、还带着毛刺的粗糙木匣子。
周檀没有故弄玄虚,很快打开了匣子。
匣子里面赫然只有一张软塌塌的黄草纸,还隐隐透着大团大团晕开的墨迹。
院内的人看清后愕然,窃窃私语地传到围在大门口的村里人耳朵里直接炸开了锅。
周檀耳边还能听到不知是谁嗤笑出声,似乎是在笑他寒酸。
只有院内少数几个人觉得周檀不是这样的人。
王二则眼底一直带笑地站着岿然不动,那副淡定自若、胸有成竹的模样惹得不少人嗤他个大男人没骨气,白送给人当上门女婿。
面对着大家的哗然,周檀不以为然,笑了笑。
将木盖子合上,随手匣子抛给王二,“豆腐方子,以后你跟着我做豆腐。”
哗——
那张破烂草纸居然是珍贵的豆腐方子!?
第47章 冬笋
这哪里是不重视啊!?
环水村里的人如今谁不知道豆腐是个好吃量大的新奇吃食?
周檀居然把这么重要宝贵的方子说给就给了, 这哪儿是不重视不满意?
这简直是太满意了。
打量和艳羡的视线不禁在王二脸上和身板上徘徊,村里几个游手好闲或是家贫娶不到媳妇的汉子此时一边觑着人,一边心里泛着酸。
周檀的聘礼简单却贵重, 王二准备的‘回礼’早早搬到院子角落,此时也抬了上来。
两个实木大箱子,沉得帮忙抬箱子的汉子暗中龇牙咧嘴。
村里人注意到这一点,还点了点头, 李正根没挤进去院子里头,在院门口看热闹,看到箱子后,“打了这两个箱子, 二小子过去也算体面些。”
话语间还特意将‘嫁’过去这个嫁字含糊过去, 村里有些人看着王二长大的邻居和族老对王二要入赘这件事还是接受无能。
各种好言相劝威逼利诱都用上了,人家汉子自己铁了心想嫁,他们这些隔了几层的老家伙们也只能愤恨地直拍大腿, 在屋里骂骂咧咧罢了。
也因为王二对入赘迫不及待的态度, 村里人或多或少觉得他没多少家底,对这两箱子的回礼也没有多少过高的期望。
谁知箱子一开, 唱礼的老妇人一开口直接惊呆了在场人。
“活雁一对——”
“红布一匹——”
“黑熊皮一张——”
“狼皮两张——”
“白芽团茶两块——”
“福记……”
两块稀罕的茶饼、一整匹红布,一张熊皮两张狼皮……甚至还有两只活的大雁,也不知大冬天王二从哪里搞到的!
院里院外的村里人越听下巴越往下掉, 听到后头更是震惊, 最后听完神情都麻木了。
弄了半天这俩身家都不浅啊!
原本还觉得王二入赘不怀好意的钱春婶子等几个婶娘和同龄待嫁的小哥儿也都震在原地。
莫非这王二是真的中意檀哥儿到心坎里了?
29/61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