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白云山下事[种田]——凉千晚

时间:2025-05-29 09:06:09  作者:凉千晚
  贺尧川笑着看林榆,道:“应该是昨晚下雨的缘故,它们都躲在淤泥里。我拿锄头翻耕,看见它在躲窜,就抓了。”
  黄鳝身上湿滑,贺尧川抓了很久才抓到,差点叫黄鳝跑了。
  贺尧山也道:“我就是抓黄鳝摔的,二弟说田里有一条,肯定就有第二条。于是我和爹满田找,果然,真在田坎下摸了三条。”
  他们还打赌,看谁抓的最多,好回家在媳妇面前扬眉吐气。贺尧山到底不如贺长德老练,只抓了一条。贺长德抓了两条,贺尧川一条。
  周淑云笑了,道:“三个人加起来一百岁了,还跟小孩一样。这时节黄鳝不多,等到了六七月,那田里才多哩。”
  不过那时候稻子也快熟了,没人愿意为了吃黄鳝下田踩踏水稻,糟蹋了庄稼就心疼。
  贺尧川看着林榆道:“本想拿去卖了,可四条太少。便留着自家吃,等闲下来我去山里转转,若是碰见野鸡野兔再卖。”
  林榆点点头:“不卖也好,四条黄鳝也不值几个钱。”
  他们是刚分家,日子过的拮据。周淑云手里那六两银子是救急用的,根本不敢乱花。平时吃饭都是勒紧了裤腰带,也幸亏是春天,山里到处都是野菜不缺吃的。
  可要说吃鸡蛋吃肉,那是不可能的,平时炒菜都要仔细放油。
  周淑云的钱是她自己的,与贺尧川无关。他仅有的一百四十文全都给了林榆。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贺尧川心里在琢磨赚钱的法子,想赚更多的钱给林榆。
  他问周淑云:“娘,三天后是不是有大集?”
  周淑云点头:“杏花乡开集市,怎么忽然问起这个?”
  贺尧川没明说,趁着饭还没熟。他拿个砍刀,去上里砍了两根大青竹回来,坐在院子劈竹条。
  贺尧川会编竹筐,这是小时候跟舅母家的亲戚学的,他记到现在。编竹筐也是一门手艺活,乡里有专门做这门生意的。
  他肯定比不上竹蔑匠,但编出来的筐子簸箕也能用,便宜卖出去,总能卖几个钱。
  一个竹筐要编一个时辰,甚至更久。贺尧川是业余的,一天编一个,攒几天就能拿去卖。若是卖不出去,也能留着自家用,总归山里的竹子不要钱。
  林榆兴冲冲剖完黄鳝,把黄鳝切成段。又翻进菜地里拔出一根大葱,用葱和蒜爆香黄鳝。
  一家人难得吃一回肉,四条黄鳝虽然没有多少肉,但也能塞牙缝,闻着都是香的。一家人都围在锅边看着锅里,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林榆解下襜衣,等大嫂接过铲子炒刺芽。他挨着贺尧川蹲下,好奇打量竹筐。
  “能卖多钱一个?”林榆歪头一问。
  “小的十五文,大的二十文。竹蔑匠卖的贵些,我做的不精湛,便宜卖才有人买。”贺尧川停下手,耳朵红了红。
  林榆很自然地坐在他身边,贺尧川隐隐压制嘴角。他见林榆蹲着,抽出身下的板凳给林榆,两个人有一句没一句说话。
  “我多做一些,等攒十个拿去卖,要能全部卖出去,也有两百文。”贺尧川笑着说,仿佛赚钱就成了最大的期盼。
  林榆点头,看着地上的竹条若有所思。他拿起一根,细软的竹条在林榆手上折叠环绕,竟然变成一只生动活泼的小狗。
  看的贺尧川一阵惊讶:“你竟会做这个?”
