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是不耐烦的动作,眼里却有了笑意。
有了南枝这个儿子以后,似乎他身边的所有人都有了变化,放到以前福禄可不会如此直白的劝他。
不过是有南枝这张底牌,于是胆子也大起来。
皇帝本人对于这种改变乐见其成,他就是要所有人知道小儿子在他心中的特殊性,只可惜除了贴身内侍之外,并没有其他人察觉出这份特殊。
或许知道仁安帝最宠爱的儿子是九皇子,却不知道这个偏爱具体是什么样子。
他们无法将父亲与皇帝相关联,但在南枝面前仁安帝的身份真就只是一位普通的父亲。
第60章
科举开考之后, 舆论风向顺便变了,原本各有心思的考生也心态大变,这次的考试题目和流传出去的形式相同, 但题目难度以及题目完全不同。
考生心思何异, 有不可置信, 也有幸灾乐祸, 还有岿然不动它变让它变,不管他们心绪如何变动, 进了考场也不由他们说的算。
那些胸有成竹自认为已经被内定的世家子弟, 从考场出来之后,一个个如丧考妣脸色十分难看, 但还是强转镇定。
以他们的家世不至于考不上!
而寒门子弟有的脸色同样不好,这是题目没做出来的;也有志得意满信手拈来的;还有那不动声色稳如泰山的。
文若考完出来正好碰到冯凤熙,于是干脆上前打招呼, 好歹也算是友人, 不过走近之后却发现对方在……发呆?
“冯兄?怎么在此出神?莫不是在想心上人?”文若眼神特别好的看到对方手忙脚乱的往怀里塞了什么。
满脸通红看向文若:“文若莫要笑话在下,哪有什么心上人!”
这双颊泛红, 目含春水的模样可不像是没有心上人。
文若挑眉,露出一个了然的笑容。
“看来还是冯兄单相思, 若是凤熙不介意,荀川可代为做媒,不知是哪家贵女?”文若比冯凤熙年长, 自认为兄长, 自然想照顾一二。
冯凤熙年方十九,还未及弱冠,也没起字,于文若而言对方又无家世撑腰, 盛京之中多为贵女,若是他出面说不定对方看在他的面子上愿意考虑冯凤熙。
哪曾想冯凤熙脸色大变,连连摇手拒绝。
“荀川不可拿女子名声开玩笑,而且在下并非良婿。”冯凤熙苦笑,不说她为女儿身,那位姑娘看着也不像是普通世家出身。
况且……
她们之间只能算个意外罢了,回想起她们曾经的回忆,冯凤熙脸上忍不住又挂上了红云。
下意识将手捂在怀中那方手帕之上,那样美好的女子自然也还有段美好的姻缘,她只是单纯的和那位姑娘投缘罢了。
按压下心中躁动,又恢复了冷静端庄的模样。
文若心中奇怪,看这情况不像是不心仪那位姑娘,怎么到倒像是有难言之隐的模样?
南枝并不知道这里面的小插曲,顾清晏也觉得这些不太重要,虽然和冯凤熙有牵扯的那位姑娘真实身份是五公主。
但这二人都是女子,即使冯凤熙女扮男装,应该也不会喜欢上一个姑娘。
感情上还十分稚嫩,什么都没经历过的顾清晏自然不明白,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道理。
最后成绩出来后,放榜之日文若和冯凤熙皆在前列,可以参加殿试争夺最后的前三甲。
上榜考生试卷皆呈上御案让仁安帝一一过目,阅卷之时他特意叫上了南枝一起,小儿子提议并且一手促成,自然要让他看看成果。
要不是南枝年纪太小,他都想直接把人安排成科举负责人,考上的所有文官,未来都会是他的班底。
仁安帝心中遗憾,再加上南枝本人其实并不太愿意将科举揽过来,这些选拔出的人才,有着一个共同的称呼——天子门生。
他既非储君,又非长子,怎么也不该让这一群人记住他的好,和他成为天然一派。
选拔贤才之事他不能参与其中,一个皇子的势力完全没有必要那么庞大。
看过那些考生试卷之后,仁安帝暗自点头,对于这些人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适合安排到哪,外放还是留京,心中都有了计划。
考题并非单纯考文学修养,更多还是让考生回答他们为官目的是什么,为官之后又准备做什么。
各种各样的应用题,反倒是能看出他们的上限和下限分别在什么位置。
不过比起这些他更想看看小儿子会怎么安排这些人,他很好奇他小儿子又是怎么想的。
南枝一开始并不情愿,官员任命属于大事,他一个无职无权的皇子怎可随意妄加插手。
仁安帝也没勉强,只是在看那些考卷时,不停的揉太阳穴缓解疲劳,一副身体不适的模样。
福禄也上前为仁安帝助攻,将最近这段时间陛下身体情况轻声告诉九皇子,想要南枝帮帮仁安帝。
最后他可以说是被亲爹和亲爹的贴身内侍联手一起,架上了一个无法下来的位置。
只能认命帮仁安帝看考卷,不过该打的招呼还是要打。
“帮您看可以,但我的意见只能做参考,不可完全照做。”他毕竟没有真正处理过政务,只是单纯当过几年键盘政客。
