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一听便道:“这些日子粮荒,弄什么小厨房?过些日子再说吧。”
秦姨娘故意说道:“侯爷您是不知,之前您不在家里。我们几个姨娘的院子里每日都只有白面,吃得连二少爷院子里的下人都不如。”
“二少爷那边每天都有五六个菜,与粮荒之前也没什么不同。他和夫人吃不完的,就赏了下面的丫鬟和小厮。”
“孔姨娘见了,就去问夫人,为何府中下人怠慢我们这些姨娘。你猜夫人怎么说?”
“怎么说的?”薛侯爷便随口问道。
“夫人说了,二少爷院子里的吃食都是白家给的,和公中无关。”秦姨娘道。
“白家?她真是这么说的?”薛侯爷一听,立刻皱眉问道。
白氏管着公中,对自己儿子偏心一点,只要不动到薛侯爷的利益他可是懒得管的。
但之前他想找白家借粮,白氏就一口回绝,说白家已经没有余粮了。
以至于薛侯爷求爷爷告奶奶的一家一家找薛家旁支借粮,到了今日还没归还,让薛家旁支都上门责问了。
若是白家有粮,白氏却故意说没有,岂不是眼睁睁的看着他受苦,一点儿也不把他这个侯爷放在眼中!
想到这里,薛侯爷也对白氏生出一丝不满。秦姨娘又软磨硬泡了一番。
总算是让侯爷答应了粮荒结束以后就给她设立小厨房。
又过了几日,薛家还是没有还粮。薛家的好几家旁支们却是集体上了门,把准备上朝的薛侯爷堵在了自家门口。
“侯爷,您当时找我们借粮的时候,说得可是年后就还。”
“是啊!你堂堂侯爷,说话一言九鼎,可不能就这么赖账吧?”
“如今京中菜价米价贵的吓人,我们这些旁支的手上可没有侯府这么多的产业,日子艰难,都要揭不开锅了!”
“你们若是再不还粮,我们就只能去衙门里告你的状了。好让世人看看堂堂侯府也有欠债不还的事情!总不能让家里的孩子们饿死吧?”
……
薛家这些旁支,平日里对着薛侯爷都是又吹又舔。哪知如今不过一个粮慌,就全都翻了脸,说话也是不客气了起来。
薛侯爷实在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只能把白氏叫来,让她无论如何,先买下一批粮食还了。
白氏听了后便道:“如今米价上了天,现在买粮,怕是要白白浪费几千两银子,我们一年的产业都要花光了!”
“那也得买,难道真的让他们去告我的状?再让朝中那些老家伙们参我一本?”薛侯爷十分生气的说道:“此时也怪你没有头脑。我瞧京中许多人家,早就准备了囤粮,怎得就你没有准备?也不知这个家到底是怎么当的!”
薛侯爷以前向来是不会说白氏一句重话的,这次却对着她一顿埋怨,让白氏也是生了一肚子的气。
她平日里再是装的温柔体贴,此时却是一点儿也装不出来。只是冷着脸道:“我对侯府如何,侯爷难道不知道么?这次竟如此说我,不过是府里来了新人,就看不上我这旧人了。”
“罢了,既然侯爷非要现在还粮,那就去买吧,左右花的也是公中的钱。”
只是说好了要买粮还了,市面上却是压根找不到能拿出那么多粮的渠道。
粮铺里的粮食,如今都是按斗来卖,一斗白米就要卖上七八两银子。几石粮食拿到铺里就被抢空了。
薛家之前找人借了五十石粮,加上答应加倍奉还的粮食,至少也要一百多石粮食。
这么大量的粮食,只能私下里提前找人来订,压根就不能靠在粮铺里抢到。
这买粮之事不过又拖了几日,来薛府闹事儿的旁支却是越来越多了!
此事终于传到了朝上,又被他的老对头们抓住了把柄参了一本,叫晋武帝当着朝中众臣的面,让薛侯爷做个表率,早日厘清家事。
就在薛侯爷忍无可忍的时候,薛凤麟突然回了一趟家,对薛侯爷说道:“父亲,我倒是知道一处地方还有粮卖,这几日叶家的囤粮没了,也是托了人在那里买到的。”
此事于薛侯爷正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哪里还顾得上别的。便立刻让薛凤麟去帮忙打听,看看那里还能买到多少粮?
当天下午,薛凤麟就去了沈宣那里,对他说道:“侯府如今正急着买粮,你之前囤的粮还剩多少?”
