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离婚带俩娃在山旮旯开农庄(GL百合)——村里的一枝花儿

时间:2025-05-16 07:15:32  作者:村里的一枝花儿
  经济发展起来了就能修更宽的路,老百姓的生活也能更好,原来破破旧旧的小镇和村庄也变得整洁干净,基础设施也比原来更加完善,幼儿园和学校也多了,以前总想着往外跑的年轻人现在也都愿意回家乡工作。
  因为这些年镇上的工厂骤然增多,来旅游的外地人也不少,政府便在离小镇不远的地方建了一座小的动车站,从粤西市区坐动车到小镇上只用半小时,真的很方便。
  风景和美食并不是吸引游客前来的最大动力,鹤岭村这个风水宝村才是旅游业发展起来的关键,为什么?当然是因为鹤岭村出了很多了不得的人才,头一个就是梁氏集团的董事长,陈氏大小姐陈芜的伴侣——梁昭。
  关于她的个人经历完全是可以单独出一本书的程度,出身农村,离异带娃,二婚伴侣是陈氏现在的掌权人。
  在外界以为她是嫁入豪门做少奶奶的时候又一手创下了现在的梁氏集团,她的才华和能力从来不输陈芜,并且是在起家之后才跟陈芜在一起的,光是这一点就能让很多人佩服。
  她创办的慈善基金会每年都在资助数百名因贫困或其他原因无法正常上学的孩子,其中以Beta和Omega的数量最多。
  甚至她还顶着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为那些被Alpha信息素控制的Omega提供经济和医疗方面的支持,让她们能够有选择的做腺体摘除手术,能够有选择的选择自己的伴侣,而不是妥协于信息素。
  为此她被众多Beta和Omega推举为两性代表,代表这两个弱势群体发声,推动两性法律的健全,让更多Beta和Omega的权益得到保障,为她们争取到更多的工作机会和受教育机会。
  她是活出自己的杰出Beta,别人在谈论起她的时候最先想到的不是她系陈芜的伴侣,而是她在事业上的成就和为两性所做的贡献,这才是她的光环,而不是她系谁谁的伴侣。
  豪门阔太、花瓶、金丝雀等等这些都不是她的标签,她甚至都不需要这些,她就是她自己,梁昭这个名字足够有含金量。
  除梁昭之外,鹤岭村还有两个人也在网络上拥有很高的名气,一个是曾经的省高考状元黎小彤,另一个是奥运会跳水冠军梁叶。
  前者赴美攻读博士期间在海外多次为留学生遭受不公平待遇发声,面对恐怖袭击还能临危不乱,自愿做人质换取其他同胞能活命的机会,与劫匪周旋十几个小时被救出,海外媒体争相采访,采访又被国内媒体转载,民众都佩服她的勇气和胆量。
  同时,黎小彤的原身家庭和童年的遭遇也很让人唏嘘。
  至于梁叶,她的事迹都不必细说,奥运冠军的含金量足以证明一切。
  一个村能同时出三个顶尖人才属实难得,那还有别的呢,现在梁氏集团的两个副总——张喜和梁琴琴也是鹤岭村的。
  比起梁琴琴,张喜的个人成长经历更具有激励性,从一个中专毕业生成为现在大集团的副总裁,从26个英文字母都认不全到现在精通英语、德语、日语和法语,她的成就是靠一个个脚印努力走出来的。
  张喜还有一个被人津津乐道的地方,那就是她至今未婚,连绯闻对象都没有一个。
  之前有官媒采访过她,问及个人问题,她也只是笑笑说没有遇到合适的,又一直忙于工作,所以没时间谈恋爱,以后如果碰到喜欢的她也会考虑结婚等问题。
  非常标准化的回答,这也让人外界对她充满好奇,猜测她有中意之人,不然很难解释她为什么单身这么多年。
  听说她没有跟着梁昭做事之前天天被家里逼着相亲,好似特别恨嫁,根本就不像是连对象都不想谈的人啊,除非她中意的人是她得不到的。
  阿喜不结婚,最着急的就是她家里人了,阿喜妈妈这些年苦口婆心的劝也没用,这个家里已经没人敢逼阿喜去相亲了。
  不能逼她去,但每次她回老家都会被念叨上几句。
  “琴琴的孩子都上小学了,你也该找个人了吧?再过几年就五十了,想找都找不到。”
  阿喜惯例唠唠叨叨着这些事,阿喜充耳不闻,低头吃饭。
  她这次是跟着梁昭一块回来的,到家赶上午饭就坐下来吃了,正好被她妈逮住。
  阿喜妈妈见她还是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生气也是白生气,就抱怨道:“你老这样不找对象,有些人还真以为你暗恋她家女儿,为她家女儿守身如玉,哼,她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想跟我们攀亲家,她也配。”
  阿喜吃饭的动作一停,“十三姑又跟你说什么了?”
