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转眼间就到了七点整。杨筱彤深吸一口气,走到父母的床边,轻轻地摇醒了他们。
“起床啦!我们要赶第一班去崂山的车!”杨筱彤的声音在清晨的房间里回荡,带着些许急切。
妈妈被这声音吵醒,迷迷糊糊地嘟囔了几句,然后把脸深深地埋进枕头里,似乎想要继续沉浸在梦乡之中。爸爸的反应则更加奇特,他像僵尸一样直挺挺地坐起来,眼睛还紧紧闭着,仿佛还在沉睡。
杨筱彤看着这一幕,无奈地摇了摇头。她走到床边,轻轻地推了推妈妈,喊道:“妈,快起来啦,再不起就来不及啦!”妈妈这才不情愿地翻了个身,慢慢睁开眼睛。
接着,杨筱彤又走到爸爸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大声说:“爸,起床啦!我们要赶车呢!”爸爸这才如梦初醒,打了个哈欠,缓缓睁开眼睛。
杨筱彤看着爸爸妈妈终于都有了起床的迹象,心里松了一口气。她叉着腰,突然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叫孩子起床的家长,而爸爸妈妈则变成了两个调皮的孩子。
一家人匆匆吃完早餐,杨筱彤不断地查看时间,嘴里念叨着:“我们得在八点前吃完,才能赶上八点二十的旅游专线……”她的心里有些焦急,生怕错过了这趟车,影响了一天的行程。
爸爸不紧不慢地剥着鸡蛋,仿佛那鸡蛋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小导游,别那么紧张嘛,车又不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跑掉。”
“可是如果错过这班,我们到山顶就中午了,光线就像被乌云遮住的太阳一样不好了!”
妈妈把一片火腿塞进她嘴里,犹如填鸭一般:“吃东西时别说话,小心噎着,噎着了可就像被鱼刺卡住喉咙一样难受啦。”
杨筱彤嚼着火腿,突然觉得这场景似曾相识——这不正是她小时候,父母像赶鸭子上架一样催她上学时的对话吗?角色完全反过来了!
在崂山的缆车上,爸爸犹如一个天真无邪的孩童,兴奋地摆弄着相机,仿佛要将这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而妈妈却如同一只受惊的小鹿,紧紧地抓住扶手,连眼睛都不敢睁开。杨筱彤无奈地提醒爸爸:“别像个顽皮的猴子似的晃来晃去,缆车会摇晃的!”
“遵命,小家长!”爸爸调皮地做了个鬼脸。
徒步下山时,妈妈犹如一个专业的摄影师,走几步就要停下脚步,对着周围的美景按下快门。爸爸则对路边的每一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充满了好奇,仿佛它们是隐藏着无尽秘密的宝藏。杨筱彤走在前方,不时地回头催促:“快点啦!我们还要去太清宫呢!”
“来了来了!”妈妈正全神贯注地对着一朵野花对焦,“这花宛如一个娇羞的少女,如此美丽动人,我要赶紧发给奶奶看。”
杨筱彤突然停下脚步。她看着父母像两个孩子一样探索山林的样子,心里某个地方变得柔软起来。平时总是父母照顾她,规划一切,而现在角色互换了,他们似乎很享受这种放手的感觉。
“其实...我们可以走慢点。”她走回去挽住妈妈的手臂,“这花确实很美。”
妈妈惊讶地看了她一眼,然后温柔地笑了。
第三天参观德国建筑群时,杨筱彤像个专业导游一样给父母讲解。
“这栋建筑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于1905年悄然矗立,彼时它是德国总督府……瞧那墙角,犹如岁月的伤痕,子弹的痕迹清晰可见,那是二战时留下的深深烙印……”
爸爸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不时抛出一个个问题,而妈妈则像一位专注的艺术家,更关注建筑上那精雕细琢的细节。在一栋古色古香的老建筑前,他们邂逅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悠然自得地坐在长椅上沐浴着阳光。
“小姑娘真是知识渊博啊!”老人笑容可掬地说道,“不过,你可知道为何青岛的这些老建筑能保存得如此完好无损吗?”
