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这么说了,不妨明日让文和来见我,就说我有事要交代。”南枝轻声安抚,也不准备再为难刺激对方。
考虑到这么些年文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还替他管住文和那么长时间,深感文若不容易,南枝在皇庄上也没什么好送的,就从小厨房拿了一瓶前不久刚做的酱送给文若。
这也是他无意间发现,文若特别喜欢吃辣,以前没有辣椒,没有尝试过这个辣味的食物,在小皇子这里尝过之后就一直心心念念惦记着。
不过碍于脸面也不好意思与南枝说,更不好意思找小皇子求赠辣酱。
还是南枝足够细心,自己观察到这一点,不然还真就一直被蒙在鼓里,不清楚文若的喜好与口味。
南枝对待身边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足够真诚,送出去的每样东西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根据这些人喜好送的。
正是因为这份细致才足够感人,比起简单粗暴用钱财打动人心,反倒是南枝这种用真诚打动人,更加能够让人心悦诚服。
收到辣酱的文若捏紧手里的陶罐,没有说什么感谢的话,而是朝着南枝郑重行了一礼。
“不过是一瓶酱罢了,何至于行如此大礼?”南枝连忙将给他作揖的人扶起来。
只有文若自己知道不是为了这一瓶酱的事,不过他也没多解释,毕竟有些话无需多言,不如在行动上表现出来。
南枝最需要的就是他们能够多做点事,他要更加卖力为小皇子解决那些麻烦的事才行。
一瓶酱虽说不值什么,却成功将文若心里的那把火又添一把柴。
这些吃闲饭的世家,终于有了安排去处,南枝的心里终于彻底舒坦了,果然还是要人多陪着他一块忙起来,他才觉得心理平衡一些。
他就是这样见不得别人摸鱼的大坏人,南枝脸上露出一个自认为邪恶的笑容,融通。如同坏事得逞的坏猫猫,自以为很邪恶,实际上让人忍不住将他整个都搂到怀中一通乱揉。
不过此时没人看见,即便看见了也没多少人,敢将心里想法实施,毕竟可爱小猫背后都是有大靠山的,完全欺负不得。
将文和叫来之后交代一番,对方知道南枝要他做什么事后,眼睛都亮了,明显这件事正中他下怀,他就喜欢折腾那些自诩高高在上的世家。
明明没多大本事,就是喜欢用高人一等的眼神去看其他人,十分令人憎恶。
“您放心,这事交给我,保证让您满意。”文和脸上出现兴奋笑容,明显跃跃欲试,迫不及待想折腾人了。
看着这个状态的文和,南枝略微思索过后,觉得还是需要给这人提个醒。
“微诩,下手记得注意分寸。”那些人还罪不至死,贪婪谁都有,只要对方能老实办事,他也不介意给他们留几分面子。
说句俗套点的话,面子又不值几个钱,既然这些人喜欢虚荣,那么看在他们做出的贡献上来说,他不介意给他们一些面子。
文和听到南枝的提醒,丝毫没觉得不高兴,甚至脸上性质更浓。。
“这是当然,必定会让这些‘大功臣’满意而归。”脸上挂着诡异的笑容。
听上去完全不像是想要这些人满意而归,而是想要直接把忽悠到坑里之后给埋了。
南枝犹豫片刻:“微诩还是要注意可持续发展,不可竭泽而渔。”
文和其实对于“可持续发展”这个词有些陌生,但结合后半句的竭泽而渔,自然听明白了南枝的意思。
也明白南枝留着这些人,并且让他下手注意分寸,并不是忌惮这些人背后的家世,更不是觉得心软,而是认为这些人享受了那么多好处,没理由让他们太好过,一次就把账付清。
“放心,绝对不会让您吃亏。”
南枝眨巴两下眼,他是这个意思吗?好像文和说的也没问题?他确实不想太吃亏。
那些人大鱼大肉的享受,不让他们也出点力,南枝心里舒坦不了,他也不想他们以命相赔,毕竟他们的命不值钱,还不如多卖点体力,为大夏的基建工程添砖加瓦。
