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时恩气的倒头接着睡,通判府是他的一言堂,他今天要旷工一日,用来疗愈心灵上的巨大创伤。
韩泽玉趴在苏时恩背上,死皮赖脸道:“恩恩~人家跟你开玩笑呢!像那种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舍不得媳妇儿,抓不住流氓的事,无能的男人才会那么做,我多优秀啊,绝对不会把你舍出去的。”
苏时恩无语,心道你把我舍出去的时候还少吗?
甚至是把他舍出去后,忘记回收的事情也不是没做过。
想是这么想,可终究架不住背上之人的歪缠,最终只能无奈妥协。
韩泽玉欢呼一声,穿上鞋就跑了出去,他还没去过西南两省呢!正好开开眼界。
半个时辰后,韩泽玉蔫蔫的窝在马车里,一脸怨念的看向车帘外。
铁柱像座山雕似的在前面赶车,感觉到他肃杀的视线,也只是挺直了腰背,压根儿不敢回头与他对视。
这头黑熊,怎么去哪儿都有他呢?狗皮膏药似的,甩都甩不掉,赶也赶不走。
“铁柱啊!你就不觉得自己像是个两百五十瓦的电灯泡吗?”
铁柱诚恳发问:“主子,电灯泡是啥?现在还没下雨,能看见雷电吗?”
苏时恩幸灾乐祸,韩泽玉懒得跟他解释。
可谁也没想到铁柱是个货真价实的乌鸦嘴,他们还没进城,天上就变得乌云密布起来。
滇南的雨来得急,刚刚还像金箔似的阳光,转瞬间就被层层乌云所覆盖。
马蹄陷在泥浆里,甩出不少泥点子,小黑跑的飞快,玩儿的不亦乐乎。
细雨如丝,斜斜的织就一片朦胧,远处苍山如黛,云雾缭绕,仿佛一幅唯美的画卷。
苏时恩打量着窗外景色,顿时有种心旷神怡之感。
就连韩泽玉这样的大俗人都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好可惜,要是有相机就能将美景记录下来了。
可能因为天气原因,城门口排了许多人,不过进城的速度并不慢,也不像出城那般检查的仔细。
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小黑的金链子被暂时收缴。
因此刚刚一路疯跑,打湿了毛发,又甩了一身泥点子的小黑,一点都不起眼,看起来就只是有些高大的普通马匹。
西南这边盛产马匹,小黑这样的品相也就能值个三十两出头。
韩泽玉拍拍小黑的性感翘臀,算是予以安慰。
一晃过去了四年,小黑的身价不增反降,但还算保值,这都是他精心呵护的成果。
小黑不想听,并且用马蹄子踹翻了这碗心灵毒鸡汤。
一个车夫,一匹普通品相的马,马车车厢也不精致,再有就是一对年轻夫妻。
这样的组合太常见了,因此也没人起疑,很快便被放行了。
不过苏时恩憋了一路,始终有个疑惑,那就是玉哥儿为什么穿女装?
韩泽玉理所当然道:“我怕被人认出来。”
“在滇南谁会认识你?”
“那可多了,比如说睿亲王府三公子,我的榜一大哥萧弘宇,还有跟他混在一起的,会用香料的袁清晗。”
苏时恩想说三公子被关在地下室的时候,压根儿就没见过韩泽玉的脸。
但转念一想,这二人在赛马场交过锋,萧弘宇均以失败告终,这才是当初刺杀事件的真正起因。
这么想的话,玉哥儿乔装打扮的举动是对的,毕竟这里是睿亲王的地盘。
第483章 实地考察
滇南地区的雨水多,湿度大,温度适宜,适合农作物生长。
这里的粮食产量颇高,百姓的生活理应更加富足才是,可实际情况却跟苏时恩的推测相距甚远。
这里的普通百姓解决基本温饱不成问题,但真正能达到丰衣足食的应当只有半数。
蜀州的情况跟这里相似,粮食产量跟生活质量匹配不上。
苏时恩觉得这其中必有猫腻,遂提议去附近的粮行考察一番。
正在为小妹挑选服饰的韩泽玉白了某人一眼,小声的阴阳道:“通判大人日理万机,事业心爆棚啊!”