  她就是帮过梁晓莉几次,结果就被传成她对梁晓莉有意思。
  这些年梁晓莉也没有再找,自己带着孩子在粤西打拼,开了一家超市,经营的挺不错,倒是也经常联系她,想请她吃饭什么的,都被她拒绝了。
  提起十三姑,阿喜妈妈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以前阿喜不出色,那是没办法了才相亲,现在阿喜是集团副总,身价过亿,豪宅豪车都有了,外面多得是年轻漂亮的小姑娘想跟她处对象,阿喜妈妈哪能乐意跟十三姑这种人结亲家,以前不可能,现在就更不可能了。
  “还能说什么,草鸡想变凤凰呗!她想得美!”阿喜妈妈把东西摔的震天响。
  阿喜继续吃饭。
  “以后别理就行了,犯不着生气,你这么大年纪了气性别这么大,对身体不好,今年的体检你去做了没有?别跟你说了你又不当回事,你要是不听,以后就跟我到市区住,别留在村里了。”
  即使她们有出息在外面买了大房子,家里的老人也是不想到市区住的,嫌闷得慌,住几天就喊着要回村了。
  阿喜妈妈也怕去市区住,她不比梁妈常跟着梁昭在外面住,陈家那边人又多,聚在一起聊天打牌也不会无聊,又有院子可以养鸡养鸭种菜。
  她家阿喜的小别墅虽然也有院子,但都是用来种花的,菜也可以种,鸡鸭是不能养的,她养过一次被隔壁邻居投诉说有臭味,之后也不想养了,还不如回村,想怎么养就怎么养。
  “去了去了,我把医院那些单子拿给你看,我又不识字,看不懂上面写的什么。”她转身进房间去拿体检单。
  等她拿出来阿喜就看了,除了血压有点高,其他都没问题。
  阿喜妈妈又把单子拿回去收起来,问她,“这次回来住几天啊?阿昭回来干嘛的啊。”
  “应该会多待一段时间,阿昭要去一趟县城,她老母那边情况不太好。”
  梁母病情恶化的事村里人都知道,阿喜妈妈听她这么说心里就有数了,猜测梁昭这次是回来给梁母处理后事的。
  “是不是快不行了?”
  阿喜嗯一声,“所以要先回来准备,到时候妈你也过去帮忙。”
  “这个是当然的,唉,人死为大,以前的事……唉!”阿喜妈妈也说不出来了。
  让梁昭放下?好像不公平,毕竟梁母当年可是把梁妈娘俩往死里打,她们这些外人是没有资格劝梁昭现在放下的。
  这些年她愿意拿钱给梁母治病,一天大几万的往医院扔钱吊着梁母的命,这已经很难得了,不能要求她更多了。
  吃完饭阿喜在家歇了会就准备过去找梁昭了,她们下午要去视察工厂。
  。
  事情还没定下来,梁昭就没带上三个孩子,这次只有她和梁妈两个人回来。
  
 
第165章 第165章
  开车回来有点累,吃过午饭之后她在家睡了个午觉,两点半才起来。
  她跟阿喜下午要去一趟工厂。
  梁妈不在家,估计又是去谁家聊八卦了。
  经过农庄她跟阿婶打了声招呼,接着就开车出去了。
  这些年村里变化大,村路翻修了好几遍,都是她以个人名义捐钱修的,梁氏族人也多少拿了点意思意思,名单都写出来贴在祠堂门口的告示牌上了。
  她现在是梁氏的族长,对村里的事多少也上了心的,要求梁氏年轻一代绝对要读书,除非像叶子这样在某一个领域天赋异禀的,不然就给她老老实实在学校待到毕业。
  以前村里的小年轻都不爱读书,早早就想进厂打工,赚了三瓜两枣就叫上狐朋狗友出去挥霍,一分不剩了又开始打工,不知道存钱,也不知道规划未来,就这样耗费着自己的青春,等到想结婚成家的年纪才知道着急,回家找老人要,闹的鸡飞狗跳。
  她以前的世界有鬼火少年、精神小妹,这个世界也有,都是十几岁本应该上中学的小姑娘,叛逆期了非要跟家里人对着干,这种风气绝对不能在村子里形成的,必须回学校去,实在读不下去也要安排进技校学一门手艺,或者找师傅带着学,反正不能无所事事。
  这几年村里出去的大学生很多,但凡考上的村里都给发钱,普通大学十万,重点大学二十万到五十万不等,要是像小彤这样拿个省状元回来,奖励二百万,还承包大学四年所有开销,村里的分红也会相对提高。
  省状元不是那么好考的,这些年也就出了小彤这么一个,她当年念书的镇一中的荣誉墙到现在还贴着她的照片,每一届的学妹都知道她这个状元学姐,老师也都拿她当榜样激励学妹们努力学习,知识是真的可以改变命运的。
  这次小彤也跟着她们一块回村,这孩子死活都要在她手底下干活,赶都赶不走,还说要从基层开始,已经准备好去工厂报道了,孩子大了拦不住,也只能由着她。
  小彤的户籍不在鹤岭村,在这边也没有宅基地可以建房,所以早早就在市区买了房,她回村还是跟着梁昭住的,午饭之后她就出门了,说是去看望以前的老师。
