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我心沙(近代现代)——白玉将军

时间:2025-06-06 04:48:00  作者:白玉将军
  总之感觉很奇妙,喜欢你的时候已经觉得自己有很多以前从未想过的反应,在一起虽然才不久,也得到了非常多的新情绪,各种初次经历带来的新鲜的甜蜜,笃定的安全感,还有我不太好意思说但切实存在的,做/爱的时候对你有种近乎失去理智的痴迷,把你欺负得每晚都在哭,对不起但是不改了。
  我想以后还会有更多新的情绪出现,来补完我们的人生,比如正在浓情蜜意的时候就要异地了,应该会有点戒断反应吧,这都是不和你谈恋爱就不会有机会体验到的情绪,可能会难受,但我觉得它很珍贵,所以我希望我们都能直面这种情绪,然后期待下一次相见,小别再见应该也会是新的心情,我们就这样一起一点点收集每一种新的心情^_^。(虽然我是在你旁边幻想着我们已经分开再期待着见面……心情也是很特别……)
  还想跟你说,我和你不一样,在此之前没有考虑过理想对象是怎样的,但是你出现以后,我们在一起以后,我总觉得不管你做什么那就是我理想中的伴侣的样子。如果穿越回哪怕是一个月前,我跟我自己说我是个恋爱脑,那时的我应该会觉得这个世界疯了。
  你又翻了个身,感觉你快醒了,就先写到这里吧。不要一个人坐在机场伤心,去买酸奶吧,我觉得苦水玫瑰和百合这两个味道最好吃,吃不完那么多的话就只买这两种好了,不要很难过地去想如果和我在一起就能多买几种来试,反正下次还会来的,买完记得发给我让我也馋一下。我爱你。
  你的。4月14日早晨。”
  谭霏玉把信收好,自己挤眉弄眼了一阵,然后深呼吸,笑,起身去旁边的酸奶售卖机。
  中川机场的酸奶也是兰州一绝。
  谭霏玉拍照给石含章看,说:前面还有两个人在排队,这个机子感觉笨笨的一次只能抓一包酸奶,让hey bye go去应聘酸奶售卖员可能都比这个机器抓得快。
  石含章几乎是秒回:那顾客就别想拿到酸奶了吧,都被小狗自己吃了。
  谭霏玉:你在质疑我孩子的工作能力?
  石含章:不敢不敢。
  排到谭霏玉了,他按石含章说的选了那两个口味——其实来的时候在这里转机他已经试过什么坎儿梨味的,不过当时是随手乱选。
  拿到酸奶之后又给石含章拍了个照,真实心情未知,但发了一句看起来很嘚瑟的话过去:我独自享用,没人跟我抢,美了。[/墨镜]
  
 
第40章
  ……
  凌晨时分, 飞机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一下飞机谭霏玉就被潮热的空气包裹,外套早就脱了, 仅仅是走几步就开始出汗, 好不容易扬起一小阵风也不会舒服一点——用雪上加霜的延伸义可以解释境况,但实际上应该是热上加黏。
  明明处在同一国度, 却像分于两个世界,过着不同季节。
  取完行李,坐上机场大巴,谭霏玉习惯了往窗外看, 车开离机场范围, 渐渐进入市区,夜里的世界依然亮着灯,城市被高架桥、大马路和高楼建筑瓜分完了, 不知道去哪里可以看见她本来的样子。谭霏玉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从来没思考过这个问题, 这片土地本来长什么样?
  绿化带上也再看不见光秃秃的白杨和其他叫不上名字但同样秃的树, 取而代之的是郁郁葱葱发量很足的绿叶子树。
  谭霏玉的心情前所未有地复杂。
  一方面是思乡的情绪被安抚了,是想家的, 就算玩得很开心, 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也是会想家的。
  以前他只知道自己是个南方人, 这种“知道”是自出生就茫茫然被打上的身份烙印,然而因为与生俱来,根本没有太大感觉,不就是生活在南方的人吗?南方人和南方人之间的共性还没人家拿MBTI贴标签时同种人格间的共同点多。
  此前他对这个身份认同感最强的时候,是有一次给陌生网友的一句“我们这边过什么节都不吃饺子, 也不自己包饺子,想吃饺子会去买湾仔码头”点了个赞,楼中楼里有人惊讶,说你们真不觉得速冻水饺很难吃吗,然后大家又开始打架——网友就是说句什么都能开始打架,也许这从侧面说明了大家表达欲和精力都很旺盛,是一种国民精神面貌欣欣向荣的体现。
  这趟去了再回来,他才恍然大悟,自己确实是一个南方人啊。
  这种微妙的感觉很难描述,他从未去那样远的远方并待上近一个月,以为习惯了当地的气候和饮食,结果一回到这里,虽然又热又粘腻,难受得很,却是让人熟悉且安心的难受。
  或许这里的一切对他而言都不再新鲜,但也不会有探索出什么雷区的危险,他待在这里就像鱼待在水里,这里是他的领域。
  自飞机落地的那一刻起,他切切实实放松了下来。
  也会因为明天可以去楼下的小店吃肠粉而开心。
  在回来之前,他没料想过一趟旅行还能加强他对家乡的归属感……不过这应该不是什么罕有的感受,那些早早就背井离乡去求学或工作的人大概都会有所体会。
  另一方面,他也真的很想念甘肃。
  两种互相矛盾的情绪混杂在一块,他既高兴,又感到惆怅,简直精神分裂。
  他想念荒野中未经雕琢的大自然,想念人类心血凝结成的处处古迹。
  想念敦煌的星空,酒钢的烟囱,祁连山的雪,马蹄寺的飞鸟,中山桥的夜风。
  想念坐在红色小越野车里颠簸的感觉,想念黑白狗刚洗完澡时蓬松的毛发。
  想念睡前为他念书的那把声音,想念那人温热干燥的手心,结实的怀抱。
  想念了就发信息。
  刚才飞机滑行的时候就已经报过平安,因他落地时已经不早,就主动结束了话题让石含章快去睡,石含章回他说好的,聊天界面停在晚安的表情包上。
  等三点多快四点,谭霏玉终于到达住处时,想了想还是给石含章说了一声,以为对方应该已经睡了,结果又是秒回。
  石含章:辛苦了,快去休息。
  谭霏玉:?不是睡了吗?