杨筱彤摇摇头。
“因为青岛人将它们视作自己的记忆,宛如那璀璨星辰,闪耀在岁月的长河之中。”老人的目光悠远,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战争如狂风般袭来又离去,但这些建筑却宛如忠诚的卫士,见证了我们的历史。我小时候常在这些街道上嬉戏玩耍……”
老人讲述着他记忆中的青岛,那些故事宛如神秘的宝藏,是书本上无法寻觅的。杨筱彤听得如痴如醉,完全沉浸在那美妙的故事之中,仿佛时间都已停滞。直到妈妈如同春风般轻轻碰了碰她的手臂,她才如梦初醒,意识到已经错过了午餐时间。
告别老人后,爸爸若有所思地感慨道:“有时候,最好的导游并非那刻板的行程表,而是途中邂逅的有缘人啊。”
杨筱彤微微颔首,如同小鸡啄米一般,悄无声息地在手机备忘录里铭刻下了老人的故事。她恍然大悟,旅行绝非仅仅是走马观花式地打卡景点,更是如拾掇璀璨明珠般,收集这些温暖的瞬间。
下午时分,在小青岛公园,她不再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匆匆地赶着行程,而是宛如一只慵懒的小猫,和父母一同悠然自得地坐在长椅上,凝望着海浪如顽皮的孩童般拍打礁石,共同分享一包刚购买的鱿鱼丝。妈妈恰似一只温顺的绵羊,将头轻轻地靠在爸爸宽厚的肩上,爸爸则犹如一位歌唱家,哼着一首悠扬的老歌。杨筱彤蹑手蹑脚地拍下这温馨的一幕,将其设为了手机壁纸,仿佛这美好的画面能够永远定格。
“明天我们去哪儿,小导游?”爸爸问。
杨筱彤神秘地笑了:“秘密。不过...可能会让你们大吃一惊。”
她将这个秘密深埋心底,没有告诉父母,却像一只狡黠的小狐狸,偷偷地联系了酒店,准备在明天早餐时,给他们送上一份惊世骇俗的惊喜——今天可是爸爸的生日啊,可他自己却仿佛失忆了一般。
杨筱彤像一只鸵鸟,用被子将头紧紧蒙住,手机屏幕的光如同一束神秘的月光,映照在她那如瓷器般光滑的脸上。此刻,时间已悄然来到凌晨一点,父母还以为她早已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但她却正在和酒店前台进行着一场惊心动魄的秘密对话。
“是的,明天早上七点,请准时送到816房间……不,千万不要敲门,只需给我发微信即可……蛋糕上要写上‘最好的爸爸’……”她的手指如同灵动的精灵,在屏幕上欢快地跳跃,仿佛在弹奏着一曲美妙的乐章。
退出聊天界面,她如饥似渴地打开相册,在记忆的海洋里翻找。上周偷偷从家里硬盘拷贝的老照片,犹如珍贵的宝藏,此刻终于派上了用场——爸爸年轻时穿着那可笑的喇叭裤,宛如一只骄傲的孔雀,站在大学门口;抱着刚出生的姐姐,脸上做着滑稽的鬼脸,仿佛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去年生日时,满脸奶油的他,却还假装生气,那模样恰似一个顽皮的小老头……她精心挑选了十几张,如呵护着稀世珍宝般,发给了酒店的打印服务。
“请做成小相册,和早餐一起送来。”发完这条消息,她如释重负,终于松了口气,将手机轻轻地塞到枕头下。
窗外的海浪声,宛如轻柔的小夜曲,轻轻地拍打着夜晚的寂静。杨筱彤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引,紧紧地盯着天花板,心跳却依然如脱缰的野马,快速地奔腾着。这可是她第一次为爸爸准备生日惊喜啊,而且还是在这充满浪漫与神秘的旅行中!她的脑海里,不断回想着过去几天父母那如同谜语般神秘的眼神和小动作,现在,终于轮到她来制造惊喜了,她的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喜悦。
清晨六点半,杨筱彤就轻手轻脚地起床了。她溜进卫生间洗漱,对着镜子练习了几遍若无其事的表情。
“早安,小导游。”妈妈揉着眼睛从卧室出来时,杨筱彤正坐在窗边“专心”研究地图。
“早,妈!今天我们要先去啤酒博物馆,然后...”她故意提高音量,确保卧室里的爸爸能听见。
爸爸像一只慵懒的大熊猫,打着哈欠走了出来,他的头发乱得犹如被狂风席卷过的鸟窝:“早上好啊,我的姑娘们。”他轻轻地亲了亲妈妈的额头,仿佛在呵护一朵娇嫩的花朵,又温柔地揉了揉杨筱彤的头发——这是他每天早上的固定动作。
杨筱彤紧张得屏住呼吸,如同一只受惊的小鹿,静静地等待着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提起那个特殊的日子。然而,妈妈只是随口问了一句早餐吃什么,爸爸则开始讨论要不要带伞,仿佛那个特殊的日子从未存在过。
他们真的忘记了。杨筱彤心中既失望又兴奋,就像坐过山车一般,心情跌宕起伏——这意味着她精心准备的惊喜将会更加震撼!
手机震动了一下。酒店前台发来消息:「已准备就绪,五分钟后送达」。
“呃,我突然想吃酒店早餐了!”杨筱彤跳起来,“我们叫客房服务吧?”
“可是你不是说啤酒博物馆附近有家很棒的早餐店...”爸爸疑惑地问。
“改变主意了嘛!”她几乎是冲到电话旁,拨通了客房服务,“请送三人份早餐到816,对,马上!”
挂掉电话,她紧张地整理着沙发上的靠垫。两分钟后,门铃响了。杨筱彤一个箭步冲过去,挡住猫眼:“我来开!”