平常在通判衙门里装闲散,好不容易出来玩儿一趟,倒是想起工作了。
苏时恩陪着笑脸,机会难得,他就是想顺便考察一番,公文上冰冷的文字,总没有亲眼所见来的直观。
布庄老板娘倚在柜台边,手里摇着蒲扇,笑看着有商有量的小两口。
看身高、外貌、和穿着打扮,这二位应是北方来的客商,性格豪爽,出手阔绰的大客户。
韩泽玉买了两套颜色艳丽,尺码小的送给媛媛和雨茉。
这种改良过的民族服饰也就只能给小姑娘们穿了。
韩泽玉迟疑了一瞬,咬咬牙,昧着良心又拿了一套大码的,只是颜色要沉稳大气一些。
他的榜一大姐,虽然已为人母,但依旧是个爱臭美的大胖丫头。
穿上这套衣服,找画师帮她记录下美好瞬间,反正她不差钱,这就是金钱能带来的快乐。
苏时恩看衣服尺码,就知道是给谁买的,可玉哥儿的眼神怎么还往成衣上瞄呢?
韩泽玉蠢蠢欲动的伸出手,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苏时恩一把捉住。
他的造型够百变了,完全不需要再添置新款“战袍”。
韩泽玉辩解道:“我是为了参加泼水节准备的,毕竟要入乡随俗嘛。”
苏时恩不上当,泼水节在清明之前就结束了,少忽悠他。
韩泽玉不死心的用眼神示意老板娘,让她把那套衣服包起来。
老板娘很上道的将衣服取下,跟另外三套放在一起。
她的头上缠着蓝布包头,耳垂上坠着银饰,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韩泽玉觉得老板娘的装扮好看,于是继续攻坚苏时恩:“你陪我去订做几样银饰,我就陪你去粮行。”
钱都付了,苏时恩有什么办法?只能选择妥协。
成亲七年来,他的夜生活依旧多姿多彩,唉……看来最近要好好补补了。
韩泽玉兴高采烈的往不远处走出,那里是老板娘给他们推荐的良心店铺。
前方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正是那家银匠铺子发出的声音。
铺子的窗棂上挂着几串漂亮的风铃,随风轻响,霎是动听。
一中年男子正在敲打一只银镯,动作娴熟,眼神专注,对于几人的到来也没显得有多热络。
手艺人,多少都有点儿傲气,可以理解。
韩泽玉留下定金,交代清楚要求后,便恋恋不舍的离开了银匠铺。
我的天吶,每天和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打交道,人生简直不要太幸福。
“回神回神,快跟我去粮行,别等一会儿又下雨了。”
这时候的雨势已经渐渐停歇,天边终于露出了一丝光亮。
韩泽玉也不磨叽,毕竟他也不想变成落汤鸡,破坏了完美造型。
这附近唯一的粮行就在三条街外,店门口摆放着许多甘蔗,店内的粮食大概有十几种。
其中以水稻、小麦、玉米为主,各种豆类为辅,收购价格比蜀州还要便宜一些,不过总体差异不大。
苏时恩大致看了一下,每样都采购一点,毕竟只看不买也不好,还可以带回去做个对比。
铁柱驾着马车继续前行,下一站是销售玉石原矿的铺子。
街边的茶肆飘出阵阵茶香,混合着雨后的清新,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之感。
三人在街边停下,想要去茶肆里喝杯茶,稍作休整再赶路。
这时远处传来清脆悠扬的铃铛声,十二匹驮马组成的队伍有序前行,缓缓走来。
赶马人身披蓑衣,头戴斗笠,脸上刻着风霜侵染过的痕迹。
队伍中第四匹马的笼头忽然晃动,一只毛色鲜亮的猴子蹿到一侧,致使笼头发生倾斜。
刚伸出的毛爪子被拍了一下,立马不满的叫了起来。
四个赤膊壮汉护在铁笼周围,肩背处青筋虬结如老藤,背上负着弓弩,腰间挎着短刀,刀柄上缠着彩色丝绦。
他们的到来让街道热闹起来,街边的商贩纷纷探出头来张望。
铁柱识时务的将马车停靠在路边,提前做好给马队让路的准备。
听着周遭之人的议论,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西南马帮,骜野曾经为之奋斗过的组织。
苏时恩跟韩泽玉对视一眼,又默契的将目光转回到马队身上。
铁柱少见多怪的看马,韩泽玉目不转睛的看货,苏时恩不动声色的看人。
马帮进城应是为了补给,可他们带着一只猴子做什么?
又不是齐天大圣,在已经关好笼子的前提下,需要四个拥有胸肌、腹肌、肱二头肌的猛男严防死守吗?
这不是暴殄天物,呸呸呸,不是浪费人力资源嘛!
苏时恩眯眼:“好看吗?馋了吗?”
