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夺笋[快穿]——沈逢时

时间:2025-05-20 06:41:57  作者:沈逢时
  观众席上座椅是一层一层拔高的,相里亭在中后排瞟了一眼,现场的科研人员都衣着简朴,面容严肃。 
  相里亭收回视线,心中闪过一个念头。 
  旁边的杨教授指了指台上获奖的人:“他是南方的学者,主要研究热带水果,平时也就这种场面或者研讨会上能看到。” 
  相里亭一眼看到那人头上斑白的头发与深陷的皱纹,声线都苍老得发颤,不过精神倒是很好,双眼瞿烁有神,他在对方讲完感言后抬手鼓掌。 
  这些为国为民苦心钻研的人值得尊敬。 
  随着那位科学家下台,主持人接过话头,相里亭放松自己倚靠着椅背,听到身后的人正在交谈。 
  “老金,听说你那边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啊,接下来念到的一等奖不会是你吧?” 
  “你可太抬举我咯,我在试验田泡了八年,也就解决那么一个小病症,真要是能拿奖我才要惭愧。” 
  “别推脱了,我还不知道你,看你脸上笑得跟朵花儿似的。” 
  “净会拿我打趣。” 
  相里亭漫不经心听着对方讨论,忽的胳膊被杨教授轻拍了一下。 
  “还剩最后一个一等奖了,刚才念的一等奖里边大多是工业那边的,农业没几个,你别犯困,适当提神准备准备。” 
  话音才落,主持人的声音透过话筒和音箱从四面八方传来:“最后一位一等奖获得者,今年夏天,他研究的玉米新良种穗安001亩产量进入八百斤,夏白菜新良种碧脆香亩产突破一万一千斤,且抗虫抗病性良好。” 
  身后的交谈声消音,相里亭整了整衣袖领口,坐在旁边的人已经将腿收了回去,为他让出位置。 
  “教授你真夸张。”相里亭不禁笑道。 
  杨教授不以为然:“这么重要的时刻就要慎重一点儿。” 
  “恭喜华国农业大学大二学生相里亭荣获华国发明奖一等奖!” 
  主持人话音落地,下边诡异地静了一秒,才爆发出雷动的掌声。 
  “大二学生?” 
  “这个速度,是刚进大学校门就把书读透了直接开始研究了吧。” 
  “嘶,现在的后浪可真凶啊。” 
  饶是见过不少天才,在座的科学家们还是不敢相信,这是要考虑植物生长周期的农业领域啊!你两年就能做出这种直接把亩产提高那么多抗性还高的新良种了? 
  直到相里亭走上台,笑着接过证书,旁边的长。枪短炮发出耀眼白光,底下的掌声才稍稍停歇。 
  主持人问他获奖感言时,相里亭一手托举着暗红的证书,一面想了想。 
  这个跟前边的许多获奖者相比,年龄差了许多倍的年轻人并不怯场,相反在这种场合依旧轻松自如,他整理了一下语言,就笑道: 
  “很荣幸能得到国家的认可,我会继续不忘初心,在试验田中耕耘,争取推出更多优品良种。谢谢。” 
  相里亭只简单说了两句,便鞠躬下台,在场记者一怔,急忙将镜头对准他又拍了两张。 
  回来时,杨教授给他比大拇指:“上一个最年轻的华国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二十八岁,你小子刷新记录了。” 
  相里亭翻开证书看,脸上挂着笑:“记录什么都是虚的,教授,我是不是可以跳级了?” 
  “这就要实在好处了?”杨教授笑着指了指他,又仔细一想,点头同意了,“你这学期已经把学分修够了,又做出这种成就,的确可以跳级毕业了。” 
  “你刚才说了不忘初心,论文答辩的时候可得守住本心啊,被别的导师勾走了我天天蹲你试验田哭去。” 
  “教授,你知道我这人一向不乐意看别人哭,”相里亭将证书合上,没等杨教授露出舒心的笑容,又补充一句,“除非是我惹哭的,那我爱看。” 
  “好你个相里亭!欺负老人!” 
  他们这边开着无伤大雅的玩笑,相里亭注意到,自己背后始终有两道阴沉的目光紧紧黏在身上。 
  相里亭扭转过头,看到两个面熟的中年人正意味不明地盯着自己,他嘴角勾起笑了一声,随即把证书平放在扶手上,方便对方看得更清楚。 
  有什么可不服气的呢? 