  梁昭刚才给阿喜打了电话,对方没接,她就直接开车去阿喜家了。
  刚到门口就看见阿喜在和梁晓莉说话,梁晓莉的女儿也在,听说今年要上初中了。
  梁晓莉是专程过来道歉的,因为十三姑总是说那些让人误会的话,很妨碍阿喜的名声了。
  梁晓莉过意不去,正好她上个星期回村给孩子办一些户籍手续,听说阿喜今天回来就特意过来看看,她也有大半年没见过阿喜了。
  “我妈那个人嘴碎,谁家的闲话都爱说,那些话你不要放在心上,回头我会说她的。”
  梁晓莉太清楚她妈的性格了,以前就因为嘴碎得罪了梁昭,这些年跟梁昭的关系也没有缓和,人家也不屑跟她家缓和。
  村里人背地里都在笑话她妈,她妈也不敢说什么,好在村里的分红她家也是有份的,比其他人少点,也足够她妈一年到头的花销,还能存下不少。
  她跟罗珺的婚姻早在十几年前就结束了,她一个人工作将孩子拉扯大,这些年也多亏了阿喜时不时帮她一把,她心里很感激,也想过和阿喜发展点什么,但自从她无意间发现阿喜有心上人,并且那人就是梁昭之后,她就歇了心思。
  她没有将这件事告诉任何人,阿喜在她最难的时候帮过她,她不能将阿喜推到那么尴尬的境地,而且她也不想因为这个事就同时得罪梁昭和陈芜,所以一直当作不知道,这些年跟阿喜也是以朋友的身份相处。
  阿喜刚准备出门,碰上梁晓莉找过来也只得耽搁了点时间。
  “我倒没什么,反正不常回家,但你也该说说你妈妈了,传这些话出去对你也不好,让别人听见了会造成很大的误会,将来你要是遇到合适的人,对方要是听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也会介意,以后还是让你妈妈注意点,别再乱说了。”
  梁晓莉十分尴尬,脸色都涨红了,“真的很对不起,我回去之后肯定会说她的。”
  阿喜也不想为难她,毕竟这些年她一个人拉扯孩子也不容易。
  “算了,我也没有怪你,行了,赶紧带孩子回家吧,我有事还要出门。”
  她已经看到梁昭的车过来了,刚才梁昭给她打电话,她本来想接的,可当着梁晓莉的面又不方便,想着说两句就差不多了,没想到会耽搁这么久。
  梁晓莉也看到梁昭了,她笑着冲车里的梁昭点点头。
  梁昭也没有把以前的烂账再算到梁晓莉身上,便摇下车窗打招呼:“什么时候回来的?”
  “上个星期就回来了,”梁晓莉怕她误会就主动解释,“我女儿九月份要上初中了,我们户口不是市区的,在那边上初中需要花钱,还要一些其他资料,我回来找村委盖章。”
  “办好了吗?”
  梁晓莉心里明白她不会无缘无故问,要是没办好的话她可以帮忙,但梁晓莉不好欠她人情,也不想让家里人知道后又攀扯上她,那样就太对不起她了。
  “都已经办好了,我们明天就回市区了。”她笑着说,又让女儿喊人。
  小姑娘有些腼腆,不过还是很乖巧的喊道:“梁姑姑。”
  每次回村梁昭都会在车里放一些红包,以备不时之需,比如碰上谁家的小孩了就给人家一个红包,算是习俗也算是她的一点心意吧。
  她摸出一个红包递过去,“好久没见萱萱了,都长这么大了。”
  萱萱是跟着梁晓莉姓的,入的也是梁氏族谱,外嫁女的女儿不能入娘家族谱这条不成文的规定到梁昭这里已经改了,她是族长,她想让谁入族谱谁就能入,宝宝贝贝的名字还是她亲手写进去的呢。
  在海外的梁氏族人这些年也陆陆续续迁回来了,不过她们是以‘侨胞’的身份,名字登记在梁氏族谱上。
  梁氏集团在东南亚的一些业务扩展还多亏了她们在当地帮忙才进展顺利,这也让梁昭更加深刻的意识到一个宗族人口的壮大会有多大的能量。
  陈氏就是最好的例子,但她姓梁,就算跟陈芜结婚了她也想拥有自己的势力和关系网,不可能一直依赖陈芜,往后在陈氏众人面前没底气,她现在的底气不是陈芜给的,而是她自己争来的,谁都别想踩在她头上对她指手画脚。
  将红包留下,梁昭让阿喜上车,两个人没必要开两辆车,麻烦。
  “她找你什么事?”路上她问阿喜。
  阿喜就把事情简单说了说,其实也没什么,梁晓莉完全不用专门跑这一趟的。
  连她都能看得出来梁晓莉的心思,梁昭又怎么会看不出。
  阿喜一直没结婚,有钱有能力,脾气又好,哪怕四十好几了也多得是人想和她处对象。
  “你对她什么感觉?”梁昭顺嘴一问。
  阿喜坐在副驾驶苦恼的揉眉心,求饶道:“什么感觉都没有,你就别乱点鸳鸯谱了。”
  “你以为我想点啊,还不是你这个年纪都没结婚,你妈妈着急上火,天天给我妈打电话让我劝劝你赶紧找个人,她说你要是再不结婚她死了也不能闭眼。”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