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里正大人何时登基(穿越重生)——珑韵

时间:2025-06-09 07:17:22  作者:珑韵
  盛昌则虽怕他一听到傅临淮就昏了头,但也实事求是道:“三皇子完全没有必要害你被山匪所抓。”
  盛世低头喝茶。
  傅临淮确实没有动机,或者说他领差事出城的时候,并不会算计自己,即便是算计也是办差回来后发现缺钱的时候。
  能从三皇子府传出消息,那这人必定跟傅临淮关系紧密,且行事滴水不漏。
  线索断在了三皇子府让盛昌则很是郁闷,这会儿更是气得将茶盏狠狠拍在桌上。
  “那散布谣言的人着实可恨,如今全京都的人都在传你被山匪糟蹋了。傅临淮回京后,还放话说……”
  说到这,盛昌则突然看了盛世一眼,及时住了嘴。
  盛世将茶盏放下,挑了下眉,“说什么?说我是因他之故落在匪窝里,所以他要负责,纳我入府?”
  “你怎么知道?”盛昌则顿时惊道。
  他缓了一下,又问:“是周管家传信给你说的?”
  盛世后来派周管家去京都做生意的事,盛昌则还是知晓的。
  盛世并没有说周管家完全没提这事。他知晓不过是因为按照原书剧情,“他”确实是因山匪一事进了三皇子府。
  这么看来,原文中他在匪窝受辱一事,并不是确有其事,而是京都的传言。只是书中并没有将这事细说,也没提及幕后之人。
  此事暂且不议,两人又说起主家那边想要抢昌隆号的事。
  盛昌则脸色沉得滴墨,他没料到主家那边居然会趁着他病得生死不知,而盛世又不在的时候,想要强夺昌隆号。
  “这事,我自会处理。”
  盛家的事,盛世并不想掺和,如今盛昌则平安回来了,他也就可以放心了。
  “晋阳城的事已了,我打算明日便回广武。”
  戚氏一惊,以为盛昌则一没事,盛世又嫌弃起她这个继母来,这才不愿意在家留,于是立即出声挽留。
  “年节的时候,你爹还没回来,咱们一家没能好好聚上一聚,如今你爹刚回来,怎么说也等到元宵节过后再走吧?”
  盛昌则也没料到他刚回来,盛世就要走。
  “你兰姨说得没错,你再多留几日,咱们父子也好好聊聊。”
  “我答应祖安百姓,要在年前回去,如今已经迟了,不好再耽搁。况且,”盛世放下茶盏,“明不论是家里那些仆从,还是主家那边的烂摊子,你不要收拾?”
  盛昌则的心口被狠狠扎了一刀。
  “不过我会将常北等人留下,镖局的事,你先帮着建。”
  京都的肥皂生意已经走上正轨,周管家也带了徒弟,很快便能接手,还有侯夫人帮着巩固市场。盛世打算再过一月,便将周管家调回来,到晋阳拓展市场,到时候石莽也能回来接手镖局的事了。
  盛昌则见盛世口中不是百姓,就是生意,突然有些受伤。他的儿子长大了,感觉已经不怎么需要他了。
  他沉默片刻,点了下头,“行,镖局的事我帮你办,另外,难得回来一趟,让你兰姨准备些东西,你路上带着。”
  见盛世又要拒绝,他立即道:“你那穷乡僻壤的,哪有家这边的东西好。”
  盛世见他执意塞东西,便也应了下来,只是临走时,将之前借盛昌则的银子连本带利全还了。
  直到盛世离开,盛昌则看着一堆银子,对着戚氏唉声叹气。
  “从前怕他败光家产,便想着多挣点银子。现如今他一点不要,还靠着自己挣了钱,突然让我觉得我这个爹一点用处都没了。”
  若是往日,戚氏定要酸几句,但这次盛世赶回来救了她们娘两,让她分外感激,而且盛世也不像往日那般与她针锋相对了。
  所以戚氏一边给盛昌则捏着肩,一边和声和气道:“那老爷就想想还能怎样帮到世儿吧。”
  盛昌则听她这般一说,突然茅塞顿开,“你说得有道理,就这么办!”