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去干,文和明显深谙这其中门道,南枝也无意多插手,只是在人转身离开前说了一句。
“微诩,不要让我失望。”
让文和单独主事,南枝是犹豫过的,不过在决定用对方之后,就将那份忐忑抛开,选择交付信任的过程非常不容易,南枝不希望对方辜负他的信任。
文和离开的脚步微顿,从来没有谁对他有这样的期待,诚挚的信任让人不想辜负。
“这是自然。”
这些事南枝虽然都分配给合适的人去处理,但他作为最高决策人,统筹规划全由他来负责,可以说他不仅要规划好,将任务分配下去,还要成为这些负责人背后有力的靠山。
无论他们用的什么手段,最后他都需要在背后为他们进行一个兜底。
可以说即便不需要事实都亲力亲为,南枝依旧很忙,这种忙碌的情况之下,他却自然坚持与伴读写信。
只要对方有信传过来,他就绝对会回信,每天都形成固定要做的事。
连小神棍都被他抓了壮丁,让他帮忙办事,毕竟他们一起长大,小神棍看着不靠谱,实际上自有一番能耐。
当初能把黔州牧赵松哄的团团转,说明他在口才这方面相当有天赋,他就让小神棍去给那些人画饼,给文和打配合,让那些人更加卖力干活。
而被伴读抓回来的五万人,一开始确实特别桀骜不驯,并且认为他们不会被关太长时间,他们的王会救他们。
结果饿了几顿之后,大话也不说了,人也老实了,原本拒不配合的态度,瞬间变成为了一口吃干什么都行。
果然还是不能吃太饱,吃的太饱就容易有歪心思,这一招效果这么好,其实也是因为伴读抓的都是小兵,最高将领直接被他当场击杀。
群龙无首的情况下,北狄那边也没有任何动静,想要交换这五万战俘的意思,综合下来之后就让这些人心灰意冷。
毕竟自家人才是最清楚自家情况的,就像大夏的世家贵族不在意老百姓一样,北狄也不太在意这些普通人。
即便这些普通人占据北狄绝大多数青壮劳力,也没能让他们上层有多重视,只觉得为这么些人付出高昂代价不划算。
不管北狄那边怎么想,这些人既然已经被抓回来,南枝就没有想过再放过他们,就像是北狄进犯边郡时一样。
可以说两国立场天然对立,如果局面逆转,那些北狄人别说给他们将士留活口,只怕是要血流成河不可,甚至北狄人性情暴虐,在动手之前喜欢将人折磨的生不如死。
站在南枝的立场上而言,他没办法对北狄人抱有怜悯之心。
南枝根据伴读每天来信,从那些黏黏糊糊的内容之中,找到有效信息,然后红着脸回信。
明明那些话并没有多少实质意义,还占据一大半信上内容,可南枝依旧选择纵容,愿意让伴读这么黏糊。
这种书信交流,莫名让人觉得他们似乎从未分开。
第311章
确认那些北狄人老实之后, 南枝将这些人打散,分批次安排到他之前规划好的位置。
负责押送人的是身为伴读副将的王不服,还有昭阳这两个人轮流押送, 而伴读则需要回京述职, 仁安帝要论功行赏, 这次大胜也是对于大夏的一剂强心剂。
更别说还活捉了敌方五万人, 这种壮举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北狄之前一直虎视眈眈恶心人, 很少有大规模南下的时候。
大部分时候喜欢派小股部队恶心人, 这也是为什么定国公必须常年镇守边郡嗯原因,因为北狄时不时会玩个偷袭。
或者在冬季缺粮之时, 他们就想要大举入侵抢粮,他们没有自己农耕的想法,缺吃的就抢别人的。
也是定国公开始镇守边郡之后, 将这些人打怕了, 才少有大股部队南下抢掠的情况。
不过之前并没有这么大规模活捉这么多人,之前也没人想过可以将这些人抓起来当苦力。
之前几任皇帝也不像南枝一样, 拥有后世更加成熟的眼界,或者说他们根本不想要劳命伤财。
毕竟不管是修路, 还是其他相关基建工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一如当初的长城,就是为了修建起来抵御外族, 长城难道作用不大吗?