  …… 
  相里亭又一次出名了。 
  这一次,形容他的前缀除了“教辅狂魔F4之首”,又加上了“最年轻发明奖获得者”。 
  纸媒铺天盖地地夸耀,说相里亭是天纵奇才。附上授奖大会那天相里亭手持证书发表感言的照片,谁见了都要称颂一句青年才俊。 
  外界的风风雨雨,相里亭并不关注,授奖大会后他着手准备毕业论文。 
  1979年秋,相里亭非常稳健地完成了毕业答辩,那一天很多农学方面的教授都过来围观,看完相里亭的表现都不禁意动。 
  只是在他们行动之前,杨教授已经先一步将相里亭收归门下。 
  他们之间可是有过君子协定的。 
  相里亭秋天时正式迈入研究生阶段,申请的项目很顺利地通过,华国这边为他批下更多科研经费和试验田。 
  望着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田野,相里亭扶了扶草帽,心道他的更多设想似乎可以实现了。 
  余下几个月,相里亭尽管大多时间泡在试验田,又或者是随着杨教授参加各种研讨会,在别的学生眼里他始终高光加身,校内的关注度居高不下。 
  他们都将相里亭视作榜样,1979年的末尾,整个农大陷进一种热火朝天搞研究的状态中。 
  1979年,不但是相里亭的研究走上正途的一年,也是华国改革政策,面向国际的新一年,埋下的种子已在春风中破土抽芽,初现锋芒。 
  在激荡的国际局势种,外国有人察觉到华国如今的走向,撰写了一篇文章,名叫《世界开始感到华国的经济力量》,里边不但写华国的工业、航天等领域进步飞快,长此以往会有“华国制造”风靡全球的隐忧,就连农业也崭露头角,其他国家将不能在良种上造成制约。 
  这篇文章没有起到多少警示效果,看了的人都不以为意,甚至出声嘲笑:“华国不过一个崛起没多久的国家,跟国际顶尖的距离有多大?好几百年!” 
  “恕我直言,这篇文章通篇夸张的废话。” 
  “我没记错的话,华国那边农业还没有进入机械化时代,依旧是人工种植吧?” 
  “华国这些年的确进步很多,不管工农行业还是思想都有了长足进展,冷嘲热讽或者夸赞都没用,隔上十年二十年再看呗。” 
  …… 
  有了穗安001和碧脆香打基础,相里亭接下来的研究很顺利,顺利得不可思议,几乎是以一种火箭喷射的速度在往前推进。 
  玉米的亩产量从穗安001的八百斤,涨到一千斤,一千五百斤,乃至两千斤的穗安012,三千斤的穗安015! 
  夏白菜的亩产也一路从一万一千斤的碧脆香一号暴涨到两万斤的碧脆香七号! 
  最关键的是,并没有因为过分追求产量而舍弃掉抗性,甚至相里亭研究出来的两样良种没有多少地域限制。 
  而这仅是四年的成果。 
  除了玉米和夏白菜,相里亭在高粱、马铃薯、番茄、菠菜、小麦、大麦、南瓜、胡萝卜等方面也培育出优良品种。 
  他的名字,已经渐渐成了作物的一种保障。 
  相里亭在二十七岁这年因为贡献卓越成为一名光荣的农大教授,华国给他发放了一套福利房,不过相里亭平时不住在那里,用巨额的专利费和奖金买了一套别墅。 
  他今年再次站到华国发明奖的领奖台前,旁边坐的依旧是杨教授,主持人依旧是当年那位,让相里亭有点恍惚,又展颜笑开。 
  这一次,华国的最高领导人亲自为他颁发特等奖。 
  继最年轻的发明奖一等奖获得者,相里亭又成为最年轻的特等奖获得者。 
  他总是在刷新记录。 
  下台时,相里亭的证书被杨教授稀罕地捧了过去:“来,让我看看,每年都会撞上那么几个怪物,这特等奖我还没得过。” 
  老小孩好奇心总是很强的,相里亭大方道:“随便看,看完抱回家不还也行。” 
  “真的?”杨教授一喜,真就不想还了。 
  “假的。” 
  相里亭坐在座位上,看台上的人来往,依旧是熟脸孔居多,也有年轻人后来居上。 
  过去与未来,一直是这些人和他一起在科研的领域不断向前,这条路相里亭走得从不孤单。 
  相里亭别过脸,见杨教授盯着证书发呆,也没出声打扰。 
  良久,杨教授才舒了口气:“为了这一张证书,我这一口气憋了好多年,现在终于能释然点儿了。” 
  “我得不到,但我学生得到了,这么一想倒显得我高级了不少。” 
  相里亭懒散窝在椅子里边,无处安放的长腿微曲着,闻言没什么正形道:“说了这么多,您不就是想听我夸一句,您确实有拿特等的实力,就是偶尔时运不济吗?” 
