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蛇旁若无人的亲密,让一旁坐立难安的孙斌摸了摸鼻子,见鬼了,他居然觉得它俩好甜。
孙斌扭过头,他的眼睛突然一亮。
旋即,气喘吁吁的男人,对着蓬头垢面匆匆赶到的柳妆几人发出了求救信号。
但往日乐于助人的柳妆,今日却完全无视了孙斌的目光,只是语速飞快地交代着事情,又顺手把怀里的东西递给楚涵,让她归队。
“莫老师刚才打电话,说他们在雨林遇到了个被蛇咬伤的人……”
再之后,孙斌就听不清了。
行走在雨林深处的动物研究员们,各个都练就了一身健步如飞的本事,孙斌甚至连挽留的叮嘱都没出口,就看着柳妆小队与谢道资的背影越来越远。
最大的几个救星走了,欲哭无泪的新任支书,小心翼翼地挪动着脚尖,直到与两条蛇隔开了一段距离后,这才强撑着一副笑脸,安抚着一头雾水的记者与惊魂未定的村民。
新鲜出炉的人形玩具在试图躲避后,彻底引起了小蛇的兴趣,总归今晚不回巢……
流光滑过金瞳,镜流把脑袋贴到了伴侣耳边,悄声地与他谈论着自己的计划。
飔风给足了小蛇情绪价值,不时地蹭蹭镜流以示赞许,尾巴快要翘到天上的镜流,因为过于兴奋,不小心挣到了酸软的肌肉,瞬间萎靡的小蛇滑动着躯干,“嘶嘶”了两声。
*
听着这声音,孙斌浑身泛起了鸡皮疙瘩,知道蛇不咬人是一回事,让他单独面对蛇又是另一回事,他握紧右手,遮住了洇湿的掌心,咳嗽了一声。
“王老师,您今天也累一天了,我这还要去看看那个跟着野象一起来村里的伤者,您看剩下的采访,明天继续,成吗?”
记者点了点头,今天录制了一场现实版动物总动员的他,对于新闻素材的渴望已经没有初来时那么迫切了,反正差旅费单位会报销,多留两天说不准还会挖出什么大料。
抱着一夜成名的美好愿望,在孙斌好声好气地把村民驱散后,王记者跟着踉踉跄跄的孙斌一起到了卫生所,而在他们之后,一黑一灰的纠缠在一起的两条蛇,紧紧跟随。
草丛间,树梢下,田埂边,宽阔的水泥路上,不时闪现的长条残影,配合着逐渐被月亮吞噬的太阳,与那偶尔钻进脑子里“嘶嘶”的风鸣,让孙斌汗毛倒竖。
他实在有些草木皆兵了,但诡计多端的两条蛇还没真正开始表演……
第84章 救命 终
感受着秋日晚风拂面带来的阵阵稻谷香, 看着蜿蜒的村间小道,见惯了高楼大厦的记者委实觉得新奇,他跟上司打了个电话, 以野象发疯打断了采访为由,提出了希望能多留两天的请求。
电话那头不知说了些什么,但看着记者喜笑颜开的眉眼, 想来结果应该如他所愿, 趿拉着鞋, 把里面硌脚的石子甩到了水泥路上, 有意宣传村子的孙斌心下有了主意。
两人一路走, 一路停, 欣赏着原生态乡村的夜景。
如果不是他们身后跟了两条坏心眼的蛇, 这一幕算得上温馨,但凡事总有意外, 蛇的心人也猜不透。
因而, 在面对野生动物时,胆小如鼠的孙斌, 就为记者上演了大惊小怪这个词语的现实释义。
乡间小道旁的路灯算不得明亮,朦胧的灯光之下, 一条形状怪异的两头蛇突然闪现到了孙斌脚下, 在他发出尖叫之前,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窜进了田埂间低矮的玉米丛中。
孙斌以为自己看花了眼,但下一秒, 不知从何地窜出来的镜流,凭借着伴侣鳞甲在夜色中赋予他的完美伪装,将那条纤细又艳丽的尾巴丢到了面前。
