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无声证言(GL百合)——谙桥

时间:2025-04-24 14:55:31  作者:谙桥
  “有。”
  陶聆温声细语:“薇姐,外卖防腐剂多,食材也不新鲜。”
  相同的话继母也曾念叨过,她以前在深圳工作,早出晚归,都吃食堂和外卖。
  果然老气横秋,李鹤薇打开靠着冰箱的橱柜,拿出两包方便面,故意和她唱反调:“方便面也有防腐剂。”
  “面饼不需要添加防腐剂,我不用它的调料包。”陶聆拿两颗鸡蛋,打碎蛋壳,蛋液倒进空碗,放少许盐和胡椒粉,手持筷子快速搅拌。随后左边奶锅煮面,右边炒锅烧油煎蛋。面煮熟,蛋也正好出锅,一碗鸡蛋拌面完成。
  她动作娴熟,李鹤薇看在眼里,目光尽是难掩的惊讶。
  “你尝尝?”陶聆捧着面碗,眉眼间轻浅的笑容蔓延,恰如初春时节,朝晨徐徐的微风温柔。
  李鹤薇心脏莫名漏跳一拍,没来得及回味转瞬即逝的异常,陶聆已经将面碗端正地放在厨房外面的圆桌,轻声唤她:“薇姐?”
  “哦,好。”李鹤薇走过去坐定,接下她手中的筷子。
  陶聆没有放其他调料,保持鸡蛋面原始的鲜美,李鹤薇细嚼慢咽,只觉面条清淡可口,柔中带韧,还有小麦的醇香。她由衷夸赞:“好吃。”
  “你呢?再去做一碗。”
  “嗯。”陶聆瞧她开怀,脚步也因此变得轻快。她喜欢烹饪,研究美食,这是最早能够给她带去成就感的爱好。
  差不多8点,两人结束早餐,李鹤薇回屋补眠,陶聆独自前往办公室处理后续的工作。下午3点多,李鹤薇坐在工位前,余光瞥见笔筒下压着一张纸,她伸手拿过来,目光落在纸张上。
  住宿申请。
  她迅速扫一遍内容,在倒数第二栏签字:情况属实,同意申请。李鹤薇2015年8月2日
  吃早餐时,陶聆再次提起申请住宿的打算,李鹤薇考虑她未来的遭遇,邀请对方住她家,但被婉拒。
  “不用交房租,水电气费平摊。”
  “谢谢薇姐的好意,我住宿舍就好,方便上下班。”
  的确,听说宿舍条件好,都是两人间,李鹤薇没有强求。
  至于通宵绘制的画像,经过她进一步修改,2分钟前发给秋琬。
  ***
  柳岷河西畔树林,重案组警员发现编织袋拖行痕迹。此时骄阳似火,秋琬找到阴凉地拨通李鹤薇电话:“喂,李队。”
  “秋队,什么事?”
  “疑似发现抛尸现场,我发你位置。”
  “好。”
  秋琬挂断电话,这才发现李鹤薇的留言,顺便转给程映秋:【程老师,这是我们同事还原7.31案件受害者的模拟画像,你帮忙写一下寻尸启事。】
  【老姐熬夜搞的画啊。】
  【OK,交给我。】
  【不对,稿子应该你们写完发给我,通过审查以后在蒲辰新闻和法制频道轮播。】
  【负责这项工作的同事休假,我在郊外。】
  【行吧,帮你一把。】
  10分钟后,程映秋按照格式完成初稿,文件传给她。
  【感谢,改天请你吃饭。】
  【欸,不用,不用。】
  程映秋只愿两人的交集局限于工作,八卦可以打听,但饭不能乱吃。
  此时秋琬身旁的同事获取消息,告知她:“秋队,外面马路只有两个路口可以进树林,第一个路口的斜前方有一家轮胎修理店,他们安装了监控。”
  “我去看看。”
  秋琬打完一行字忘记发送,将手机揣进裤兜。
  另一边,程映秋窝在沙发吃雪糕消暑,留意着对话框的动态。她嘀咕,小气鬼,没有诚意,也不让人有机会多拒绝两次。
  ***
  40分钟后,李鹤薇领着两位痕检和摄像技术员赶到现场。
  何英蹲着观察拖行痕迹,取材:“幸好最近都是晴天,编织袋的材质应该可以检测出来。”她戴着手套轻捻留下的碎渣,叹气,“不过也许会空欢喜一场,这种编织袋特别常见。”
  “何姐,你过来一下。”李鹤薇俯身查看,发现细节。
  “高跟鞋?”
