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被休后世子求着我做他夫郎(古代架空)——日进斗金

时间:2025-05-02 09:45:52  作者:日进斗金
  慌乱之中,她们正巧撞上了叶大人的军队巡城捉拿叛党家眷。那军士一看她们两人神色慌张,虽穿着布衣却不似普通人家出身,就当作叛党家眷一起抓了起来。
  文姨娘与银霜和其他叛党家眷一起被关了几日,如今全部盘查清楚了才算是放了出来。
  这几日她们可算是吃了些苦头,几日没有洗漱,身上腌臜不堪,吃的也不好,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圈。
  但好在是那日两人反应颇快,及时从白氏手下逃了出去,还算是留住了一条性命!
  如今朝中叛党已平,白氏也跟着大皇子一脉被抓。这侯府里再没有能压文姨娘一头的女子,她又有一双儿女傍身,也算是熬出了头!
  金枝见了姐姐没事,激动的直落眼泪。沈宣虽与文姨娘不算太熟,但关系倒也不差。
  见她没事,心中也算安慰。便让素云素月安排她们去洗漱,又叫了甜姐儿与薛凤塘出来与她相认。
  见自己的一双儿女也好好的在沈宣这处养着,文姨娘心中激动不已。立时对着沈宣跪下,又拉了甜姐儿与薛凤塘对着沈宣磕头说道:“这次我们母子三人能留下性命,还得多亏了世子夫郎您提前报信!这恩情我们一辈子不敢忘记,以后必定唯您马首是瞻!”
  文姨娘是个十分聪慧又识时务之人。如今薛凤麟成了侯府的当家人,沈宣作为世子夫郎,日后必定也是掌管着侯府内宅。
  沈宣也不知道她这一番到底是有多少真心还是因着时事所驱,但到底是表明了立场,也让他省了不少心。
  以文姨娘的脑子,为了甜姐儿与薛凤塘的将来,也必定是不敢有二心的,日后侯府里想来也是再翻不起什么风浪了。
  十日后,沈宣让文姨娘先带着甜姐儿与薛凤塘搬回侯府。
  文姨娘的院子烧成了一堆废墟,自是没有那么快修好。府中其他姨娘的院子又死了人,也是不好让他们去住。沈宣索性便让她带着一双儿女搬进了主院,住进了白氏之前的屋子。
  薛侯爷中风后就一直卧病在床,薛凤麟虽给他请了大夫照顾,但瞧着恢复的却不怎么好。人虽然清醒了,但却仍旧瘫痪在床,说话也是口齿不清。
  文姨娘回了侯府,自是也要负责伺候薛侯爷养病的。
  不过眼见着薛侯爷在府中已经说不上话了,文姨娘便也收起了往日里对薛侯爷的那副温柔体贴的模样。只每隔数日去看他一次,不过伺候一碗汤药便离开了。
  反倒是薛凤塘还算是真心喜爱自己的父亲,回府后每日抽空去陪着老侯爷说说话,也算是薛侯爷如今在府里唯一的念想了。
  又过了一个多月,侯府里收拾的差不多了。京中叛乱平定,薛凤麟正式入职了顺天府府丞,也不那么忙了,沈宣才着人收拾了东西搬回了侯府。
  他如今已有六个月身孕,身子重了不少。外面的生意都忙不过来,侯府中不少闲杂事务,不想管的沈宣便都扔给了甜姐儿。让她在家学着管管家事,以后出嫁时也好应对。
  对沈宣的这番安排,文姨娘又是感恩戴德的特地来问候了一番。
  毕竟甜姐儿一个庶女,如今又能读书识字又能管家,说出去都是荣耀之事,谈婆家的时候也是她的筹码。
  甜姐儿能有今日,也是多亏了沈宣与薛凤麟夫夫二人的提携。以前白氏管家的时候,这等事情文姨娘可是想都不敢多想的!