  戚氏:“……”
  这么办,是怎么办?她什么也没说啊。
  -
  盛世刚入广武县就被城门口的守城官兵给拦下了,对方一脸喜色,道:“盛里正,您先别回祖安,陈大人让我等日日守着,就等您回来呢。”
  晋阳城种痘一事,陈县令也听说了,他此番就是等着盛世回来,让其给广武县的百姓们也种上痘。
  这次倒不是直接传唤盛世去府衙了,而是陈县令听闻盛世回来,自行迎了出去。
  一见盛世,陈县令便满脸堆笑。
  “盛里正,本官日日盼着,终于将你给盼回来了。”
  如今的盛里正,可不是一个多月前的盛里正了。
  人家在林大人和易大儒面前都是说得上话的人,他自然得换个态度对待了。
  不论陈县令的态度如何改变,盛世依旧如从前那般,对着陈县令行了一礼,这让陈县令心中很是熨帖,脸上的笑意更甚。
  盛世听说对方要给全县百姓种痘,自然应允。
  广武县虽然这次没有人得痘疮,但是大家还是听痘疮色变,古往今来这病一旦传开来,必然死伤惨重。
  因此百姓们听说盛世赶回来给大家种痘后,自然感恩。在陈县令的主持下,各镇分批开始种痘。
  祖安镇自然被排在了第一个。
  刚回祖安,盛世便对众人抱歉道:“此前答应大家年前必回,却是失约了。”
  石村长赶紧道:“大人是干要事大事去的,救了数十万百姓呢,咱们怎能不知好歹怪罪大人呢,是吧大家?”
  众人齐齐赞同。
  如今石村长对盛世是一百个信服,听说种牛痘可以一辈子不得痘疮后,便动员两个村的人一个不差地前来种痘。
  而祖安镇也是广武县所有镇里唯一一个首次接种便全员接种的。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县城及各村镇的大夫也按照盛世的要求全天待命,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虽然白日里种痘工作很忙,处处都要盛世看着,但晚上还是能回到自己的新宅子里。
  宽敞的砖瓦房里烧着火炕,暖和得像是入了春。
  种完痘的大家也都窝在了家里,感叹今年的冬日比往年好过太多。没见家家户户的大母鸡都爱往屋里钻,虽然外面天冷,但蛋却没少生一个。
  不仅鸡爱挤进屋里,大家甚至突发奇想用各种宽口陶盆在屋里种了菜,也算是在冬日吃到了为数不多的新鲜蔬菜。
  据传第一个这么干的,是长安。
  很快到了一月下旬。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一道圣旨从京都传到了祖安。
  
 
第23章
  广武县衙里, 陈县令一屁股坐在太师椅上,猛灌了一口茶后,长叹一声。
  “真是累惨本官了。”
  主簿在一旁躬身称赞道:“大人勤政爱民, 是我等表率。”
  县丞也不甘示弱,“也就咱们大人为了百姓种痘一事忙碌至今不曾歇息。州牧大人若是知晓, 定也会称赞有加的。”
  陈县令深以为然。
  他如此着急在盛世回乡第一时间,便让其为大家种痘,就是为了积极响应林州牧。只要步步紧跟林大人,还愁不能升迁?
  见他心情舒畅, 主簿和县丞少不得又恭维了几句,就在大家都很欢乐的时候, 突然听到京都圣使到了的消息, 吓得陈县令一个激灵,从座椅上蹦了起来。
  匆忙间,茶盏滚落, 打湿了地毯。
  “圣使?来咱们广武?”
  “随行的还有州牧大人身边的周大人。”
  短短几息间,陈县令已经将自己从小到大犯的所有错,在脑子里过了一遍。不会是前些日子他拿了折扣的事,被上面知晓了吧?
  主簿见他如此慌张,小声安抚道:“大人不必如此惊慌,圣使那可是陛下跟前的人,想必定不是冲着大人来的。”
  言下之意,陈县令还不够格。
  陈县令被噎得瞪直了眼,但转念一想,发现主簿这话也没毛病。于是稍加整理,便出门迎接。
  来的圣使是建元帝身边的大太监福全,他的身边跟着林明辅的属官周谦, 以及广武县所属的原平郡郡守同时也是陈县令的顶头上司刘仁。
  这些人有些陈县令认识,有些不认识,但是不管哪个,都不是他能得罪得起的,因此他的腰弯得更低了。
  这个场合他没有说话的权利,他上司刘仁也没有。
  见过陈县令后,周谦恭敬地跟福全说了几句,随后问陈县令:“盛世在何处?”
  陈县令心里一惊,这些人是冲着盛世来的,莫非是种痘一事出了岔子?若真是如此,他如此积极地让全县半数以上的百姓种了痘,岂不是也要受牵连?
  陈县令吓得数九寒天冒出一身冷汗,咽了下口水,润了润干痒的嗓子,结结巴巴道:“在,在新建的祖安镇,下官这,这就让人将其押来。”
  周谦刚要说话,就听一道奸细阴柔的嗓音道:
  “咱家此次是来给盛公子宣旨的,你们在前面带路即可。”
  周谦恭敬道:“听凭圣使大人做主。”
  陈县令的冷汗又给吓了回去,眼睛有些发直。
  给盛世宣旨的?