满肚子坏水的小蛇在做完了准备工作后,蹭了蹭自己的伴侣, 随后那条漂亮的尾巴跟一只会蠕动的蜗牛一样,顺着男人的鞋面,慢慢地钻进了他的裤腿中。
触感冰凉细腻的鳞片让孙斌吓得窜到了一旁的记者身上,一米七五的男人紧紧抱着记者,发出了尖叫鸡一样的惊啸。
不说两条蛇,连记者都被吓了一跳,他不明白这个幽默风趣的年轻村干部,怎么突然像发病了一样。
在这瞬间,这位纪录片频道的御用记者,有些后悔拨通方才那通草率的电话了。
“或许我该早点回去写稿,这肯定是我摸鱼的报应。”
看着大呼小叫,与林中的猴子别无二致的孙斌,记者深深叹了口气。
人精似的孙斌当然看出了记者些许的不满,四目相对间,瞅着对方眼里形象全无的自己,孙斌实在有苦难言。
他总不能说,自己是因为草丛里几道疑似蛇的影子才被吓成这样的吧。这个不知道村子的环境,究竟有多招野生动物喜爱的外地人,根本不会信。
“我不是故意吓你,”瘪着嘴的孙斌,满脸郁闷地跟记者道了歉“我胆子小,不太走夜路,刚才看见草里飞过去了一个黑影,我被吓到了……”
记者也不知真假,但看着面前人一脸诚恳的模样,半信半疑的他还是选择了安慰孙斌。
“要相信科学,林河村依山傍水,比起那些不可能出现在世界上的东西,我倒是觉得可能是什么动作敏捷的小动物。”
孙斌苦笑,他怕的就是小动物,尤其是没毛有鳞,还会发出嘶嘶声的那种。
但他也不会当着记者的面拆台,只说自己可能是下午跑得太累了,看花了眼睛也说不准。
记者了然地点点头,两人继续走在乡道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渐渐地,在新交的朋友的安慰下,没再看到蛇影的孙斌放下了防备,又成了那个健谈活泼的新任支书。
直到他们准备路过一棵半枯的柳树,孙斌脑袋里的雷达轰然作响,还没等他反应过来,他就看到了此生最难以忘怀的景象。
*
孙斌发出了这辈子最凄厉的惨叫声。
“你,你们不要过来啊!!!”
如洪钟般的声音震动中,被吓成石雕的记者终于回了神,他想跑,但心中的善念让他无法抛下孙斌独自逃生。
在深吸了两口气,打足了气后,勇敢的记者拔起了一根田埂上的玉米杆,试图把准备在孙斌身上做窝的两条蛇扒开。
但他猪一样的队友踉跄一步,直直瘫在了地上,毫无防备的脸直直对准了其中一条巨蛇露出的锋利牙齿。
火烧眉毛的危机,让素来冷静的记者都慌了神。
何况是本就怕蛇的孙斌,尽管潜意识里,新任支书觉得面前的两条蛇有些眼熟,但已经被恐惧占据大脑的他,根本没认出他的老熟蛇。
玩心大起的镜流与飔风对视了一眼,沾染上彼此恶趣味的他们纠缠着尾巴,缓缓打开了那两张堪比蟒蛇的大嘴。
一大一小的两个蛇头在强壮躯干的助力下,彻底垂到了与孙斌的脸相距不远的位置,他们张着血盆大口,露着尖牙,因为喜悦,差点控制不住自己的飔风,甚至还滴下了两滴毒液。
但好在,不打算要人性命的蛇别开了头,让毒液落到了地上,对着伴侣心虚地认了错。
“这是你第一次邀请我玩这样的游戏,镜流,我有些激动……”
镜流轻轻“嘶”了一声,新换不久的鳞甲摩挲着伴侣的腹部,就这样轻易地放过了飔风,毕竟刚才掌握不好距离,差点冲到孙斌脸上直接给他一口的小蛇,也说不出什么埋怨的话语。
在这样的游戏里,他们都是新手,谁也别嫌弃谁了……
但作为他们的玩具,某个男人真的已经哭出来了。
在不断的嘶鸣声中,感受着两条蛇喷吐气息时脸颊的潮湿感,只觉心惊肉跳的孙斌红着眼睛,豆大的汗珠不断从额角滑落,贴近地面的衣衫也被冷汗浸湿。
突然,镜流发出了一声惊呼“他晕过去了!”
