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成伊点点头, 看向秦楠清, 问道:“这次平叛,你的功劳不小,只是听说你要将那些叛军都杀了?为何如此, 说不准他们也只是被蒙蔽的。”
秦楠清丝毫不怯, 而是说道:“陛下, 叛贼林江早在攻城之前就对叛军说过自己的身世, 而且叛军之人亲口承认, 他们也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并没有所谓的单纯听军令的说法,所以,叛军的所有人都是有着谋逆的想法,因此末将觉得,杀了他们才是最好的做法,否则后患无穷。”
唐成伊继续喝药,并没有回答秦楠清的看法。秦楠清也知道自己这件事是做的有些绝,但是那些人谋逆,罪不可赦,按照我朝律例来说,应当是诛九族的,现在只是诛杀本人,也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狠心是好的,但是下面士兵的情绪你也要安抚好,另外,南方叛乱那边,这个总督你有什么看法?”唐成伊喝完药之后,才继续问。
“是,末将遵命。南方叛乱,几乎每几年就会有一次,可是每次又都会被总督给镇压,总督就会借此来向朝廷要求封赏。但末将认为,叛乱这件事需要用铁血手腕,才能压制,若是第一次就将那些人以重刑伺候,便不会有再来的事。而南方地区叛乱反复,想来也有总督在其中贪污受贿的缘故。”秦楠清也不敢明说,再者,陛下知道的,肯定要比她知道的多一些,她在这里讲的东西,陛下一定都了如指掌。
可是在她说完之后,陛下还是没有立即回复,而是又拉着唐怡说了一会话,才转而看向秦楠清:“既然你这么说,想必是有了解决的办法,对吗?”
秦楠清跪在地上,低声说:“陛下圣明,臣的方法太过于残暴,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后果。”
“你先说说,让朕听一听再做决定也不迟。”陛下让她说,秦楠清也不得不说。
“末将认为,南方地区频繁发生叛乱,还是因为总督和当地豪强的缘故,从百年前变革开始,他们就一直反对,而朝中对此持反对意见的,也大多数是南方那边考上来的官员,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南方变革不完全,他们并不畏惧律法,若是换个铁血手腕的总督,虽然短时间内风评不好,那些能发声的百姓怨声载道,但臣想,时间一长,一定会有成效。”秦楠清说道,她不确定陛下会不会真的采用她的办法,毕竟这需要一个有魄力的人去做,而且对百姓、对社稷,一时之间还真的找不出来好处。
可是秦楠清却看到陛下在点头,她更加有些惶恐,想要改口,却被陛下抢先。
“你说的不错,从前历代皇帝都对南方实行怀柔政策,可是收效甚微,若是没有效果,换一种方法也未尝不可。只是这新任总督的人选,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陛下看着秦楠清,似乎已经将她看穿。
唐怡在一旁看着,总觉得下一秒母皇就会说出让秦楠清过去担任总督的决定,她们刚刚成亲,就经历叛乱,还没好好培养感情呢,怎么能在这个关头让秦楠清去南方呢,万一出什么事可怎么好。
“母皇,您这……”
“你先别说话,朕在问秦将军呢,咳咳……”刚醒来,唐成伊的身体并不算太好,现在说了这么多话,整个人已经可见疲态。
唐怡迅速上前,为陛下顺气,连连称是。
秦楠清深吸一口气,说道:“陛下,微臣认为这件事得交给陛下最信任的人去做,手中还要有权利,人要有魄力,不然很难成事的。”
而秦楠清也明白,陛下心中已经有了人选,问这些问题只不过是在试探她,若是陛下真的要她前去,不知道唐怡一个人在京城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思及此,秦楠清抬眼望着唐怡,有些担心。
而唐怡却是回望着秦楠清,对着她摇摇头,示意她不要轻举妄动。
陛下看着二人的互动,在咳嗽了几声之后说道:“朕心中已经有了人选,只是最近京城刚刚平定,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等几天再说也不迟。你们也都忙了几天了,快下去休息吧,朕这里不碍事的。”
“是。”
二人起身离开,刚出宫,唐怡就急切的说:“你明知道母皇问的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顺着她的话说,你可知道母皇想派你去南方,南方蛮夷之地,会发生什么还不知道。更何况……”
“更何况什么?唐怡,你是陛下的女儿,但我们更是陛下的臣子,为朝廷做事自然是我们的责任,更何况是现在呢。我当然知道我有些话不能说,但是陛下在上,又不能不说。”秦楠清当然知道唐怡在想什么,立马阻止了她接下来的话。
唐怡被她这略带凶狠的语气吓到了,眼睛之中都快要蓄满了眼泪,要说不心疼那都是假的。
“你别哭,我当然知道,但说不定陛下不会让我过去呢?你看,现在已经知道了誉王是被诬陷的,而陛下想要为誉王翻案,仅仅只是下个圣旨还不够,得让誉王做出一番功绩,而南方那个地方,正是一个好去处。誉王又是陛下的皇女,权利不小,要说胆量气魄,也都是有的,所以也可能是誉王殿下,你又何必在这里这么担心呢。”将人的手放在自己的手心,给她以安慰。
听秦楠清这样一分析,唐怡这才冷静下来思考,要说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是我不够冷静了,但是母皇那样,我总觉得心不安。”唐怡还是有些担心,现在陛下可以信任的人不多,而且要让皇帝下罪己诏,这无异于天方夜谭。
“没事,你不用担心,就算去的话,也就几年的时间,很快就能回来的。”秦楠清实在是不愿意去想这个可能,无论是对唐怡还是对她自己来说,这样的分别两个人都不想有。
大街上百姓都出来帮着士兵进行清理,叛军也都被下狱,有的人在审问完之后,直接当场格杀,以儆效尤。
一时之间,运送尸体到城外的车辆一辆接一辆,外面的烟就没有停下来过。这是最省事的做法,同时也能有效防止疫病的发生。
“叛乱结束之后,我们也能休息一会了,希望今年能过个好年。”
“对啊,希望明年之后不会有这么多的事情发生,真不知道这人是为什么要谋逆,做出这么多伤天害理之事,怪不得会失败呢。而且现在的陛下多好了,好好过日子不行吗?”