他以后世的眼光,以及务实的性格,根据这些人不同擅长范围,外加这些人展现出的性格,将这些人做了划分。
纸上谈兵有几分沟壑,却没落到实地,干脆外派到基层去切身体会一下真正的底层是什么样子,不要过于想当然。
想当然的政策最终只会折腾老百姓,引起更多的民怨,干脆让这些人贴近百姓,从最基层做起,自然就知道真正能做不能做的界限。
那些空有理论,又不愿意落下地,活在世家的奢靡之风中的世家子,他们有些学识,却不适合放在有实权的位置。
这些人过于任性,不会考虑太多,最合适的位置,自然是那些看着品级很高,实则没什么实权的闲差,这样也不至于将世家得罪透彻,还不会造成什么严重影响。
至于最后最少也最珍贵的,既有学识才干,同时也知道人间疾苦,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实干派,这些就需要往重要位置安插。
看着南枝分类,仁安帝从一开始的纵容看热闹,到后面异彩连连,有些人的安排是他都没想好的,可小儿子却信手拈来将人安排到了合适的位置。
到了这个岁数,仁安帝也不得不承认,有些东西天分比努力更重要,最起码这份认人识人的本事他也要自愧不如。
“那这些可为殿试参与考生。”仁安帝点了点被南枝划分出来最少的那一摞试卷。
这些人之中,南枝也看见熟悉的名字,文若和冯凤熙的名字赫然也在其中。
和其他人相比,文若的水平明显比他们高出一大截,完全是降维打击。
他就说这种聪明人参加科举就是捣乱!偏偏他能劝名下三位谋士,并且还能以事态紧急将人安排出去避免后患。
可文若不一样,虽然他亦投奔于他门下,但他的心思南枝还没摸透,不清楚他最后是敌是友。
因此他能光明正大在另外三位谋士面前玩心眼,面对文若他只能选择走一步算一步。
科举按部就班进行到最后的殿试,不得不说南枝松了口气,终于要落下帷幕角逐出前三甲。
前三甲同属一档,实际上没有上下之分,皆为头甲,只是状元这个第一名比榜眼、探花要好听得多。
最终状元被文若如实拿下,而冯凤熙则是被定位探花,倒不是他成绩不好,而是因为他这张脸再适合不过探花郎的位置。
之后的琼林宴上还有一个专门为探花设置的环节,大家都会将处理好的花投向探花郎。
其他位置不提,探花郎一定要好看,这个执着宠儿子的仁安帝,答应的十分果决。
不就是想要好看一点的探花郎吗?反正前三名待遇完全相同,这么点小要求仁安帝完全能满足。
而榜眼则是三人中年纪最大的一位,比起意气风发的状元郎和俊美的探花,这位榜眼反倒是没那么起眼。
好在这位榜眼也是心胸宽广之人,并不在意头三甲只有他关注甚少,他更想能够做出一番实事,他是一个务实派。
这也是为何南枝意属推荐给仁安帝,点此人为榜眼。
殿试排名虽说没有提前内定好名次,但前三甲的人选,对比所有考卷后,南枝推举出了如今科举的前三名。
可以说除了榜眼外,无论是文若还是冯凤熙当这个探花,他都能够接受。
他俩人之间,其实仁安帝也曾犹豫过究竟让谁成为这第一名,比起尚且稚嫩的冯凤熙,确实是文若更胜一筹。
宣布名次之后,为了庆祝科举的圆满落幕,之后就是万众瞩目的琼林宴。
琼林宴上青年才俊不少,仁安帝又想到他的几位适龄公主还未有婚配,若从中挑选驸马倒是十分合适。
反正只是暂时定下来,赐婚相关还是等琼林宴后再安排。
仁安帝自认尽到了父亲的责任,记得每一个孩子,只不过他是人,是人就会有偏爱。
除了冯凤熙这个身份特殊,在他这里标了个号的,其中也有不少未有家眷的青年才俊。
而择婿的公主包括五公主,五公主年方十七,还未到适嫁之龄,不过可以先将驸马人选先定下。
高大的五公主,站在一众姐妹中也是鹤立鸡群的那一个,北狄血统让她与琼林宴许多男子身高相仿。
十分显眼的五公主,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有多显眼,比起未来驸马,她的心思更多还是在美食之上。
再加上她有一位心生好感之人,自然对待其他才俊没有任何心思,只把自己当做前来凑数的。
因此她也没注意到此时琼林宴上有一张她熟悉的脸,并且隔着人群一眼就看到了她,之后目光再没有转移。
另一边南枝将文若叫到身前,交代了两句渝州相关事项,并且让对方成绩出来后尽快赴任,毕竟其他谋士已经任劳任怨工作许久。
同为顶尖谋士,状元也拿了,自然也该办正事了。
第61章
南枝这边还在和文若商议渝州之事, 顺便将盛京之中名声大噪的古董商讲给他听,特别是这位搅动风雨的古董商也与渝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他却听到一个让他颇感意外的消息,探花郎被五公主选为驸马。
仁安帝明知道冯凤熙是女儿身!怎么还是给五公主赐婚了?
