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中国人对于美强惨的那种热爱,真的从古至今未曾变过。
新君继位之后,少不了权力斗争,也缺不了权力变动,从龙之功的获得者要向上走,站错阵营的人则是要被清算。
至于陆离这个既不属于前者,又非后者的存在,现在就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情况。
侍中之位依旧是他的,刘宏涨上去的待遇可能因为“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又或者现在没空关注这些事情,反正是没有下降的。
但是以前除休沐日外,几乎日日随侍陛下身侧的陆离,现在天就是一个在侍中寺喝茶水的退休情况。
原本喝茶水的人都有活干了,他这个原本每天有活干的人来喝茶水,谁看了不说一声命运无常呢。
被放置的陆离在所有人看来绝对是颓唐到不行的,哪怕对方看起来依旧美丽的仙气飘飘、行事风度翩翩,大家却也都觉得他这是在强装坚强,努力体面而已。
实际上说不定一回到府里面,就立刻泪流满面的怀念先帝在时的情况。
毕竟这个落差实在是大啊,从通过皇帝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对国家所有事情拥有参与权,到现在无人问津喝茶水。
政治生物不会觉得这是“无案牍之劳形”的幸福躺平生活,他们只会认为这是在权力场中被剥夺了权力后的落魄不堪。
想当初,先帝死讯还未传出之时,对方可是敢在宫门前说拔剑就拔剑,禁军都要听从他的指挥,说让找三公就去找三公,被找的三公一听是陆离要找还真的都来了。
虽然事实证明当初对方的判断真的没错,但就算当时他判断错了,先帝其实还好好的当着陛下呢。就按照先帝对他的信重程度,都能轻轻地将这件事情一笔带过。
主打的就是一个选择性无视与偏袒,别管我爱臣有没有错,反正我看不到他有什么错,倒是你们这几个妄图挑他的错的,这是不是想要针对朕啊!
先帝对于所有人都称不上好,但是对陆侍中确实有几分好到离谱的偏爱 。
这种情况搭配上陆离那张脸,搭配西汉陛下们的先例,再加上先帝本身的那些荒唐事情,不少人还怀疑过他们两个是不是有一腿。
然而在男女之事上荤素不忌、啥荒唐事都干过的陛下,在陆侍中这里拿的却是真的纯爱版本的君臣相得,清白纯洁的不得了。
糟糕,越看越像真爱。
大家一边看着陆离脑补“美丽寡妇(划掉)侍中深夜垂泪”,一边坐观或参与外戚与宦官们的再一次对对碰。
前者虽然全靠脑补,但陆侍中实在美丽。
而后者就属于我后汉自有国情在此,属于历史的新一轮轮回了。
在这个对对碰的过程中,陆离的一位亲戚被何大将军征辟为黄门侍郎,他正是荀攸。
虽然对方比陆离大几岁,但是按照辈分算的话,对方是陆离的表侄。
之前陆离辉煌无限的时候不曾与荀氏那边断了联系,也丝毫没有因为陛下的宠爱对大母的娘家,也是自己仅剩不多的亲戚变了态度。
现在他“落魄”了,那边也不曾因此断了联系、变了态度。
可就算如此,荀攸来到洛阳后竟然想要登门拜访,也是陆离不曾想到的。
当时收到拜帖后,陆离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只回给对方一封信说明情况,言及此正值多事之秋,我这边又颇受瞩目,心意我领了,人就不必来了。
总有相见之日,不必急于一时。
但那边很快回信表示,叔父的怜爱接收到了,可是家中挂念,盼得相见。
人家都第二次了,他们这又不是在搞什么王位继承,还三辞三让的,再拒绝就不礼貌了。
要见就见呗,陆离自认自己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
他没有继续拒绝,约定好时间后,荀攸准时登门。
现在盯着陆离这边的视线虽然还有却也不似最开始那样多了,毕竟先帝葬礼举行完了,谥号也定好了,新帝也登基了,宦官跟外戚争斗的虽然厉害,可陆离确实是被放置的彻底。
美人不美人、悲惨不悲惨的,看几眼先过过瘾就行了,真想要细看,等到权力斗争落幕之后大家再继续欣赏也不迟。
毕竟陆侍中又不会跑,可权力斗争却是一秒三个剧情,眼睛眨一下就要错过无数明争暗斗的。
荀攸虽然坚持登门拜访,却也无意将一切搞得多么人尽皆知。
与荀氏通信许久,陆离这倒是第一次见到荀氏的亲人。
事实上这次来到洛阳的除了荀攸还有荀彧,前者是受到何进征辟为黄门侍郎,主要做的事情是出入禁中,传达诏令。
后者则是被举孝廉后任守宫令,属少府,负责管皇帝所用纸笔墨以及尚书诸财用、封泥。因为一些事情耽搁了,现在还在前来洛阳的路上。
荀攸来到陆府后被石锤迎了进去,走过一处亭子后,见到陆离竟然从另一方走向自己,不免有几分惊讶,既是惊讶于对方外貌的名不虚传,也是惊讶对方能够亲自来迎。
不提先帝在时对方如何风光无限,就说他们两个之间辈分的差异,就算对方坐在屋子里等着那也是不存在半分失礼的。
现在对方这么一迎,倒是让人有些受宠若惊了。
第51章 二合一(含一章霸王票加更)
荀攸看着自己这位名声在外的表叔父,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如果不是真的亲眼见到,当真令人难以想象。
他们荀氏长得都不难看,但根据某些祖父的说法,乐安陆氏虽然传承相对单薄,却代代皆出美男子,与他们荀氏曾姑母联姻的那位,就是声名一时的美男子。
见到陆离之后,荀攸虽然没有见过陆氏其他人,但他觉得就算是代代皆是美男子,陆离也应当是其中翘楚了。
而且血缘关系当真是奇妙,对方好看的同时,还能从他脸上看出几分荀氏的影子。
抛开那份晃眼的外貌,从陆离的脸上,荀攸不曾看出什么遭遇变故后,一夜之间天差地别下的失魂落魄、自暴自弃,甚至是怨天尤人。
是外界猜测的伪装体面,还是当真心有乾坤、安然自若呢?
