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昭不给她这个机会,“都烂成那样了,不要了,穿新的,我买了那么多新的你不穿。”
梁妈就嘟嘟嚷嚷的念叨起来,终究也是没能拿回那双旧鞋。
以家里现在的条件是真不缺这一双鞋的钱,梁昭一直跟梁妈说没必要这么节省,以前吃了那么多苦,现在就是享福的时候了。
她在家吃过午饭就出门了,先去养猪场。
今年又新养了一批土花猪,数量比去年还多。
公司今年开发了不少新产品,爆浆芝士和黑椒这两个口味的烤肠销量比腊肠还高。
不管是烤肠还是腊肠,原料都是土花猪肉,无论是口感还是品质都比市面上其他品牌的肉类肠要好,就算价格高点也不愁卖。
养猪场的土花猪供应不上,现在都要从周边收购成猪,所以从去年开始周边几个乡镇养猪的人骤然变多。
之前都觉得养猪要亏,猪价年年不同,一年高一年低,普通人的家底支撑不起这些亏损,干脆就不养了。
看着猪圈里这一头头矮胖的土花猪就像是金元宝,仗着翅膀就朝自己飞过来了,梁昭单脚踩在石头上差点笑出声。
负责在养猪场干活的两个人每天都把猪场收拾得干干净净,周边空出来的地也都种上了瓜果蔬菜。
尤其是这个季节,红薯藤和南瓜藤疯长,天天摘都摘不过来,农庄的南瓜藤南瓜花都是从这里摘的,还有顺着树干攀附的水瓜丝瓜葫芦,都老了也没人吃。
梁昭拿一根小竹竿敲敲那*几个老掉的葫芦,“这也长得太好了吧,这么多。”
藤蔓底下全是,挂满了。
“我们隔两天就浇粪水,下面还堆了干粪,肥力足了就长得好。”负责的婶娘笑说。
在养猪场干活虽然辛苦,但一个月工资有五千多,每个月底还能分到不少米面粮油,种在猪场附近的瓜菜要是吃不完也可以自己拿去卖。
自家种地需要肥料的也可以直接从猪场运下去,吃住也都在猪场,已经比很多人都强了,到外面打工的还没有她们挣的多。
梁昭看了看挨近根部的地方,土壤确实肥沃,瓜藤的根有她手腕那么粗。
婶娘给她拿了个很大的塑料袋,让她摘那些嫩的葫芦瓜回去吃。
她也没客气,摘了满满一袋,还摘了不少南瓜藤和红薯叶,这两个清炒最好吃了。
从养猪场下来,路上碰到去给荔枝打药的村民又聊了几句,今年荔枝丰产,她家那一大片荔枝树也是一串串的,梁妈早上刚给打过药。
其实给果树打药是很常见的,尤其是荔枝龙眼这些很容易招虫子的水果,拿荔枝来说,从开花到成熟起码要打三四遍药,否则很难保证挂果率,要是家里面只有一两棵果树,那就无所谓,最后能留下多少就吃多少咯,指望卖果赚钱那就必须打了。
荔枝本来也娇贵,雨水多了不结果,雨水少了也不结,去年结多了,今年就懒得结了,挂果率是有很多前提条件的,花一落就要打第一遍农药,这样才能保证小荔枝果不被虫子吃掉,等颜色开始变红的时候还要打最后一遍。
她是觉得特别麻烦,而且挂果率极其不稳定,去年就劝梁妈没必要在这上面花太多精力。
种柚子那阵风刮到鹤岭村的时候大部分村民就把荔枝树砍了种柚子树,现在柚子不值钱了,又开始寻思把柚子树砍了改种辣椒。
今年鹤岭村的辣椒种植面积是去年的好几倍,放眼望去全是红彤彤的辣椒,一串串的挂在绿叶下面。
梁妈辣椒酱用到的指天椒今年全部都产自鹤岭村,都是按市场价收的,根据品相分2.5-5.5/斤不等的价格。
村民只用采摘,又不用大老远背到镇上去卖,这个价钱已经让她们很满意了,上半年就靠卖辣椒赚了不少钱。
她们对梁昭还是很感激的,要是没有她开厂收辣椒,她们也没地方能挣这些钱,所以每次看到梁昭回来,她们都会提点东西过去表示感谢,路上碰见了也会很热情,拼了命的往梁昭的电瓶车上塞东西。
出去一圈带回来好几袋瓜果蔬菜,梁昭把电瓶车开到老屋,把多的菜瓜什么的拿到大厨房去,都是刚从地里摘的,水灵灵的看着都喜人。
这么新鲜的瓜菜最受客人喜欢了,很多客人都会专门开车来买。
有一阵子没看到梁昭,她也很少再下厨做菜,以前的老客都很怀念她的手艺,可惜现在吃不上咯,陈氏长房长孙女的伴侣总不可能再下厨给她们做菜。
下午还要去工厂,梁昭放下菜刚要走。
阿婶就将她拉到角落,神神秘秘的不知道要干什么。
“我跟你说,你那个在粤西开厂的堂姑回来了,就住在十三姑家,已经好几天了。”
以为是什么事还非要藏起来说,梁昭不以为意。
“回来就回来呗。”
梁堂姑和罗珺干的那些事她还没有公开了说,知情人很少,倒不是她仁慈想放人一马,实在是世人只同情弱者,她现在顶着多个光环,很多事做了就会被人无限放大,难保不会再牵扯出一场风波,公司正在上升期,她不想因为这些无关紧要的人再节外生枝。
见她还跟个没事人似的,阿婶就急了,又说:“哎呀!你不知道,她带回来一个人,跟你……跟你老母年轻的时候长的一模一样!村里现在有些风言风语说你老母在外面还有一个女儿,比你还大几岁。”
梁昭的瞳孔猛地收缩。
难怪刚才在路上碰到的几个村民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原来是因为这件事。
可是,如果村里都已经传开了的话,为什么梁妈没跟她说。
“我妈知道了吗?”
