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高粱、玉米这些算是生长周期较短的,也要三四个月才能长出来,更别说还要种几代了,耗费的时间之久难以想象。
对此相里亭也有应对措施,他研究方面很广,不但是主食作物,各种蔬菜也种了很多种。
杨教授在试验田中看相里亭弓着腰劳作,忍不住笑哈哈道:“还是你们年轻人有精力啊,这么多种蔬菜都打理得挺好,厉害!”
他朝相里亭比了个大拇指,不吝夸赞。
相里亭直起腰来,笑了笑走过去,喉间干涩,他端起水杯仰头灌了几口,才道:“咱们研究的土豆生长周期太慢了,我多开拓几样,说不定有新发现。”
杨教授倒是没觉得他急于求成,笑道:“咱们国家80%的蔬菜品种依赖进口,那些国家一直在涨价,欺负我们这边蔬菜良种少。你这边要是取得成就,就能改善一下情况了。”
相里亭抹掉额头上的汗液:“那就承您吉言了。”
“听说你想跳级,到时候来我门下当研究生啊。”
“一定。 ”
两人闲谈一会儿,杨教授找了个地方坐下,跟相里亭接着谈上次提出的想法。
“玉米双交种……我回去试试,应该能提高不少产量。”
杨教授若有所思,见相里亭曲腿在旁边有一搭没一搭饮水,懒懒倦倦地晃着手臂,腕间的表盘光洁明亮,突然想起什么,委婉提醒一句。
“相里亭,不久前有一位农学家就因为买了辆二手车被人诟陷,其实我们这一行,最好还是朴素一点,明白我的意思吗?”
轻巧摇晃的胳膊逐渐停摆,相里亭抬眼朝杨教授看去,对方面色严肃,紧紧咬着牙齿。
“甘心吗?”相里亭轻声问。
“什么?”杨教授一时没反应过来,话题跳跃得太快,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没什么。 ”
……
相里亭沉寂了将近两年,大多时间泡在试验田,犁地浇水,驱虫考种,等到大二这年,终于迎来丰收。
这一年是丰收年,相里亭作为与农作物息息相关的学农人,正在试验田忙着丰收考种。
相里亭很喜欢作物成熟的时节,这时心口总有一种美好的希望。
这天,相里亭记录完田间测产数据,正在室内进行考种,忽然发觉有玉米的数据格外优异。
他忽然笑了,笑得双眼蕴着亮光,尾弧度蜿蜒。
这一年的确是丰收年。
第22章 农业科学家
一年多的时间,终于研究出新品种了!
相里亭放平心态种了一年地,总算有了收获,即便不是石破天惊的大发现,他也忍不住高兴。
在农学这一途上走得越远,越能意识到这些作物代表着什么。
新品种玉米适宜在华北地区栽种,抗倒性高,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小,抗病抗虫,像是玉米螟、玉米灰斑病等都无法侵害到植株。
最重要的是,在亩产最高六百五十斤的当下,它的亩产达到了八百斤!
相里亭考虑到它的各种抗性,取名为穗安001.
有了穗安001,相里亭肩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出门晃晃悠悠都不怕猪拱了。
当然了,开学跑来想拱他的那头猪已经好久没见了,现在被畜牧专业学生遛的猪已经换了好多只。
人是猪非。
相里亭只能这样感叹。
相里亭将这一成果上报,又忙着去收白菜。
一株一株大白菜很水灵,没有被畜牧专业的期末作业啃,坚强地挺到了收获季,相里亭很欣慰。
又是一番测产,相里亭抱起一颗长势很好的大白菜,爱惜地摸了摸它的菜叶子,有点舍不得放下。
“以后,你和你的兄弟姐妹们就是高贵的碧脆香。”
旁边,推着小推车过来的人们瞟了相里亭一眼,强盗般将白菜全搬上车,只有相里亭特意留下来的几颗残存。
他们拍了拍白菜,水嫩清脆,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兴奋地推着小推车冲向食堂。
又一大波新鲜食材,完美!
