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进书铺就和钢蛋吃东西似的,什麽都要。
有钱嘛,花旗很舍得花。早上醒来后,他和兜明一起出门寻摸吃的。
兜明什麽都愿意尝一尝,这家馄饨,那家烧饼,前面摊子上的包子,后面店铺里的粥。
花旗嫌他耽误时间,给了兜明五两银子,让他自己去吃。他一点都不担心兜明。兜明和坨坨不一样,不管给多少钱,肯定都拿去吃了。
在街上转了一圈,花旗就回去了。
坨坨领着云善在客栈门口的柱子边玩,看到只有花旗一人回来,他问,“兜明呢?”
“街上吃东西。”花旗看到客栈里面,闻青山和小柳都在,就说,“吃饭吧。”
姑娘们也跟在后面。
小柳、闻青山和妖怪们都习惯了谁有钱谁付钱,花旗主动掏钱,小柳和闻青山便跟着吃。
“你们也一起吧。”花旗对红娘说。正好可以帮他们花钱。
“谢谢老爷。”红娘赶紧道谢。
姑娘们都觉得,老爷真是个好人呢,就是看着面上冷。
闻铭朗跟着云善和坨坨一手包子一手花卷,在街上边看边吃。
太阳还没冒出头,街上已经有不少人了。这是个热闹的镇子。
“兜明。”坨坨看见兜明在前面面条摊吃饭,带着云善他们跑过去。
“这家面条好不好吃?”坨坨问。
“肯定好吃。”面条摊摊主笑着回,“他在我们摊上已经吃了八!碗肉酱面。”他从来没见过这麽能吃的人。
“给我也来一碗。”坨坨说。
云善凑到兜明旁边要面条吃,兜明喂了他两口。云善把吃剩一半的包子、花卷放在面条上,“嘟嘟吃。”
坨坨也吃不了那麽多,他把包子、花卷喂给钢蛋和铁蛋。青芽儿有样学样。
钢蛋吃完包子,看闻铭朗还拿着包子。它拍拍闻铭朗的肩膀。
闻铭朗就把剩下的包子给它了。
面条上来,坨坨先吃几口,再给小丛吃。闻铭朗也跟着凑了几口。
青芽儿对面条不感兴趣,跑去对面摊子买米糕吃。他知道秋水没钱,站在街对面喊花旗去付钱。
花旗付完钱,拿了块米糕给云善。
云善啃两口甜米糕,凑过去吃一口咸面条,嘴里的味道怎麽都不对劲。他蹙着小眉头看看面条又看看米糕。
西觉从隔壁摊子打了份馄饨,看云善在思考,他要舀了一个馄饨吹凉喂给云善,“云善在思考什麽?”
“咸的。”云善说。
西觉尝完一个馄饨说,“还行。”
云善咬一口米糕嚼两口,“甜的。”
“你别混着吃。”兜明说,“甜的,咸的混一块不好吃。”
一碗面条没多少,三个小孩一人也就分了几口,再加上之前吃的包子,差不多吃了大半饱。他们还要继续吃。
看到兜明抓了一把钱付账,坨坨看得眼睛都直了。他贴过去,小声问,“你哪来这麽多钱?”
“花旗给的。”兜明把剩下的钱塞回兜里。
“花旗给的?!”坨坨提高音量,不可置信,“花旗会给你这麽多钱?”
走在前面的花旗挑眉。
“他今早给我的。”兜明说,“你要是想要钱,你去问他要。”
“他转性了?给你这麽多钱?”坨坨难以相信。根据他对花旗的了解,这简直不!可!能!
“我不去问他要。”坨坨继续小声说,“你这麽多钱,你给我几个铜板呗。”
花旗转身,“坨坨!”
“给他钱,你就别吃了。”这话是对兜明说的。
“我不给。”兜明立马表明立场。
“为什麽给兜明不给我?”坨坨说,“你这是偏心。太明显了!”
