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神陨后他后悔了[快穿]——三花花花

时间:2025-06-15 07:00:38  作者:三花花花
  时间不受人为控制地向前走,爱侣间情意更深,验情者则心智更坚。
  在第二年冬天来临时,初入朝堂的邝橼长跪理政殿外,求圣上赐婚于太尉独女。
  这倒是奇闻,文武官员们虽为男子却也乐得见人喜事,对这对金童玉女津津乐道。
  彼时有关郁宁的谣言早已澄清,人们都知这位金枝玉叶端庄温婉,只是从前险些受歹人所害,幸得福大命大脱困其中,被亲弟救出,姐弟情深成为一时美谈。
  描述或许与事实有所偏差,但对于不知真相只爱热闹的人们而言,已是个难得圆满的故事。
  风向一改,从前吓退的求亲者又纷纷上门,一对上同处一堂的承正世子,再次知难而退。
  邝橼与郁宁进展缓慢,但感情平稳,如此细水长流最终也修得了真情。
  对这位表里如一的谦谦君子了解越深,郁宁心中的感激之情就越发转变为欣赏,爱慕当然也有,只是不再是孤注一掷的浓烈,而是不能被轻易割舍的平淡如水。
  她常想,若在真心错付之前就遇上邝橼,自己的感情或许真的不会再为其他人偏移。
  邝橼世子确实有这样的魅力。
  对方展现的真心很多,她能回报却很少,所幸这点回报足够换取邝橼的感动。
  他总是如此,一分的回应就表现出七分的欢喜,又往往因一时欢欣失了礼数感到羞窘,只好耳廓发红地看着她。
  原来不是怕热,是怕羞。
  很久以后的郁宁如是想着,会心一笑。
  两人心意明朗后,邝橼立即带着无数贵重的聘礼造访太尉府,真诚郑重地对端坐主位一脸复杂的太尉夫妻言明诉求。
  他决心求娶郁宁,此生唯她一人,斗转星移天崩海枯也不改心意。
  邝橼来时,郁安也在偏堂,一见到聘礼中那道玉屏风,诧异地挑了挑眉。
  他调转脑海里有关气运之女的命途描述,从稀少朦胧的字句中拼凑出一个不得不说的事实——
  二八年华嫁与所爱。
  心中所爱以千金求娶,成亲后房中玉屏常立,寓意二人情意长存。
  郁安看了看面板上的文字,又看了看那送来的号称圣上亲赐的暖玉屏风,在心底默默感叹:“原来你就是那位‘心中所爱’。”
  倒真是命运弄人了。
  对于承正世子这特殊的身份,太尉夫妻仍有顾忌,但也早就将家女与对方点到为止的时时相见看在眼里,情愫作不得假,品性也作不得假。
  他们不忧心其他,只有唯一的顾虑。
  所以在女儿与世子长拜身前时,郁太尉对邝橼开口道:“世子之真心,我心中有数。只是高官之女,嫁娶从来不是只由父母做主。”
  于是邝橼这才求到了皇帝面前。
  辉煌大殿外,如玉佳公子长跪落雪中,在数个时辰后如愿求得一道圣旨。
  皇帝并非是被他的决心打动,只是碍于昔日战友情面,又顾及郁家三世基底,这才以明君的假面许给两个小辈婚约。
  婚旨是下了,两座实力庞大的大山靠拢,皇帝日夜难眠,在心中算计着要如何削去这两家人的气焰,又该如何把那在朝中人脉甚广的郁太尉拉下马。
  一接到赐婚圣旨,郁家人心底各有考量,都知道此事恐怕埋下了隐忧。
  但未发生的事不必长久占据胸膛,太尉夫妻便着手准备郁宁在次年春天的婚事了。
  婚期一定,两家人各自忙碌。
  最好的绣娘昼夜不停地赶工,一套精美绝伦的嫁衣呈入府中。
  郁宁将其换上,引得一众侍女的惊叹。
  出于习俗,邝橼在成亲之前不能再与郁宁相见。
  纵使心中思念,他亦不会抱怨一句。
  事实上,自郁宁说出那句“我愿嫁你”后,他只觉一切恍如梦中,再不能更满足。
  自知责任重大,邝橼与王府中人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嫁娶事宜,在侍奉父亲时也时不时露出笑颜。
  承正王年事已高,却很少见得儿子如此开心,含笑打趣对方的同时,也对将入门的儿媳抱有好意。
  他很感谢这位郁家小姐让情绪内敛的儿子喜形于色,原来,一心只晓得读书的闷小子有朝一日也会开窍。
  在众人的期盼中,春天来了。
  大婚之日,公子上宝马,迎亲队伍如龙长。
  百姓围满街,看千金掩面朱裙上喜轿。
  到地下脚,周遭红绿一片,锣鼓喧嚣,喜庆非凡。
  吉时已到,跨火盆,拜天地。
  大礼既成,举座欢庆。
  才子佳人,眷侣天成。
  ……
  在郁宁成亲后的第一个夏天,郁安入宫面圣。
  近来郁太尉朝中屡屡受阻,先是被参公务疏忽不时犯错,后又因属下失职令皇帝大怒。
  有心人都道郁家好景不长了。
  郁安面见圣上是为此事,也为另一件事。
  进了秩序森严的理政殿,高坐龙椅的皇帝若无其事地同他寒暄,慈爱至极地问他近况。
  郁安礼貌地答了,自始至终面带微笑。
  并不冷场的对话持续了快两柱香,直到皇帝先问他:“郁小郎君今日来,究竟所为何事啊?”