  石含章:我说我是突然醒了你信吗?
  谭霏玉一手拿手机另一手还艰难提着装满手信的袋子,用膝盖抵住行李箱把它推进屋,东西暂时放地上,关门落锁,靠在门边给石含章回信息。
  谭霏玉:不信。
  石含章:好吧。
  石含章:就是想等你到了我再睡。
  谭霏玉:那刚刚怎么不和我聊天=皿=
  石含章:你在大巴上不睡会儿吗?
  的确也是在车上眯了一会儿,谭霏玉无话可说。
  谭霏玉懒得说那些多余的,直言:老公我想和你打视频[/可怜]
  石含章:。。。
  谭霏玉:你。。。什么?
  石含章:之前不肯这么叫,走了又叫。
  和这行字同时发过来的是一个视频通话邀请,谭霏玉接起来,对着前置摄像头,找了一会儿角度,他几乎没跟人打过视频电话,跟家人也不打。他不大习惯,但在视频里看见石含章还是很开心,他靠坐在床上,对着镜头笑,还把手机转了一下让他看睡得正香的小狗。
  谭霏玉拨了拨额前的头发:“我之前哪里不肯叫了?”
  “除了做/爱的时候叫几声,平时哪里叫了?”
  “……”谭霏玉皱了皱鼻子,“你怎么能这么一脸平静地说这么狂野的话?”
  “狂野在哪?”石含章依旧淡淡道,“不是恋爱中的正常行为吗?”
  “也是,”转过去看了眼行李箱,实在有点懒得收拾,谭霏玉干脆就让它暂时停在玄关,他往里面走,二十多天未回的房子里有一股淡淡的潮湿气味,恰似他此刻略微忧郁的心情,他喊了他的名字,“石含章。”
  “嗯?”
  “想你。”
  说完谭霏玉叹了口气。
  石含章说:“我也想你,霏玉。”
  又说了一会儿腻歪的话,因为明天还要出门,加上两人确实都累了,视频通话没持续多久。
  谭霏玉又困又累,凭着仅剩的毅力洗完澡,以为能倒头就睡,结果翻来覆去好一阵,困成傻子了也没睡着。
  第不知道多少次翻身以后他爬起来把空调温度调低,又把衣柜里本来已经收好的棉被抱出来,裹在身上,仿佛这样就能模拟一个怀抱。
  恍恍惚惚还是睡了过去,睡了几个小时就起来,出去先请了朋友和他拉来的富二代吃饭,下午去理了个发,傍晚又和别的人吃饭。
  都是之前说对他想成立的出版工作室感兴趣的,以为聊完能一拍即合,结果聊完就都一拍两散。
  一个说什么听说了你最近运营了一本书的成功案例,我这手头上还有好几个有潜力的ip,全都抓住了最新的社会热点和年轻人的痛点,要不你也给这些ip一起运作一下,手上拿捏几个爆款ip还怕之后没钱赚?
  另一个挑挑拣拣地说你这工作室要做项目的话,虽然需要的投入也不算大,但回款周期也很长啊,而且还赚不了多少,你不如再看看还能不能拓宽一下赛道?现在拍短剧还是很赚,招几个编剧把你那些书改一改,书不用实体出版也行嘛,现在谁还看实体书,在网上发一发炒作一下原作就行,这样资金运转的速度才快你才能赚到钱。
  然后跟他聊创业就是要吃得了苦不择手段什么都做云云。谭霏玉觉得人家说得没错,只是和自己的情况不同,他没想发大财,和一般意义上的创业者可能没什么可比性,但这也没必要说太多,于是一顿饭他基本就是笑着附和了。
  可以料想以后要碰壁的地方还很多,但没什么关系。
  吃完晚饭谭霏玉终于有空。白天忙加上怕石含章在开车赶路不方便,拢共也没说几句话。现在空下来了,他回到住处先简单收拾了下,思来想去打开前置给自己拍了张照。
  除了前阵子那两张自拍合照,他已经很久没有自拍,别别扭扭拍完还是发给了石含章,说:看我剪了个靓头。
  去甘肃之前就有小段时间没修剪过头发,再过了近一个月,顺毛的时候刘海都能扎眼睛了。
  石含章很快回他:好看,清爽。
  配了个打call的表情包。
  又问:忙完了?
