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对视一眼,搁旁边站着。
几十个汉子分配好之后,就开始忙活了,手里拿着一端尖利带着倒钩的冰镩,往冰上凿。
“咔嚓”一声,冰镩一端扎到冰里,姜乐看在眼里,觉得那后坐力,手都能震麻了,偏偏凿冰的汉子好像一无所觉,把冰镩拔出来,由于有倒钩,瞬间有不少冰都被钩的四分五裂。
这些汉子都有经验,没一会儿,一圈的窟窿都凿好了。
张万兴和赵满仓看差不多了,让有经验的村民上,把渔网从一端穿过去,每个圆孔都有一个引绳木棍,把渔网固定在上面,终于,渔网被挂在了河下。
赵满仓挥挥手:“行了,回去吧。把自家娃娃都看好,别往这边来,要是出了事,哭都没地方哭去。”
姜乐挠挠头:“这就回去?”
俞和衷见姜乐对冬捕的过程好像完全不了解,也没多问,只说:“要等下午天快黑那会儿才能收网。”
姜乐想想也对哦,刚下网就捞上来,渔网里肯定没有鱼。
怪不得村里虽然来了不少人,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来了,估摸着下午就要全村出动了,毕竟到时候可是要分鱼的。
姜乐跟村里人一样期待,回去之后看了会书,俞和衷让他睡午觉他都没心思,净惦记着渔网能网多少鱼了。
“冬天的鱼好捕,能网很多。”俞和衷说。
姜乐对很多没有概念,等到好不容易到下午了,他跟俞和衷着急忙慌的过去,发现村里人都来了,一个个围的满满的,姜乐急得恨不得跳起来看,完全看不到啊。
最后张万兴注意到俞和衷,就叫人:“小俞,来,你们来这边。”
姜乐成功借着俞和衷的光,站在了张万兴跟前,这边视野特别好。
他还看到他爹娘他们了,家里除了他奶年纪大了,怕滑倒没来,其他人都来了,看样子来的挺早,占了个视野不错的位置。
要拉渔网了,旁边传来咋咋呼呼的声音:“我家娃多,分的鱼多,能生七个娃,那是我有本事!”
说话的是张秀花,说实话,哪怕两家是邻居,姜乐也很久都没见过张秀花了,冬天大家都不怎么出门,而且姜乐一直在俞和衷那边住着。
现在猛的一看张秀花,让吓了一跳,对方瘦的眼珠子都突出来了,脸上挂着得意的笑,一张脸皱巴巴的。
周围人听张秀花说话,都当没听到,主要是张秀花的样子看着太吓人了,那眼神直愣愣的,感觉精神都有点不太正常了。
明明之前领粮食那次,看着还算正常。村里人一阵唏嘘。
第99章
要说张秀花一家, 现在可以说特别糟心了。
王大柱分了家,虽然还住在一起,但是, 对张秀花来说不是好事, 王大柱媳妇儿是个厉害的,以前怕张秀花,现在却不怎么怕了。
张秀花敢充婆婆的派头, 王大柱媳妇儿就说:“大柱都觉得你丢人, 你看看要是闹起来了, 他是向着我这个媳妇儿,还是向着你!”
张秀花被气得不轻, 嘴里骂骂咧咧的, 可真的害怕了, 自从她跟王木头的事让知道了, 王大柱就跟她不咋亲了。
王大柱因为这个, 被村里几个不对付的没少笑话, 对张秀花就没好脸。
再说王石头, 是真的摆烂了, 跟村里的王老六一家一样懒,一天天吃了睡睡了吃,活一点都不干。
张秀花脾气一直挺大, 起初看王石头的样子,还骂他,结果王石头一双眼睛猩红, 就那样瞪着她,把她瞪的害怕了,也不敢说啥了。
她以前耀武扬威惯了, 仗着自己家儿子多,在村里到处惹事,儿子男人都护着她,村里有的人没少受她的气,其中就有绒花娘,被张秀花笑话肚子不争气:“你啊,就是个不下蛋的母鸡,你说不下蛋的母鸡要了有啥用,浪费粮,还不如杀了吃了,省的老的以后吃着柴,肉都不好吃了。”
说完绒花娘,又说绒花:“哎呦,绒花哪里都好,就是少了二两肉!”
绒花一家惹不过她,只能躲着。
可如今,张秀花哪里还能像以前一样心里不爽就在村里找事,在家里更别说了,她的性格不是安分的,让她这样整天憋着,就是巨大的折磨,给折磨的精神都不正常了。
姜乐要是知道她是因为没办法找别人事,变成了这样,只能呵呵了。
张秀花说话也没人搭理,大家目光都在渔网上面,十来个汉子准备好,拉住渔网,一个个用力憋的脸色黑红。
“这看样子今年鱼不少啊。”村里人见状都挺开心,这越卖力说明鱼越多嘛。
姜乐好奇到底有多少鱼,村里这么多人,一人能分到一条吗?
等村里的汉子拉上来一些,姜乐就瞪大了眼睛,渔网里全是活蹦乱跳的鱼,而且个头都不小!