他震惊的神色太过明显, 文若明显误会了。
“殿下也认识凤熙?”这幅表情像是很意外冯凤熙成为驸马。
“有所耳闻, 荀川和探花郎关系不错?”南枝思忖过后, 还是没有将实情告知, 而是换了个话题。
“启禀殿下,凤熙并非盛京人士, 家世又不太显赫, 全族也只剩他一人,属下欣赏其才能, 想帮衬一二。”面对效忠对象文若坦言相告,并且也不认为会有什么问题。
果不其然,南枝微微点头表示知晓, 并未对他二人结交发表什么意见, 也没有丝毫反对的意见。
“探花郎成了驸马,荀川可有什么不适?”旁敲侧击看看能不能从文若这边得到什么消息。
文若有些意外南枝会对这些事感兴趣, 不过他也觉得没什么需要隐瞒的。
“凤熙似乎有了心上人,陛下此次赐婚也不知道会不会成就一对孽缘。”考虑到南枝是仁安帝最宠爱的小儿子, 他想为冯凤熙争取一下和心上人长相厮守的机会。
虽然当时对方义正言辞的反对心上人的说法,但以文若的阅历而言,对方明显是言不由心。
而他唯一能帮对方争取的, 只有尽量让冯凤熙有为自己选择的机会。
南枝沉思没有直接给出回应, 而是答应会考虑,尽量为冯凤熙争取,如果这位探花郎真不喜欢的话。
文若一知半解,但南枝可不是, 他不明白同样知道这位女探花的底细的仁安帝为何还是赐婚了。
而且五公主到底知不知道冯凤熙是什么情况,而探花郎本人又是什么心思?
最重要的是文若说,这位女扮男装的探花有心上人,这个心上人还是另一位姑娘。
只有去问仁安帝,他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让他爹愿意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另一个女子。
以常人的眼光来说,这一段并不是什么正常的婚姻搭配。
“殿下?”顾清晏看着苦扰的南枝忍不住跟着皱眉,不过这么点时间,文若就能把人惹得不高兴。
伴读有些小心眼的又记了这位与他气场不合的谋士一笔,然后开始思索如何能让九皇子高兴一点。
“清晏,父亲明知冯探花是……怎么会给她和五皇女赐婚?”南枝不理解,他与文若谈话的时候,顾清晏还在琼林宴之上。
顾清晏脸上犹豫,考虑该怎么和九皇子说。
“是五公主主动请陛下赐婚,而探花也没反驳。”冯凤熙和五公主之间的氛围也十分微妙,原本抗拒赐婚的探花,见到五公主后却答应了。
看来即使没了仁安帝指婚让两人相识,这两人也有了其他的缘分,或许有些缘分真是命中注定吧。
南枝忍不住有些感慨。
到底是怎么回事,恐怕也只有仁安帝知道一二,以及当事人才清楚他们两个有怎样的共同回忆。
琼林宴散,却留下了公主下嫁探花郎的美谈。
还不清楚具体情况的南枝看到赐婚这件事对于仁安帝的名声,是件多么好的宣传,他突然想明白探花郎是女儿身又如何?
最起码对于一位帝王而言,儿女的婚事也不是不可以利用的,心里知道他的父亲和其他皇帝不一样,但利益摆上台面之后他反倒是没办法去冷静看待。
理智和情感的拉扯,让他开始面对仁安帝不仅仅只是一位父亲,在种种无奈之下他必须做一个帝王应该做的。
即使明白这次的事属于五公主本人意愿为主导致,这里面未尝没有仁安帝有意纵容的意思,公主下嫁进一步提高了科举的份量,同时能不费吹灰之力拥有一个美名。
具体他还是想听听仁安帝到底是怎么想的,无论如何在他的父亲这个身份上,仁安帝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给了他一切偏爱。
南枝去找仁安帝时,对方已经备好茶点明显对于他的到来毫不意外,完全在他预想之中。
“爹!你明知道……”犹豫之后咬唇将后半句关于探花郎身份的话咽了回去。
45/289 首页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