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春天见(近代现代)——小猫飞刀

时间:2025-05-15 08:57:37  作者:小猫飞刀
  昨晚,当他坐在顶楼小酒馆的花园里享用精致的夜宵时,一名十五岁的女孩选择结束自己尚未开启的人生。
  有人拍到了她在世上停留的最后几分钟。
  视频在网络上疯转,又很快被屏蔽,可掀起的水花却已无法控制。
  不到一小时,她的身份信息连同所有社交账号,全部被网友扒出来。
  一时间,不论是声称与女孩就读同一所学校的同学,还是相隔甚远、素未谋面的陌生网友,纷纷参与了针对女孩轻生原因的激烈讨论。
  学业压力、校园霸凌、原生家庭、恋爱、抑郁……所谓的真相更新了一版又一版,始终没个准信。
  直到一个名叫“网络显微镜”的营销号,发布了一篇标题为“中学女生轻生始末”的文章。
  忽然间,事情有了定论。
  文章宣称,女孩本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乖巧文静,之所以忽然做出这样的极端行为,全都是因为看了一本名为《玻璃鱼缸》的绘本。
  这篇绘本打着温馨疗愈的标签,实际鼓吹极端思想,很容易给读者,尤其是还没有完善辨别能力的青少年读者造成心理创伤。
  而绘本之所以火起来,也是因为一个身患重度抑郁的博主推荐。在此之前,这个博主就经常发布负面情绪严重的内容,甚至有过几次未遂的自杀行为,主页内推荐的影视文学作品,也大都充满消极思想。
  不仅如此,女孩在轻生前,还多次给绘本作者的社交账号留言,作者利用未成年人的盲目信任,暗中引导女孩走向极端。就连女孩爬上高楼前,最后一次与人交谈,都还在被作者的极端言论洗脑,就这样失去了求生的机会……
  文章一经发布,就被各大营销号疯转,一夜之间火遍网络。
  于是,许多看过绘本的读者幡然醒悟,为自己曾经被故事带偏的观点后怕,或是庆幸自己及时清醒,没有像那个可怜的女孩一样被洗脑。
  没有看过的网友,则在阅读文章之后,或出于好奇,或带着愤怒,纷纷挤向《玻璃鱼缸》的线上发布网站,在评论区将成段的质疑和怒斥重新粘贴一遍。
  也有少量的读者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绘本本身没有问题,女孩做出这种选择,一定有更复杂的原因。
  可没人说得出更复杂的原因是什么,这些话也就没有了可信度,被淹没在更大的声浪中。
  编辑在消息最后安慰林余:“作品相关事宜,我们都会解决好的,这段时间,你就先好好休息,情绪不好的话,就别看网上的消息了。”
  林余感受了一下,自认为还算平静,便登录了微博。
  周令换到了林余身旁的位置,抬了抬手,似乎想要阻拦,但最终只是试探着放在他的后背,见他没有抗拒的意思,便揽住了他的肩膀。
  林余还记得上一次打开微博后台的样子。
  自从《玻璃鱼缸》火起来以后,他每次登陆,都会收到许多新的留言,有些是新读者过来打招呼,有些是反复读了很多遍的老读者不间断的问好,甚至还有人把他当做树洞,偷偷倾诉生活里的烦恼……
  大家都很温柔,赞美时倾尽诚意,倾诉时又会小心克制,担心不好的情绪影响到别人。
  透过小小的留言窗,林余第一次意识到,世界上还存在着许许多多和他相似的灵魂。
  大家散落在各地,过着不同却又相似的生活,通过一个小小的故事,彼此连接,相互安抚,分担着伤痛,分享着力量。
  有一段时间,留言越来越多,编辑担心他回复不过来,会影响创作思路,还提过将账号交给社里的运营团队代理,林余拒绝了。
  他从来不觉得这个账号会带来负担。
  就在昨天早晨,他还一如既往,特意留出一个小时,一一回复大家的留言。
  而现在,他的私信窗口依然塞满新的留言,甚至比过去还要多得多,但内容已截然不同。
  质疑,责问,讨要说法,或是林余在心里也读不出来的谩骂……
  被置顶的作品宣传下,评论还在不断刷新。
  “什么治愈系,就是一个夹带私货的毒绘本!”
  “审核是怎么通过的?怎么能让这种有害青少年健康的东西流入市场,有关部门也太不负责任了!”
  “这算不算教唆他人轻生啊,要负责任的吧,死者家属需要帮助吗?我可以免费提供咨询,太可怜了……”
  “之前火起来的时候我就觉得不对了,看大家都在夸没敢说,画这种的致郁的东西,真的不是心理扭曲吗?”