不, 它的作用非常大,可修建需要的人力物力并不少,最起码对于前几任皇帝而言,这些基础建设都是没有那么多人能够去完成。
这些都是大工程, 操作不当就足以将整个王朝拖垮,一个有理智的皇帝都不会这么干。
他们不是不想搞,而是没有条件。
南枝和他们不同,他们在没条件的时候会选择妥协,觉得影响相对也没那么大,毕竟路况只是差,并非完全不能用。
也就是说并不影响人员流通,只是速度快慢问题,短期而言确实不算什么,可真把路修好之后,路程时间缩短,物流会更加迅速。
对于经济而言是件好事,市场流动起来,才能创造出更大的收益,还有更大的市场。
这样形成良性循环,才不至于国库空空,这还仅仅是其中一方面,其他的好处更是说不完。
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好事,前期投入太大,财力物力人力缺一不可。
之前对于北狄,一方面是没有想过抓对方当苦力,毕竟也没有先例,再加上抓住战俘当苦力这一点之前也没人干过。
另一方面,就是北狄人着实能跑,只要发现打不过就开始四散而逃,再往上是草原,气候也不太好,他们根本没办法追。
况且敌方四散而逃太过分散,想追也找不到一个确切方向,花那个大功夫去追人也不划算。
因此少有一次性抓这么多人的时候,伴读这次能做到,说起来还有一部分功劳属于南枝。
南枝根据系统抽到的奖励,以及他对上辈子的某些战役为案例,整理出一套兵书。
虽然有些内容说不清来路,但整理出来的兵法确实是大成之作。
只不过流传到后世时因为保存不当,内容并不完整,因此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误会南枝是个军事天才,还会写兵书。
后来才发现他仅仅只是个整理者,又因为年代久远,南枝具体整理的哪些兵书又不可考不可考,于是又给后世留下一个大疑案。
不过那些身后事都与南枝无关,他只是在做他想做的事。
伴读离开时,南枝能够淡定将人送离,对方要去对付北狄的时候,一段时间不能联系,他也只是有些怅然若失,快速恢复状态。
如今人终于要回来了,小皇子却感受到迟来的紧张,并且满怀期待重逢。
或许是知道每一次的离别,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重逢,离别时他没有伤感,重逢时满含期待。
如果说南枝对于伴读的归来十分期待,那么帝后对于这位大功臣就没有那么好的脸色。
只不过这次顾清晏是凯旋而归,他们在明面上没办法刁难这人,只能私下再想办法考验。
反正放过对方是不可能放过的,对方可是直接拱了他们家水灵灵的小白菜,从帝后的身份而言,伴读所立之功对于大夏而言确实无话可说。
他们也确实应该好好嘉奖鼓励,可是以父母的身份而言,别说是夸奖,不直接对顾清晏动手都算是他们涵养好。
不过考虑到人是南枝自己选择,而不是被强迫,又明确像他们表达只有这个人才可以的意愿。
身为父母再怎么不满对方,也不能真正去当那个伤害自己孩子的人,考验伴读是否靠谱可以,但真要将两个人拆散……
犹豫过后还是摇摇头,两个孩子在一起不容易,如果伴读的表现足以让他们满意的话,他们也会为两个孩子献上祝福。
毕竟顾清晏没有一个靠谱的长辈,顾家那边,他们肯定是得不到祝福了,那么他们这边一定不能出问题。
最起码也要让他们得到长辈的祝福,这就是帝后所想。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伴读的表现足够让他们满意,愿意松口将南枝交给对方照顾。
说起来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但凡顾清晏换个性别,大概早几年前仁安帝就赐婚了。
毕竟一起长大的人才会更了解对方,不会做一些让对方不高兴的事,会有一种独有的默契。
如果他们小儿子不准备成亲,只是单纯找个人搭伙过日子的话,他们或许也会认为伴读是最合适的那一个。
因为从小到大,顾清晏将人照顾的太好,他们这些做父母的,偶尔都会有些自愧不如,做不到那么细心。
只是对方照顾南枝的目的并不单纯,普通长辈与老丈人丈母娘心态,那就截然不同。
最起码普通长辈看着一个十分优秀,还能照顾好自家小宝贝的小辈,那是欣慰夹杂着感激。
如果换做老丈人和丈母娘,特别是还将孩子如珠似宝的疼了这么多年,突然被告知有个黄毛老早就盯上他们家孩子,这个黄毛还是他们自己引狼入室。
这么想想,就能知道帝后为什么态度会这么复杂。
因为信任让你帮忙照顾孩子,结果就是这么照顾的?
这不就是监守自盗吗?理智上知道这人很优秀,这人品行不错,这人有千般万般的好。
可过去的千好万好,在此时的老父亲老母亲眼中,就是居心叵测,就是早有预谋,就是故意看上他们家孩子单纯好骗。
如果那些被南枝坑过的人知道帝后是这么看待南枝,觉得他就是单纯好骗,恐怕这些人会直接啐帝后一脸。
谁家单纯好骗的小孩这么有能耐?那么他们这些在单纯好骗小孩手下吃大亏的,岂不是一点脑子都没有?
这些人没办法知道,更加没办法抗议吐槽。
南枝与帝后都在等伴读回京,虽然两边期待的理由不同,等的人却都是一个。
伴读离京那天是南枝亲自送的,而这次回京依旧是南枝亲自去接,一大早就等着顾清晏的出现,想要对方回到盛京之后第一眼就能见到他。
或许这对于伴读而言,就是最好的奖励,边郡那段时间即便天天能够写信,他都想人想疯了,更别说久别重逢以后。
最起码看到南枝第一眼的伴读就顾不上任何克制,没有等马停下,就干净利落跳下马背。
然后迫不及待想要将人抱起,快要抱到人时又及时止步,赶路这么多天,风尘仆仆的,他身上的味道怕是不好闻,这个时候还是不要抱比较好。
伴读张开的双臂又克制的收了回去,没曾想他是放弃这个拥抱,怕弄脏了南枝,南枝却半点不介意。
277/289 首页 上一页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