  林榆雀跃一下,小表情中有些得意和骄傲,他继续编下一个,说:“不仅会编小狗,还会蝴蝶、螳螂、蜻蜓。”
  贺尧川编一个竹筐的时间,林榆已经编出好几个玩具,用一根麻线穿过提在手里,是个新鲜玩意儿。
 
 
第24章
  今天是杏花乡赶场的日子,两侧房屋鳞次栉比。一眼能望到尽头的三条街,便组成了整个杏花乡。林榆和贺尧川穿过牌坊,往人最多的中街去。
  乡里不比镇子繁华,来往都是周围的农户,自然也不需要缴纳市金和过所,好处是赚多少都是自己的。
  林榆和贺尧川人挤人,被围在人流中央。贺尧川时不时回头看一眼林榆,确认小哥儿跟上来。
  林榆身旁围着一个膀大腰圆的大汉,那汉子浑身都是力气,用力一挤插队,把林榆挤到一旁,撞在贺尧川身上。
  贺尧川赶紧拉着林榆,边往前走边说:“杏花乡周边村子多,这里是最热闹的乡市。等明日过了赶场时间,人也就少了。也就是趁着人多,东西才好卖。”
  林榆点头,回拉贺尧川的手,说:“我们找一处空地安置,再往后面走就不是卖竹蔑的地方了。”
  卖农具的都在街尾,他们来晚了,好位置都被占了。只有一块方寸大的空地,很逼仄,只能容纳下两个人。
  贺尧川把十个筐子放在面前,搬来一块石头让林榆坐,随后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也是第一次卖,不知道行价如何。你先坐在这里,我去打听打听。”
  “好,我替你看着。”林榆也没闲,把编的小玩具拿出来。
  昨天编了二十个,都用麻绳串连起来。他又砍了一截竹筒,让贺尧川帮忙打洞,然后把麻绳穿过小洞挂在上面。
  走在街上摇摇晃晃,顿时吸引了好几个小孩子的注意。林榆也是第一次卖东西,不知道行价。同时也发现,乡里没人卖这个。
  他想起昨天周淑云说过,镇上一个要十文。乡里肯定比不上镇子,都是手头拮据的农户,贵了也没人买。林榆左思右想,先定价五文钱。
  而人群中的贺尧川装作顾客,打听了好几家竹篾匠的价钱。他发现这两天竹筐的价格低,只能卖十八文,因为正赶上春耕,赶场的人不多。
  贺尧川也定好价钱,卖十六文一个。他编的都是大竹筐,照平常的市价,要卖二十文一个,他手艺比不上竹蔑匠,只能卖便宜一些。
  回到摊子上,发现地上的小哥儿背对着,拿着一块木牌不知在捣鼓什么。
  对面摊子就是木材铺,林榆问木匠要了一块废弃木板,又拿了一块木炭写字:竹编玩具,五文一个。他还给贺尧川的筐子留了一行位置。
  林榆把木板给贺尧川:“我们的价钱占优势,如此一来,也方便别人看价。我帮你把价钱写上,咱们就可以开张了。”
  贺尧川认真看着林榆写的字,一笔一划都工整好看,他笑着点头:“好,那你帮我写。”
  这些天每天早上都跟着林榆学认字,但是认的不多,价钱两个字他就不会写。还是林榆厉害,什么都会。
  快到辰时,人越来越多。他们两个坐在石头上,看着人来人往。路过的人都只是看一眼,随后匆匆走开。
  他们选的位置偏僻,更多的人直接路过,连看都没看见。坐了一炷香,一个也没卖出去。
  这样干等着不是办法,林榆忽然站起来拿着木板对人群开喊:“走过路过看一眼,竹筐竹玩具都便宜卖了,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叔叔婶婶们买竹筐吗,我们家竹筐个大又便宜。”
  电视不是白看的,林榆广告词信手拈来,大家的视线都往这边看。
  贺尧川见状也反应过来,跟着林榆一起吆喝。他俩这么一喊,果然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主要还是便宜二字,乡下人一文钱都要攥在手里,能省一文最好。
  “小伙子,这竹筐多钱?”一个老农靠过来,站在摊前看了又看,似乎在犹豫。
  贺尧川知道怎么做生意,脸上摆出一个笑:“老人家,我们家的竹筐十六文一个,您看看。”
  老农左看右看,放下一个拿起另一个,似乎不太满意,他摇摇头:“做的不好啊,成色差了些。”
  贺尧川赶紧道:“虽说看着不好看,但又大又能装,竹缝都编的密,毛刺也打磨过,用着一定顺手。”
  他说完,林榆赶紧补充:“爷爷您想,咱家虽然成色一般,可它便宜啊,您省下两文钱,就能多吃一个鸡蛋不是?”