  三个半月之后,沈宣诞下一子,上报晋武帝后,赐名永宁。
  因薛凤麟年初平乱有功,卓继承了父亲的侯位,封为新一任的薛侯爷,其嫡长子薛永宁则刚出生就被封为了世子,沈宣也得了五品诰命。
  薛永宁百日那天,薛凤麟大摆宴席,遍请京中世家,为其子祝贺。连二皇子也前来恭贺,还带来了一柄前朝名将的宝剑作为的贺礼!
  这宝剑乃是特殊工艺制成,不锈不腐,数百年过去仍然程亮如新。这工艺如今业已失传,再无人可以复制,可见这宝剑价值如何贵重!
  二皇子年后平乱之后就被封为太子,送来如此至宝,自是表达了看重薛家的意思。
  这般尊荣,也不是人人得享,就连薛凤麟也有些惶恐,只觉得这贺礼实在是有些太贵重了。
  “我这贺礼,也不全是因着你这次的功劳。”二皇子开口说道:“实则是因着你夫郎的一点儿善举,让我心中感念。”
  薛凤麟一怔,看向沈宣。沈宣正抱着薛永宁,与各家内眷在一起说笑。他身边还有一个有些熟悉的人影,正是丰家的哥儿丰舒明。
  丰舒明自年前与沈宣认识了以后,倒是仿佛自来熟了一般。
  年后沈宣产子,丰舒明就亲自过来问候,还送来了不少贺礼。后面又来了几次,渐渐便与沈宣成了好友。
  此时那丰舒明的发髻上,插着一支碧玉簪,水头极好,正是二皇子当日交给沈宣的那只。
  “丰家的哥儿,已经许了人家。”二皇子沉默了一阵儿,才开口说道:“大理寺丞梁家的长子梁有为,听说为人踏实能干,在国子监里口碑也是不错,今年秋天就要下场考试了。”
  薛凤麟没有接话,只眼观鼻鼻观心默默站在一旁。二皇子……不,应该叫太子了……也已经择好了太子妃。
  只是那太子妃的人选既不是姚金陵也不是孙菲菲,而是晋武帝钦点的督察院张大人之女张妙儿。并令其中秋之后,便与太子举办婚礼。
  张大人手上并无实权,但却是晋武帝的心腹。晋武帝钦点他的女儿做了太子妃,自也有其深意。
  这等决议,自是无人敢反对,那姚家与孙家也歇了与太子联姻的心思。众人只一股脑的恭喜太子,又夸晋武帝眼光卓绝,让太子得了张妙儿这般贤德的好女为妃。
  “我听闻你与梁家的公子已经订了亲?”沈宣看了一眼丰舒明头上的发簪开口问道。
  “是也。”丰舒明点点头道:“听闻梁公子为人和气,梁家家风也正,我父母对这门亲事是很满意的。”
  “你自己满意么?”沈宣眨了眨眼,试探的问了一句。
  丰舒明闻言顿了顿,才摸了摸头上的发簪,勾了勾嘴角说道:“是太子殿下说的媒,他眼光自是好的,我能有什么不满意的?”