韩泽玉正义凛然:“没有,坚决没有!野花哪有家花香啊!我就是从专业角度品鉴一二。”
铁柱就是韩泽玉的铁杆粉丝,无脑吹,时刻牢记要站在主子这边,替主子说话。
“从专业角度来看,这几位的身材也就那样儿,跟我比确实还有点儿距离,毕竟我是主子亲自训练出来的。”
苏时恩斜了铁柱一眼,心道你小子还是那么自信,不服都不行。
果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日不吹你是寝食难安。
韩泽玉出于本能的想反驳铁柱,人家的肤色是阳光晒出的古铜色,你是天生黑皮。
再说那身肌肉线条……
算了,苏时恩还在呢!说漏嘴不好解释,再说他不能砸了自己的金字招牌。
想通了的韩泽玉认真点头:“确实不如铁柱,专业的就是不一样。”
苏时恩彻底无语,你俩一唱一和搭档的挺好,一个敢吹,一个敢认,就他最较真。
第484章 他乡遇故知
滇南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部分族群将猴子视为图腾或神话角色。
苏时恩的学霸属性上线:“传说中猴子被赋予智慧或灵性,可能与祖先崇拜或自然神灵息息相关。”
韩泽玉不敢茍同:“你会把你的信仰关在笼子里吗?”
苏时恩想说不会,但看了眼玉哥儿,又觉得关起来也挺好,免得出去闯祸。
韩泽玉一脸惊恐的看向苏时恩,刚刚狗男人是什么眼神?
还有他迟疑了,他竟然迟疑了!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斯文败类竟想玩儿囚禁play。
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礼义呢?廉耻呢?时间呢?地址呢?
你倒是说话呀!你不说话我怎么配合,咳咳,怎么抵抗你呀!
面对韩泽玉的火热眼神,苏时恩明智的选择避其锋芒。
“猴子的用处无非就是那几种,食材、药材、娱乐、宗教仪式,或是彰显实力。”
“等等,养猴子能彰显实力?它身价那么高吗?”
“这只猴子的毛色特殊,偏火红,挺罕见的,最起码我就没在文献记载中看到过。当然也可能是被部落首领圈养的稀有动物,用来彰显地位。”
韩泽玉点点头,后面这个解释还比较靠谱,不过猴子有药用价值吗?怎么用?
苏时恩也是看过几本医书的,虽然他只会纸上谈兵,实际的医术应当连大姐都比不过。
“医书上有记载,猴骨和猴脑皆可入药,能治疗风湿,增强体力。”
什么?能增强体力?
韩泽玉的小眼神止不住的往苏时恩身上飘,要不然……
或许他……
可能就……
苏时恩白他一眼,想都别想,痴心妄想。
韩泽玉赶紧将外放的情绪收拢回来,想什么呢?那些想法可太“刑”了。
末世之前,他可是个守法好公民来着,不能因为穿越古代就放低了对自己的道德标准。
虽然他的标准常常形同虚设,但聊胜于无。
韩泽玉正胡思乱想间,铁柱疯狂拉扯他的袖子,示意他朝前方看。
韩泽玉不明所以的看了过去,不还是那伙人嘛!只不过停下来买东西,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不是让您看他们,快看那个女的。”
苏时恩跟韩泽玉一同望过去,只见一名身着靛蓝色衣服的年轻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男孩儿,看起来不到两岁的样子。
见这二位没什么表情,铁柱在心里吐槽他们记性不好。
“你们不觉得她像杨婉吗?”
苏时恩跟韩泽玉一起摇头,他们不觉得。
铁柱着急:“我觉得像她,她刚到苏府的时候就跟现在差不多,又黑又瘦的。”
韩泽玉把期盼的目光转向自家相公,小声道:“谁的旧相识,谁去认领,别装傻哦~”
杨婉初来乍到之时,正是苏时恩首次参加秀才考试之前。
那时的他整日刻苦读书,恨不得点灯熬油,头悬梁锥刺股的学。
希望能一举考中秀才,借此摆脱困境,他哪有时间留意一个刚来的粗使丫头?
后来他科考失利,就没更没心思关注杨婉了。
苏时恩又看了年轻女子两眼,确实没看出哪里相像,也不知道铁柱是怎么记住的。
铁柱有八分笃定,那人就是杨婉。
当年初来乍到的杨婉饭量惊人,不仅没剩饭,还总想抢他的饭吃,因此铁柱记忆犹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韩泽玉仗着自己的女装扮相,决定以身入局,究竟是不是杨婉,一听声音就能瞬间明了。
戴着面纱的高挑女子信步上前,站在疑似故人的身旁,假装挑选茶叶,实则在等她开口。
不多时,小孩儿说自己饿了,要喝奶,要吃鸡蛋。
韩泽玉偷瞄了小孩儿一眼,怪不得能长的这么胖,这么大了还没断奶,家里人也是娇惯。
年轻女子不耐烦的拽了孩子一把,警告他消停点儿。
出门在外得注意场合,女子强压住心头怒火,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煮鸡蛋,一看就是早有准备。
“吃吃吃!就知道吃!饿死鬼投胎吗?”
216/262 首页 上一页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