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铁门外等着开门时,一阵燥热的风吹过,阮阮吸了吸鼻子,闻到一股饭菜香。他想了想,自言自语道:
“好像是炒土豆丝。”
谭辛听到了,以为是阮阮想吃炒土豆丝:
“嗯,今晚就做。”
说完他把铁门打开,带着两人往家里走。进了房门后指了指地上的一双贴着小熊图案的浅蓝色拖鞋,说这是冬冬专门挑选的,让对方放松在家随便看看,想去房间就让宋斓冬带着上楼,随后往厨房走去,准备做饭。
大概半个小时后,厨房门被打开,谭辛听到阮阮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有需要帮忙的吗......?”
他本想说没有,想了想又觉得可能这个时候做点事会让对方心里好受点,便指了指一边的橱柜:
“那正好你来帮我准备一下碗筷吧,冬冬的碗是放在最外面那个淡黄色两个耳朵的瓷碗,你要是有喜欢的碗就拿,我的随便拿。”
阮阮很快拿出碗筷在一边水池里洗了,出去摆好碗筷又回来,继续帮着他端菜。
谭辛一共做了四菜一汤,土豆丝炒肉,耗油生菜,肉末豆腐,凉拌莴笋,以及菌菇花甲汤。这顿饭获得了两外两人的高度赞扬,谭辛对于宋斓冬的夸奖已经习惯,甚至觉得就算哪天他盐放多了外甥女也会说好吃;反倒是来自阮阮的喜欢让他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毕竟这是他第一次给除了家人以外的人做饭,连连说着让对方觉得好吃就多吃点。
饭后阮阮主动提出洗碗,谭辛也由着对方去----他属于那种一边做饭一边打扫整理的人,一顿饭做下来最开始用的厨具几乎都洗了,灶台也比较干净,后面洗碗的人会轻松一些;又在对方洗完碗后耐心地告知了每个厨具应该放置的地方,比如炒锅煎锅放在厨房外阳台的架子上,蒸锅等干了以后收到上方中间的橱柜,其他碗碟也有不同的归类地方。
等所有都结束已经接近晚上八点,谭辛让阮阮先去洗澡,洗完以后麻烦对方再来一下客厅,有些后续的安排需要再聊聊。在等待的途中他处理了一下齐康时留给他的工作,没过多久就闻到熟悉的沐浴露味道萦绕在身边,抬起头一看,阮阮已经在对面沙发上坐下,身上穿着他前天购买的睡衣。
“......”谭辛不着痕迹地打量了一番,摸了摸鼻尖,“好像大了点,要不要我给你改下?”
阮阮马上整理了一番衣服:
“不用,没事,可以的。”
见状他也不勉强对方:
“我就是想要说下家里的一些情况。现在冬冬正在放暑假,她会出去找别的孩子玩,或者是去新开的活动室打发时间,而我要去邻村看看他们水果的情况,还有些自己的工作,所以我们两个人在家的时间都很不固定。我打算给你买部手机,这样......”
一句话还没说完就被打断了:
“不不不,这,不用,不用,这多贵啊,不好。”
这其实在谭辛意料之中。他想的是要是阮阮收下了就收下了,等对方回家以后他要是实在缺这个钱就把新手机再卖了;要是拒绝,就给对方一部自己一年前淘汰下来的二手机,算是八成新,打电话聊天看视频网购都没问题。
于是他提出给一部二手机,反正目的是方便联系,这次阮阮没再拒绝。
“明天我带你去办张电话卡,你存下我和冬冬的电话。她有个小天才电话手表,可喜欢接电话了,你要是找她就给她打电话,不用怕她嫌烦。平常我和冬冬不在家的时候你想去哪里,做点什么,都随意,我先给你一部分钱......”
看着阮阮像是又要推辞,谭辛赶紧抢在前面说道:
“现在身上没点钱哪能生活?万一你平常想要买点什么,又不好意思向我开口怎么办?这些钱我都记得的,和医药费一起,等你恢复记忆回到家再给我吧,不急。”
大概过了三四分钟,他听到一句“好吧”从对面传来,笑了一下,继续说着安排:
“外面铁门和进来家门的钥匙我也会给你,然后明天办完电话卡以后顺便在县城买些换洗衣物,鞋子等等。”如果要准备像阮阮身上那套衣服一样的衣物,谭辛觉得压力有点大,去县城的铺子是他深思熟虑以后的结果,他和宋斓冬的衣服大部分都是在那里买的,价格合适,面料也舒服,只是不知道阮阮愿不愿意。
说完以后他瞥了眼对方的脸色,感觉不像是有什么异议,这才继续说道:
“那就定下来,明天去吧?不然你后面几天没衣服穿了,我的衣服给你大小实在不合适。”
阮阮点点头,很诚恳地和他道谢:
“一切都听谭大哥的,真的很感谢。”
谭辛挥挥手:
“感觉都听到你说了好多遍谢谢,不要再说啦,去睡觉吧,明天早上9点出发,我会叫你起床的。”
只是第二天还不等谭辛去叫人起床,先被一阵劈里啪啦的声音给吵醒了。
他住在一楼,和厨房挨得近,听得出来声音是从那边传来的。迷迷糊糊间他第一反应是家里进了小偷,上衣都没穿,穿了个睡裤拉开门就跑了过去,结果看到系着围裙的阮阮站在水池边手忙脚乱地摆弄着蒸锅,头顶有一簇没压下去翘起来的头发。
第4章
四目相对,谭辛干巴巴地说了一句早上好,刚要解释自己怎么跑来厨房,就看到阮阮眼神到处乱瞟,最后低头看向已经在灶台上组装好的蒸锅,声音不大地说了一句:
“谭大哥,你,你先把衣服穿好。”
说完又哎了一声,懊恼地拍了一下脑袋:
“不是,我,我的意思是这是你家,你怎么穿都可以,我,哎呀......”
