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屠户家的夫郎赘婿(古代架空)——米酒蛋汤

时间:2025-05-29 08:59:30  作者:米酒蛋汤
  沈临川一付了银钱,周宁赶紧拉着人落荒而逃了,在这铺子了待着总觉得热得不行,铺子里好香,难不成放了那调.情的东西不成!
  买好东西两人这才回了家,一到家沈临川就把买来的衣裳全给用清水洗了出来,院子里挂了不少的新衣裳。
  脂膏也要收起来,沈临川进屋全给塞到枕芯里,藏在里面的秘戏图先给套了出来,都放好之后沈临川整理了一下枕头,好了。
  沈临川满意地拍了拍手,一回头见看见他家夫郎站在立柜旁不知道站了多久,沈临川有一种被抓包地尴尬,嘿嘿笑了两声,“宁哥儿,你小鸡看完了,还没出来的吧。”
  “沈临川原来你藏那了。”
  两人头一次用的时候,周宁还好奇沈临川从哪弄得这东西,用了果然不疼了,原来还有这东西呀。
  后来他还偷偷找过呢,翻遍了床上也没找到,干脆抱了被子出来晒都没找到,原来是被沈临川给藏枕头里了,难怪每次用的时候沈临川总是能及时摸出来呢。
  沈临川轻咳一声,“走,我们写大字去。”
  周宁没有再问了,跟着沈临川一道写大字去了。
  夜里周宁躺在床上睡不着,沈临川还在隔壁看书呢,窗外传来蝈蝈的叫声,周宁偷偷往沈临川的枕头里摸了摸,除了瓷盒子的脂膏他还摸到书,周宁微微惊讶,什么书呀还要藏到枕头下面。
  周宁给拿了出来,刚打开就吓得书掉在了床上。
  “宁哥儿,怎么还没睡,不早了。”
  “这,这就睡。”
  周宁慌慌张张应了一句,里屋昏暗没有点灯,他现在识字但看不清,借着堂屋昏暗的灯光周宁抑制不住好奇悄声翻看了起来。
  看得面红耳赤心都要跳出来,沈临川,他,他怎么看这种书呀,难怪懂那么多!
  “沈临川。”周宁小声叫了句。
  “嗯,怎么了?”
  “我,我渴了,想,想喝水。”
  听他家夫郎要喝水,沈临川手边就温着茶水呢,他倒了一碗热水送了过去,“早点睡,不用等我。”
  周宁心现在还在怦怦跳呢,沈临川手好白,夜里看起来更漂亮了,周宁喝完了茶把碗给给放一边去了。
  他微微动了下腿掩饰尴尬,见沈临川要走了,周宁忙伸手拉住了沈临川的袖子,“沈,沈临川不早了,睡吧。”
  昏黄的灯光下他家夫郎里衣微微解开,长发散乱地披在肩头,眼神闪躲不敢看自己,沈临川哪有不懂的,“好,我去隔壁把油灯给吹了。”
  “不,不用了。”
  沈临川哪里经得起撩拨,当即就亲了上去,边亲边从枕芯里摸脂膏,他愣了一瞬轻笑了起来,“你动我的书了?”
  周宁有些难为情地偏开了脑袋,拒绝回答。
  “偷懒,是不是只看了画了。”里屋可没有点灯,“好学生要看得仔细了,罚你空了好好研读一番,不认识的字了就过来问你相公我。”
  周宁没想到沈临川不仅不害臊,还嫌他看得不够认真,周宁有些恼怒了翻着把人给跪在了身下,“你,你话太多了。”
  沈临川把脂膏塞到了他家夫郎手里,“呀,还敢顶嘴。”
  周宁向来诚实,和沈临川胡闹了一番两人相依而眠。
  沈临川养成了习惯,天一亮就起,烧了热水先在屋里洗漱好换了衣裳才出来,原本想帮他家夫郎也给擦擦呢,昨儿闹得太晚了就先睡下了,沈临川怕一大清早太过刺激,就先烧了些热水,等他家夫郎醒了在给送过去。
  沈临川依旧是去提水,他现在能伸直胳膊稳稳当当地提着两桶水,一缸水打满了又打上一套拳法,现在又加了练剑,他爹屋里有把旧剑,几斤重,拿在手上很有分量。
  都练完之后读书,吃饭,去镇上。
  沈临川和周宁的小生意越做越好,每天还没摆摊子呢就有人排着队了。
  “听说了吗,望月楼出了新菜式,叫宝塔肉,一碟子菜就得五两银子呢。”
  “卖这么贵呀!”
  “可不,听说县令大人吃了都说好,还给提了字呢。”
  “张员外赵员外他们有钱人都去吃了,吃过人都说好呢!”
