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面条不只是有鸡汤的香浓,还有另一份鲜香。
大家几口猛吸,回过神来时,自己的碗里只剩下本该让人垂涎的鸡汤。
这时方家嫂子们给大家送上了杂粮饭,以免还有谁没有吃饱。但说实话,他们只觉得并没有尽兴,对这饭兴致缺缺。
霍徵倒是吃的不快。
若是以前,他也是有狼吞虎咽的架势,但养了两年多身子,以前刻在骨子里的儒雅端方便又回来了。
但这面条给他带来的冲击还是很大的。
特别是听到黎成周说这叫方便面。
名字虽是拗口,却又有一种直白在,让他理解了这称呼的含义,但又方便在什么地方?
黎成周既然是向贵人介绍新鲜东西,那肯定就会说个透彻。
——除了做法不会透露。虽然很多东西他都愿意教村人、教好友。
他拿来一个两手合握的竹筒,他们这边的竹子都是楠竹,颇为高大粗壮。
一掀开系着的油纸,便露出里面金黄色面块。
这一罐的面条是精白面做的,毕竟是要拿给霍徵看和尝试的。
说起油炸物,那就不只是油条、麻团、馓子、沙琪玛这些。
如今这豆油虽价格不高,可农家人也容不得浪费,那既然开锅下油了,不得多炸一些东西,将油利用个彻底?
特别是那时候还临近过年,黎淮星就教黎成周做了很多“油炸物”。
在后世,油炸物是不健康食物,但在眼下,这东西可不要太受欢迎。
方便面也如是。
方便面是没营养的垃圾食品的印象,在后世人心中根深蒂固。
但眼下,方便面简直不要太香。
而且,那还是精白面做的,怎么可能是垃圾?
“这面可以煮来吃,也可以用热水泡来吃,甚至可以直接干吃,如此,便叫它方便面。”
一边说,黎成周还示意霍徵拿出一块面饼来尝一尝。
——这些都是因为抓周宴,炸了其他东西,而准备的方便面。过年那时炸的,早已经吃完了。
“虽说能保存更长时间,但至今为止我也只试验了半月左右。”
放置于阴凉通风的地方,保持干燥便好。
之所以没有超过半个月的,不是放坏了,而是吃没了!
他们家的生意都要做不过来了,暂时就没动过卖方便面的心思,可这对霍徵来说,却是不一般的东西。
这完全可以作为军粮!
第28章 算学天赋
霍徵隶属于北岚军,驻守于北岚郡,防备的是则是北方草原上的狄人。
狄人是游牧民族,擅骑马,常扰边境,分散逃入草原之中。
他们是既熟悉草原地貌,又有补给,所以北岚军便是有意追击,也属实难以追击。
时常与北狄的争斗中,他们损失惨重的原因,不是因为战斗中死亡,而是补给跟不上。
骑兵有了足够的机动性,可携带的东西便不能多。
而一只够三十人吃喝的大锅就得有三尺往上的口径,那已是多重的重量?更别提其他的粮食了。
可如今却是不同,若是带上这面饼,不但能十天半月不坏,还只干吃就好。
霍徵颇有几分迫不及待的尝试了一口,脆、香、酥,虽一口吃多了有些干噎,可也绝对不难吃。
黎成周有些不好意思的挪开眼,他怎觉得吃了那么多好吃的都泰然自若的贵人,此刻有点过于激动?
只是方便面而言,竟然险些噎着自己?
他微微垂头,不好再看,以免贵人觉得丢脸被看到,闹不愉快。
也就没有看见霍徵眼中的欣喜万分。
面与饭都吃过了,也就到了散席的时候,哪怕大家都有几分恋恋不舍,却也只能离开。
——美食当前他们的胆气也大几分,可现在吃完了,理智也重新占领高地了,哪里还有留下来的理由?要是几个喝多了的说错话,亦或者做了什么,惹贵人不高兴了可怎么办?
霍徵显然是不打算走的,他还要与黎成周谈一下这方便面的事儿。
黎成周显然没想到霍徵会问这个——虽然也好吃,但也不至于到贵人念念不忘的地步,他觉得霍徵问其他菜肴的做法,才是在他意料之内的事儿。
他微愣了一下,说道:“那,郎君是想要多少份?”
“都要精白面来做吗?”黎成周觉得,也只有精白面才配得上贵人的身价。
如果霍徵要的多,他就只好请李同和方孝全他们来帮忙了。
当然,他还是会建议霍徵不要太多的,不仅是做不过来的问题,而是那么多吃不完,也会坏掉的。
——他以为霍徵纵然家大业大,也只是自家人来吃。哪里想得到,他是军中人。
霍徵却笑道:“不,我想买你这做面的法子。”
且不提出军时间不定,就是北岚军追击北狄的小队,每次也不少于五百人,哪里是从黎成周这里买点方便面成品就能够的?