“或许是觉得自己天命所在呢,毕竟龙生九子,谁知道呢,我们就好好生活就好,能活下去。”
路上,秦楠清能听到百姓在这里谈论,大家都是说叛贼的坏话,谴责他们破坏了原本平静的生活,不过若是换了个结果,这些百姓就又会说别的话。
好在百姓们并没有对她处死全部的叛军有什么意见,或许是这些人不知道,不过这也不在秦楠清关心的范围之内。
只是处理叛军的尸体就用了两三天,期间秦楠清和大理寺寺卿去大牢里审问了林江,他还是那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并没有任何的挫败。
“这人是不会认错的,况且谋逆本属重罪,应当株连九族,我看此人也没有任何的悔改之心,不如上报刑部,过两日问斩吧,连同他流放到宁古塔的九族一起,秦将军,您觉得如何?”王楠对着秦楠清说道,她的建议是直接杀了比较好,此人留着就是个祸害,万一还有同党,将人救出去那就完蛋了。
秦楠清也是这样的想法,只是她的同党……
“秦将军,我知道您是什么想法,只是想要谋逆之人,历朝历代都有,也不是到我们这里才开天辟地第一起的,与其放虎归山,不如让他们彻底成为一盘散沙。”王楠继续说,她说的不无道理。
“可以,那这件事就交由刑部审查吧,尽快,把人给砍了,不然总觉得还会发生什么事。另外,我会派重兵把守,都是我的亲信,确保不会有人劫狱。”秦楠清也安排了不少的人在这里轮流站岗,并且不会有轮岗空隙。
上报刑部的事情很快就决定了,刑部审查的也很快,这件事本来就是不可饶恕的,当天就出了结果,准备明日正午就在菜市口行刑,五马分尸,挫骨扬灰。
周围的百姓虽然觉得有些血腥,但在观看完之后,也都拍手叫好,像此等罪无可赦的人,就应该如此。
可是,这件事结束之后,秦楠清和唐怡就被叫到了勤政殿,陛下已经康复的差不多了,最近也都可以上朝,二人的监国之职也都撤销了。
“朕今日叫你们过来,是有件事情要和你们讲,关于南方叛乱的。”
第104章
“不知母皇有什么安排?”唐怡问道, 她现在有些害怕,害怕母皇会让秦楠清去南方,她才不愿意呢。
唐成伊自然也是知道这两个人的想法, 不过朝中现在任何事情都需要人手,也由不得她们不愿意。
“朕当然有安排,关于誉王的事情, 朕还需要再等等,这件事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解决的。所以朕决定,你们两个人一起去南方,你们觉得如何?”陛下喝一口茶, 静静地看着两个人,看着她们的反应, 突然有些想笑。
唐怡大着胆子问道:“不知道母皇是怎么想的,为何要指派我二人前去, 这件事似乎交由秦楠清一个人就足够了。”
陛下看着唐怡的样子,这是真的想笑, 她解释道:“朕当然知道你们新婚之后就没有多少的相处时间,事情一件一件的来。所以呢,朕就想你们两个一起过去, 就当做是出门游玩, 顺便彻底解决南方叛乱的问题,如何?”