自从老支书去世后,连轴转了好几个月的孙斌,在经历了鸡飞狗跳的一天后,选择了晕厥作为逃避现实的武器。
一旁仍在试图拯救新朋友的记者见状,一边努力用玉米杆去扒拉两条蛇,一边扯着嗓子大喊:“救命!来人救命!孙支书被蛇吓晕了!”
镜流心虚极了,怀揣着愧疚,小蛇镇压了准备把玉米杆用尾巴折断的伴侣,赶紧从树上爬了下来,唯唯诺诺地守在了树边,看上去比家养的猫狗还要乖巧。
这突如其来的转折让记者愣在了原地,他艰难地运转着大脑,给从民宿里钻出来的谢道资的学生们腾开了位置。
年轻的学生们举着手电,看着眼前的一幕差点气笑了,本来以为是敌蛇入侵,没成想是自己蛇搞怪。
在七手八脚地赶紧把孙斌搬进屋子,给可怜的新支书做了个简单的检查,确认他没什么问题后。
团队里年纪最小的研究员叉着腰,面对着门外期期艾艾发出嘶嘶声的镜流,又觉生气又觉好笑地骂了声:“坏蛇!”
镜流不作声了。
记者看着人骂蛇,蛇委屈的奇景,从角落里翻出了有关镜流与飔风的记忆,迟疑地询问道:“这就是前段时间在网上蛮火的那两条蛇?”
研究员点了点头:“灰色那条叫星星,黑色那条原来叫03,疾风是后来改的名字,它们一般不会伤人,这次可能是,”
说到这,研究员突然哽住了,想起白日孙斌被野象追逐时,这两条蛇也在场,为镜流与飔风描补的话也再也说不出口,于是,她搜肠刮肚地想着搪塞的话。
但想要寻根问底的记者,却不会如此轻易揭过,在好奇心的促使下,他又一次发问:“可能是冬季即将到来,食物匮乏导致的吗?”
研究员噎了一下,她打量着两条蛇比同龄蛇不知肥美到哪里去的身形,嘟囔了一句“整片雨林,最不愁食物的就是它俩。”
记者没听清,下意识问了句“什么?”但研究员已经不想回答他了,随口打了个哈哈,只说是两条蛇平常就很喜欢跟孙斌这么玩,今天只是玩疯了有点过火,平常不这样,就加入了照顾孙斌的小分队里。
记者听出了话语里的敷衍,但面对不打算配合的采访对象,纵使他巧舌如簧,却也没地可使。
于是,百无聊赖的他坐到了离门口稍远的凳子上,掏出口袋里的铅笔与素描纸,远距离地观察着两条蛇,不时垂头在纸上勾勒几笔。
*
十分钟后,知道自己闯了大祸的小蛇,怯怯地望了望屋子里已经醒来却背对着他的孙斌,整条蛇萎靡不振地趴到了地上,用尾巴挡着脸,低低地发出了一声呜咽。
他只是觉得孙斌一惊一乍的模样很好玩,但却忘了人类是种极其脆弱的生物,吓过了也会受伤。
飔风蹭了蹭心爱的伴侣,他不觉得小蛇的做法是错误的。
在他眼里,人类跟当初的鳄鱼一样,都是无聊时消遣的乐子,但看着镜流有些伤心的模样,这条眼王打定主意,下次再也不找认识的人下口了。
反正人类很多,这个不好玩,那就找下一个。盘算着新玩具,飔风又蹭了蹭镜流。
尽管他一言不发,但那可靠的胸膛还是令小蛇回复了些许心情,他抬起了头,恋恋不舍地再次看了看孙斌的背影。
今天过后,他们或许不能再做朋友了……谁会愿意跟一条差点把自己吓死的野兽做朋友呢?
