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契哥[种田]——锦观

时间:2025-04-27 09:07:18  作者:锦观
  起来得早,赵庄生就趁挑水、摘桑叶时煮了锅浓稠的观音菜粥,配上两个黄得流油的咸鸭蛋和一碟蟛蜞酥。
  咸鸭蛋是月前赵庄生做的,蟛蜞酥是方才李婶送来的,自然赵庄生回送了她十个鸡蛋。
  观音菜粥的清甜配上鲜香的咸鸭蛋,最后再来一个猪油炸过的脆脆蟛蜞酥,唇齿中的清甜咸脆不停回转,李宝福那些瞌睡登时抛掷去了九霄云外。
  李宝福这人忧愁来得快去得也快,昨日还有些怨赵庄生,但早上一起来见厨房里满了的水缸、干净整洁的院子、肥美的鸡鸭登时也没什么愁了。
  吃完饭,李宝福看赵庄生站在桌边数钱,家里卖油菜、鸡鸭的钱多半在大钱箱里。而昨夜赵庄生拿的那个小木箱,是他卖鸡鸭蛋、帮村里耕地收菜、卖鱼、卖布一个子一个子存的。
  才结契那段时间,赵庄生隔那么一两天就拉着李宝福做那事,住在隔壁的王华自然发现了点端倪。虽说那时候李宝福身体不错,但也怕这么下去掏空身子。
  于是定了个规矩,等小木箱有一百文就两人就能亲嘴办事,要是没那么多钱,自然李宝福也愿意三十文两人抱着亲个嘴。
  但大多数时候,赵庄生还是办事。
  趁赵庄生没注意时,李宝福赶紧从柜子底下摸出七个铜板丢进小木箱里,而后把它递给赵庄生:“这个。”
  赵庄生从小木箱里数出一百文,登时那里面就只剩四个铜板,赵庄生又要存段时间。
  他把看病、买药的一贯钱装好,外面包块黑布,缝在李宝福要挎的布包里,自己则揣着买盐酱醋的九十七文同样用红布包好藏在贴身的衣兜里。
  出门时,赵庄生把这几天凑的六十来个鸡蛋,一壶水还有几块饼用背篓背着,又提着六个咸鸭蛋拜托李婶女儿帮忙照看一下家中蚕,做好一切才带着李宝福出门。
  彼时尚不过清晨时分,太阳隐在山头下还未升起,漫天朝霞。炊烟随着风飘入天边云里,与那天地朝霞融为一色。
  两人行过村里的大榕树,有几人在磨盘边吃早饭,其中一男人笑着喊道:“李六穿这么好看去哪儿啊?”
  家中排六的李宝福笑着说:“我去镇上交户籍纸,叔你写了好吗?”
  “写了写了,我等会儿吃完早饭去。”
  尚书村的村民追其祖上七八代都是一家堂兄弟,为此村里宗族叔伯多,李宝福一路打着招呼,脸都快笑僵了。
  反观赵庄生,出门后只有一个冷淡神情,万年不变,为此村里也没几个人会跟他主动搭话,就算单独在外遇着了人也只会问李宝福最近如何。
  但李宝福知道,赵庄生是真的对自己好,家里有什么好的他都先紧着自己,父母和自己卧床病重的那两年也是赵庄生下地织布。
  为此赵庄生再怎么冷脸,村里人也都看在他知恩图报的份上对他有真心和夸赞,否则宗亲叔伯早开祠堂把赵庄生踢走了。
  想到此,李宝福握住赵庄生的手,赵庄生愣了下,反握住他说:“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
  李宝福晃了晃赵庄生的手,笑着说:“没有,在想等会儿买几只鸡。”
  “喜欢就多买点,养上半年就能下蛋了,不过你得在家照顾它们。”赵庄生神情温和,眉目间透着股朝气。
  “鸡还能怎么照顾?”李宝福说,“不就割草喂喂吗?你怎么不让我去照顾庄稼?”
  “庄稼地辛苦,累坏了身体你会不舒服的。”赵庄生说话间,两人已到村口。
  今日初七,依例是赶集的日子。
  为此村口驻着两头载人的大黄牛,赵庄生给赶牛老伯两文钱买了个位置让李宝福坐,李宝福想让赵庄生上来一起,他却说:“我走就好。”说着把背篓放在李宝福脚边,“你守鸡蛋。”
  李宝福还想他时,邻居李婶也放了个背篓抱着小女儿坐在板车边缘,轻嗔道:“没事寿儿,就让庄生在下面走,不过十来里地,一个时辰就走到了。”
  此时两头黄牛俱拉满了一车人,赶牛伯一挥鞭,喊道:“走咯。”
  不想走路的就花钱坐牛车,有力气想省钱的就走,一队伍人浩浩荡荡的趁着赶集时朝镇上去。
  板车上多是妇女抱着孩子,身强力壮的男人们都在车下走,一时间欢声笑语。
 
 
第4章
  连绵起伏的山峦在李婶侧脸浮过,她低声问李宝福:“寿儿,庄生这娃对你咋样?”