“我懂,我懂,没事,咳,我这就去穿上。”谭辛还真没把对方说的话放在心上,毕竟反应过来以后他也有点不自在。和宋斓冬一起生活的这三年他没有光过一次膀子,在小孩有男女概念以后告诉她男女有别,无论是多亲近的人,无论男女,都不可以摸她的某几个部位。如今匆忙赶来没穿上衣还给别人看了,虽说都是男性,他还是觉得好像哪里怪怪的。
他赶忙回到卧室将换好衣服,再来到厨房时看到蒸锅已经放在电磁炉上,阮阮正低头按着电磁炉上的按键,滴滴滴地按了几下以后一脸苦恼地抓了一下头发。谭辛看他拿出手机像是要查攻略的样子,敲了敲厨房的门框:
“需要帮忙吗?”
阮阮愣了一下,有点不好意思:
“这个我不太懂每个模式有什么区别,就都按了一下,蒸东西应该选哪个模式?”
“其实都可以的,因为你选了以后还可以通过这边的加减号来控制火力的大小,”他们家这个电磁炉指示不太明确,谭辛是用习惯了就觉得还行,但也暗自发誓再也不买这一款,“一般像蒸包子馒头红薯,我都是选这个火锅模式,等水开以后再往下调。”
“这边是定时,你设置好时间以后不用再按一次,它这样,”谭辛选择了20分钟,随后两人一起等着时间显示那里闪烁三次,“闪完以后就是定时上了,不用再管了。”
“噢,噢,好的。”阮阮连连点头,“我记得了。”
解决了蒸锅的问题以后谭辛没再出去,他在一边帮忙打下手,顺便解释了一下刚刚为什么会不穿衣服就冲出来。他说完以后阮阮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也开始解释:
“我把蒸锅拿出来,然后一转身就把它碰到水池里去了,不好意思啊,吵到你们睡觉了。”
谭辛摇摇头:
“没事,宋斓冬那个房间听不到。”
他们家是姐弟两赚到钱以后一人出一半资金建的村里第三批自建房。一共有三层,谭辛和谭瑾的房间都在一楼,宋斓冬住在二楼,旁边隔几步是书房,再往前走几步是阮阮住的客房;三楼是两间客房,以及一个储物室。一楼和三楼均有一个大阳台,二楼的阳台在宋斓冬的房间,目前是做了封窗,毕竟安全第一。
想了想他又补充道:
“而且她睡觉特别沉,总之不用担心。”
两人没再说什么,偶尔的交流仅限于“帮我拿个鸡蛋吧”或者是“蒸锅还要多久”。谭辛没问阮阮为什么一大早在厨房做早餐,他知道对方是想要做点事来帮忙。因此他在阮阮没说需要帮助的时候保持沉默,看着对方用生疏的手法做早餐,唯一一次主动出声是说不粘锅要用硅胶铲子,次选是木铲。
阮阮再次点头。不知道为什么谭辛感觉对方读书的时候应该是个好好学生,主动问问题,虚心求教,且还会认真做好笔记的那种。
宋斓冬对于不是舅舅做的早餐依旧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三个人在不算太尴尬的氛围里吃完了一顿早餐。饭后谭辛负责洗碗,让另外两人去换衣服收拾出门要带的东西,等他洗完碗就出发去县城。
从下河村到最近的中游县需要坐半个小时的接驳车,宋斓冬称这种最多能坐7人的三轮车为蹦蹦车,因为进出村口的路修了好几年都没修好,三轮车经过崎岖不平的路面时一蹦一蹦的。上车前谭辛提了一句,但是阮阮似乎没理解,也没放在心上,然后没过多久他就看到对方突然瞪圆了眼睛,颤颤巍巍地向上伸出胳膊去抓扶手。
根据谭辛昨天说好的安排,他们先去办了电话卡,用的是谭辛的身份证。办好以后三人坐在营业厅的等待区,谭辛和宋斓冬盯着阮阮把电话卡放入那部二手机里,开机确认没什么问题以后互换了联系方式,又蹭着营业厅的wifi下载了微信,然后谭辛转了一笔生活费过去。
刚走出营业厅没几步阮阮就听到电话声响起。他手忙脚乱地接起来,说了一句喂,然后听到电话那边传来很清脆的笑声,喊他哥哥。他抓着手机回过头,看到落后几步的宋斓冬对着电话手表说了句你好,然后对着他笑,谭大哥站在一旁,对他招了招手。
夏日的阳光铺在一大一小身上,阮阮眯了眯眼,面前的场景看得不是很真切,但他又觉得自己会记得很久。
第二站去的是县城最热闹的一条街,买衣服裤子鞋子。谭辛看了眼时间,指了指面前的一条街:
“这些都是卖衣服裤子的,鞋子有两三家,但款式还是挺全。除了运动鞋以外我建议你再买一双洞洞鞋一双雨鞋,不然下雨的时候穿好看的鞋子走在村里那种泥泞的路上会崩溃的。我就不带着你一家一家地逛了,你随便逛,我觉得一个小时应该够了,一个小时后我们在这家店门口集合,可以吗?”