  “……没大识小。” 
  从礼堂中出来,杨教授忽然道:“对了,穗安015亩产破三千斤,如今国际上最高亩产也才一千八,再加上独创的育种方法,估计在国际上也能有所斩获。” 
  “科学界的最高奖,也不是不可以展望一下。” 
  指尖勾着钥匙环转了一圈,相里亭笑了一下:“那就承您吉言咯,今天我开新车过来的,要不要来搭一趟顺风车?” 
  “你又买车了?奢靡!” 
  “人总得活在当下,能及时行乐自然要快活潇洒,跟您说不通。” 
  
 
 
第24章 农业科学家 
  杨教授对相里亭的说法格外不认同,甚至看到他不紧不慢的样子颇有些着急。 
  “我呸!你现在站得越来越高,不知道多少人盯着你呢,你忘了我跟你说的那些就因为买了一辆二手车,给小辈买套小区房就遭到一片骂声的同行了?” 
  “也就是现在风气越来越开放包容, ”杨教授坐上车,看到里边崭新的一片,更是心焦, “放在以前,你这是要……” 
  相里亭发动引擎,不为所动,俊逸的侧脸明明白白透露着三个字:无所谓。 
  “老师。” 
  “嗯?”杨教授自然不会以为自己这么两句话就把相里亭给感化了,这家伙主意大着呢,撸起袖子准备等相里亭发表完看法,就好好跟他理论。 
  “您不觉得以我的贡献,区区这种消费水平的生活还配不上我吗?” 
  杨教授:“……你再说一遍?!” 
  相里亭目视前方淡淡陈述:“我觉得目前这种消费水平的生活只是洒洒水,压根配不上我。” 
  杨教授倒抽一口气:“你居然还敢再说一遍?!” 
  “现在对个体经济限制没那么大了,甚至房地产生意都做了起来,国内多少人因为这些发财,又是因为什么发财了呢?” 
  杨教授一怔。 
  相里亭缓声道:“是资本,雇佣,是借资源整合的名义将他人的劳动成果剥夺到自己这一边。” 
  “工人盖一座房子,他能得到多少工资?两百块顶天,他要盖三十五座房子才能买到属于自己的一座。而等到资本发展愈盛,在未来他可能要盖上百座才可以买到。”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剥削他们的人行事奢靡理所应当,甚至艳羡崇敬,而对我们这些真正有益于他们的人却斥责有加?” 
  杨教授陷入沉默,他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世道就是这样,多少顶天立地撑起华国脊梁的巨人只能在这种世道的阴影下弯腰低头。 
  “您知道我这个人作风懒散,喜欢任意行事,”相里亭吹了个响亮的口哨,嘴角上扬勾笑,“所以我不打算惯着这种畸形。” 
  “你……”杨教授话到了喉咙,又卡了回去,好久才说,“我只是想保全你。” 
  “老师,这种保全只能是长久的憋屈,而我不想受任何委屈,不想让任何人跑到我头上撒野。 ” 
  相里亭往后一靠,单手搭在方向盘上,另一手点了点红彤彤的证书,下巴稍抬,拽得二五八万。 
  “我可是特等奖获得者。” 
  …… 
  也许是逆反心理作祟,相里亭不但没有停下买车买房买各种的步伐,他还开始变本加厉地造作。 
  停车场中整齐的一溜名车,别墅被他布置得豪华雅致,应季潮牌衣服挂满衣帽间,古董名画数目惊人,细致到表链、领带无一处不精致。 
  喜欢就买,哪管那么多,活着就为了开心。 
  杨教授本来打算默默支持他,某天去相里亭家品尝,看到这些三高都上来了,不可置信问:“相里亭,就你这样还指责别人?” 
  相里亭很有底气,反问:“为什么不可以?我勤勤恳恳在试验田种田,老老实实靠专利费和科研奖金过活,又没碍着谁。” 
  杨教授:行吧,不管怎么样都是你有理。 
  杨教授问得相对委婉,三个损友到了相里亭家,直接就翻起了报纸:“我得看看是哪家银行被盗了,才让你发了这笔横财。” 
  相里亭扣上报纸,笑微微道:“挚友们,想发财吗?想一夜暴富吗?那就来试验……” 
  陈升早已熟悉了他的套路:“不去。” 
  “又想骗我们当廉价劳动力,黑心科学家。”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