渔网的孔比较大,很多小鱼都过掉了,也算一种持续发展。
随着十来个汉子往后拉,越来越多的鱼拉出冰面,有的鱼一出来,就挣扎着跳到冰上,跳了一会儿就不跳了,不知道是被冻的还是离开了水无法呼吸。
有人忙着看鱼,就有人暗搓搓的把掉到冰面上的鱼捡起来,被眼尖的村里人看到,当即道:“王老六,你偷摸干啥呢?”
偷摸捡鱼的王老六被抓包,呵呵笑着说:“我这不是怕鱼跑了吗?给捡回去。”
“哎呦,王老六,你这时候就勤快了。”平时村里干活动都懒得动一下。
王老六嘿嘿一笑,说:“这鱼可是咱村的口粮,我再懒也不能不捡粮啊。”
村里人都被逗笑了,笑归笑,鱼还得放回去,别想偷摸带走。
几个壮汉费劲拉了半天,终于把渔网全拉出来了,这场景太壮观了,冰面上全是挣扎的鱼。
大丰收啊。
几个村干部脸上都带了笑,不管咋样,鱼也算一个荤菜,冬天大多数家庭能吃饱都不错了,荤的就别想了,这鱼也算个油水。
张万兴点人:“小姜小俞,去算算多少鱼,大的小的分开算。”
村里有的人不乐意了,就说:“我娃也会数数,咋不叫我娃?”
张万兴懒得争辩:“会数的都去数,数对的给一条鱼,没数对的别凑热闹。”
村里人一听,都让自己娃去数,虽然自家娃笨的一百都数不到,但也试试呗,万一瞎猫碰上死耗子了呢?反正也不吃亏。
于是,一个个小娃都去数鱼,姜乐怕被影响,拿了个本子计数。
至于俞和衷,似乎不需要。
最后数出来了,除了姜乐和俞和衷数的没问题,村里就绒花数对了,姜欢没去数,她想着她家都出了姜乐俞和衷两人了,她再上去数不好,就没去。
不过听说绒花数对了,姜欢挺开心的,她就说绒花聪明吧。
村里人也看绒花,以前这娃在村里都没啥存在感,没成想数数还怪厉害。
平时村里人都不咋跟绒花爹娘说话,这会儿还笑呵呵的跟他们夸绒花,弄得夫妻俩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他们不怎么爱出门,但今天不是分鱼吗?怎么着也得过来,不然村里有些坏的得偷摸把你鱼换了,他们得看着才行。
没想到绒花小小的出了个风头,夫妻俩自然觉得绒花好,可又不知道怎么接话,只能笑。
村里人都习惯他们这样了,也没继续说了,因为要分鱼了。
鱼比姜乐算的多很多,村里按人头一人分两条,大人分大鱼,小娃就分小鱼,这样大鱼小鱼都有去处,省的有些人逼逼赖赖的。
排队领鱼了,张秀花撺到最前面,硬是把站在最前面的人挤开,把这人气的够呛,想骂人,看张秀花指着鱼说:“我要大的,对这个,这个是我的,谁敢跟我抢,我可有七个娃!”
这状态明显不太对啊,被张秀花挤开的人捏着鼻子自认倒霉,没办法,正常人遇到神经病都要避让,谁知道她会干出啥来。
张秀花心满意足的领了十八条鱼,她家大丫嫁人了,不能算人头,但王大柱娶了媳妇儿,也算人头的。
四柱和三丫四丫都算小娃,领的小鱼,不过也算很多了,十八条呢。
张秀花嘀咕:“我生了七个娃,我有本事,你们的鱼都没我的多,谁敢笑话我,一个个都不下蛋,肯定眼红我鱼多。”
村里人看的直摇头,不过大家都忙着领鱼,一个个紧盯着,待会儿自己要哪个都合计好了,压根没功夫多看张秀花,看啥都没有看鱼要紧。
姜乐家赵美莲去选,连带着把俞和衷的领了,村里十四岁以上的娃都挺能吃的,分鱼也给分大鱼,俞和衷正好卡在十四岁。
因为姜乐和俞和衷,还有姜军庆都帮忙了,一人多分一条,最后姜家一共分了十七条。
姜乐过来拿鱼,看到后:好多鱼啊!
鱼太多了不好拿,主要是冻僵了的鱼冰冰凉凉的,跟一块冰块没什么差别了,姜乐拿了条鱼,手都被冻红了。
“你这娃,急啥呀。”赵美莲好笑又无奈,说:“你爹背着背篓呢,放背篓里。”
村里人都有经验了,尤其是家里人多的,来拿鱼都背着背篓,不然分的多了,没办法拿!