  “挺好的,李婶,怎么了?”李宝福看了眼走在人群中面容严肃的赵庄生。
  下一瞬赵庄生侧脸看他一眼,继而笑了下。
  “那你上次怎么病的?”李婶手在有些痴笑的李宝福面前一晃,说:“开年到现在你都病了三次了,要是那赵庄生对你好,你怎么还这样?”
  李婶和王华是三十多年的邻居好姐妹,李宝福知她心疼自己,笑着说:“今年春雨多,我身体弱一下子没能抵住就病了,先前一次是去摘桑叶出汗受风弄的,不怪庄生哥。”
  “真的?”李婶说,“宝福啊,你要是有什么不好的,你让王大姐在地底下怎么办?”
  看板车上其他人没注意过来,她又说:“当初我就劝过她,别选这个赵庄生,隔壁村那杀猪的老徐小儿子不错,他前头几个兄弟结了婚,就剩他不要女的非要结契,他也愿意治你的病以后给你娶媳妇。可你娘就看中了赵庄生,叔伯几个也劝,但她就是没松口,要是她一下子看走了眼,受苦的还是你。”
  李宝福不想当年结契还有这些事,那时李全死后,王华的身子也垮了,她怕自己死后李宝福一人孤孤单单的,就让儿子成婚。
  可李宝福知晓自己是个什么病歪歪的样子,不愿耽误别人就没答应。
  这事就这么拖了小半年,直到有一天王华觉着自己真的快不行了,就撑着身子到李宝福床前,哭着说:“寿儿啊,娘快不行了,可娘放下不下你,你不想娶媳妇儿,那就让庄生那老实孩子照顾你行吗?让他做你的契兄弟,你们三茶六礼过了礼法,娘也权当你成过亲能安心合眼,否则娘就真的等不到你成婚了。”
  母亲哭红的眼与几乎白满头的发映在李宝福眼里,尽是心痛,他见门口那如松般站着像大哥样照顾他的男人,回想这么多年自己对父母的拖累,不想让母亲临死前有遗憾就说了个好。
  李宝福结契后半个月不到,王华就去世了。
  “娘没看走眼,庄生哥对我真的很好。”李宝福说话时又看向了赵庄生,心想徐家真是那么好的条件,母亲又为什么没同意呢。
  “娘,庄生哥上次还给我吃糖了。”忽然李婶四岁的小女儿说了句话,李婶发觉说赵庄生过了,便讪讪一笑:“宝福,别往心里去,婶子是心疼你。”
  李宝福说:“婶子疼我,我知道。”
  这时又有一婶子说:“宝福,你四姐怀着有五个月了吧?”
  李宝福笑道:“有,估计十月就要生了。”
  李全和王华生了六个孩子,这大女儿李元凤及笄后嫁去了邻村,夫妻俩的老二老三早夭,后来李全觉着是名没取好,所以后面子女全取好意头。
  这才养大四女儿李多福,而后李多福嫁给村里一户种茶的富户,日子过得不错。
  可五儿子李多禄两岁不甚惊风去世,夫妻俩伤心欲绝过了三年这才又生下最小的儿子李宝福来。
  “我也是看着多福、宝福你姐弟俩长大的,一晃眼多福都要做母亲了。”那婶子感慨道,“她嫁给那陈老三也快六年,终于是怀稳了,她是头胎要辛苦点,我看那杨二家媳妇,这头胎就害喜得不行,生时怕要费些力气。”
  于是板车上的话就顺着怀孕生子的事又聊了起来,李宝福想上次自己生病四姐和姐夫提了两只鸭和一斤猪肉来,今日正好进城怎么也得买点东西看看去。
  一路上两板车人说说笑笑午时前到了泉安县城门口,赶牛的老伯跟众人约好时辰便让儿子看着牛,自己去买酱醋。
  李宝福亦跟诸婶子叔伯道别,两人趁着时辰早先去集市卖鸡蛋,不然挤在府衙门口也排不上号。
  泉安县城傍着山不大,但物产丰富,临近江河,鱼虾齐全,不论是蜀中的绣品还是扬州的金银铜器都会经江河来此,中原文化与远洋北夷诸国通过海洋交汇文明。
  以致一到赶集日子,这长街上就人满为患。赵庄生怕李宝福被挤着,就紧紧牵着他的手在前头寻路。
  泉安县的集市依江而建,长街两侧的商贩摆满了摊子,人群熙攘往来,碧空下繁华自显。
  江边还有不少卸货的商船,人声嘈杂又乱,赵庄生带着李宝福找了个百姓常卖的安静地方,用草纸写上鸡蛋一文四个开始蹲着卖,而李宝福坐在铺着短衫的台阶上。
  赵庄生怕李宝福饿或是等着无趣就给他买了包炸鱼鳌。
  李宝福吃着炸鳌鱼,见不少孩子嘻嘻哈哈地拿着珍奇小玩意儿风似的跑过,想起小时候他一这样跑,王华和李多福就追他,生怕他出汗染风寒。
  彼时夏风习习,吹得岸边的柳树轻点水面,泛起阵阵涟漪。李宝福的心不免静了下来,想着现在要是他这样跑,跟在他身后追的人肯定是赵庄生。
  被追上了肯定还会挨几句说,想及此李宝福将那炸鳌鱼咬的咔咔响。
  响的赵庄生转过头来看他,李宝福奇道:“看我做什么?”