相里亭哼着歌做好记录,保存好白菜。
多么可爱的白菜,抗热抗氧化抗衰老,抗黑斑病、霜霉病,在亩产普遍一万斤的当下,达到了亩产一万一。
至于口感,相里亭打算回去亲自品尝。
现在最重要的是玉米和白菜晾晒好,取了种子保存好。
杨教授听说他这边有了新发现,立马找过来,相里亭给他看了记录的本子,杨教授越看眼睛越亮:“我就说你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等这些上报给国家,发给你的科研经费能高不少,还有试验田,你的试验田太小了,估计还会再给你批……”
“你的育种技术很新颖,说不定可以获奖。”
杨教授越说越兴奋,他是真心实意为相里亭高兴。
这是他看中的以后继承衣钵的好苗子,在华国没有多少良种主动权的现在,杨教授只希望相里亭在这一途上越走越远。
说感性点,他们身上系着的是天下苍生,是数亿华国农民的希望。
获不获奖这些相里亭倒是没有想过,他刚进入这个领域两年,没必要想那么多。
不过要是能获奖的话,倒是意外之喜了。
相里亭累了一天,挥别杨教授回去休息了,两天后开始期末考试,他还要复习。
室友们都被秋收累得够呛,全宿舍的人都平躺在床上,鼾声四起,没人还有活力站在下边游荡。
相里亭这一觉从下午三点睡到暮色倾颓才堪堪醒来,他揉了揉惺忪睡眼,被疲乏的累意拖着不想起来。
窗帘拉着,几个室友也刚醒,顾及到有人还在睡,悄悄发出嗷嗷待哺的声音。
“有好心人出去买饭吗?给我也捎一份。”
相里亭脑子迷蒙了半分钟,终于缓过劲来。
“要吃什么?”他边叠被子整理床铺边问。
“相里老师我要吃菜馅儿包子!我种的大白菜肯定已经包里边了,不能便宜了别人!尤其是畜牧专业的王八蛋!给我买四个呗?再加碗小米粥。”
“相里老师,孩子想吃面。”
"……"
相里亭简单解决了晚饭,提着包去了图书馆。
他想得很清楚:临近考试周,复习的学生很多,但是最近秋收,图书馆肯定有空位。
果不其然,忙着在试验田收割做产测的学生都像是不抗倒伏的水稻,纷纷倒下了。
相里亭成功找到空位坐下,开始写论文,复习功课。
相里亭自觉考试难度不高,平时认真听课,记一下笔记,考前紧急过一遍就行。
他在农大一向低调,但每次考试成绩一骑绝尘,稳坐专业第一,都会引发一场地震。
要么满分要么逼近满分的成绩真不像人能考出来的。
等到白菜、玉米晾晒充足,将种子脱下来保存好,考试周也安稳度过。
相里亭和陈升等人约好在京城的苍蝇小馆聚一次,他们学的专业平时都比较忙,四人已经好久见了,碰了面都发现彼此身上变化不小。
相里亭低着头看菜单,他熟知几个人的口味,很快点完菜,一抬头发现众人都在盯着他看。
相里亭心中警铃大作,立时抬手摸脸,还好,没什么脏东西。
“看我做什么?瘆得慌。”
“看我们相里老师好看呀。”陈升难得看到相里亭这么一副受不了的表情,登时乐了。
“确实是帅了不少,以前挺像小白脸青年的,现在稍微黑了点,倒是多出点韵味了。”秦恒誉也跟着附和。
“是吗?”其实这话相里亭还挺爱听的,他找李珍珍要了面镜子,拉远对准自己瞄了眼,“最近两年有点忙,还真没注意到。”
其实这话是说谎,相里亭每次出门都特意照三次镜子。
他如今二十三,最初的单薄青涩褪去,逐渐变得成熟。镜中的年轻人帅气俊朗,桃花眼清澈有神,笑时明亮,不笑时锐意逼人,顺着往下看,腿部修长,无一处可指摘。
相里亭恋恋不舍又看了一眼,才放下镜子,没什么诚意地提议:“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世人都追求外在美,秦恒誉三人也不能免俗,听相里亭这么一提立刻来了兴致:“快说,怎么变这么帅的?”
“一天天说自己灰头土脸泡在试验田里,我都怀疑你这么滑头的人是不是真的种地了。”
“当然种了。”
“勤劳耕耘的人最好看,你们去我田里试三个月,吃纯天然无污染的自种菜,皮肤晒成健康的颜色,肌肉也保持流畅的线条,每天扛着锄头出门,时间久了自然养成自信成熟的气质。”
“好你个相里扒皮,我把你当兄弟,你把我当廉价劳动力。”
“你看,我不说非要我说,我说了吧,秘诀摆在你们面前都没人信。”
……
种子一半上交给国家,相里亭带了另一半回来,自己留下一小部分后,剩下的全交给了李队长。
李队长小心地捧着两袋种子,怔怔愣愣地看向相里亭,这才两年不到啊,居然真的有新品种了。
还有刚刚……
李队长怀疑自己听错了,急切地想要确认,又问一遍:“你说亩产量多少?”