这下,唐怡是高兴了起来, 这正是她所期望的, 能和秦楠清一起, 无论做什么都行。“女儿叩谢母皇隆恩。”唐怡立马谢恩, 根本不给秦楠清拒绝的时间。
而秦楠清看唐怡已经谢恩, 陛下又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只好接下这个差使。
很快,认命秦楠清为南方总督的圣旨就下来了,同时,也任命唐怡为钦差大臣,二人一同前往南方,彻底扫清南方的叛乱,同时也将朝廷中央的政策再次推行,这次势必要推行完全。
现在秦楠清可谓是炙手可热,不仅是平定叛乱的功臣,还是陛下钦点的南方总督,这身价一下子就抬高不少,是这一辈年轻人中官职最高的。
另外,陛下还拨给秦楠清三千将士,随同一起南下,前去平定叛乱,而之前的总督,也因为一些事情被革职。
另外,将军府中的府医因为救驾有功,陛下特意召她进宫行赏。
慕凉进宫之后,向陛下讨要赏赐,“陛下,草民不求任何封赏,只求陛下为草民一家做主。”
陛下当然不会不同意她这个要求,但对于慕凉这个人,她有些好奇,这么高的医术,为何不进太医院,而是选择进将军府,难道不清楚进了太医院,会有大把的机会为家人伸冤吗。“朕自然是可以为你做主的,只是朕想知道,你家中是出了何事,让你放弃这次封赏的机会,也要伸冤。”
慕凉跪在地上,声泪俱下的说道:“陛下,草民原是襄阳郡慕家,草民家中世代行医,到了草民母亲这一代,已经是全国都有名气的医师。因为母亲素日里积德行善,也得罪了不少小人,可那些人也只是敢在背后嚼舌根。可是在十五年前,襄阳郡郡守诬陷母亲用假药,治死不少百姓。郡守联合素日里和草民家有仇之人,硬是给慕家判了个满门抄斩,草民因当时在外游玩,因此躲过了这场祸事,后悄悄回到家中,却发现家中一切都被大火烧了个干干净净,询问得知,竟是郡守派士兵做的。”
“后来,草民在各地逃难,在汉东郡遇到了一位姓柳的老妇人,是她收留了草民,草民为报答收养之恩,这才来到了将军府,并且暗中寻找机会,试图翻供。现在草民恳求陛下,为草民彻查此事,还草民枉死的家人一个公道!”
听完慕凉的陈述之后,唐成伊也是非常气愤,在她清正廉洁的治理之下,竟然还会发生这种事,这不是在打她的脸吗。
“你说的这件事,朕会派人去彻查,只是除此之外,你可还有什么想要的?朕给你一个太医院副院正如何。”唐成伊询问道,如此有才能之人,她当然想要留在太医院,为自己做事。
“谢陛下恩典,只是草民还是更加愿意秉承母亲的意愿,为更多的人治病,恕草民不愿意接受副院正的职位。”慕凉不愿意在太医院为皇室众人治病,在她看来,太医院的能人很多,而平民百姓想要看病,却是难如登天,有的人只能自己在山上找一些不知药效的草药来,这充满了风险。
陛下也并不恼怒,她也不是强求别人的人,更何况看现在慕凉这个人,就知道她家中是以什么理念在治病救人。
“你不愿意,朕也不会强求,朕给你一个太医院副院正的职衔,平时朕也不会宣你,待慕家的冤案沉雪,朕再赐你慕家一个牌匾,朕亲自为你题字,保你荣华富贵,如何?”唐成伊说道。
“草民谢陛下恩典。”慕凉跪地谢旨,这可是天底下少有的荣耀,只是想到家中惨死的母亲和妹妹等人,慕凉却有些高兴不起来。
之后,陛下又命刑部彻查襄阳郡十五年前的灭门惨案,势必要为慕家讨回公道,另外,在慕家惨案沉冤得雪之后,将设涉事官员全部革职查办,在查到其它腌臜事之后,一应处理。
刑部去襄阳郡的官员和外派到南方做总督的秦楠清等人一同出发,而慕凉,则是随着刑部官员一齐前去襄阳郡,打算亲眼看着仇人被杀,之后重修祖宅,继续为天下人行医。
秦楠清和唐怡二人坐在马车上,一大早就起来的唐怡现在有些困,靠在秦楠清的肩膀上,“为什么要起这么早,这马车还这么颠簸。”
“没事的,忍忍就好了,我们过去又不是享福的,到了地方有很多事情要做,先行部队已经先出发了,我们还要尽快赶路呢,不然不能在相应的时间到达。”秦楠清也知道她难受,在出发之前特意向慕凉要了一些香薰,放在马车中,来减少马车颠簸造成的不适。
只是唐怡看起来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有其他的原因。
“我当然知道,我又不是只顾着自己,我们也得赶紧去,只是骑马的话,你又舍不得。”唐怡闭着眼睛,话语里带笑。
“是是是,殿下,是我舍不得,舍不得我的殿下在外面吹着风,而且还舍不得殿下大腿处磨得通红,那你就在马车里好好休息休息,等到了驿站我再叫你,如何?”秦楠清说着,将人揽入自己怀里。
唐怡也顺势躺了下去,在秦楠清的怀里闭上眼睛睡着了。
为了赶路,一行人中午的时候只吃干粮,在晚上到达驿站之后,才起锅烧热饭,而唐怡也因为坐了一天的马车,浑身都有些不舒服。
秦楠清在给她捶肩捏腰,“怎么样,有没有好受一些,不如明日与我一同在外面骑一会马,吹吹风,也能让头脑更清醒一些。”
64/79 首页 上一页 62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