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铭摸了摸鼻子,没敢开口辩驳,想着他小时候就是叫铁牛,这名字铁骨铮铮的,看他,长得多汉子。
周宵笑了笑,还没等他开口,屋里便传来了团团圆圆的哭声,此起彼伏的,周宵连忙端了两碗羊奶回了屋。
喜哥儿也被俩娃儿的哭声吵醒了,周宵进来的时候,喜哥儿正抱着老大哄着,周宵温声道:“你醒了,饿不饿,小爹在锅里给你炖了老鸭汤,你要不要喝些?”
喜哥儿摇了摇头,“还不是很饿,阿宵,你看,天,我可真厉害,一下子汉子哥儿齐全了!”
周宵失笑,“是是,你最厉害了,刚岳么还说呢,沾沾你的福气,让你大嫂给家里再添几个丁。”
喜哥儿笑了笑,身子还有些不爽利,不过没那么疼了,开口道:“你把碗给我一个,咱俩一人喂一个。”
“俩崽小名取了团团圆圆,大名看下定哪个好?”周宵边喂圆圆,便和喜哥儿说道。
“团团圆圆,好名字,大名我还是想让小爹定,家家都是家里有福气的长辈给孩子取名儿的。”喜哥儿喂着团团,开口道。
夫夫二人又商量了一番,等团团圆圆吃饱睡下,周宵端着碗回了灶房,“小爹,我和喜哥儿还是想让您和老爹给俩娃取大名,您就别再推辞了。”
顾筠可以说是临危受命,压力又到了他这边,孙孙们还没有看到,就得忙着翻书给他们取名儿了。
周宵见状笑道:“小爹,您别有压力,等满月的时候定大名也行。”
顾筠笑了笑,接下了小辈儿的这份心意,“喜哥儿刚刚醒了吧,老鸭汤好了,你端去给喜哥儿吃。”
周宵点了点头,他这俩儿子哭的声音相当洪亮,喜哥儿若是没被吵醒,那他真就疼晕过去了,周宵定得把回去了的谷大夫再给拉回家来。
周家喜得俩娃的消息没多久,村里人便都知道了七七八八,众说纷纭,纷纷感叹,喜哥儿真是个有福气的哥儿。
“早知喜哥儿这般好生养,我定得扯着我那倒霉儿子的耳朵让他把人给娶回家来。”
“喜哥儿真真是有福气的很,自打嫁进周家,你看周家这日子过的,请了长工,连带着果园都有了,秋时还卖了藕,一亩池塘的藕,好几两银子呢。”
“说的是呢,也不知这周家什么时候办满月酒,我得喊我儿夫郎去吃酒,沾沾喜气。”
“哎,那不是顾叔嘛,他和周叔送红鸡蛋来了。”
顾筠面若春风般和煦,周铭提着一大篮的红鸡蛋,一家家的送过去,如今果园里家禽多,顾筠秋时便留了些,就打算等喜哥儿生了,一家家的送呢。
“恭喜啊,恭喜。”
众人纷纷道贺,连带着周铭今日看起来也是很好说话,面容很是温和。
“顾叔,周叔,什么时候摆满月酒啊,我们等着去吃酒呢,也沾沾喜哥儿的喜气。”云齐接过俩红鸡蛋,冲顾筠和周铭笑道。
“腊月十八,到时候都来啊。”顾筠笑道。
“一定一定。”棉哥儿在一旁回道,他心里有些羡慕,不知抱抱喜哥儿的俩娃,他能不能也有好消息传来。
等送完鸡蛋,篮子里还剩了些,“回去拿给喜哥儿吃,月子里吃些鸡蛋补身体。”顾筠温声道。
周铭顿了顿,附耳轻声道:“要不要去那里,和故人说一声儿。”
顾筠想了想,“自是要去的,不过,这么多年了,我们都没有让宵儿去过那里,要不要这回让宵儿跟着我们去?”