  “……”
  文字无声,却又震耳。
  林余的手被轻轻握住,才意识到自己一直在用力揉着耳朵。
  “别看了,”周令从他手里抽走手机,把他的脸压向自己的胸膛:“都是营销号为了蹭热度在跟风,不用管他们说什么。”
  “等等,”林余忽然想起什么,挣扎道:“让我再看一下。”
  “乖,”周令不肯松手:“听话,事情交给我,很快就会解决的。”
  林余停止了挣扎,叹了口气,轻声道:“我只是想看看,那个女孩子,最后一次跟我说的话,我不记得了。”
  沉默几秒后,他声音颤抖,又一次重复道:“我竟然不记得了。”
  周令将手臂收得更紧,半晌,开口道:“我帮你看,念给你听,可以吗?”
  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维持着搂抱的姿势,空出一只手操作手机,翻看林余的微博私信。
  经过青葵基金的事,他已对舆论有了不同的看法,知道很多时候网友被操控,发布的言论根本毫无意义。
  可当他不断划过一条条尖锐的留言,他还是无法控制地感到愤怒。
  为什么这些人仅凭一篇没头没尾的文章,就否认别人精心创作的心血?
  他们明明都没看过林余彻夜不眠构思剧情,没看过他困到睁不开眼依然耐心为烦恼的读者开解心结,不知道他艰难的过去,他的善良,他的温柔,他的美好,他的努力,更不知道他比任何人都想摆脱所谓的消极想法……
  可就算不知道又怎样呢?
  他只是画了一个温暖的故事,只是想要帮助试图从这个故事里汲取力量的人而已。
  凭什么他的付出,反倒成了他的罪名?
  几乎要捏碎手机的前一秒,周令停下滑动的手指。
  从接到消息,到四处找人调查,再到现在,他已经看过很多次资料,对女孩的网络昵称十分熟悉。
  他点开女孩的留言窗口,快要冲出胸膛的愤怒化为了沉重的悲哀。
  最后一次的对话记录,停留在上周三的晚上九点。
  浅灰色的日期提示,仿佛停止转动的时钟,将故事永远定格在最后一刻,不论留言窗外的网络世界掀起多大风浪,经历多少巨变,都只是静默地维持原本的样子。
  第一次开口的时候,周令没能发出声音,他清了清嗓子,才重新找回自己的嗓音。
  “亲爱的小金鱼,晚上好,”他对着屏幕,尽可能地维持平静的语调,一字一句念道:“今天,我又重新看了一遍你的故事,我好羡慕你的勇敢和自由,要是我也能像你一样,毫无顾忌地选择自己想要的路就好了。”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下一行的对话气泡。
  “你跟她说——”
  “小金鱼托我转达,”林余接过周令的话,一字不落地背出当时的回复:“不管你想做的是什么,勇敢去做就好了。”
  勇敢去做好了。
  这句话不断在林余的脑海盘旋。
  周令把他抱得很紧,太紧了,耳朵被温热的手掌捂住,眼睛和口鼻都埋在睡衣布料里,几乎让他无法呼吸。
  可他还是觉得吵闹、刺眼,然后又陷入过于寂静的空白。
  半晌,他从周令怀中离开,目光空洞,语气充满茫然。
  “我画的故事,还有我发给她的话,是不是真的——”
  “不是的,”周令没让他说完,语气笃定:“这不是你的错,你只是在鼓励她,我想她也一定能明白的。而且我跟出版社确认过,他们已经紧急开会,重新审核过你的绘本,还联系了专业的心理医生参与评定,结论是绘本根本没有网上说的那些问题,现在,出版社的法务部已经在积极准备维权。而且,这件事在网上发酵得这么厉害,也很不正常,我怀疑有人故意引导舆论,已经叫人在查了,相信很快就能粉碎谣言。从现在开始,你什么都不要想,什么都不用做,听编辑的话,趁机好好休息也好,想要继续画新稿也好,其他的全部交给我,交给出版社,我也会一直陪在你身边,相信我好吗?”