沈宣便道:“还有糙米一百石、粳米一百八十多石。”
薛凤麟想了想便道:“你准备一百石糙米和五十石粳米,我会派人来取。”
沈宣吩咐了素云把五十石粳米送到宣字坊里,夜里薛凤麟就派了人去,把一百五十石粮食都偷偷运走了。
侯府缺粮,沈宣自是没想过收钱的。只是过了几日以后,无心却又来了一趟,拿出一个信封递给沈宣说道:“沈哥儿,这是上次侯府买下你粮食的银票,世子让我带给你。”
沈宣这才知道,原来薛凤麟让他准备粮食却不是白给的,而是让侯府花了银子。
等无心离开,他拆开那信封一看,里面竟有厚厚一打银票,都是一千两银子一张的。
沈宣睁大了眼睛,取出这摞银票,才发现竟然有整整十八张,共计一万八千两银子。
这么大的一笔金额,着实可怕。就算是侯府这样家底雄厚的世家,怕是也狠狠的出了一大笔血。
原来自那日薛凤麟派人将粮食拉走之后,就运到了一处宅子,又请了个有南方口音的人,伪装成了卖米的商人。
那商人对薛府来人之谎称这些米都是自己从南面运过来的,数量有限,且有许多世家争抢。
若是薛家想要,就需得花两万两银子一次性把一百五十石粮食买断。也省得他卖给薛府以后又得罪了别的世家。
两万两银子的巨款,买一百五十石粮。就算是市面上的粮铺也没有这么贵的!
但如今侯府急着用粮,整个京城也只有这里可以一次性买到这么多的粮食。
薛侯爷这几日被人弹劾的着急上火,嘴巴里都生满了疮。被逼无奈之下,他只得又亲自去与那商人见了面,最终以一万八千银子的价格把那些米全都买了下来。
侯府虽然产业众多,一年光靠着田庄和铺面的收益也能有五六千两银子。但府中花用也大,每年都结余不了太多。
这一万八千两银子付了出去,之前许多年存下的银两就被掏空了一大半,叫白氏也好生心疼,直接气病了好几日。
好在是总算是打发了那些要账的旁支们,府里也终于安静了下来。
一下子掏空了府里这么多的存银,白氏觉得这花的都是自己儿子未来的产业,也是越发的小气了。
如今家中粮食倒是够了,每日都有米吃。但她却不愿意再多花钱买菜,连薛侯爷的饭菜也开始抠抠搜搜。
薛侯爷看不惯白氏这幅嘴脸,去她那里的时候更少了。
白氏也难得的和薛侯爷赌起了气。只要他去了秦姨娘那里,家中就故意不准备什么好饭菜。
薛侯爷就这么连着吃了几日清汤寡水,肚子里也没什么油水,却还是不愿意主动去找白氏示弱。
当年他娶叶氏的时候,与叶氏冷战多年,几乎就没怎么进过叶氏的房间。那时候白氏倒是善解人意,对他也是百依百顺,让他心中怜爱。
如今他将白氏扶正了,白氏却也开始对着薛侯爷摆起了脸色。薛侯爷心中生气,宁愿饿肚子也不想去白氏那里看脸色。
他在府里转悠了一圈,就闻到一股烧鸡的香味儿,再顺着那味道过去,就去了文姨娘的院子里面。
见文姨娘正哄着甜姐儿吃饭,桌上还做了一桌好菜。
第76章
文姨娘年纪大了,容貌又不算绝美。薛侯爷自她生下甜姐儿以后,一个月也不见得来她房里一次。
今日陡然因着这桌好饭好菜来了,文姨娘心中倒也没什么欢喜的,只立刻摆出一张笑脸,过去问道:“今日是什么风儿把侯爷给吹来了?”
“许久未来,心里也是有些惦记甜姐儿,特地过来看看。”侯爷咳嗽一声,作出一副正经的模样说道。
平日里对甜姐儿不闻不问,今日倒是做起了慈父的嘴脸,文姨娘在心底冷笑。
她知道侯爷不过是找些借口,却也不拆穿,只十分温柔的对他说道:“侯爷也是来得巧。刚好今日甜姐儿过十岁寿辰,我花钱置办了一桌席面。侯爷既来了,就吃了再走?甜姐儿见了父亲,心中也是高兴。”
自己亲女儿过生日,薛侯爷却完全不记得。这下突然从文姨娘口里听说了,侯爷也是有些不好意思,心中难得的对文姨娘和甜姐儿生出了一丝丝愧疚感。
桌上摆着烧鸡、蒸鱼、炒虾、红烧豆腐和香菇菜心,因着甜姐儿做寿,还特地下了一碗寿面,做了一盆甜酒酿。
如今京中物价贵的吓人,光是这几个菜,就花了文姨娘十多两银子置办。
文姨娘拉着甜姐儿道:“甜姐儿,侯爷来了,还不快过来叫爹爹?”
甜姐儿年纪不过十岁,一双杏仁眼像极了文姨娘,鼻子嘴巴倒是更像薛侯爷。
她年纪尚小,又一直被文姨娘捧在手心里养着,模样生的娇憨可爱。见了侯爷,便学着母亲的模样上前讨好,甜甜的叫了声爹爹。
薛侯爷见甜姐儿乖巧懂事,心中对这个许久不见的女儿也是喜欢了一些。
当下一高兴,就对文姨娘说道:“既然今日是甜姐儿生辰,那为父的也不好空手过来吃席。薛家城西运河旁的那间铺子就送给甜姐儿做嫁妆吧,等她以后大了出嫁,也好有个依仗。”
那铺子位置很一般,一年也只得一二百两的收益,但总归是一处产业,对甜姐儿这样的庶女来说,也是多了一份保障。
文姨娘当下大喜,立刻拉着甜姐儿一起对侯爷道谢。
甜姐儿也是个会来事的,当下就盛了一碗甜汤端给侯爷道:“爹爹,这酒酿甜得很,你快尝尝?”