失落地垂着头,一步三回头的镜流,在伴侣的劝慰下爬到了他的背上,而这时,似有所感,孙斌突然扭过了头。
看着与往日相比,显得落寞非常的小蛇,本也没多少的怨气也在此刻尽数消散了,在众人与两条蛇惊讶的目光中,向来怕蛇的他,抖着腿走到了镜流身边。
温热的手掌在没有任何人的帮助下,第一次自主地抚上了那身绚烂的鳞甲,一触即离,正好卡在飔风能接受的底线。
“下次不许再吓人了,小星星。”
金色的蛇瞳迸出了光,开心的小蛇活蹦乱跳地从伴侣身上掉到地上,用尾巴缠着孙斌的脚踝,半露着腹鳞,开始撒娇。
依旧有些不适应的孙斌脸色扭曲了一瞬,还是满心满眼都是醋味的飔风一口叼起小蛇扬长而去,这才解救了他。
看着两条蛇消失在夜幕中,还在绘制素描的记者感慨了一句:“林河村,不愧是远近闻名的蛇乡,其他地方的蛇哪有你们这儿这么独特?”
孙斌擦了擦汗,走到门口,看着天空高悬的星月,叹了口气:“林河村好一些,但周边那些还是用老一套的眼光看它们,人和蛇,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大家都沉默了,但记者却笑了“不是在建保护区?慢慢来,一切皆有可能。”
所以,保护区真的能改变人与雨林对立的现状吗?
这问题孙斌不敢问,务实的新支书早就不敢幻想了,他只想脚踏实地实现一件事——人与雨林的和谐共生。
第一步,就从那两条让他又爱又恨的蛇开始……
下次见面,给它们送点菌子吧,就是不知道蛇吃不吃野生菌。
天马行空地想象着两条蛇到时候的反应,孙斌也笑了。
第85章 过渡
爬满绿藤的透明玻璃, 在阳光的映照下,于来往的人群之上架起了一道虹桥。
刺眼的光线透过廊道,折射成了斑斓的光斑, 衬得冬日的天空高远且蔚蓝,被困在长廊,艰难挪动的人群突然没了抱怨, 在一声又一声地赞叹中, 几只拥有斑斓羽翼的鸟类振翅而飞。
它们一齐掠过了参观者们的脑袋, “扑棱棱”的声音, 与近得如同马上要撞到人们脸上的距离, 引得少见野生动物的人类一阵惊呼。
人群的异动惊扰了松鼠, 这只用爪子捞着投补饲点里为数不多的花生的小动物, 浑身一阵,毛茸茸的尾巴瞬间炸开了花, 变得比之前还要大。
受惊的松鼠胡乱把爪子一握, 连它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捞到花生没有,就甩着那条比身体还要大的尾巴, 一蹦一跳踩着某个幸运儿的脑袋,一溜烟儿就没了踪迹。
与可爱小动物近距离接触的人, 当着一众羡慕的目光, 傻呵呵地咧开了嘴,没拎东西的手不时擦过头顶,心底爽快非常。
无声无光的相机随着这群颈戴工牌的人们, 不断地挪动,一丝不苟地执行着自己的任务——记录下了一路的自然风光。
等走到廊道尽头,看着眼前还在施工的第二段走廊,他们默契地散开, 各自寻找了最佳位置,大大小小的相机对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们开始拍摄。
作为特殊的“观光客”,负责宣传工作的年轻人在古板上司的默许下,挑选好了照片,配合着同事早已编辑好的文字,一股脑地全发了出去。
56/60 首页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5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