“嗯嗯,好的,没问题。”阮阮自然没什么异议,一切都听谭大哥的。
三人在店门口分开,谭辛带着宋斓冬直奔经常去的那家童装店,到店以后让小孩自己去选喜欢什么衣服,他则和老板聊了起来。老板也是下河村的,和谭辛在县里同一个初中隔壁班读书,在村子和县里混得特别开,认识不少人。
两人闲聊了一会,老板突然啊了一声,然后降低音量,凑到谭辛耳边:
“我有个朋友,说是在火车南站看到了一个很像你姐姐的人。”
谭辛沉默了一下,看了一眼宋斓冬,发现对方完全没看过来,同样压低声音反问道:
“有照片么?”
“没有,”老板摇摇头,“他当时想要追上去,结果人太多了挤不过去,想起来拍照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人了。不过他说真的很像,或许......有没有可能你姐姐,额,真的回来了......?”
谭辛很诚实地回答:
“不知道。如果她回来的话,应该会联系我吧。”
“......这倒也是。”
老板回了一句话以后就住了嘴,谭辛也没再说什么。他盯着在一排排货架中穿梭,缓慢又仔细地挑选着衣服的宋斓冬,不受控制地想起和谭瑾有关的事情。
谭辛第一次和谭瑾吵架,是听到姐姐说要从大学退学回来养家糊口。那个时候谭瑾大二,谭辛高三,他们的母亲因为癌症去世了,去陪早就离开他们的谭父。母亲的离开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因此谭瑾产生了不想再继续读书的想法。谭辛那天非常坚定,他说他成绩不好,本来就是打算高中毕业后就出来工作的,完全有能力供姐姐读到大学毕业。
“读书才会有更好的出路,姐姐你要走出去看看更广阔的天空。”谭辛记得他说完这句话以后,谭瑾抱着他哭了好久。
他们最后商量好,谭瑾还是以学习为主,平常自己做兼职,搞定生活费,然后谭辛负责学费。拿到高中毕业证后谭辛撸起袖子,一头扎进了赚钱的营生里。
一开始他在大城市里找工作,结果因为太没有心眼被骗了钱,就回了乡下。好在他会做农活,种植出来的水果是全村收购价最高的,因此经常被附近几个村的村民请去承包果园,把他当作小专家一样对待;他力气大动手能力又强,维修彩电,装修等等不在话下,因此附近几个村有什么要装修建房、维修家具的也找他,他甚至和同村人一起组建了一小支维修队。
虽说谭辛只负责学费,他怕谭瑾亏待自己,也怕别人因为谭瑾的家庭情况看低,歧视她,因此他依旧每个月给谭瑾打钱。他让对方拿去买漂亮衣服,买化妆品,女孩子喜欢的东西都买,也多多和其他同学出去参加活动,偶尔也请客吃饭,让姐姐不要省吃俭用。
大四毕业的时候谭辛买了一张最便宜的火车票,坐了29个小时北上去首都参加谭瑾的毕业典礼。谭瑾像他决定不上大学那天一样抱着他哭,跟别人说她能上大学是弟弟一砖一瓦凑来的,说她工作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弟弟。
谭辛笑得特别大声,说姐你这不是倒反天罡,哪有姐姐孝敬弟弟的。
谭瑾毕业以后凭借自身过硬的实力很快便找到了工作,并且在工作单位认识了一位在谭辛看来算是能配得上他姐姐的男人宋澎----尽管这男人有点小钱,似乎还是公司老板的亲戚,但钱财并不是谭辛选姐夫的标准,他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对姐姐好,而这个男人看上去非常用心,因此在谭辛这里过了关。
随着时间的流逝,谭瑾升职加薪,谭辛也在好友齐康时的邀请下进入互联网行业做自媒体,姐弟两人手里有了一笔积蓄,各出一半钱修建了村里第一批三层自建房。在工作的第三年谭瑾和宋澎结婚,婚后很快有了可爱的女儿宋斓冬。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大家都很幸福。
最起码谭辛是这么认为的。
直到三年前那个夜晚,谭瑾抱着出生仅3个月的宋斓冬按响了自建房的门铃,向他哭诉了一切,他才从看似幸福的表象里清醒过来。
3/4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