  沈宣一怔,忍不住看了一眼二皇子的方向,便见他目光正好看向这边,毫不掩饰的落在丰舒明的身上。
  太子妃已定之事,沈宣自是也早就知道了。他心中有些感慨,默道皇家之事果然麻烦,也是这两人有缘无份了。
  时间一晃而过,又是三个月后,中秋佳节,太子大婚,养在乡下的沈从霜也诞下了一个女儿。
  沈宣得了庄子上送来的信,里面满是沈从霜诉苦自己在乡下过的如何艰难,才想起自年前薛凤鲤将人送走以后,自己就忘记了他还有这么一个妾室。
  如今沈从霜既诞下了孩子,那信上说的又十分可怜,养在条件不好的庄子上到底也说不过去。
  薛凤鲤虽然是待罪之身,被软禁在院中不得而出,但也还算是薛家的一员,倒不如将沈从霜接回侯府养着算了。
  沈宣派了人去庄上,将沈从霜与他的女儿带了回来。
  沈从霜原本就身材纤细,去了乡下大半年,也不知是怎么养的,生完了孩子竟看起来有些骨瘦嶙峋,瞧着在乡下的确是过的不好。
  薛凤鲤如今已是罪人,沈家又被贬到了外地。沈从霜在京中是一个撑腰的也没有了。
  他自知无依无靠,见了沈宣便低眉顺目,只求沈宣怜他与孩子可怜,让他们可以住在侯府。
  沈宣看了一眼他怀中的女孩儿。眉眼既不像他,也一点儿不像薛凤鲤,也不知到底是遗传了谁的。
  他想起沈从霜曾说过薛凤鲤不易生育一事,心中已有些了然。
  不过此事与他无关,他自是不会追究,又看在沈从霜与他报信的份上,便允了沈从霜的要求,让他带着孩子住在了薛凤鲤院中。
  薛凤鲤一个罪人,已经被看管起来,院中只得两个下人伺候着。
  他虽然已经落魄,但从小养到大的性子却是改不了的。便是已经沦落至此,对着两个下人还是呼来喝去,少不了被伺候的下人们埋怨。
  沈从霜搬入薛凤鲤院中之后,沈宣便给了他掌管院子事务的权力。
  听闻他刚搬进去的时候,薛凤鲤还与他大吵了一架,后面又过了几日,便再没听到他院中传来什么动静。
  沈宣之后才得知,原来薛凤鲤之前虽出不了院子,但还能离开屋子中院中走动。但沈从霜搬进去后,便让院中下人把薛凤鲤关在了房间里,连房门也不让他踏出一步。
  每日除了送饭和打扫卫生,不允许下人们与薛凤鲤说一句话。
  渐渐的,薛凤鲤似乎也被他折磨的老老实实,再不敢多说一句。
  沈宣自是不会对薛凤鲤有一分同情,只觉得这真是恶人自有恶人磨。
  若是他往日待沈从霜好些,怕是也不至于如此。也是这沈从霜才能治得住他,想来他如今的日子,是比之前要更难过了。
  金枝出嫁了,嫁给了薛府里管着田庄的任管事的儿子任大郎。
  这婚事是两家父母着人介绍的,两人见了面对对方也都颇为满意。
  沈宣趁着金枝出嫁,破格给他提了个一等随侍,让他随着任大郎一起出了府,去管理庄子上的事务了。
  金枝被提了一等随侍,金桂自是也跟着一起升了等。金枝离开了侯府,金桂则是实打实的得了实权,做了沈宣身边最体面的话事人。
  金枝出嫁当日,沈宣赠了金枝一套黄金头面,又并百两黄金的嫁妆,叫他风风光光的从侯府里出了门。
  府中的丫鬟随侍无不羡慕,只道是跟在侯爷夫郎身边,才能有这等体面。日后就是看在侯府这般面子上,婆家也不敢慢待他,这金枝的下半辈子也算是有所靠了。
  待金枝出门之后,沈宣才叫了金桂过来问他:“你与金枝年纪相仿,若是家中也有看上的好亲事,我也可同金枝一般,体体面面的送你出门。”
  金桂闻言便跪地说道:“沈哥儿,你是知道我的。我不想嫁人,只想一直留在你身边伺候你。”
  沈宣早猜到他会如此说,便让他起身,给了他一封书信。
  金桂不知那书信到底是什么,有些疑惑的接过一看,竟是一封介绍信。原来是沈宣推荐了他去京中的一个专门收取女子与哥儿的学堂读书。
  “这枫安学堂里面收了不少富贵人家的小姐与哥儿,教的也都是一些珠算管家理财之道。你在府中已经识了些字,也算是有些基础。但若再让你多做些别的,到底是不足。”
  “你既然有心留用,那就去这里上上学,多学点本事,也好回来帮我的忙。”沈宣说道。
  “沈哥儿!我定会好好上学,不会丢了你的脸!”金桂十分激动的捏着那封书信,心中一时感慨万千。
  这等学堂,就是京中的有钱人家也不见得会送自家子嗣过去。沈哥儿待他如此,是叫他一生受用,如此恩德,竟不知如何回报才好了!