  “对,软尺。”李鹤薇接过同事递来的尺子。
  “小李,不该这么量。”术业有专攻,何英先量鞋跟的高度,再量长度,估算出尺码,“41或者42码。”
  重案组的同事惊讶:“她身高少说得有175吧。”
  李鹤薇见多识广:“不一定,脚大的女生也不在少数。”
  那边秋琬拿到修理店半个月的监控,远远望见她们在低头交谈,走近一些才打招呼:“李队,这是录像,希望有收获。”她问何英,“何姐,发现什么?”
  附近荒凉,鲜少行人来往,而且这枚鞋印比较新,何英判断:“高跟鞋鞋印,凶手大概是女性。”
  “有没有其他鞋印?”秋琬问重案组的同事。
  “老大,这儿也有。”
  “还有这儿!”
  树林深处,陆续有人发现鞋印。
  何英量尺寸:“都是同一人。”
  她们跟随鞋印的路线走,行至另一边没有监控的路口。
  重案组的同事咬牙切齿:“狡猾,我们刚才拿到的录像看来用处不大。”
  “说明她知道什么地方有监控。”秋琬叮嘱身侧的民警,“小廖,你去把修理店三个月的监控都调出来。”
  “行,我这就去。”
  “李队,你去哪儿?”秋琬紧跟李鹤薇的脚步。
  “你看前面,小卖部。”
  秋琬摇头:“问过,没有监控。”
  “细节呢?我们现在知道凶手或许是女性。”
  秋琬微扬,接话:“所以任何可能目击现场的人都将成为我们询问的对象。”
  李鹤薇点头,从包里掏出两块钱,加快步伐:“大姐,买瓶水。”她把钱递给对方,朝秋琬使眼色,“秋队,你来。”
  她不想多费口舌,这些活确实属于重案组。
  秋琬出示警官证:“大姐,我是蒲辰市公安局重案中队的警察,向你打听一些事。”
  妇人颔首:“警官,您说。”
  “你在这里开店,每天光顾的人多吗?”
  “不多,路人一般买水或者方便面。”她转身,指着不远处的瓦房,“还有背后几户人家偶尔买点盐,味精等生活用品。”
  秋琬帮她回忆:“你最近有没有目睹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比如一个女人拖着编织袋进前面的树林。”
  “啊,有,有,她好高啊,我就多看了两眼。”
  秋琬惊喜,打开录音笔:“什么时候的事?”
  “过去好多天咯,至少一周吧,下午三四点的样子。”妇人比划着,“警官,她看着和你差不多高。”
  秋琬记录重点,身高175左右。
  李鹤薇拿出画板,问:“她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淡黄色的长裙。”
  “还记得她长什么样吗?”
  妇人摆手:“她戴着帽子和口罩呢,我看不清。”
  “眼睛呢?”
  “没特别印象。”
  “短发还是长发?”
  “长发,戴帽子,*看着乱糟糟。”
  “有没有其他特殊的地方?”
  “走路算不算特殊?她拖着东西,走路好奇怪。”
  “怎么奇怪?”
  “一瘸一拐,真怕她摔跤。”
  李鹤薇偏头:“秋队,可能编织袋装的东西重,她拖着有点费劲。”
  秋琬认同。
  李鹤薇继续问:“大姐,她戴首饰吗?例如耳环,项链。”
  妇人连连摇头。
  李鹤薇收起画板。
  “大姐,辛苦了,你后续如果想起什么,可以打这个电话。”秋琬留下一张纸条。
  她写字的时候,妇人无意中瞟见她腕间的手表,拍手道:“哦,她戴手表,还镶着钻,亮闪闪的,肯定有钱。”
  秋琬连忙发问:“钻长什么样?有几颗?在上边还是下边?”
  “唔,警官,大概两三颗,具体在哪儿,我记不得。”
  “你看。”李鹤薇速写手表,让妇人判断。
  妇人指着钻石分布在右上角的图片:“好像这块。”
  “非常感谢。”
  她们告辞,李鹤薇将画板递给她:“大概这样。”
  “果然神速。”李鹤薇的本事,秋琬早有耳闻,蜀州电视台曾经报道她仅凭两段模糊的录像就帮警方锁定凶手。
  李鹤薇明白秋琬是基于队原主的了解而夸赞她,语气平淡,不疾不徐道:“还需要一些面部特征。”
  “但愿录像能帮到我们。”
  “嗯,尸源呢?我看社区警务信息平台已经发出寻尸启事,有接到电话吗?”寻尸启事会通过不同渠道发布,电视台只是其中之一。
  说来也巧,话音刚落,秋琬衣兜里放着的手机轻轻抖动。她摸出手机,接听。
  “喂,你好,蒲辰公安局重案组。”
  话筒传出清晰的声音,带着些许颤抖:“警官,你们下午发的寻尸启示,死者好像我的男朋友。”
  
 
第11章 非常不错,再接再厉
  技术中队实验室,从柳岷河驱车回来的李鹤薇推门而入。她长腿迈得急,两三步走至安妤身后,双手搭着椅背,目光扫视电脑界面的信息,问身前的安妤:“什么时候出结果?”