“那就偏心吧。”花旗说,“兜明拿钱肯定是吃东西,你拿钱干什麽就不一定了。”
坨坨哼了一声表达自己的不满。他就知道花旗不会转性。
粮行的老郑找人打听了两天,终于打听到了云灵观的消息。
云灵观是传承了几千年的道观,斩杀过很多妖怪。以前名气十分大,现在虽然没什麽名气,但是随便去哪个道观打听,人家知道云灵观。
这回江湖里的大动作也和云灵观有关。听说云灵观里的师傅救了各大门派不少人。
“原来真不是骗我的。”打听完了,老郑彻底歇了去海边找机缘的心思。
运粮的那天,粮行夥计高声唱道,“云灵观捐粮三千七百石。”
“云灵观?没听说过呀。”在路边瞧热闹的人互相询问。
“谁知道在哪。”
“咱们去打听打听。”
“这手笔可不小。”
第118章 女子村
妖怪们到东望村时,已经是晌午之后。
云善趴在铁蛋身上睡了好一会儿,被驮着进梁家院子里时,还正在睡着。
乌日善好久没见到云善和青芽儿,高兴和青芽儿说了好一会儿话,还和刚认识的闻铭朗说话了。
梁家有好几个小辈在,二丫、三丫、福丫、狗娃,一群小孩子凑在一起闹哄哄的。
“可算回来了。”梁文忠高兴地说,“昨天陈川和张槐接到信说你们在县里,我还寻思你们什麽时候能回来。没想到今天就看到你们了。”
红娘她们一群人站在院子里,挺大的院子顿时显得有些拥挤。
梁周氏和王小花喊大丫、二丫去找凳子,热情地邀请红娘她们坐下来。
坨坨从包袱里掏出一堆贝壳项链放在桌上,喊二丫他们过去分项链。
小麻雀落在铁蛋的大脑袋上,开心崩了几下,“喳喳喳”地叫着。云善掌门回来啦!
青芽儿盯着小麻雀皱着眉头。他看出来这是一只麻雀精。
闻铭朗伸手想抓小麻雀,手伸刚伸过去,小麻雀拍拍翅膀飞到了院里的大树上。
院子里人多,到处都是说话声,十分热闹。
梁家小孩子们一人脖子下挂着一串贝壳项链,高兴得见牙不见眼。大狗蛋和二狗蛋不在,大丫就替两个弟弟收了贝壳项链,“他俩回来一定很高兴。”
“大狗蛋和二狗蛋还总问你们什麽时候回来。”
“他们什麽时候回来?”坨坨问。
“还有两天。”二丫说,“你还不知道吧。你们养在山上的驴差点就让人偷了!”
这事闻青山说过,妖怪们知道。兜明站起来问,“村子里谁要偷我们的驴?”
“三愣子。”二丫老气横秋道,“干了这事,他可没脸了呢。被他娘看着不许他和村子里其他二流子来往。”
“他家在哪?”兜明问。
王小花听到了,赶紧说,“三愣子娘来赔了好几回礼。这事过去了呗?”
兜明没吱声。小丛说,“我们就去看看。”
“我带你们去。”二丫跟着站起来。
王小花说,“我们上他家闹过一回。都是乡里乡亲的,差不多了。”
小丛笑笑,“没事,我们不去找事。”
二丫、狗娃带着兜明和小丛去三愣子家。
三愣子和他爹下田去了,只有他娘在家晒菜干。
看到二丫、狗娃带着两个不认识的小孩到村里来,三愣子娘笑着问,“这是哪家亲戚?”
“是我家山上的亲戚。”二丫回道。
三愣子娘脸上立马变得讪讪的,“回来啦?”
“刚回来。”二丫回。
“人在你家不?我去看看。”三愣子娘说。
狗娃说,“都在我家。”
兜明和小丛什麽都没说,二丫领着他们在村里转了好一大圈,特意给他们点了村里二流子家。
村里二流子惦记上山上的驴,这事二丫听过大人们说过好几回。她像个大人似的,把这些话都告诉给了兜明和小丛。
他俩在村子里走了一圈,东望村的人都知道了,梁家山上的亲戚回来了。
他们回去时,遇到扛着锄头的三愣子,二丫指给兜明看。
三愣子爹好奇地问是哪家的亲戚。听说是山上的人,脸上表情立马有几分尴尬。
三愣子低着头,扛着锄头一声不吭。兜明盯着三愣子看了好一会儿,人都走过去了,他还在那盯。盯得三愣子心里发毛,“爹,他是不是要找我事?”
“找你事?让你去偷人家驴!”三愣子爹没好气道,“要是赶上人家在家,下来打你一顿,我们都没话说。”
“他们要是在家,我肯定不去偷。”三愣子不服气道,“我又不傻。”
“你不傻?人家撺掇你,你不就去了?你怎麽不想想他们怎麽不自己去?”三愣子爹恨铁不成钢,把三愣子好一通数落。
云善睡醒了,呆呆地坐起来,小脸睡得红扑扑,从铁蛋身上滑下去要找花旗。
梁周氏揽着他的腰把他抱走,笑着问,“两个月没见了,云善还记得我吗?”