荀攸不去强求分辨这个,别管是不是装的,就算是装的,能够装出来本身也是一种本事。
换成何大将军,那绝对是装不了一点点的。
再者说,别看对方现在好像被朝廷上下一致放置了,个一个在权力旋涡中置身事外的闲散状态,似乎真的掺和不进去一点点。
可荀攸清楚实际上并非如此,但凡陆离肯站出来表态,对于双方的争斗是能够起到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的。
懂不懂先帝遗孀(划掉)爱臣的含金量啊。
在这场亲戚见面中,荀攸倒是没有开口说这些权力问题,只是如拜帖中所说的那般,代替家中来看一下陆离的情况。
荀攸:“仲祖父对叔父甚是挂念,知我来洛阳特意嘱托我前来拜访,并托我代为转达,叔父若有离开洛阳之意,或可来颍川小住些许时日。”
对方口中的仲祖父是荀绲,也就是荀彧之父。
这里面这个亲戚关系顺一下的话,从陆离祖母那一辈论,就是陆离的祖母、荀彧的祖父与荀攸的曾祖父,是兄妹关系。
往下一辈,陆离的亲爹与荀彧的父亲荀绲和荀攸的祖父荀昙是表兄弟关系。
荀氏那可是个实实在在的大家庭,光荀彧的祖父就生了八个儿子,人称“八龙”,属于能够将陆离祖父馋哭的生育数量。
而这份询问也确实充满善意,这相当于是在告诉陆离,如果他想要从洛阳这个大漩涡中撤退,颍川荀氏愿意充当对方的庇佑所。
陆离看着自己这位外貌不算出众却也清秀,长着一张淡定脸的侄子,也没有问这个决定是荀绲一个人做的,还是得到了所有人同意的。
他只是摇头:“有劳公达特来一趟,亦有劳叔父惦念了,可我深受先帝恩德,如何能够在这个时候离开洛阳。”
荀攸虽不曾见过那位君主偏爱的具体表现,却也听说过,洛阳许多人对陆离的态度就是这份偏爱的最佳佐证。
他的视线不由扫过对方腰间的玉佩,那就是传说中先帝第一次见面就送的玉佩吗?
细闻,屋内似乎确实隐约有一股异香自陆离身上传来。
事实上何进在别人的提醒下知道他们之间的这层关系后,是暗示……明示过希望他能说服陆离站队的。
这位大将军对待陆离的态度颇为多变。
曾经先帝在时,对于陆离不计前嫌的两不相帮,他是长舒一口气的,哪怕不是感恩戴德,那也是相当满意。
可是在如今新帝即位,自己成为皇帝亲舅舅的情况下,这份感觉瞬间就变了。
他对于陆离如今的沉默是相当不满意的,人嘛,一旦成功了心态就也跟着变了,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也截然不同了。
他现在认为陆离不站出来为新帝背书,不来找自己表态,这就是有些不识抬举的表现。
这一点跟对方接触较多的袁绍最为清楚,而荀攸虽然刚来洛阳没多久,却也从一些细枝末节中看出些许。
对于何进这番做派,荀攸是看不上的,但是陆离若是要跟对方硬碰硬,还真的不一定能碰的过。
从某种角度来看,对方如果不想掺和,如今的保持沉默反而是一种相对稳妥的选择。
在这场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的戚宦争斗中,已经出现第一位出局者了,而出局者也不是别人,正是宦官中掌握军权较多的蹇硕。
而很荒唐的一点在于,对方的出局真要详细说的话,是外戚宦官双方同时出力达成的结果。
也可以说,对方将自己混成了两方都不待见的存在,然后被双方一起出手办掉了。
外戚看他不顺眼其实很好解,不说戚宦之间的争权,就拿私人恩怨来说事。
当初何进可是差点就被对方骗过去噶了,这要能将对方看顺眼那才有鬼了呢。
可同为宦官,蹇硕还是掌握着兵权的宦官,他是怎么让张让他们看不顺眼的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虽然他当初在先帝灵前面对刘辩继位保持了沉默,但后面还有那么些贼心不死的架势,颇为蠢蠢欲动。
这在宦官们正努力讨好新帝的情况下简直不要太扎眼,这要是被新帝与太后知道了,误会他们体的立场,这不就是想让他们死吗。
况且大家跟先帝之间都是在互相利用而已,你表现好像要士为知己者死是哪一出,不觉得自己太格格不入了吗,你再衷心难不成还能进老刘家的坟吗。
而且你在何进那里拉了那么多仇恨,办了你说不定还能暂时和解一下。
宦官与外戚看起来势如水火,但有的时候也是可以联合一下的。
再者说,郭胜当初拿出来讲的恩情也不是假的,要知道光和四年何皇后毒杀了刘协的母亲王美人后,差一点就被愤怒的刘宏给废了,还是郭胜帮了忙呢。
反正别管怎样,先办了蹇硕就对了!