  “那么贵,咱普通老百姓可吃不起。”
  排队的人说起了闲话,沈临川听得清楚,这望月楼还挺会做生意的,他家和县令家有些关系,还讨来了县令的题字。
  冯家学堂里,赵四儿一脚踩在书案上喋喋不休说了起来,“望月楼的宝塔肉,你们没吃过吧,我还是跟着我爹去吃得呢。”
  几个人围了上来,“你吃过望月楼的宝塔肉!听说县令大人还给提了字呢。”
  “当然,你们是没吃过,我是没吃过那么好吃的肉,色泽油亮,状如宝塔,香飘十里,入口即化,层层圈圈还不断呢,一筷子下去里面内有乾坤,瑶柱花胶鲍鱼裹着南方运过来的贡米,啧,吃过嘛你们?”
  赵四儿也是跟着他爹去的,他爹还是沾了人家光才吃上了这道宝塔肉。
  学堂里就算是家中有钱那也是在镇上开着家铺子,哪有真正大富大贵的,听赵四儿绘声绘色地描述不由咽口水,听说一份要五两呢。
  他们一年束脩才不过十两,哪里能吃得起的。
  “我咋听吃过的人说这宝塔肉有点像集市上的把子肉?”有人说道。
  赵四儿一听这话呸了一声,“吃过嘛你,怎么可能一样,那把子肉十文钱一片,这能一样嘛,沈临川那摊子不是做不成了,活该,也敢落本少爷的面子。”
  提起沈临川,赵四儿又一通贬低,说了几句又吹嘘起了望月楼的宝塔肉多么好吃,惹得众人不停地咽口水。
 
 
第42章
  沈临川和周宁做完了今天的生意准备回家去了。
  “临川, 临川!”
  听见有人喊他,沈临川回头一看是他大哥,沈临川挺高兴的,“大哥, 你怎么来了, 这么早呀。”
  周宁也跟着喊了声大哥。
  沈大哥哎了一声, “家中出了那么大的事怎么不和我说,还是镇上有人来打架子车说闲话我才知道的。”
  “不是啥大事,也就没和大哥说。”
  “还不是大事呢,我听那人说望月楼找你们的麻烦。”
  “大哥都过去了,你看我这不又能摆摊子了。”
  沈临川拉过他大哥去后面简单给说了这事, 沈大哥这才松了口气,昨天下午他才知道这事, 要不是天快黑了, 他昨天就去周家了。
  着实是放心不下,天一亮就朝大杨树村赶,一看没人又匆忙来镇上,要是被欺负了,他也能帮上一二。
  “没事就成, 没事就成,你说这么大的事你咋也不告诉大哥一声。”
  “都过去了大哥,也不是啥大事, 要是给你说了,徒惹得你和大嫂跟着一道担心。”
  周宁站在一旁也嗯嗯点头,“就是,就是。”
  “你说你两,下次有事了一定给大哥说。”
  “知道的大哥。”
  周大喊了一声, “他大哥,一会儿走得时候带上一条肉,昨儿刚杀的猪哩。”
  “不了,不了。”沈大哥哪里肯要的,都是做生意的肉,“周大叔,那骡车快打好了,后日家中留个人,我给您送过来。”
  周大一听骡车快打好了很是高兴,“不用送了,刚好后日无事,我赶着骡子拉过来就成。”
  “那也成,没啥事我就先回去了。”
  “我和宁哥儿也要回去了,大哥我们一道走。”
  周大见人要走了,忙割了一条肉要带回去,沈大哥赶紧跑了,周大就拿给沈临川,“帮你大哥拎着。”
  “爹,不用带了,大哥家如今也能挣到银钱了,还怕吃不上肉不成。”
  “哎,那哪能一样,你大哥担心咱家,这一早就往这赶。”
  沈临川也不接,拉着周宁赶紧也跟着跑了,“没事的爹,我在集市上给虎子小鱼买些吃食就成了!”
  沈大哥在前面等着二人呢,沈临川拉着他家夫郎过去了,路过杂货摊子的时候两人挑了个绢孩儿给沈小鱼,泥叫叫给沈虎子。
  东西不贵,沈大哥这才收下了,回去的路上沈大哥不由又数落了二人几句,说两人见外,沈临川又是好一通道歉,见他大哥还再说呢,沈临川一个滑步躲在了他家夫郎身侧。
  沈大哥不好说周宁,这才放过了二人。
  后日空了,周大赶着骡子去杏花村拉骡车去了,沈临川和周宁也跟着去了,有段时日没见过两个小家伙了,摘了一些菜园子里菜一道去了。
  这会儿地里的麦子已经灌浆了,一排排麦子迎风摇晃,周大牵着骡子走在前面,“这再过十天半个月就能收麦子了,今年干农活咱家就能用上牲口了。”
  “爹,到时候咱全家都下地割麦子。”
  沈临川嘴甜说了一句,惹得周大哈哈大笑了起来,他这个哥儿婿是个没干过活儿的,也没说他下地干活,他和他家哥儿两人就够了。
  沈临川小声和周宁嘀咕,“你看爹高兴的。”
  “爹是笑你到时候别干不成活儿,大哥大嫂给爹说你没下过地。”
  沈临川噎了一下,“我不会学嘛,到时候你教我就是了。”
  “我教你?”