云善仰头看她一眼,挣着小身子要走。梁周氏放开他,云善跑到花旗身边,靠着花旗,没什麽精神地转头回来盯着梁周氏看。
“是不记得了吧。”梁周氏笑着问,“云善喝不喝水?”
“嗯。”云善软乎乎地应一声。
梁周氏起身去厨房烧水。
王小花也问,“云善,记不记得我了?”
云善只看人不说话。
外面有小孩子们玩闹的声音,坨坨和青芽儿他们都在外面玩。云善看了会儿门口,自己跑出去了。
王小花和红娘唠嗑,“你们是哪里人呢?怎麽只有一群姑娘出远门?”
“我们原先在别人府里做丫鬟,府里老爷犯事,我们就一块出来谋生。”红娘说了早就想好的理由。
“怎麽没回家呢?”王小花又问。
“我们打小是人牙子卖去的,早找不着家了。”莫娘笑着说,“这次遇到老爷,咱们就跟着一起来了。”
“老爷?哪个老爷?”王小花以为他们说的闻青山。她想说闻青山还没娶亲,听小柳都叫少爷。
“花旗老爷。”莫娘回。
王小花转头看向一直面无表情的花旗一眼,“你们要跟着上山当道姑?”
“啊?什麽道姑?”秋娘惊讶地问。
“花旗他们是山上云灵观的道士。”王小说,“你们不知道啊?你们跟着他们不是当道姑的?”
姑娘们才知道原来花旗他们是道士。
“不是。”红娘笑笑,“我们就找个地方落脚。没想着当道姑。”
“我们东望村就不错。”王小花热情道,“村北边还有块荒地没开。你们要留下来,不如就住在那。”
“你们都是女的,最好养些狗看家。”
“村里大嘴婶子家刚下了窝小狗,你们要是想要,我带你们去看看。”
红娘她们被说得心里幻想起来,迫不及待地和王小花一起出去看看村子北边的荒地。
一大堆人走了,院子里终于安静了些。张槐问西觉,“事情都办好了?”
“办好了。”西觉问,“陈川人呢?”
“他去镇上做工了。”张槐苦笑,“没钱麽。我们那点钱都压在珍珠上。你们没回来,山上的小道童不让我们拿东西。”
“她们真是大户人家的丫鬟?我看着不像。”张槐见过许多人,听这些姑娘说话的语气,不像是丫鬟。
西觉什麽也没说。张槐也没再问,后来拉了小柳问,才知道是怎麽回事。
小柳小声说,“这事你要不和梁家通通气。有些人家很介意这些事。”
“坨坨他们又不懂这些。”
三愣子娘拎了些家里腌的咸菜,又带了半篮鸡蛋来找花旗他们赔不是。
花旗看着半篮子鸡蛋,冷冷地笑了一声,“山里不仅有熊,还有其他大东西。”
“下回再上山偷驴可得注意了。”
“不会有下回了。”三愣子娘讪讪道,“肯定不能有下回。”
梁周氏和王小花在中间说话活络,没一会儿,三愣子娘就和红娘她们聊上了。
“你们没个家里人,亲事怎麽办?”三愣子娘问道。
“看自己呗。”红娘说,“我们也不都是没成过亲。以前府里老爷给当过家,好些个姑娘成过亲。家里男人替老爷干活丧了命。”
三愣子娘,“哟。干什麽活能把命丢了?”
“来回运货嘛。南边土匪多。”红娘敷衍地笑笑。
“你们想落在东望村,不如找村里的人结亲。我家有个小子,今年十六岁,人长得壮实,心眼好。”三愣子娘扯到自家儿子。
花旗突然插了一句,“心眼好上山偷什麽驴?”
三愣子娘脸一红,笑得十分尴尬,“孩子有时候会犯糊涂麽。”她心想着,要早知道梁家有这麽多姑娘,她就下回再来找花旗赔不是了。
“我们家三愣子人真的不错,不信你们去村里打听打听,是吧,小花?”
王小花笑笑,“三愣子人是不错。”
说了会儿话,西觉说要回山上。梁文忠一留再留要他们在山下吃饭。
西觉笑笑,“下次再来吃。”
姑娘们想在东望村落脚,却没地方住,只能跟着一块上山。她们这麽多人,住在哪家都不方便。
148/173 首页 上一页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