周铭摇了摇头,“藏了这么久,不能功亏一篑,若是让宵儿知道他真实的身世,以他的性子,定会去上京讨要说法的。”
顾筠叹了口气,“罢了,刚巧篮子里的鸡蛋这回就不给喜哥儿了,等回去我再给他做,趁着还不晚,咱们去一趟吧。”
周铭点了点头,二人往家的反方向走去,不知何时,本已停了的雪,又开始飘了下来,拂过面庞,似是在和他们打招呼般。
第46章
周家这边一派喜气洋洋,连下着村长夫郎如今出门走路都带风,听着那些与他道喜的人家,心里那叫一个痛快。
周宵最近感觉一天的时间压根不够他用的,亲香亲香团团圆圆,小娃娃身上带着特有的香甜的奶味,他是真不舍得出屋,无奈家里的猪出栏,还是得出去帮着老爹忙活。
喜哥儿这几日好吃好喝的补着,脸色看着好了许多,就是不能洗个痛快的热水澡,浑身有些难受。
“阿宵,就沾水擦擦,身上臭哄哄的,真的不舒服。”这晚,喜哥儿又躺在炕上,磨着周宵同意他擦擦身子。
这也不怪喜哥儿,屋里为了团团圆圆俩小娃娃不受冻,炕烧的足足的,从白天到黑夜,就没有停过,对于喜哥儿这个大人来说,着实是有点儿热了,浑身总感觉有黏黏的。
周宵抱着团团喂羊奶,闻言不管喜哥儿那双可怜兮兮,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很是冷酷道:“不行!”
喜哥儿泄了气,“唉,真羡慕你们做汉子的,要是孩子是你生,看你能不能坚持一天。”说着便躺了下去,像条咸鱼一般。
周宵无奈扶额,把喝饱了又睡着了的团团放到喜哥儿身旁,无奈道:“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咱得听着,小爹今儿还说呢,万万不能让你在这寒冬腊月里碰凉水,凉着了,伤了身子便不好了。”
喜哥儿翻了个身,逗了逗一旁醒着,睁着双像极了周宵的眼睛的圆圆,“小爹又不是哥儿,他不懂我们哥儿,其实可以用温水擦擦的,不行你去问问你岳么去,再说了,屋里这般暖和,哪里能冻着人呀。”
周宵被说服了点儿,看喜哥儿铁了心的想擦澡,“等明儿中午,太阳好的话,我帮你擦洗一番。”
喜哥儿脸色终于转晴,软软笑道:“阿宵,你可真好。”
周宵笑了笑,他明儿出去还是得再问下岳么才行,喜哥儿说的也有些道理,哥儿的事儿,还是得问问有经验的哥儿去。
喜哥儿不知周宵的打算,知道明日便能擦洗身子来,整个人便浑身轻松,看了眼睡眼惺忪的圆圆,便没有再逗他,轻轻拍打着,哄睡着了。
次日一早,周宵先喂了团团圆圆羊奶,把俩娃造了一夜的尿介子洗了,帮着把三头猪绑好放进板车,今儿就没陪着周铭去镇上了,回去拿了包糕点,先去了一趟村长家。
喜哥儿如愿以偿的擦了身子,感觉浑身轻松,还想求着周宵一并把他油糟糟的头发洗了,被周宵一个眼神,刚吐噜一半的话又咽了回去。
日子在忙忙碌碌间,转眼便到了团团圆圆满月的日子,喜哥儿也彻底解放,当天便痛快的洗了两回澡,擦拭着湿漉漉的头发,喜哥儿感觉自己像是瘦了两三斤。
如今家里的猪还剩下九只,顾筠大手一挥,今儿杀一头,款待宾客。