  谭霏玉发了两条语音过去,大概说了一下今天做了什么,但没说太详细,只说这几天可能还要再拜访一些人,还讲了下自己接下来的其他安排,什么时候回家里吃饭和姑妈聊,什么时候去找找办公场地之类……都是很琐碎的事,汇报完了又反过来问:你今天到哪啦?
  石含章:还在兰州。
  谭霏玉:不是说要不眠不休直接开到西安吗?
  开了个玩笑,实际上石含章就算在兰州多待几天也挺正常的,毕竟这个地方有他一些朋友,见个面吃顿饭很应当。
  谭霏玉接着问:是去找朋友吃饭了咩。
  石含章:没。
  谭霏玉:那干吗去了?
  石含章打了挺久字,同样发来一段流水账行程汇报:睡得有点晚,起得也有点晚,起来之后不是很想继续开,就又续了一晚房。那天我们没去读者博物馆,今天我自己去了,又去了一遍读者咖啡厅,今天有位置,在那里坐了一阵,吃的东西和咖啡就凑合吧。[图片][图片][图片]
  石含章:晚上随便找了点东西吃,带小狗出来散步,现在在中山桥上吹风。
  又传来几张照片,似乎是现拍的。
  依旧是璀璨的灯火,斑斓的河水和熙攘的人群,还有不小心蹭进镜头的小狗尾巴。
  石含章说:那天你就在这里亲了我一下。
  
 
第41章
  恨人类科技不够进步, 还没发明出手伸进屏幕就能摸摸对方脸的技术,谭霏玉又想起之前和石含章闲扯,说希望有能瞬移到工位的黑科技, 现在想想真荒谬, 如果真能瞬间移动,想下一秒就回到他身边。
  ……
  之后几天, 谭霏玉首先把孟亦找过来,和一个名气还挺大的独立书店主理人见了面,初步定了要办一个《一粒神》座谈会,先在广州试一下, 效果好再去别的城市分店巡回座谈。
  那时在景点里被他们拉住采访和塞了样章却没在社交平台上有什么动静的游客, 在看见视频有了热度以后,纷纷回过头来发起repo,尤其是被公众人物提过一嘴后, 有些人本来和这个活动毫无关系,也会发一些“啊啊啊我是第二天去的马蹄寺错过了采访不然就能被水晶看见了”之类的动态来关联一下。
  而且这东西有马太效应, 也有人当天被采访完就发了博, 并无人在意,然而在有了基础热度后, 现在提及这个街采和这本书的动态似乎都会被推流, 形成良性循环。
  这个热度不能断,过一阵这一篇目的全文会上传在线阅读平台, 到时候再找一些达人发文评,发酵一段时间后,举办这样的座谈会正好。
  按照惯例,这种活动一般都是新书上市才会举办,但谭霏玉已经决定等这本书敲定好出版社之后直接开众筹, 所以上市前的声量一定要大,之前的推广视频只是一个开始。
  开众筹倒不是因为没钱,只做这一本的话无论如何还是能想办法做下来——谭霏玉所说的没钱,想找合伙人主要是考虑工作室的长期运营,不是缺做单独某一本书的钱。
  实际上众筹更多时候也是一种营销方式,这种营销方式在各行各业都已不新鲜,当然也爆过雷。然而对这本书来说,谭霏玉认为这同属于“选中读者”这一范畴,还是值得一试。
  说到底众筹的模式和预售区别也不大,但换成“众筹”这两个字,提前花了钱的顾客会对商品产生一些责任感,尤其如果编辑和创作者出来说说做这本书所遇到的困难——当然也要把握好度,不能太夸大其词,否则有卖惨之嫌——大家的心情会从“我只是买一本书”变成“我是在帮助他们做出一本书”。
  有了责任感之后卖安利都会更积极,如果到时候书真做出来了而且销量可观,只要销售方的任何一环都没闹什么幺蛾子,大部分读者比起“作者赚麻了吧”,反而会隐隐觉得“太好了这本书终于还是出了,卖这么好也有我一份力”。
  同样是卖书,通过众筹的方式,读者拿到书以后除了可以享受文字,还能获得更多的情绪价值。对出品方来说也能拿到实打实的好处,至少印刷款之类的都不用提前垫太多钱,现金流也能健康一点。
  这种营销方式也许“不纯粹”,可为了走上理想之路,有时候要牺牲一些纯粹性。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