阿婶摇头,“这种事谁忍心跟你妈说啊。”
“真的长得很像?”
她早就知道梁母跟老情人有过一个孩子,后来把这个孩子送人了,她也是在调查的时候无意间发现的。
怎么梁堂姑会把人找来?难道说梁氏上一辈的人也是早就知道?偏偏就梁妈被蒙在鼓里。
阿婶不姓梁,但她嫁到鹤岭村也很多年了,对梁母早些年的风流韵事多少也知道点。
第一次看到站在梁堂姑身边的那个人她就预感不妙,太像了,简直跟年轻的梁母一模一样,要说不是亲生的都没人信。
“何止是像,就跟一个人似的。”
梁昭的脸色瞬间难看下来,“这件事不要跟我妈提及,也不用管那些人,随她们去,长得像而已,世界上长得像的人多了去。”
她冷笑着哼两声,不管梁堂姑带这个人来有什么目的,她都不可能让她们得逞。
梁母关在精神病院,没有她的允许谁都不能探视,怎么证明那个人跟梁母是亲女关系?拿不出证据就是造谣,她能直接将人告上法庭。
下午她还是按时到工厂视察,方舟这个新厂子领着人在大门口迎接。
梁昭刚从下车,方舟就迎上去握手。
“梁总。”
大热的天也真是难为她了,晒一脑门的汗。
梁昭赶忙说:“快别在外面晒了,有话到里面再说。”
生产车间都配了空调,因为是生产食品,所以每个工人都必须穿工作服和工作鞋,消过毒了才能进入生产车间。
卫生问题一直都是厂子严抓的,每个月两次的培训更不是白做。
梁昭也换了衣服,带着口罩由方厂长在前面带路,一一介绍车间内的各个制作流程。
工人也都在有条不紊的工作着,比起之前小作坊的模式,现在这种现代化的看着才像一个真正的工厂。
机器生产的辣椒酱跟手工捣的在口感上差别不大,也更干净卫生,视频号那边时不时就会放一些辣椒酱生产过程的视频,好让消费者能放心购买。
参观完几个生产车间,梁昭就将方舟她们几个叫去办公楼开会。
以为最多开一个小时的会议硬生生从三点拖到了傍晚六点半,工人都下班在食堂吃饭了。
食堂供应一日三餐,厂子后面也有工人宿舍,条件是比不上管理层的单间,工人都是八人间,配两个卫生间,有阳台可以晾晒衣服,有电风扇但没有空调。
主要也是提供给家离得远的工人住宿,现在工厂经常要加班赶工,离得远下夜班回去也不安全,干脆申请住宿舍了。
家离得近的那些工人下了班都回家的,不过也会在食堂吃晚饭,反正是免费的,在食堂吃了回家还能省一顿。
梁昭也饿了,看了眼时间就说:“今天就先到这吧,剩下的明天我再过来跟你们碰一碰,时间也不早了,你们先去吃饭吧,我也该回家了,再不回去我妈就该来电话催了。”
方舟还想留她下来尝尝食堂的菜色,现在也只能作罢了,食堂大厨做的饭也很好吃的。
梁昭倒是想尝,可梁妈一个人在家,她要是不回吃就说不过去了。
回去的路上她给梁妈打电话,问是在家做饭还是在农庄打包上去吃。
梁妈说在家做,菜都准备了,马上就下锅,她到家就能吃。
梁昭就让她少做点,“阿婶说农庄有塘鲺饼,我一会顺路带点上去吃。”
塘鲺饼就是用塘角鱼做的鱼饼,塘鲺是塘角鱼的另一个名字,这边吃的塘鲺都是野生那种,很少吃人工养殖的。
做鱼饼用野生的也格外好吃,做鱼饼的鱼肉会保留颗粒状,口感就是又弹又脆的,调味做好了也不会有什么腥味。
刚做出来的塘鲺饼还热乎着,阿婶用保鲜膜在盘子上面裹了一层,还把她今天拿下来的葫芦瓜也炒了一大盘给她拿回去,就这两个菜都已经够她和梁妈两个人吃的了。
她刚到家把东西放下,梁妈就咋咋唬唬的,“哎哟,拿这么多怎么吃的完啊。”
确实多,她捧着都觉得重手。
“阿婶给的,我说不要这么多,她又不听。”
梁妈试了试盘底的温度,然后说:“还是烫的,不用热了,就这样吃吧。”
厨房有炒好的菜,还有汤,梁妈进去端出来。
梁昭洗了手就拿碗盛饭。
三姨她们不在这上面吃饭,都是在农庄和其他人一块吃。
“妈,你这几天有下去跟村里人聊天嘛?”梁昭装作不经意的问。
“没有啊,我忙着给荔枝打药,哪有时间下去啊。”
“噢,现在也打完了吧?珍珠快满周岁了,陈家那边要给她办周岁宴,你跟我一块到市区住一阵呗,离周岁宴也没几天了,后面我也不用再单独回来接你。”
第161章 第161章
连梁昭自己都没想到周湘会自己找过来。