  这么一说,老农果真有些心动。来之前找老婆子要了十八文,如此他自己还能偷偷留两文。这筐子虽然长的丑,用起来却是一样的。
  他颤颤巍巍掏出钱,道:“成,你给我来一个。”
  林榆和贺尧川惊喜一笑,终于开张了。
  刚卖完筐子,不远处一个小孩看见摇晃的玩具,闹着让他娘买。他娘没办法,不买儿子就不走,还要赶着回去干活。
  一打听价钱,五文一个。妇人直接拉着孩子走了,小孩子一哭,反挨了一巴掌。“耍什么耍,你今天回去再乱跑,仔细你的皮!”
  林榆笑了笑也没在意,和贺尧川继续叫卖。最后陆陆续续来了几个买筐子的人,就连林榆的小玩具也卖出去五个。
  这里都是急着赶场回家的人,林榆把贺尧川留在原地,带上东西往下街的小巷子里去。这里都是本地的住户,比乡下人殷实一些。
  “卖竹编玩具,小狗小猫小螳螂,五文钱一个……”
  巷子里坐着几个妇人小孩,围成一圈绣花聊天,小孩就在旁边玩耍。林榆手上摇摇晃晃的东西吸引了小孩,都围着林榆看,想让爹娘给买一个。
  绣花的妇人冲林榆招手:“给我挑一个。”她向来宠爱孩子,丈夫又是屠户生意,不差几个铜板。
  林榆笑着把东西拿下来:“姐姐您随便选,都是我自己编的。”
  妇人已经三十六岁,平时走出去都要被人喊一声婶子,忽然被林榆一口一个姐姐喊,一下就笑了。她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于是掏出十五文道:“小哥儿再给我拿两个,家里还有俩娃娃,只买一个回去又要争风吃醋。”
  又走了几条巷子,卖出去八个。虽然还剩几个没卖完,但是让林榆看出行情。乡里还是有不少小孩,见了新鲜玩具都喜欢。
  大人也不是不爱孩子,只是因为太贵,舍不得买。林榆打算下次编一些简单的,只卖三文钱。
  他和贺尧川坐着数钱,林榆道:“刚刚去下街走了一圈,又卖了十一个,一共卖了十六个,统共八十文。”
  “我筐子只剩一个没卖,十六文一个,九个便是一百四十四文。”贺尧川算数慢,好歹是算出来了。
  两个人加起来,一共二百二十四文。林榆睁大了眼睛笑逐颜开:“没想到能卖这么多,一天二百文,一个月岂不是六两银子。贺尧川,我们能赚钱了!”
  贺尧川忍俊不禁:“哪有你这么算的,做十个筐子就得五六天时间,也并非天天都是赶场的日子。”
  他们都是泥腿子,耕田才是正经的营生。忙起来都是早出晚归,一点空闲时间没有,能赚两百文也是他们卖的便宜的原因。
  “你说的对,”林榆呵呵一笑,今天赚了钱都高兴傻了。
  他俩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忽然发现斜对面一个炸果子的摊子。油果子很小,一口就能塞一个。因表面裹了一层芝麻和糖,所以吃起来是甜香的。
  贺尧川看一眼林榆,匆匆道:“你等我一下。”
  他跑向油果摊,取出钱袋问道:“油果多钱一个?”