当然是有了方子,自己生产,时常备着才能解决问题。
黎成周愣了愣,他给村里、李同家和方孝全家方子,也都是收了利润的,他愣住自然不是因为霍徵要给钱。
——虽然跟霍徵接触的次数少,但不论哪一次,霍徵给他的感觉却都是虽尊贵却和善。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他与霍徵之间没有敌对的缘故,可他好好的跟一个贵人敌对作甚?
作死吗?
他愣住是因为霍徵要的方便面方子,还是那句话,哪怕他要酸菜鱼、猪肉脯这些方子,他都不至于这么诧异。
方便面对这些贵人来说,算什么好吃的?
不过霍徵开口,黎成周还是没有拒绝。当然其中也有几分“不敢”的意思在。
“毕竟,他便再是平易近人,也是贵人。”黎成周与宣蓉说卖了方子的事情,不由解释道。
他们小门小户的,不要为了一个方子,得罪他们的好。
宣蓉一边收拾那银钱,一边应声,她也觉得如此,只是这样会否又惹恼神仙老爷?
——虽是贵人,可也不及神仙老爷。
黎成周摇摇头道:“应是不会,神仙老爷他倒是说过这些东西都由我。”
“说起来,神仙老爷到是更关怀我们一家的安危。”
他是觉得神仙老爷待自己“十分宽厚”,除了教他各种本领,还教他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虽说的少,但他能理解到不少——所以他心中虽是激动熨帖,可也从未因此就大肆散播这些东西。
旁边的黎淮星一直以为黎成周没有“广为传播”,是为了安危、为了以后的“发家致富”,却没想到他更多的是因为对神仙老爷的敬畏?
他更想在安全的情况下,日后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用什么用什么!
黎成周虽没问霍徵的身份——这也是他不该且不敢探听的东西,谁知道会不会让贵人不快?
但黎淮星却从他与宣蓉复述的谈话里,察觉到了什么。
不管具体身份是什么,背后都有极大的势力,因为方便面只寻常来吃不算什么,可某一方面的用处,却是非同一般。
而且这一次霍徵还给的是整锭的银子,出手可算是大方的。
——方便面的做法也不算难,黎成周不敢如何开价,最后霍徵给了五锭十两的银子。
黎淮星觉得霍徵很大方,其实霍徵已然“节衣缩食”了。
往年先帝在位时,他们北岚军的军饷,还总是到位的。
——偶尔也有迟了十天半月的事儿发生,但那大多是因为路上遇上暴雨什么的耽误了,不是朝廷的拖拉。
但新帝登基,他们的军饷却是被拖延了。
朝廷说是正值先皇丧期、新帝的登基大典时期,忙的不可开交,批复军饷的事情,只能稍等一等。
那时他们的主帅确实因先皇驾崩而伤心不已,这军饷一事,也确实是没心力关心。
可如今却已经是快五月了,军饷却还是影子都没见到。
他们主帅已经自掏腰包来贴补了,不然怎么办呢,是去逼问皇帝,还是眼看着二十多万将士饥肠辘辘,然后任由北狄宰割?
——当然,请饷的奏折还是一直在上的。主帅也在与朝中的亲朋旧故联络,要弄清楚朝廷到底在搞什么?
霍徵由骆管事和那一直跟随的大汉秦衡领人送回在张家坝的住所,他虽是喝了酒,却是早已醒了。
只是想起了这军饷的事情,心情便就好不起来。
——这军饷拖欠,可不仅仅是代表朝廷缺钱了。
虽只是一次军饷欠发的事情,不论是它所代表的事情,还是它带来的后果,都是不得了的。
如今的霍徵已经轻易不上战场了,只管着后勤的事情,却拿不到军饷,他如何能不头疼?
“爷,今日新送来的消息。”秦衡进屋,递给霍徵一张纸条。
灯火下,纸条上的蝇头小字虽字字清晰,可太过密密麻麻,眼神不好的还真不好辨认。
越看,霍徵的眉头越是深皱,这怎不到半年的时间,太后的身体也不如何好了?
~~~~
次日一早,霍徵和骆管事又来了黎成周家。
带来一个人,跟黎成周学习怎么制作这方便面。
昨日虽是给了方子,可还是得有人学习一下,才能掌握的更牢靠,黎成周自然也不觉得有什么麻烦的。
甚至,面粉和油都是霍徵带来的,黎成周又能损耗些什么呢?
