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筠点了点头,和喜哥儿玩的好的几个哥儿顾筠都见过,除了那个叫米哥儿的看起来心眼子有些小,其他的俩哥儿看着都不错,和他们一起做事儿,他心里也放心。
不过顾筠心里一直觉得挺可乐的,谷家村哥儿姐儿的,有些渭经分明,他在这生活这么多年,少有见到未出嫁的哥儿姐儿玩的好的,也是奇怪的紧。
也难怪顾筠想不通,在他心里,能生娃的哥儿和姐儿差不多,但哥儿除了多了项功能外,其他的和汉子差不了太多,姐儿一般也会避着些嫌。
转眼便到了云程成亲的日子,喜哥儿和周宵一大早便穿戴整齐,周宵今儿被云程委以重任,要跟着迎亲队伍去白云村接新夫郎。
团团和圆圆也是穿的红红火火的,粉雕玉琢的俩娃一抱去云家,就被云叔么给接了过去,爱不释手的香亲了一会儿。
大红的喜床,团团和圆圆俩娃也不认生,刚放上去,便坐了起来,拿着手边的花生就要往嘴里塞,喜哥儿连忙拦了下来。
云叔么真真是越看越爱,如今家里的两个儿子都娶了亲,越看周家的俩娃,他心里越是着急抱孙子的很。
别说云叔么了,便是在新房里的妇人夫郎,哪个不看着团团和圆圆眼馋,喜哥儿这福气真真是让人羡慕的紧。
新房里妇人夫郎言笑晏晏,今儿的新郎官意气风发,起身上马,一路吹吹打打,往白云村赶去。
这还是周宵第一次来白云村,果然如传言那般,整个村子打眼望去,都是颜色上乘,在这儿想找个歪瓜裂枣,那是很难。
一路跟着云程过来迎亲的汉子,个个看直了眼,只恨自己不是白云村人,若是生活在这儿,整日里对着一群美人,真真是快活似神仙,对云程这个新郎官此时真是打心眼儿里羡慕了。
周宵心里倒是没有什么波动,他对美人也会欣赏,毕竟好看的东西人人都爱看,但也仅限于欣赏罢了,心里住了喜哥儿后,其他人在他眼里只像赏花一般了。
但跟着来的其他汉子,有些尚未成家的,这下子直接看花了眼,连带着审美都跟着提了一大截儿。
“啧啧啧,怨不得云程这小子花这么多银钱娶白云村的哥儿,若是我有银钱,我也乐意花。”
“说的是,如今想想,便是嫁过人的寡夫郎,娶回家去,只要银钱少些,我也乐意。”
“这白云村不愧是镇上最富的村子,瞧瞧这屋子盖的,便是入赘我也成。”
“得了,铁蛋,这话被你爹听去,小心打断你的腿。”
众人笑了起来,也难怪富贵美人迷人眼,这才刚进白云村,便有汉子不舍得走了。
云程要娶的新夫郎家就住在村子中间儿,雕梁画栋,院子里一圈儿的新夫郎的亲戚,他也是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废了老大的劲儿才终于把心心念念的哥儿迎进了花轿。
整个人嘴巴都要咧到耳朵根后头了,娶自己喜欢的人的那种心情,自是无法言说。
回到谷家村,拜过高堂,新郎官眉眼间挡不住的笑意惹得众人打趣不已。
羡慕坏了的年轻汉子,拉着新郎官在酒桌上又是一番畅饮,云家院子里传来阵阵喜乐声儿。
第60章
云家的喜宴办的很是热闹,云叔和云叔么在村子里人缘不错,村里人家近乎都来了,喜桌都排到了云家门口的村道上。
村里刚经历了一场连绵了数十日的大雨,庄稼受了点儿灾,这场喜宴冲散了村里连绵多日的郁郁寡欢。