  在周令的注视下,林余缓缓点了点头。
 
 
第82章 很不真实
  旅行提前结束,尽管两人都极力装出什么也没发生的平静,返程途中,沉默依然占了大多数时间。
  不知是不是前段时间没有休息好,到家后,林余开始有些轻微的嗜睡。
  不过,反正新稿进度暂停,绘本出的事他又帮不上什么忙,现在也没什么能做的,睡着了反而更好打发时间。
  周令如他所说,一直待在家里,到了计划入职的时间也没去公司。但他不像林余一样闲着,除了空出时间吃饭,或是陪林余看会儿电影,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抱着笔记本敲敲打打,或是拿着手机接电话。家里偶尔也会有人来送或者取文件。
  有次林余半夜醒来到客厅喝水,听见周令还在阳台打电话,说了几句“不去”之类的话,语气不大好,似乎是在跟谁争执去公司的事。
  第二天,林余委婉地跟周令提起,周令让他不要多想,说自己只是不想去公司见那几个老烟枪,在家里工作更自在。
  这话一听就是借口,但林余也没再多说什么。
  他心里其实也想周令留下来。
  白天睡得太多,时间流逝的痕迹就变得模糊了。
  午觉睡到不知几点醒来时,原本拉得严实的窗帘,被掀开了一条手掌宽的缝,亮度刚好的光线从缝隙流泻进来,既清扫了房里昏沉的睡意,又不至于太过刺眼。
  周令坐在他床边,许久没打理的发丝翘起几缕,浸在傍晚的阳光里,隐隐反射着浅金色的光晕。
  “已经没事了,”周令看着他,笑了笑说:“都已经解决了。”
  林余眨了眨眼,好像闻到下大雪时凌冽的冷空气味道,但转瞬即逝。
  夏天才刚结束,离下雪还远得很。
  “先醒醒神,起来吃点东西,一会儿我再跟你细说。”
  周令站起身:“我开灯咯?”
  林余缓慢地点头。
  灯光亮起,混沌的思绪随着视线一同变得清晰。
  昏昏沉沉睡着的时候,他总觉得已经过了几个周,实际距他们到家才不到四天而已。
  一直到吃过晚饭,周令把调查文件拿给他看,他仍觉得一切很不真实。
  周令告诉他,出事的女孩,因为给被同学欺负的妹妹出头,被学校里一个小团体记恨,遭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霸凌,承受不了痛苦和孤独,才做了傻事,和阅读绘本没有关系。离世前,她最后联系的也不是林余,而是她休学在家的妹妹。
  谣言之所以在网络上发酵,完全是有人在背后恶意引导。为此,周令已经联合出版社,收集了以“网络显微镜”为首的营销号和水军的犯罪证据,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
  周令把笔记本电脑的屏幕转向林余:“今天下午两点,出版社发布了澄清公告,《玻璃鱼缸》的线上书也解锁了,你要看看吗?”
  看着翻阅了无数次的页面,林余竟然感到有些陌生。
  留言板上置顶了出版社的公告,不久前还充满质疑和怒骂的评论都不见了,鼓励和安慰占了多数,偶尔夹杂着几条和作品内容有关的讨论,几乎也都是正面的评价。
  如果不是挂在置顶的公告,几乎已经看不出这里发生过怎样激烈的争论。
  见林余迟迟没有开口,周令面露担忧:“还好吗?”
  林余摇头道:“没事,只是……觉得很不真实。”
  在此之前,他连网都很少上,更别说被卷入舆论风暴的中心。
  况且,事情从开始到结束,他始终像个局外人。
  说到这儿,周令的情绪变得有些低落:“对不起,这件事,其实是我连累了你。”
  林余茫然地看他,不明白这事和他有什么关系。
  “之前处理青葵基金的事,有个本来该解决的人,我当时太心急,没有处理好,原本也是想着,以他的手段,就算再想做什么,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我没想到他会冲着你来……你放心,人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样的事以后绝不会再发生。”
  “啊……这样啊。”
  除了疗养院的事,林余对青葵基金并不了解,只听懂个大概,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垂下头,装作还在翻阅留言。
  他的目光再次落到置顶公告里,忽然想起什么,抬头道:“公告里好像没有提到你说的这个人。”
  周令目光游离,不太敢看林余的眼睛。
  “青葵疗养院的事刚过去,基金会想要重建,暂时不能再出现这样的丑闻,所以,我们和出版社沟通了一下,可能……需要对这部分保密。”
  林余只是随口一问,他不懂这些,既然周令和出版社已经做了决定,他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只是,他总觉得不安。
  事情就这样轻飘飘地过去了吗?
  在睡眠和逃避中,就这样被解决了?
  他好像,还有什么应该做却没有做的事……
  周令起身接了个电话,回来后,犹豫地看着林余道:“出版社那边说,周五下午,会联合一家访谈节目,结合这次的事情,做一期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专题,想要邀请你以特约嘉宾的身份出席。”
  “我,我吗?”林余诧异道。
  “你不想的话就不去,他们的重点会落在校园霸凌问题上,只是拿绘本做个引子,就算问起相关的话题,出版社那边会让编辑过去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