一点力气,一点柴火罢了。
可霍徵都是这么大的一个主顾了,这点“消耗”又算得了什么?
只有黎淮星不甚开心。
他爹教人手艺去了,他娘和小姨在灶间帮忙做面。
方孝全在门外给人装腐乳、酱油和大酱,他舅舅在帮着算账,往日里他都是待在婴儿车里,在外看着他们卖货。
今日本也好好地,可偏霍徵似是“沾喜气”没够似的,黎淮星好好在婴儿车里呆着,他非是要来抱一抱。
还问:“听的这般认真,听懂了你家这是赚得了多少银钱吗?”
黎淮星:“……”。
索性他就当一个什么都不懂、还长得敦实、重量坠手的孩子,等这家伙没了兴趣,总不会还逗弄自己了吧?
黎淮星想的美好,而霍徵逗了会儿发现这孩子没啥兴趣,也并不再惹孩子嫌,只是虽不再逗弄,却也忘了将孩子放下。
他的心神被宣霖吸引了过去。
霍徵发现这孩子年纪不大,算账倒是一把好手,谁要多少货、一共多少钱,他眨眼之间就算得出来,不带错漏的。
手中那简陋的账簿上,也一字一字写的清晰。
——黎成周成丁了,是农籍,今年初已经分上了田地。只是不但田的质量不如何,位置也不如何。黎成周也种不过来,便赁给了方家去中,反正他家兄弟多。
是农籍,这腐乳、大酱的买卖虽做着,却不以商籍的税收来缴。
这其实是有隐患了,随着他们家的生意做的越大,隐患也就越大。如果再有别有用心的人针对,处境将会更加艰难。
但,显然黎成周对这方面并没有多少了解。
霍徵却是明白的。
宣霖发现了霍徵的目光落在了账簿上,毕竟是毫不遮掩的目光。
他能在这里记下一些,是防止晚上盘账的时候记错,毕竟这里头腐乳和麦芽糖的进益,还有方孝全的一份。
而小贩们大多不识字,他也不用太顾忌。
可霍徵不同,他出身显贵,还能不识字吗?
“你读了多久的书?”霍徵忽然问。
宣霖没想到这人虽不再看账簿,却也一点不好意思也没有,反而平淡的问他问题。
但想到对方的身份,宣霖道:“一年多一点。”
因为没有钱,他启蒙晚。
也因为没有钱,他上完那一年,还没交上下一年的束脩,宣姝差点就被宣于氏找借口卖了。
现在跟着黎成周和宣蓉,日子虽然好过了,但上学的地方却还没个着落。
他是不怕一个人孤身住在书院的,他能自己照顾自己,可是县里的书院,要如何去?
束脩多少,要达到什么样的学识?又是否需要引荐人?
这些都是未知。
黎成周当然是会去打听,毕竟宣霖读书的事情,他们一家都很上心。
这些日子宣霖进书塾的事情虽然没有找好,却也一直没有放弃读书,还会教家里人读书,来巩固自己的知识。
黎成周有机会的时候,也会给他带回来笔墨和纸张。
——砚台还是没买,属实是最便宜的砚台也挺贵不说,质量还一般。
黎成周便打算等他入了书塾,买个好一些的,也好叫他在同窗面前不至于太跌面子。
现下有了方便面方子的五十两,就更富裕一些了。黎成周与宣蓉已经在商议,是否能去县里寻一处小院住下,也好照顾宣霖。
一家子都去县里,这五十两银子显然是不够的,可他们也还能赚钱,油坊、李同家的茶干、酱肉、方孝全家的腐竹、油条、麻团,也都有他们的一份收益。
他们一家人,总还是在一起,不离不弃。
听宣霖说他只读了一年多点,霍徵不由挑了一下眉,又问道:“三百千可都读了?”
第29章 爹你不开心啊
等宣蓉和黎成周出来说方便面已经出锅的时候,霍徵已经跟宣霖谈了好一会儿了。
——宣霖是不太想被人考学问的,他可知道自己学的不多,哪怕霍徵问的是他学过的内容。可是霍徵是贵人,他怎么好得罪?
之后,他就发现霍徵虽是问他问题,但他回答之后,却又能从霍徵的三言两语之中学到点东西。
这时他也没去想霍徵这是有意点拨或别有用意,他只是抓住了这个可以学习的机会,渐渐地谈话转变为他向霍徵问问题。
然后他就发现,几乎不论他问什么问题,霍徵都能回答。
所以当黎成周他们出来打断的时候,他很是意犹未尽。
26/53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