  赵庄生忍俊不禁地指了指嘴角,李宝福抬手擦下来块裹着面糊的鱼肉,灵机一动抹在赵庄生嘴角。
  赵庄生拾来吃了,李宝福见不得他那憨实样,又笑着给他喂了两块,说:“还挺好吃。”
  赵庄生点点头,李宝福看背篓里才过小半的鸡蛋,担忧道:“卖了快一个时辰,还有一半,能卖完吗?”
  赵庄生道:“卖不完回家煮着吃。”
  说话时,赵庄生才想起买鸡苗的事,让李宝福在这儿等他,自己则去买鸡苗,并说鸡蛋卖不完就算了。
  李宝福“哦”了声,给赵庄生喂了块炸鳌鱼就看他就汇入了往来的人海。
  李宝福蹲背篓前卖鸡蛋,炸鳌鱼吃完了就观察路上的行人。若有娘子经过背篓前总会带起一阵香风,若是男人便是汗味,但也有文人雅士路过此处,熏了香的卷纹衣裳在太阳下流动。
  “方才那个是你哥?”身旁卖柴火的一男子靠过来问。
  “是啊。”李宝福答道,“怎么了?”
  男子瞬间露出惊讶神情,说:“原来如此,我看他对你还不错,你们在一起生活多久了?”
  彼时问这样的话,李宝福知晓这是男人看出两人是契兄弟的身份。像他们这样的人,在泉安县城扔块砖下去,砸中的十个人里五个都有契兄弟,为此大家都见怪不怪了。
  只是李宝福没想到这男子好奇这些,反问:“怎么?你也想找一个?”
  男子浓眉黑目,俊逸儒雅,年龄约二十出头,他讪讪一笑说:“确实,是想结一个,所以一时有些好奇罢了。”
  李宝福看了下男子身上约摸五百文的天青翻领袍,疑惑道:“你家境不错怎么不娶妻?”
  男子叹道:“不想娶,娶个女子回去也是跟我受罪。”他摆了摆手,说:“贤弟你尚不知这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这突如其来的亲近称呼让李宝福嘴角抽搐,说:“男的就不跟你受罪了?看你这样也是找个弟弟,对方说不定还没满十七就要给你家出力干活。”
  岂料那男子嘿嘿一笑,说道:“那怎么会?既然进了家门我肯定是好吃好喝待着,我母亲也会将他当作亲子看待。”
  尚书村里也不是没有契兄弟,但真把别人儿子当亲儿子对待的父母,李宝福只在王华嘴里听过。
  这时有一娘子牵着儿子来买鸡蛋,李宝福站起笑着给母子俩装好,那娘子见李宝福笑意近人,心情也舒畅就多买了几个。
  李宝福数好四文钱放进挎包里,回头看那男子还盯着他,说:“你也要买鸡蛋?”
  “那倒不是!”男子忙说,“只是想知道贤弟你觉得与一男的在一起,那家中香火又该如何?贤弟,我父母就我一个独子,若我……”
  听这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李宝福有些明白了,说:“你自己不能做你自己的主?”
  “母亲替人浣衣将我养大,最大心愿便想我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我不能不孝啊。”
  “那你娶啊。”
  “娶不得,娶不得,我应了他的。”
  随即在两人边卖鸡蛋柴火边谈话中,李宝福认识了这位叫齐山民的男子。
  且细聊才知,这齐山民住在邻村不远,父亲去世得早,母亲在泉安县城替人洗衣做活把他拉扯大。
  “为什么不住一起?”李宝福又笑着卖了三文钱,问道。
  “我娘前几年运好在卖茶的王郎君家里帮茶农们做饭,钱多吃得也好,她想帮我攒点聘礼就没舍得走。”齐山民道,“但我想着左右家里地要交税,况且祖宗种地养蚕的手艺不能忘,我就留在家里养蚕种茶。”
  “结契这事,你娘应吗?”李宝福问。
  齐山民摇摇头,惆怅地说:“她想我娶妻生子,可我并不想这样。”说着他问李宝福,“宝弟,你父母他们有让你和你哥娶妻吗?”
  李宝福答道:“我和我哥父母都不在了,所以没有这事。”
  齐山民叹了口气点点头不再说话。
  但李宝福想就算李全和王华劝自己,那他又真的会娶吗?
  纵然契兄弟之间的规矩是,弟日后生计及娶妻养子诸费,俱可来于契兄。
  赵庄生有责任给他娶媳妇,可一想到赵庄生为他忙活这些,他心里就不是滋味。彷佛赵庄生唯一会做的就是听李家父母的话,给李宝福什么好,他就做什么。
  结契、娶媳妇他都能做,彷佛他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只是个任人驱使的木偶。
  “宝弟?宝弟?”
  一只大手在面前挥舞,李宝福回神,见齐山民身边站着个清秀斯文的男子,说:“怎么了,山民哥?”
  “我柴卖完了。”齐山民说着指了指那男子,“这是我弟弟,我们先走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