  “最多20分钟。”
  声称死者可能是她男友的女人家住公安局附近,30分钟前带着一位中年妇女前来认尸。只是尸体发泡,呈巨人观的缘故,她们无法辨认其面目。当时中年妇女坚持眼前的死者是她儿子,安妤照规矩,让她抽血化验。
  “好,辛苦。”李鹤薇转身出去,瞧见解剖室门外的长椅上,依偎着两个女人。年轻女人不断安慰身旁六神无主的年长者:“阿姨,也许不是他呢?”
  “就是小光,我认得。”
  “杨光以前也经常出差,少则三五天,多则半个月。”
  “这次不一样,他不回消息,不接电话。”
  李鹤薇无意间听进去两耳朵,结合先前通过电话了解的情况,他们年龄,身高,失踪时间都完全吻合,凭经验推断,应该八九不离十。她移步办公室,静候消息。
  15分钟后,安妤发来私信:【薇姐,DNA鉴定结果显示,他们确实为生物学母子关系。】
  【嗯,我过去。】
  李鹤薇即刻安排:“晓婷,你把消息告知家属,负责安慰她们。”
  “好,薇姐放心交给我。”
  李鹤薇前脚进实验室,秋琬后脚紧随而来,掩住房门,隔绝外面哀痛欲绝的哭声。她发自内心赞叹:“还得靠你,死者女友说画像和杨光本人有六七分相似,她们因为画像才选择报警。”
  死者杨光,29岁,苑宏旅行社导游,长期在外奔波,所以家属没有及时发现异常。
  李鹤薇客套:“你们也劳累两天,找到抛尸点利于后续工作的展开。”
  “走吧,开个短会。”
  重案组内部会议叫她做什么?李鹤薇讶异:“嗯?”
  秋琬解释:“针对此次凶案的会议,我知道何姐她们在忙,你代表技术中队。”
  “行吧。”
  秋琬边走边说:“我发觉你讨厌开会?”
  “将心比心,谁会喜欢?”李鹤薇停掉周会,改成隔日早会,每日清晨,她会将昨天的警情和案件进展在工作群做简单汇报。
  秋琬唇边不由地泄出笑意:“我也不喜欢,所以如非必要都在群里发通知,一般不会集中开会。”
  李鹤薇忽然奇怪,同事都说秋琬性子冷,铁面无情,但相处下来,反而觉得异常亲切。而且对方爱笑,至少比陶聆在她面前展现的笑容多。
  然而开会的时候,她瞬间被打脸。会议持续15分钟,坐在中间的秋琬神情严肃,不管是分析案情,还是鼓励同事,都与方才的温和判若两人。李鹤薇事后特意观察,茅塞顿开,谁和一大群男人待在一起能够喜笑颜开?
  更何况,她取向与自己相同,亲近女性也理所当然。
  结束会议,家属情绪稍微稳定,秋琬将死者女友请去询问室做笔录,李鹤薇闲来无事,通过监控录像旁观。
  “周小姐,你和杨光最后一次联系在什么时候?”
  周琳回忆:“上个礼拜六,25号,他说26号会带团去疆城,团期13天。”她把手机递给秋琬。
  秋琬浏览聊天记录,确认对方所言非虚。
  周琳分别在26号夜晚21点13分,27号下午13点27分,28号早晨8点09分给杨光发微信,打语音电话,28号下午15点46分收到对方回信。
  【我在忙。】
  三个字,秋琬合理推测这是凶手拿死者的手机编辑信息,混淆视听。
  周琳和杨光爱情长跑7年,本来打算年底结婚,怎料杨光突遭横祸。
  做完笔录,秋琬让她签字。李鹤薇早已漫步走回办公室,刚坐到工位,饭盒出现在眼前。
  她抬头,赵晓婷笑容满面:“薇姐,陶聆买的饭,让我先带上来给你。”
  警局食堂早中晚都备着饭菜,所以不会存在小说中常见的民警忙碌,只能在办公室吃泡面,啃面包的场景,除非她们自己嘴馋。
  “哦,谢谢。”李鹤薇掀开盒盖,取出备用的饭勺,开始慢吞吞进食。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