于是,蹇硕猝。
而现在外戚与宦官的战斗情况是这样的:握有军权的蹇硕已经被办掉了,但是宦官们靠着如今的“柔弱无助”以及能言善辩靠上了太后,本该跟何大将军兄妹一心,实际上几乎没怎么兄妹一心过的太后现在实际上是偏向宦官的。
如果这个时候先帝宠臣能够站出来发言一下,真的是能够堵得太后哑口无言的。
毕竟虽然他们一个是太后,一位只是侍中,但两人中到底哪个更被先帝亲近这是众人皆知的。
荀攸作为士人对宦官是绝对不存在任何好感的,而就他观察陆离的态度,这种事情倒也不是绝对不能谈。
可就算要谈,荀攸也不准备在这次会面中谈。
前面温情脉脉的关切了半天,后面突然说起了政治目的,就显得前面的所谓情谊充满目的性,带着种图穷匕见前的诱惑与麻痹。
虽然荀攸跟陆离没有多少真切的情谊,血缘是能够将人联系在一起不假,却也没有神奇到只是拥有血缘关系就能自动产生情谊。
荀绲与陆离的情谊,带着长辈之间情谊的爱屋及乌,加上后面几年通信的情感交流延续。
荀攸虽然没有情谊,但也不想用自己的政治目的去让陆离误会荀绲的这份情谊。
又不是一生只能见一面,留到下一次以自己的名义来单独谈又能如何。
在不涉及政治斗争的情况下,两人的这场见面倒也称得上是相谈甚欢。
虽然陆离这里比较冷清,但荀攸觉得对方这里的冷清,可比何大将军那边过度的热闹让人喜欢多了。
毕竟一群人说着说着就要争起来,争着争着就要打起来,每天不是歌功颂德拍马屁,就是炸药桶一般的互相攻击、争名夺利,实在是让人喜欢不起来。
有的时候人越是缺什么,越是容易在疯狂弥补的时候走极端。
就拿何大将军举例,他其实就很在乎自己的屠户出身,现在正在疯狂招贤纳士之中。
虽然招来的也不乏名士,却也不免鱼龙混杂,充斥着许多功利且无能之辈。
而且他这种看似自傲实则暗藏自卑的情况,也让不少人明着捧他,实际上根本看不起他,完全将他当成了斗倒宦官的工具人。
相谈甚欢的两个人从白天谈到了上,甚至还来了一个抵足而眠。
这是陆离第二次跟人抵足而眠,第一次是跟刘宏。
毕竟对方想要跟陆离刷君臣相得成就,别的君臣有的抵足而眠,他们两个也不能落下。
主打的就是一个别人有的我们要有,别人没有的我们还要有。
在他生病之前,他都准备要裁撤其他侍中,将侍中变成只有一人的陆离专属职位,甚至还要进一步给他提高待遇。
“宰相必起于州郡”,对方给他画了饼并且真的有在做,这实在令人心中难言。
荀攸打定了主意今日只谈家事,不论政治。
但是当两人熄灭大多灯火躺在床上,却听到陆离突然说起了政事:“大将军可知你我之间的关系?”
荀攸:“自是知道。”
旁边仅留一只摇曳着火光的灯盘带给室内些许亮光,他听到躺在床榻外侧的陆离似乎轻笑了一声:“他可有嘱咐你什么?”
荀攸依旧不曾欺瞒:“有。”
陆离:“不准备告诉我吗?”
荀攸:“攸不欲因此令叔父有误仲祖父之心。”
“我如何会有此误会。”陆离坐起来:“公达,如今局势不明,大将军可有召外兵入京之心?”
35/203 首页 上一页 33 34 35 36 37 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