 
 
第136章 
  京中的女子哥儿大多十六岁就出了门,薛家的庶女甜姐儿却到了十八岁还没有嫁出去。
  有人说是因着甜姐儿是庶女,薛家夫郎才故意刁难,不愿意为她择一门好夫婿,拖拖拉拉到了现在。
  便立时有人反驳,说那甜姐儿被薛家养的极好,吃穿用度都是上品。除此以外,她琴棋书画也是样样精通,薛家夫郎还让她帮着管理侯府的庶务。
  别说与其他庶女相比,便是与名门嫡女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别管外面如何纷纷扰扰,文姨娘看着如花似玉的女儿还待字闺中可谓是犯了一肚子的愁。
  这甜姐儿小时还好,如今读书多了,又与沈宣每日混在一起,思想也变得奇奇怪怪的。
  就比如她年方十八还不愿嫁人,只说要嫁也要嫁个自己喜欢的。
  文姨娘一去催婚,甜姐儿就会把薛凤麟与沈宣搬出来。只说是哥哥和嫂子说了,就算自己一辈子不嫁人,侯府也不是养不起,随她开心便是了。
  “这女子总是要嫁人的,再拖下去年纪就大了,还能去哪儿找合适的好人家?”文姨娘唉声叹气的对银霜说道。
  思索一番之后,便觉得还是得去找沈宣,这甜姐儿如今是不听自己的,也就是沈宣才能说得动她!
  银霜在一旁听着文姨娘抱怨,嘴上没说什么,心中却是暗道:侯夫郎他身边的金桂如今也已二十了,比甜姐儿还大两岁,却没有一点儿想要嫁人的意思。
  这甜姐儿不愿嫁人,怕是找了侯夫郎也是无用的!
  银霜她多年前就嫁给了府中的管事,婚后仍在文姨娘身边当着差。她弟弟金枝嫁给了庄上的管事,如今也已生了两个孩子。
  这些年因着金枝出嫁的体面,不是没有人找金桂说亲。只便是金桂父母亲自找到了沈宣的面前,他也要问一问金桂愿不愿意?
  若是金桂不愿,沈宣便直接否决,于是便将他留到了现在,如今年纪轻轻已成了侯府后宅里一等一的大管事。
  银霜随着文姨娘一道去了沈宣院中,便见他正在书房里翻看账本,旁边的金桂也拿着一只毛笔,帮着他抄写记录。还有两个十一二岁的小随侍在旁边帮忙整理和研墨。
  这些年沈宣的生意做的更大了,在大晋各处繁华闹市里都开了一些分店。分店每个月都将账册递交给总部一次,先让管账的帐房查验了,再由沈宣统一检查,看看有无错漏与不实之处。
  见了文姨娘过来,沈宣便停下手中的伙计,让她去茶室里等等,自己一会儿再过去会她。
  文姨娘等了一阵,喝到第二杯茶的时候,便见沈宣来了,坐下后净了净手,才开口对文姨娘道:“姨娘过来所谓何事?若是家中寻常小事儿,姨娘您自己做主便可。”
  这些年沈宣把侯府前院之事交给甜姐儿来管,后宅琐事则交给文姨娘来管,倒也管的还算条理清楚。只是遇到不敢做主之事,文姨娘便还是会来询问沈宣,依着他的意思行事。
  “侯夫郎,我这次过来,倒不是为了后宅事务。”文姨娘闻言起身,亲手给沈宣添了一杯茶道:“我这次过来,实在是为了小女甜姐儿。”
  “也是您与侯爷待她太好,才让她越来越任性。如今眼看着她已年满十八,却还待字闺中,吃用都靠着家中兄嫂,实在是让我惭愧。”
  “我一个姨娘出身低微,身居内宅也不认识什么人物,还请侯夫郎您帮她物色一个好夫婿,让她一生有靠,也好解了我心中的忧虑!”
  文姨娘这话只说到一半时,沈宣便明白了她什么意思!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