  郁安等到了机会,便从位置上站起来走到堂中,对高位的君主谨慎地行了个大礼。
  在皇帝含笑又暗带提防“快快平身”的命令后,郁安却未依言起身,只脊背笔直跪在中央,一脸认真地请求圣上罢除自己的官子身份,降为平民。
  郁家的小儿子来此不是求官,而是请降?
  谋划已久的皇帝对这个不合常理的请求感到匪夷所思。
  他板着脸说这事非同儿戏,又询问郁安为何这样做,得到的理由却是无才读书又无心官场、只想要游历山河一类。
  郁安知道自己所言在他人看来实在不可信,郑重地对主位之人磕了个头,又说出了另一个理由。
  太尉之子是天生断袖,将来不留后代,无法承袭任何官职,与其官位空缺倒不如留给其他人。
  皇帝被这直白的理由震了一下,好几个呼吸里表情都是僵硬的。
  直到那郁家小郎问他,拨出的影卫是否会被收回,皇帝脑中突然灵光一闪,想明了一切。
  怪不得,原来起因竟是自己的无心之举……
  说不出震惊更多还是讽刺更多,皇帝严肃地要郁安再考虑考虑这事的利弊,摆足了明君的架势。
  郁安却说自己考虑得很清楚了。
  太尉夫妻刚知情时,也觉得震惊可笑,怀疑幼子昏头中邪,为何执意同毫无身份的人混在一起。
  他们是知道儿子身边有位始终以银具覆面的侍从的,也知对方从前是保卫安全的影卫,而今成了寸步不离的侍卫。可无论如何,这种人和高官之子都不该有半点越界的联系。
  长居在承正王府的郁宁知晓后,却并未表现得过分惊讶。
  她对弟弟身侧时不时出现的那人颇有印象,也知对方为弟弟做的事太多太杂,产生情感倒也不稀奇。只是理解是一回事,挽起长发更显华贵的郁宁还是劝郁安三思,不必要连身份也抛弃。
  虽说官位不能世袭,但官场轮替,补位的也多是高官荫蔽亲属。若自降身份沦为平民,可就连回头的机会也没了。
  可无论他们怎么劝,郁安都没回转心意。
  秋烺注视着对此事格外倔强的小公子,似乎想告诉他不必做到这份上。
  但郁安笑盈盈地靠在他怀里,会读心声似的,“秋烺哥哥不想和我出去玩吗?京城太热闹了,我早待腻啦!”
  不提身份的负累,只表达自己想同爱侣一起出游的愿望。
  于是秋烺便不再有异议,默不作声地将自己的组织主位及各类公务悉数传下去,一身轻松的留在郁安身边。
  所有人都觉得这两人疯了。
  亲子叛离,太尉受创,朝中失信,诸多要紧官位将要空悬。
  皇帝乐得如此,装模作样的犹豫很久,终于松了口,下了降除的圣令。
  郁安心满意足地叩拜接旨。
  他不去管摩拳擦掌预备扶起各类新官的皇帝,顺畅地离了宫。
  圣旨已下,不得悔改。
  郁安同太尉夫妻彻夜谈心一场,终于彻底将自己将来的打算告知二老。
  郁太尉自然知道亲子此举会打消圣上的戒备之心,心疼的同时,也颇有无可挽回、早退还乡之感。
  他扶住垂泪的太尉夫人,最后对郁安道:“既如此,你便去吧。不必留恋,我与你母亲会安心留此。”
  郁安收拾了行囊,告别了含泪的郁家父母,又再拜会了一次郁宁与邝橼,不日就坐上秋烺亲驾的马车离了京。
  任旁人如何编排嘲笑,这对爱侣乐得逍遥。
  郁安乐于享受和秋烺的独处时光,哪怕是沉默着共处一室也觉得欢喜,尽情地说想说的话,做亲密的事,再无需顾忌旁人的眼光。
  这个年代车马缓慢,他们走走停停,时而安歇于民风淳朴的小镇,时而又栖居于烟雨蒙蒙的湖海扁舟。
  两人悠闲地下了趟细雨江南,此后又惬意北上,看过漫漫黄沙和鹅毛大雪。
  极尽肆意,极尽痛快。
  在第三个年头,及冠之年的郁安带着不再以面具示人的秋烺回了京城。
  马车停下,车夫在帘外提醒目的地已到。
  郁安掀帘探身,车铃叮当响着,那彻底长开的眉眼展露在外。
  候在太尉府门外的家仆多是新面孔,恍然见到这样一位明耀的面容,都呆了一下。
  呆愣只有一刻,他们又想起太尉大人的嘱咐,便有人恭敬地迎上来。
  已是平民身份,郁安拒绝了这些人的簇拥,转身对着慢半步下车的秋烺伸出手。
  一袭黑袍的冷面男子轻轻握住他的手,像是捧住了一汪为他而流的溪水。
  郁安弯起眼睛,并不理睬家仆们的神情是如何诧异,兀自牵着秋烺往府中走。