看了眼抱着团团不舍得撒手的周铭,顾筠看了眼怀里的圆圆,也是爱的不行,说出来都是辛酸泪,他俩做爷爷的,也是今儿才把俩大孙子抱到手,天儿太冷,儿夫郎屋子又不好进,一个月来,没见过几眼,可把俩老人家馋坏了。
村长和村长夫郎一家今儿一早儿便都来了,村长站在周铭身旁,眼馋的看着他怀里的团团,想开口让他抱会儿,又不怎么好意思,轻咳了声儿,“团团眼睛和喜哥儿真真是一模一样,嘴巴倒是像了宵儿。”
周铭笑了笑,“圆圆就和团团是反着来的,大了,咱家团团必是个俊秀的哥儿。”
村长赞同的点了带你头,见自家夫郎从顾筠怀里接过圆圆,心痒的不成,“你也抱了那么大会儿了,累了吧?我来帮你抱会儿。”
说着便想从周铭怀里接过团团,周铭似是没看到,“不累,团团那么小,别说这么一会儿了,便是抱上一整天也不带累的。”
话音刚落,就挨了顾筠一胳膊肘,“眼看时辰也不早了,村里人想必快来了,咱们去门口看看去。”
周铭见顾筠发话,只能无奈的把团团给村长抱着,村长也是终于抱上了白白嫩嫩的大外孙,喜笑颜开。
“喜哥儿,团团圆圆长得可真白嫩,这襁褓布料摸着怪舒服的,得不老少钱吧,你们可真舍得。”谷李氏羡慕的看着村长夫郎怀里的圆圆。
喜哥儿今儿穿的也是今年新买的棉布做的新棉衣,湖蓝色的衣领处还缝了一圈儿的兔毛,连带着袖口处也有一圈儿,看着很是暖和,闻言笑道:“没花什么银钱,小爹镇上的友人送的布料。”
谷李氏眼红的很,这布料一摸便知,定是掺了绸的,农家人便是村里的富户都少有舍得买这玩意儿给小娃娃穿的,棉的已经够好了。
喜哥儿侄子宝儿如今抽条,眼看着长高了不少,伸着脖子看完团团看圆圆,脆声道:“弟弟们长的好小。”
村长夫郎笑了笑,把圆圆递给谷李氏,“你抱抱圆圆,如今宝儿也大了,是时候和大力你俩再要一个了。”
谷李氏脸色微红,伸手抱了过来,看了眼怀里的圆圆,想着若是能生个像圆圆般粉雕玉琢的小汉子,也是好的。
周铭昨儿喊了钱屠子来宰了一头猪,这消息跟插上鸟翅膀一般,昨儿村里人便都知道了,今儿来的人家还真是不少,拿上几个铜板便能大口吃肉的事儿,村里人谁都不愿意落下。
冬哥儿和棉哥儿也来了,一进周家便去了喜哥儿屋里,俩哥儿包完团团抱圆圆,嘴里念叨着,“团团圆圆,保佑叔么明年生个弟弟出来陪你们玩啊。”
喜哥儿忍俊不禁,笑道:“你们当他俩是送子观音呢,还求上了。”
冬哥儿笑了笑,“这不是眼馋了嘛,团团和圆圆真的,怎的这样白嫩?看的叔么想偷回家去。”
喜哥儿笑道:“快抱回去,夜里吵的人头痛,你看我眼底,青黑青黑的。”
棉哥儿笑道:“那我俩可真抱回去了,你可别心疼,刚好,我和冬哥儿一人一个。”
众人哄堂大笑,转眼院子里来满了村里人,过来瞧团团圆圆的一茬又一茬,米哥儿姗姗来迟,说笑了一会儿,便和冬哥儿他们去院里坐席了。
一顿满月宴吃的众人乘兴而来,兴至而归,把团团和圆圆夸了一遍又一遍,心里也是真羡慕。
白翎和赵伊诺也过来了一趟,豪华的马车停在周家门外,惹得村里人又是一阵的喧哗。
“了不得,这般贵人周家也认得,怨不得园子里的东西不愁卖呢!”