她将门拉开一条缝,接过服务员推来的餐车,小声说了句谢谢,然后迅速关上门。爸爸妈妈好奇地凑过来。
“什么这么神秘...”爸爸的话戛然而止。
餐车上不仅摆满了丰盛的早餐,还有一个犹如艺术品般插着蜡烛的小蛋糕,一束宛如太阳般闪耀的向日葵(那可是爸爸最喜欢的花),以及一本散发着浓浓爱意的手工装订的小相册。相册封面宛如被精心雕琢过一般,上面写着:“杨凯的精彩瞬间——爱你的彤彤和妈妈”。
“生日快乐!”杨筱彤和妈妈异口同声地喊道,声音如同天籁一般动听。
爸爸呆立在原地,嘴巴微微张开,仿佛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他颤抖着双手拿起相册,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那是他二十五岁生日时,抱着宛如天使般可爱的刚满月的杨筱菡的照片,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了。
“这...你们...”爸爸的声音有点哽咽,“我以为你们忘了。”
“怎么可能!”妈妈笑着摇头,“二妞策划好几天了。”
杨筱彤得意地挺起胸膛:“我连你忘记自己生日都算准了!快看蛋糕上的字!”
爸爸凑近看蛋糕上的奶油字:「最好的爸爸兼旅行伙伴」,突然大笑起来,一把抱住她:“我家小导游真是太棒了!”
啤酒博物馆比杨筱彤想象的要有趣得多。古老的酿酒设备像科幻电影里的装置,发酵罐大得能装下整个教室。导游讲解时,爸爸听得格外认真,不时提出专业问题。
“爸,你怎么懂这么多?”杨筱彤好奇地问。
爸爸和妈妈交换了一个眼神。“其实...我大学差点学了酿酒专业。”爸爸轻声说,“那时候梦想开家小酒馆,自己研发啤酒配方。”
杨筱彤瞪大眼睛。她无法想象严肃的工程师爸爸曾经有过这样的梦想。
“那为什么...”
“因为遇到了你妈妈,然后有了筱菡。”爸爸拍拍她的头,“养家需要更稳定的工作。不过没关系,现在偶尔在家自酿也挺好。”
妈妈温柔地补充:“你爸去年还用厨房做了苹果酒,结果瓶子爆炸,把天花板都染红了。”
“那是意外!”爸爸红着脸抗议,三人笑成一团。
在品尝区,爸爸犹如一位资深的导师,耐心地教导她如何辨别啤酒那如诗如画般的香气。“真正的品酒师,犹如那高雅的舞者,绝不会贪杯,只是浅尝辄止,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他熟练地示范着专业的小口啜饮动作,杨筱彤有样学样,却被那苦涩的味道折磨得如那受惊的小鹿般,皱起了鼻子,这可爱的模样,逗得父母哈哈大笑。
回酒店的路上,爸爸仿佛变成了一个快乐的孩子,一直哼着欢快的歌曲,时不时像个孩子般捏捏杨筱彤那如粉雕玉琢般的脸蛋。“这是我度过的最为独特的一个生日。”他一脸认真地说道,“谢谢你,我的小导游。”
下午的行程,是杨筱彤精心策划的轻松活动——海边栈桥漫步。阳光犹如那温柔的母亲,洒下的光芒恰到好处,海风恰似那顽皮的孩子,带着微咸的气息,轻轻地抚摸着人们的脸庞。栈桥上人头攒动,但却不像那热闹的集市般拥挤不堪。
“我们来玩‘家庭密码’吧!”爸爸突然提议。这是他们家自创的游戏,选一个常见物品,然后赋予它只有家人才懂的特别含义。
“我先来!”妈妈指着远处一个卖气球的老人,“气球代表‘别走丢’,记得二妞四岁在商场差点走散那次吗?”
“该我了!”爸爸拍手,“冰淇淋车代表‘说谎鼻子会变长’,因为筱菡小时候偷吃冰淇淋还撒谎,结果奶油全在脸上!”
杨筱彤环顾四周,突然灵光一闪:“海鸥代表‘勇敢一点’!像那次爸爸逼我学游泳,把我扔进泳池!”
“那是教你克服恐惧!”爸爸笑着辩解。
他们一路走,一路如同魔术师般创造着新的密码,笑声如银铃般不断响起。杨筱彤突然意识到,这些看似幼稚的游戏,宛如一根根隐形的丝线,将家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她悄悄地记下几个最喜欢的密码,决定回家后与姐姐一同分享。
走到栈桥尽头,他们邂逅了一位老渔民,他正全神贯注地修补着渔网,仿佛在编织着一个美丽的梦。爸爸热情地与老人攀谈起来,得知老人已在这里打鱼五十余载。
“海变了,人变了,唯有这栈桥宛如一位忠实的老友,始终保持着老样子。”老人眯起双眼,目光如炬,望向远方,感慨道,“我儿子在深圳工作,总说接我去大城市享福。可我怎舍得离开这里呢?这里的每一块木板都熟悉我的脚步声,犹如我的知己。”
回程的路上,三人都沉默了不少。杨筱彤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被爸爸妈妈紧紧地护在中间。她那白皙的左手如同一条温柔的绸带,轻轻地牵着妈妈;右手则似一只温暖的小手,紧紧地拉住爸爸。夕阳如同一支神奇的画笔,将三个人的影子拉长,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45/57 首页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