薛侯爷笑嘻嘻的接过甜汤,尝了一口,对面前这一番父慈女孝的景象也是十分受用。
他一向吃软不吃硬,薛凤麟从小被叶氏带着,一直对他态度比较冷硬,他也和薛凤麟关系很差。
白氏生了薛凤鲤,倒是一向很会讨好他,也很得他的宠爱。
只是薛凤鲤如今大了,每日都爱在外面和一些同龄的狐朋狗友们厮混,不太乐意再花时间来讨好自己府中这个老头子了。
薛侯爷被文姨娘和甜姐儿伺候着美美吃喝了一顿,满脸红光,心中对文姨娘和她的女儿也很是满意。
文姨娘一面给侯爷夹了一只鸡腿,一面说道:“说来这次,甜姐儿过生,还是世子提前想到了,派人送了些衣料和银子过来。说是让我给庶妹做几件衣裳,再置办一桌好席面。”
“上次他见了甜姐儿一直没有开蒙,也说京中世家的姑娘和哥儿各个都会吟诗写字,所以请了个先生来每隔三日来教甜姐儿一次,银子都是从他的账上走。”
侯爷一听,便点点头道:“世子这点倒是说的不错,我们这样的世家,即使是家中的女子和哥儿,也要会读书的,不然出去会被人笑话。”
说道这里,侯爷顿了顿才道:“既然是给甜姐儿请先生,从公中走账便是,又何必非要从世子那里走账?”
薛侯爷之所以会说这话,倒不是因着心疼薛凤麟的钱,而是觉得这事儿又多了一个把柄在自己儿子手上,以后少不了又要被他拿出来说。
文姨娘这时却是有些支支吾吾的道:“侯爷,不是妾身不想从公中走账,只是之前妾身去问夫人能不能让甜姐儿去族学念书,夫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让甜姐儿不要学些无用的东西。”
薛侯爷本就在与白氏冷战,此时一听,哪里不知道白氏到底是什么心思。心中就更是生气,只狠狠哼了一声道:“这个白氏,自己以前倒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不让家中庶女念书,心眼是越来越小了!不提也罢!”
见薛侯爷显是不高兴了,文姨娘才勾了勾嘴角,又给他夹了一筷子菜,说起了别的事情。
这一晚,薛侯爷难得的留宿在了文姨娘房中。
白氏知道了此事,反倒是有些高兴。只因这文姨娘都三十多岁了,容貌也并非绝美,和那秦姨娘比起来,是没有什么竞争力。
然而到了第二日,管家的突然来报,说侯爷把手上的一间铺子,转到了甜姐儿的名下。
白氏的脸色瞬间就变了,狠狠的发了一通脾气。只骂这文姨娘倒是好手段,不过一日,就哄得侯爷送了一间铺子。
到了第二日,侯爷却又去了文姨娘那里。今日文姨娘桌上放着一罐莲藕排骨汤,一见了薛侯爷过来,就连忙说道:“侯爷,想着您今日怕是会来,我特地让银霜差人去割了些排骨炖汤。”
如今各院里除了基本的饭菜,要吃什么都是自己去买。
文姨娘很早就整治了自己的小厨房,自己开伙给甜姐儿做饭吃,现在倒是十分方便。
薛侯爷心中有数,也知道文姨娘手上有几间铺面,比较宽裕,开得起小灶。
现在见文姨娘母女都围着自己转,又好吃好喝,心中很是受用,之后连着几天,便日日都留在了文姨娘院中。
“这贱蹄子倒是舍得,这几日光是置办吃食,就花了五六十两了吧?”白氏听了尤妈妈过来汇报文姨娘院中之事,不禁冷冷说道。
“这文姨娘哪儿来这么多银子?她手上那几个铺子,不是每年也只有三四百两收益么?她也舍得?”尤妈妈疑惑的说道:“夫人,要么咱们院子里也做两个好菜,把侯爷请过来?”
“侯爷都多久没去她那里的?有什么舍不得的?”白氏翻了个白眼说道:“如今吃食那么贵,不过是一顿好饭就要上十两银子。公中先前又花了那么多银子买粮,也拿不出什么来了,难道还让我学那文姨娘自掏腰包?”
“我手上存的银子,以后都要给鲤儿娶媳妇用的,可不能就这么吃了喝了。”
“也就是这些日子,等粮荒过去了,府中各院都吃的好了,看她还拿什么留住侯爷!”
白氏见除了第一日,之后侯爷也并未再给文姨娘母女什么产业,心中便也放心了一些。
她与侯爷做了快要三十年的夫妻,对他最是了解。
知如今他日日去文姨娘那里,也不过是图那里的饭菜好些。若是过些日子,京中粮荒解除,怕是还要跑去秦姨娘那个小贱蹄子那里。
54/104 首页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5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