  周宁眼睛亮了一下,是呀,沈临川能教他读书识字,他怎么就不能教沈临川干活呀,他可会干农活,六七岁就跟着他爹下地割麦子了。
  “好,我教你。”
  沈临川背着手看起来心情不错,前面的骡子甩着尾巴悠悠哉哉走着,沈临川手贱打了一下骡子的屁股,骡子尥了一下蹶子,周宁眼疾手快把人拉一边去了,“好好的,你摸他作甚。”
  “谁让它甩尾巴的。”看着想让人打一下。
  “到时候在踢你一下。”
  “我看着呢。”
  “爹看见了饶不了你。”
  沈临川笑了一声,他爹对这头骡子宝贝着呢,骡车没打好,这头骡子也不用干活,在他家好吃好喝地伺候着,他爹之前一早起来去地头转上一圈,现在则先拉着骡子去外面吃草去。
  到了沈家那边又是一阵热闹,知道今儿三人要过来,沈家哥嫂一早起来就买菜杀鸡准备招待了。
  再回来的时候,沈临川和周宁就坐上了骡车,周大在前面赶着骡子,他家骡子生得健硕,拉着骡车一路小跑,稳稳当当地一点都不颠簸。
  小风吹着,沈临川犯懒往周宁身上一靠,“你别说这骡车坐在还挺舒服的。”
  周宁嗯了一声,“沈临川,谢谢你。”
  “那你亲我一口。”
  周宁按下了肩膀上的脑袋,他爹在前面赶车呢!
  周大很是高兴,有了这骡车收猪做生意可方便多了,而且骡车比架子车大,东西也装得多,再去镇上做生意,三人都能坐上面,可比以前快了不少呢。
  周大得了这骡车脸上的笑都没下去过,拿着鞭子赶着骡车去镇上,路上走得快了,能早点去了,下午也能早点回来了。
  王老汉看见周大的骡子很是羡慕,“啥时候买了骡子了这是。”
  “买了有一阵了,就是这车没打好,这不刚打好,是临川和宁哥儿给我买的骡子哩,两人的积蓄花了个精光。”周大很是自豪地说道。
  “真好呀,我儿子啥时候能给我买一头骡子就好了,也省得我日日推着这打烧饼的灶了,怪沉的。”
  没几日卖烧饼的王老汉的摊子上多了个中年妇人,一早过来帮着打烧饼,王老汉教着她,多个人手也能忙活过来了。
  那妇人来的头一天就送了沈临川周宁他们三个洗好的桃子,笑着说多亏照应了。
  王老汉也乐呵地说道:“这是我家儿媳,以后就接我这打烧饼的衣钵了。”
  王老汉前一阵叫了家中的儿子儿媳回家,叫他们和自己一道打烧饼,总比人家做奴仆强,王家儿子瞧不上他爹打烧饼的活计,觉得还没给人家当小厮挣得多些呢,年节的时候主人家还能赏一些东西。
  等王老汉把这些日子挣得银钱拿出来,吓了两口子一跳,一看家中孩子都穿了新衣,米缸里的米是满的,灶台旁还放着肉。
  仔细问了才知道为啥能挣这么多了,王老汉老了快干不动了,之前打个烧饼补贴家用,现在能挣得多了,比两口子在人家做仆从挣得还多呢。
  两口子商量了一下,先让媳妇儿跟着去学,看看情况,要真是他爹说得这么好了,到时候王家儿子也跟着过来。
  王老汉的烧饼摊子有了儿媳的帮忙,他也轻松了一些,自从周家的小食摊儿摆这了,他家的日子都跟着好起来了。
  日子一天天滑过,天热了起来,麦子也黄了,没两日就要收麦子了,镇上的学堂都休了农桑假,乡下的学子纷纷回来了。
  周大看天定下了收麦子的日子,最近几日看样子都是好天,收麦子呀最怕下雨了,到时候不好晾晒。
  沈临川坐在堂屋看书,现在天热,但好在茅草屋里还是阴凉的,等到了七八月才更热呢。
  周宁去张小意家又买了不少的大料,在他那坐了一会儿才拎着篮子回来了。
  一回家就看见院子中跑着个滚圆的小东西,周宁惊讶了一瞬,“沈临川,咱家院子里怎么有小鸡呀!”
  沈临川听见他夫郎喊自己也出来了,就看见院子中一只黑色毛团踱着红色的爪子来回走呢,晕头转向地叽叽直叫就是找不到地儿。
  大黄上去撵了一下,吓得小鸡崽到处乱跑,周宁呵斥了一声大黄,又忙把院子里的小鸡崽给抓住了。
  沈临川拍了一下脑袋,“是不是咱家的小鸡孵出来了?算算也到了日子了。”
  周宁一想还真是,“我早上喂食儿的时候没看见有小鸡呀。”
  说着赶紧去看看,小鸡一放下来就赶紧朝着母鸡身下钻了过去,周宁一喜,“还真是。”
  他下手想把抱窝的母鸡挪开看看,母鸡护崽儿朝着周宁的手上啄了一下,沈临川叫了一声,“小心!”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