  老板正忙着下锅炸,忙说:“三文一个,要几个?”
  贺尧川默数一下家里的人口,道:“给我装七个。”
  油果子不算便宜,比鸡蛋都贵。但乡下人吃不到糖,一颗果子都能惦记一年。贺尧川上一次吃还是去年过生辰,周淑云破费给他买了一个。
  吃起来又脆又香又甜,比肉都好吃。今天卖了钱,贺尧川本来是想买给林榆吃,可家里人也都很久没吃了,他干脆全给买了,反正一年也就吃一两次。
  “尝尝,”贺尧川用竹签叉了一个,送到林榆嘴边。
  林榆一口吞下,甜脆都在嘴里,他一双星星眼明亮起来,连忙点头笑着:“好吃。”
  贺尧川眉眼一弯,见林榆喜欢吃,又叉了一个给林榆:“慢点吃,还有呢。”
  林榆怔怔看着贺尧川,藏在袖子里的手紧紧捏着,指尖都泛了红,他耳根微烫,道:“我吃了你就没有了。”
  “我不爱吃这个,你吃。”贺尧川笑意不减。
  林榆接过竹签,忽然手腕一转塞进贺尧川嘴里,见贺尧川顿住,他得逞似地哈哈笑起来:“以后赚了钱,我们再来买。”
  他俩揣着钱和油果子回去,一家人都高兴地不行。周淑云和孙月华坐在廊下纳鞋底,这是费功夫的活。闲着的时候动两下,等要穿的时候就有了。婆媳俩一边说一边探讨。
  小溪独自在院里抛石头玩耍,突然看见二哥和榆哥哥回来,小溪站起来跑过去,被贺尧川抱起来举高高。
  “娘,我们回来了。”贺尧川高喊一声。
  周淑云抬头看一眼:“卖的如何?”
  贺尧川没瞒着周淑云,卖了多少钱都告诉她。这钱是他们自己的,周淑云从来不会拿儿女的钱。贺尧川现在赚的不多,等以后一笔一笔攒够了,再给他娘拿一两。
  孙月华就坐在旁边,也听见贺尧川他们赚了多少。她家大山不如二弟有本事,但也能靠着双手吃饭,孙月华不眼红这些。
  贺尧川带回来的糖果子给每个人都买了。别说她们几个,就连贺长德也笑了,难得坐下多说了几句话,院子里一片欢声笑语。
 
 
第25章
  冻了一个冬的村子终于彻底回暖。早上起来干活的时候, 林榆身上还热出一层薄汗。
  他趴在菜地里扯草,这些菜多半是他栽的,平时养护的格外仔细, 也不敢让鸡鸭钻进来吃叶子。
  想到这里,林榆发觉早上还没喂鸡, 也不知道小花今天怎么样了。他赶紧摘一把春菜放在灶台上,匆匆往柴房跑。
  林榆进柴房一看,角落里一只半大的鸡蹲在地上, 翅膀耷拉精神很不好。他咕咕咕叫两声,别的鸡都跑来啄食, 只有小花奄奄一息。
  小花可是他看着长大的, 每天他和小溪早早出门挖蚯蚓割草, 才把鸡养的如此壮实。林榆有些担心, 把鸡捧在手里拿出去。
  “贺尧川,我的鸡……快死了, ”林榆眉眼低落,摸一摸小花它也不动。
  贺尧川正在劈柴, 见小哥儿径直走过来, 他赶紧放下斧头。
  “鸡容易受寒, 这两天又接连下春雨。应该是昨天睡觉前柴房的门窗没有关好, 才让鸡生病了。刚才喂食的时候, 它吃了没?”
  他养鸡的经验比林榆多,一眼就看出原因, 如此镇定反而让林榆安心不少。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