这天下午她去老屋的房间拿东西,出来就看到一个身量高挑的人靠在门前荷花池的栏杆上玩手机,见到她似乎也不意外,好像是专门在那等似的,四目相对时梁昭才看到她脸上闪过一抹惊讶。
梁昭心里也掀起了一些波澜,这个人长着和梁母一样的脸,但自己居然厌恶不起来,只是心生警惕的防备着,不知道对方找过来是有什么目的。
“你就是梁昭吧?你好,我叫周湘。”对方走过来主动打招呼。
梁昭瞥了眼放在门口的扁担,在想要不要拎起扁担给对方一顿,就像之前她打梁母一样。
周湘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那张跟梁母相似的脸上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做举手投降状,往后退了好几步,好脾气的跟梁昭解释:“别误会,我没有恶意,也不会做任何对你和你妈妈不利的事情,我过来是纯粹出于对你的好奇,想知道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门口随时都会有人进出,不是说话的地方,梁昭将她带到没人的角落。
周湘围着屋角的三角梅看了半天,才从口袋掏出打火机跟烟盒,抬头询问:“不介意吧?”
“随便。”梁昭神色冷淡。
周湘就给自己点上了烟,抽一口,眯眼看向远处的青山吞云吐雾。
梁昭没有问她,什么都是她自己主动交代的,好像特别不喜欢让梁昭误会自己。
“带我过来的那个人自称是你堂姑,想让我认祖归宗。”
听她说完梁昭才留意观察,发现她是Alpha,顿时无语,怎么这个世界是把Alpha当作她原来那个世界的男人了?还认祖归宗,归她老母。
“我没这个想法,我也不姓梁,”周湘继续说,“我随我养母姓周,将来也是赡养我养母,你们梁家的东西跟我没有任何关系,你老母……也就是我生母,我不会负责,也不打算认,你堂姑想让我认祖归宗其实就是想要这座老屋,她户口不在这,法律上也没有继承的资格,就想通过我来达成她的目的。”
说到这周湘就忍不住发出一声冷笑,带着对梁堂姑和梁母的不屑与蔑视。
这让梁昭对这个素未谋面今天是第一次见面的同母异妈的姐姐产生了一丝好奇,她调查到关于周湘的资料并不多,除了知道她在出生没多久就被送给别人之外,其他的都不清楚,也查不到,后来陈芜找人帮她查到过一些,周湘似乎很早就去当兵了。
“一座不值钱的老屋也值得她费这种心思,她就是想恶心我,见不得我过的比她好。”
梁昭说了她见到周湘后的第二句话,跟梁堂姑十三姑这种人周旋她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这些人现在也已经不能对她造成任何威胁,只是觉得她们没完没了找事的样子很烦。
周湘完全赞同她的话,笑过之后就一脸欣赏道:“其实我们在某些地方还是很像的。”
不厌恶不代表就喜欢,梁昭翻了个白眼,“你发梦啊,神经病。”
“哈哈哈哈哈……”周湘笑到弯下腰去,双手撑住膝盖。
那截一直没掉下去的烟灰因为她身体的抖动终于落到了地面,就像她和梁昭两个人的关系,同母异妈的姐妹,两人从来没见过,甚至在过去这么多年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而在得知了之后,心情的复杂程度难以用言语去形容,好奇、抗拒、抵触、陌生、茫然……宛如一锅冒着热气的中药汤,闻着味都觉得苦涩,实在难以咽下去,现在她们见到了彼此,一直悬而未落的复杂心情竟奇妙的落了地。
来这里的原因让周湘三两句概括完,很快就将话题转开,看得出来她对梁堂姑也没好感。
“我今天下午就走了。”周湘说。
梁昭点点头,她对周湘不热络也不冷淡,谈不上恨更谈不上喜欢,只是提醒:“以后不要再来了,我不希望我妈妈看到你,她的前半生过的很惨,我只想她后半生能幸福开心。”
142/148 首页 上一页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