“玉米是八百斤,夏白菜的话一万一,放心,抗性很高没有虫病。”
“诶,我这就安排上。”李队长笑得见牙不见眼,捧着手中的种子不住端详,现在两小袋种不了多少,但等到第一波作物成熟,种子要多少有多少。
李队长郑重道:“感谢相里亭同志对生产队的贡献,今年队里的优秀青年我已经把你给报上去了。”
诶?
相里亭挑了挑眉,这是他没想到的,毕竟最近两年他没在生产队刷什么存在感,只有今年拿了两袋新品良种回来,没想到队长居然一早把他给报上去了。
往年生产队优秀青年都是在种田小能手,又或者是比较出挑的年轻人里边挑,相里亭这种情况估计还是第一次。
看出相里亭的疑惑,李队长解释道:“前两年你研究出小萝卜的时候就应该报你的,但是暴雨抢救玉米的年轻人那时候不报上去,以后就不行了,所以往后延迟了两年。”
“谢了。”
“客气什么,这都是你应得的。你研究出三个新品种了吧?说不定能拿个全国优秀青年呢,到时候咱们生产队也光荣啊。”
相里亭沿着熟悉的路径回去,下工乘凉的乡亲见了都跟他打招呼:“今天回来的?”
“大学生真是越来越俊了!”
大部分人都是熟脸孔,相里亭笑着应答,没多久到了相里家小院。
这里如今发生了很大变化。
首先是相里恒夫妻两人被接了过来安享晚年,原本的房屋不够住了,扩建不少,其次李平给自己和女儿都改了姓,从李姓改回相里。
相里亭推开门时,里边一派和谐,相里芙和相里蓉坐在桌前拖长了音读课本,旁边林静和相里恒等人在一边鼓励:“念得真好,再来一篇。”
“嘎吱嘎吱。”
实木门缓缓打开,两个小朋友仰头看见相里亭,眼睛瞬间亮了,放下书拔腿朝相里亭跑过来,马尾在身后一晃一晃。
“二叔你回来啦?”
“二叔想我了吗?我跟你说,我最近得了一百分,班上第一名!等会我去拿试卷给你看。”
“好啊。 ”
不用下地的日子,相里亭素来是一身光鲜,十分显眼,生产队中渴望衣锦还乡的人们都以他为目标。
他一回到家,就是整个家的焦点。
没办法,一走就是好几个月见不到面,相里亭都是等到寒暑假才能坐火车回来。
相里亭摆完碗筷,就懒散坐在桌边,考相里芙和相里蓉课文。
考虑到小朋友年纪轻,很可能有样学样,他只是没骨头一般胳膊杵着桌子,没有翘起脚。
“背一下《家》。”
“左手拉爸爸,右手拉妈妈……”
两个老人慈爱地看着年轻一辈,手上慢慢编着篮筐,他们哪怕不出去做活,也会找些事做,人越到年老越想要寻找自我价值。
相里亭没能考几篇课文,就被红烧肉给勾走了魂,林静堪称一绝的手艺又精进了不少。
相里平则是下了趟地窖取小萝卜,冰凉凉的小萝卜洗好,水滴沿着鲜艳的外衣往下淌,看起来分外有食欲。
在家中,相里亭又回归了饭来张口的美好咸鱼生活,心理上因着成天在试验田奔波的疲惫逐渐消解,泡温泉一般舒坦治愈。
结果悠闲了没半个月,相里亭又要出门了。
他收到杨教授的来信:你的两项新良种作物入围华国发明奖了,估计特等够呛,一等奖有望冲一冲,最次也能有二等奖。两天后就颁奖了,你什么时候回首都?
相里亭总不能说自己都快把这事给忘了,只好认命赶过去。
第23章 农业科学家
授奖大会是在一个礼堂中举办。
相里亭坐在台下,看台上来来往往,听主持人报上一个个耳熟的名字,多是工农业学者。
他今天和杨教授一样,都是穿了中山装,大半个礼堂都这样穿着,周围的人画风格外融洽。
16/72 首页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