  几年过去,太尉夫妻容颜依旧,身子健朗,一见到阔别已久的儿子都有些动容。
  他们关心了一番郁安的状况,又问起他这几年的行踪。
  郁安绘声绘色描述了自己的经历与所遇趣事,自始至终拉着秋烺的手没松,时不时将话题带到秋烺身上,给父母留留印象。
  太尉夫妻将小儿子的心思看在眼底,并不戳穿,只偶尔淡淡地看几眼那寡言的男子,也算是招呼。
  秋烺虽多数时候都是沉默,但胜在礼数周全,来去都对高堂问好行礼,严谨规整的模样倒叫人挑不出错处。
  太尉夫妻如今一见他的真容,找麻烦的心思都各自淡了,只胸中还有些不顺畅,挑剔地看看那额角痕迹,又不好戳人伤疤,只能各自憋闷。
  郁安明白二老的别扭,又笑盈盈地将话题引到几人都能参与的地方,助力他们破冰。
  顶着如今的身份,他们再入太尉府是用的过客身份,不能久留。
  待过半天,郁安便提出告辞,告与双亲自己明日再来。
  太尉大人问及儿子的住处,郁安指指秋烺,道:“秋烺哥哥在京中有处房产。”
  事实上,两人旅途里的支出银两大多来源于秋烺。
  每每郁安要取出家中人为他备好的盘缠,秋烺瞥见,便面无表情地将厚叠的银票摆在他面前。
  “公子的存着罢,用我的。”
  是认真的语气。
  郁安乖乖应了好。
  总之,听说是要住这人的房产,太尉夫妻最终没说什么,只叮嘱儿子照顾好自己。
  从郁府出来,郁安又马不停蹄去看了郁宁。
  承正王府依旧气派,仆从众多,秩序井然。
  小厮在府中传了话,很快送来回音,恭身领着郁安和秋烺往府内走,一路到了花草繁茂的小园。
  远远的,郁安看到院中亭里一左一右坐着一青一蓝两道娉婷身影。
  风度翩翩的沉稳青年守在亭外,淡笑赏花。
  离得近了,郁安同邝橼打过招呼,说话声不可避免吸引了亭中两人的注意。
  正处于小亭外延的郁宁率先看见弟弟的身影,撑着身子靠近亭栏,“安儿——”
  青丝高挽,珠钗点缀,粉面红唇,仪态万千。
  清婉善良的少女长成了端庄温柔的妇人,岁月厚待,只沉淀气势不蹉跎外貌。
  郁安从那双漂亮的眼睛里读出了宁静平和的情绪,知道姐姐没在此地受委屈,心中稍稍放心。
  虽说那已经降到30%一下的位面异变值完完全全可以说明郁宁的状况,郁安还是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
  所见不虚,他对姐姐扬起一个笑脸,“阿姊!”
  此时,与郁宁对坐的青衫女子缓步上前,露出一张清丽张扬的脸。
  两张极为出色的脸放在一起,各有特色,赏心悦目至极。
  郁安凭着来人的眼睛认出了对方的身份:“明珠姐姐?”
  已然从西北寻亲折返的明珠笑了一笑,“郁小公子还记得我?”
  “明珠姐姐是好人,我自然不会忘。”
  郁安点头回了,又道:“还有,我已不是郁家的小公子了,明珠姐姐可以直接叫我郁安。”
  对郁安求旨自贬的事略有耳闻,明珠没在这个话题上细说,只含笑道:“那我便随阿宁唤你安儿?正愁缺个乖模样的弟弟玩,你便来了,你说巧是不巧?”
  孪生的姐弟因为各自履历与心境不同,曾经相似的容颜渐渐长出差别,分开时都是一等一的相貌却不会叫人想到一处,相聚时却能让观者轻易猜出两人的身份联系。
  这便是血缘的奇妙之处么?
  明珠好奇地想着,没忍住撑着栏杆俯身要去摸郁安的脸。
  一直站在郁安身后的秋烺沉默上前,想为他挡开那只属于女子的手。
  但明珠的手只伸出一半,就被郁宁微笑着挽住了。
  “莫闹他了。”温和的世子妃这样说。
  这些年郁宁同明珠也有书信来往,书信时而不通,二人的友谊倒是一直没断。
  因此此番稍稍越界的行为,并没引起明珠的不适。
  相反的,明珠顺势挽住那只白皙的手,笑嘻嘻地看了看底下的几人,叹息道:“好吧好吧,看在阿宁的面子上。”
  此事就算作罢。
  一边的邝橼看出姐弟俩都有想要交谈的意愿,做了个请的手势,“花园多风,不如去偏厅叙旧?”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