“啧啧,本以为喜哥儿这辈子嫁不出去了,不曾想好有这等好缘分。”
“只恨我家哥儿生的晚了。”
不管村里人如何议论,嘴上怎样说,心里已是打定了主意,要好好与周家处着,没准儿啥时候便能帮衬自家一把。
周家院子里热热闹闹的,直到夕阳快要西下,村里人才陆陆续续的离开,顾筠把剩下的肉菜让来帮忙的村里人都收拾了去,几人喜笑颜开,帮着把院子和锅碗瓢盆那些收拾好了才走。
周铭和顾筠又一家家的送桌椅板凳,村里人家都是如此,办喜事儿时,家里的东西不够,都是借邻居家的应应急。
等忙完,顾筠躺在摇椅上,深深呼了口气:“怎的比宵儿成亲的时候还累?”
一旁的周铭深有同感,笑道“今儿最高兴的便是团团和圆圆了,也不知收了多少礼物。”
喜哥儿和周宵也很好奇,等宾客回家,夫夫二人哄睡了俩娃,把今儿收到的东西都堆到了炕头另外一侧,伴着两盏油灯,两人清算了起来。
“这双银锁是我爹他们送的,我大哥送了两对儿银手镯,三弟送了两双从镇上大绣坊里买的虎头鞋。”
“我爹他们送的是两对儿金手镯,啧啧,我小时候也只有银的而已。”周宵把装手镯的盒子关上,放到一边,笑道。
“冬哥儿他们送的都是自己在家里做的小衣服,剩下的红封里也都是六文,十六文的铜板了。”喜哥儿说着,拿了根绳来,把铜板一百一百的串起来。
“白叔他们送给圆圆的是一个观音玉佩,团团的是玉手镯,哎呦,还有两匹有底花的绵绸的布。”
“我先把这些贵重的放箱柜里,把我大哥送的给他们俩戴上。”喜哥儿说着,打开了箱柜,把布和其他的首饰连带着盒子一起放了进去。
剩下的便是些零零散散的铜板,“怎的还有石子儿?!”喜哥儿把红封里的石子儿倒出来,气道,哪怕包两个铜板他都没有那般的生气。
周宵接过红封,想了想,“应是那王老五的,今儿他们一家也来了,想着是个喜日子,便没有赶他们出去。”
说着他也有些后悔了,早知便不应该让他们进门来。
喜哥儿越想越气,“爹就不应该让他们在村里住着,真是越想越气,今儿七哥儿也来了,也不知遇着他们没。”
周宵也是这般想的,不过自古以来,少有人会背井离乡,都讲究落叶归根,没犯大事儿,想来村长也不会开口轻易赶人走。
夫夫二人把剩下的串好,一共串了三串儿,还余了些铜板,还有些是拿东西的,算上白叔送的东西,他们这回满月宴倒也没有亏。
第47章
团团和圆圆过了满月,大名也定了下来,团团叫周云莳,圆圆叫周云安。
俩娃娃如今看起来肥嘟嘟,白嫩嫩,别提多可爱了,藕节版的小胳膊,抓到东西手劲儿老大,有时周宵都不能从圆圆手里轻易夺过东西,一把子的大力气。
寒冬腊月,雪花飘飘,到了腊月二十的时候,家里的猪只留了一只做年猪用,剩下的都卖了出去。
周宵和喜哥儿夫夫二人闲来无事,团团和圆圆被顾筠和周铭抱走了,便把柜子里今年的银钱倒了出来,清算了一番。
“今年三十一头猪,和小爹那边分了十六两八钱。”喜哥儿把装着卖猪肉的钱袋里的银钱数了一遍道。
“卖蛋,还有不怎么下蛋的老了的家禽肉,加上莲藕和其他的是不是拉镇上去卖的蔬菜,和小爹那边分了四十五两九钱来。”周宵把银子推到一边,笑道。
喜哥儿讶然,“竟有这般多!看来还是卖蛋挣银钱!”
周宵乐道:“自打开了春,家里的家禽陆陆续续开始下蛋,最多的时候,一日能收六七百颗,且不说鸭蛋鹅蛋那些还贵一些,全算一文一颗,你算算一日能挣多少?”
30/85 首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