赵美莲说完,就见姜德把背篓从背上取下来,三两下就把鱼捡起来,放到了背篓里。
姜乐笑嘻嘻,搓了搓被冻僵的手,刚刚摸了一下鱼,冻的他半天缓不过来,不像他爹,捡鱼的时候好像啥感觉都没有,简直就是无情铁手。
正想着,他那只冻僵的手就被俞和衷握在手里搓了搓,对方的手格外的暖,加上摩擦生热,姜乐瞬间觉得手没那么僵了。
他怪不好意思:“我这只手刚刚摸过鱼诶。”
一股鱼腥味,他都没勇气闻。他记得俞和衷可是有洁癖的。
俞和衷:“嗯,我看到了。”
姜乐:“……”
他们要回家,不远处又传来骂骂咧咧的声音,姜乐转头去看,又是张秀花,在骂王大柱。
王大柱刚刚领鱼的时候没来,这会儿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背着个背篓,一言不发的把张秀花领的鱼丢到背篓里。
张秀花气的骂瘪犊子,每次都是这样,她领了东西,王大柱就冒出来,把东西拿了,到时候咋吃这些东西,她还得看王大柱的脸色!
她这次是真气疯了,对王大柱又踢又打,一直沉默不语的王大柱躲开她,终于忍不住了:“以前你啥都攥到自己手里,在外欺负村里人,我还要替你出头,回了家里,骂我爹,骂我媳妇儿,骂我弟弟妹妹。因为替你出头,你看看我在村里有几个能说得上话的?这些我都觉得没啥,爹说你生我们不容易,可我不想受窝囊气了,你一天天再这么闹,等以后我就只管我爹!”
张秀花打人的动作瞬间停了,骂道:“你这个黑心肠的,我辛辛苦苦生了你,怀你的时候在我肚子里闹腾,生出来还是这么个东西,真是造了孽了啊!”
王大柱不理她,转身就走。
村里人都领完鱼了,也不走,站在不远处看热闹:“你说说,以前张秀花多厉害啊?现在……怪可怜的。”
“呸,那也是她该!你记不记得,之前骑在绒花娘身上扇人家,绒花娘白白挨了一顿打,她转头还要骂人家绒花娘,我早就看她不顺眼了。”
“咋,你觉得她可怜?你媳妇儿跟你兄弟生的娃让你养!”
“你这话说的,我就那么一说。”说张秀花可怜的人碰了一鼻子灰,也不敢说话了。
张秀花以前是把村里人得罪了个遍,少数跟她关系好的,都属于喜欢聚在一起说闲话的,本来就没啥感情,这时候就更不可能站出来替她说话了。
姜乐看的摇头,张秀花家经常这样闹,别说他,就是爱看热闹的瓜瓜都不怎么爱看了。
“回家回家,喝鱼汤。”这么冷的天,喝热乎乎的鱼汤最合适了。
回去的路上,村里人都在讨论,这鱼咋做,有厨艺好的婶子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做红烧鱼,我娃爱吃这个,每年吃都吃不够,那浇鱼的料汁,用馍馍沾着也好吃。”
“哎呦,你说的我都馋了,回头你做的时候叫声我,我去你家瞅瞅咋做的,给我娃跟男人也做。”
“你前两天不还说跟男人过不下去了?咋还给他做鱼?要我说,涮锅水都没有!”有人故意这么说。
“她呀,哪舍得,一天天的,刀子嘴豆腐心,心里惦记着呢。”
一群人说着,就笑开了,路上都是欢声笑语。
姜乐跟着爹娘往回走,竖着耳朵听了一会儿,嘴角也挂着笑。
忽然他爹停下脚步,姜乐跟在他身后,差点一脑袋撞上去,好在俞和衷按住了他肩膀。
姜乐冲着俞和衷笑了一下,奇怪的往前看,他爹咋走着走着突然停了?
只见姜德面前站了个男人,看着跟姜德有几分相似,只不过比姜德白一些,瘦一些,正是姜志。
姜志整天能偷懒就偷懒,可不就捂的白嘛,他手里提了一条鱼,用一根草绳从鱼鳃那里穿过,提溜在手里。
姜德对这个哥没啥好脸,他这人不怎么爱记仇,但一旦记下了,那就是一辈子的事。
于是,一个眼神也没分给他,转身就走。
一旁的赵美莲自然向着自家男人,没说话,跟着姜德,身后几个娃见状也跟上。
“德子,你急着走啥啊。”姜志没皮没脸的跟上来,把手里的鱼递了递:“分了鱼,你把这条拿回去,孝敬咱娘。”
姜乐偷偷翻白眼,我奶才不缺这条鱼。
“我娘有我孝敬。”姜德警告道:“再跟上来别怪我动手了。”
只见姜德身后的姜军庆虎视眈眈地看着他,姜志脸上的笑容一僵,姜军庆就是一根筋,他爹要是开口了,可不管自己是不是他大伯,照样打。
姜志不敢说话了,看着姜德一家子走远,心里埋怨姜德做事绝,不管咋样,他们都是亲兄弟,娘还在呢,至于这样吗?
正想着,手里提溜着的鱼被用力抢走,王燕妮把鱼丢到身后的背篓里:“看着没?人家不稀罕你那鱼,给他干啥,还不如拿回去给咱阳儿补一补。要我说,你哥一家分的鱼够多了,我刚刚可看着呢,十来条呢,不该咱们给他,他应该给咱们一条。”
姜志瞪她,王燕妮还觉得自己可有理了,说:“你想想,你娘跟着姜德一家,你娘也能分着两条鱼吧?凭啥两条都给他,应该给咱一条才成!”
117/158 首页 上一页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