  刘郡守给陈县令使了个眼色,陈县令赶紧令人去备马车,准备出发去祖安镇。
  福全自然是不会与他多说话的,身边一直是周谦在跟前跟后。
  陈县令好不容易得了空,凑近他的上司刘郡守,小声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郡守此次只是作陪,毕竟陛下派了人下来,他这个地方官还是得出面的。闻言,他斜眼看了一下陈县令,酸溜溜道:“你的运气还真是好。”
  陈县令小心翼翼陪笑,刘郡守这才道:
  “你们县那个叫盛世的,不仅在林大人面前得了脸,他献的那个种痘之法,还被林大人呈到了陛下跟前。前些日子二皇子被派去晋阳视察,回去后陛下便下了诏,各州县强制种牛痘预防痘疮。”
  “如此利国利民的大事,陛下自然要嘉奖。”语气中泛着酸气。
  陈县令恍然大悟,居然是大好事。
  他就说嘛,跟着盛世绝对有好处!
  刘郡守见他一脸喜色,有些皮笑肉不笑,“不然你以为是要办你们的?”
  陈县令立即有些尴尬,刘郡守见他这幅没出息的模样,心情顿时舒畅了不少。
  “怪不得你十多年来屁股都挪不了一点,多动动脑子,若真是来办你们的,本官会来吗,周大人会来吗?”
  陈县令憋着火点头。
  还说我挪不了一点,你要是挪了,我不就有希望往上挪了?
  毕竟祖安镇是新建的,陈县令对那块也不熟悉,于是找了个常去那边的人领路。
  这人选自然就落到了经常往返祖安的原刀具铺,现祖安第一大农具铺的老板身上。
  马老板听到陈县令召唤,立即赶去县衙,等见到各位大人,顿时腿一软,差点跌坐在地。
  那,那可是陛下跟前的圣使大人,州牧大人身边的周大人、原平郡的刘郡守,还有……,哦,在诸位大人面前,自家的县令大人可以忽略不计了。
  陈县令见马老板吓得脑袋都快跟腰齐平了,顿时觉得自己又行了。
  还有人比他更没见过世面呢。
  “行了,快些带路吧。”
  马老板听说这些大人们要去祖安找盛世,一边胆战心惊领路,一边惊叹盛里正厉害。
  瞧瞧,连陛下都派人来了。
  路不算好走,大家又顾着圣使大人,生怕把人给颠到,于是行得更慢了,直到黄昏时分才赶到祖安镇。
  彼时盛世正在屋里研究长安昨日给他的东西,一抬头就见石村长气喘吁吁跑进来,身后还跟着治安大队的队长林原。
  “里正大人,快,快些。”
  “石村长,什么事这般急?”
  石村长狠狠咽了口唾沫,“宫里来人了!”
  “说是要给您宣旨。”林原虽然也紧张,但好歹将话说清楚了。石村长闻言使劲点头。
  盛世虽有些奇怪宫里来人干什么,但还是换了身衣裳前去接旨。
  福全看着面前一身青衣不卑不亢等着接旨的盛世,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这人看着倒是与京中那些不堪的传言不一样。
  目光收回,他打开藏于怀中的圣旨。
  “朕应天顺时,受兹明命……,然疫病肆虐,城池破碎,百姓深受其害,幸得卿以牛痘之法救世,还山河无恙。古有医圣,今特封卿为斗圣……”
  盛世听到“斗圣”两字的时候,表情就裂开了,后面的内容根本一点都没听进去。
  建元帝是来搞笑的吧?
  要不要这么离谱?
  这是正常人类能想出来的名吗?
  福全已经宣读完毕,见他不动,小声提醒道:“斗圣大人,接旨吧。”
  盛世龟裂的表情好不容易恢复,他低头接过这道让人尴尬得面红耳赤的圣旨。
  他有想过朝廷会有赏赐,但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赏。
  福全还很贴心地解释道:“原先大人们想取圣痘之名,有胜痘之意,后来大家觉得既然胜了痘再取‘痘’字就不好了,遂改为斗,与天斗而胜,是为斗圣。”
  在古人看来,痘疮便是天灾,种痘也确实战胜了天灾。
  但不论是圣痘,圣斗,还是斗圣,盛世都不满意。这名字听着中二得要死。
  盛世敛眸,看似恭敬,实则咬牙切齿道:“敢问圣使大人,这斗圣之名是那位大人取的?”
  福全想到京中传闻,笑得一脸暧昧,“原先其他大人想了不少名,最后这名是三皇子殿下定下的。”
  盛世差点就将这圣旨给捏碎了。
  这天家父子还真是一毛不拔,实质性的奖励没有就算了,送个荣誉称号还送得如此让人添堵。
  但其实只有他觉得“斗圣”这名不好,像是石村长之流,乃至是陈县令、刘郡守和周大人,都觉得这名字并无不妥之处,甚至好得不得了。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