伴着月色,村里人吃完酒宴结伴而归,言笑晏晏间,已是不见前几日的沉闷。
“喜哥儿,还剩了些菜,你和宵儿端回家吃去,这些都是没人动过的。”云叔么冲在家里帮着清洗盘子的喜哥儿说道。
喜哥儿把最后一个盘子清洗干净,擦了擦手,笑道:“行,叔么。”
云叔么笑了笑,他最是喜爱喜哥儿这般不扭捏的样子,“今儿辛苦你和宵儿了。”
喜哥儿帮着云叔么把菜倒进盆子里,农家人都是这般,剩下的菜打扫到一起,明儿热热便能吃了,味道比新炒的还要好吃一些。
“都是应该的。”喜哥儿温声道,周宵和云齐是好友,来帮忙确实是理所应当的。
搬着云叔么给的菜,喜哥儿趁着月色回了家。
云叔么也很实在,拨给喜哥儿的菜大多都是肉菜,香味四溢,惹得喜哥儿刚吃完喜宴的肚子又有些饿了。
笠日一早,顾筠把昨儿晚喜哥儿带回来的菜热了热,一家六口吃了顿异常丰富的早食。
“也是怪了,我就觉得喜宴上的剩菜热了比原本的菜要好吃些。”喜哥儿夹了一块儿浸满了汤汁的腐竹,笑道。
顾筠温声道:“这么多菜堆到一起,各种调味料都有了,也难怪会好吃些。”
周宵也很爱吃这锅乱炖的剩菜,夹菜的手都快了不少,“说起来,你不是明儿要去小集会卖麦芽糖葫芦吗?和棉哥儿那边说了没?”
周宵昨儿听喜哥儿说要去小集市卖麦芽糖葫芦,帮着给削了不少的竹签,连带着家里的牛车都给喜哥儿用了,他明儿再去借他岳丈家的牛车,可以说很是支持喜哥儿的事业了。
喜哥儿点了点头,“说了说了,明儿我和他一起去木家村。”
“喊棉哥儿跟着去也好,他娘家在木家村那边,对那儿熟。”顾筠边吃边道。
等吃过早食,喜哥儿便先去了园子里,拉了两筐的果子来,天儿越来越热,喜哥儿便把搬来的桃子清洗好放进冰窖里先冰着去了。
转眼便到了小集会的日子,一大早儿,鸡鸣刚响,棉哥儿便来到了周家。
“咱们早些去,还能占个好位子。”棉哥儿帮着喜哥儿把两大筐的桃子和麦芽糖搬进板车上。
“你吃过了没?小爹还没有起来,昨儿烙的饼子还剩了些,我去热一热。”
喜哥儿把东西收拾好,冲棉哥儿问道。
棉哥儿点了点头,“吃过了来的,不用热我的那份。”
喜哥儿闻言也不敢耽误,他也是没有想到去木家村卖麦芽糖葫芦,棉哥儿比他还要上心一些。
吃过早食,俩哥儿伴着清晨缓缓升起的太阳,驾着牛车往木家村赶去。
村道上,三三两两的村里人结伴而行,说说笑笑着往木家村那边走去,今年麦子没卖到银钱,村里有手艺的人家都想趁着这两日的小集会挣些银钱补贴家用。
喜哥儿和棉哥儿不敢赶太快,怕把筐子里的果子给碰坏了,坏了品相,不好卖出去,因着,便是有牛车,也没有比徒步过去的村里人快多少。
“呦,喜哥儿棉哥儿你俩也要去木家村?卖东西还是买东西啊?”一妇人瞄着眼睛直往板车上看,边看边问道。
喜哥儿抬头一看,见是不怎么熟的妇人,淡声道:“苏婶子,是卖东西,补贴下家用。”
“哎呦,如今村里少有人家比你们家过的好的了,还靠这小买卖挣银钱?我瞧你家相公整日里往镇上跑,这一趟趟的,可是不少挣,哪还用的着你这般辛苦。”苏婶子酸里酸气道。
喜哥儿心下不喜,他们家也都是挣些辛苦钱罢了,周宵风里来雨里去的,摘果子运果子,也是辛苦的紧,这人说的好像他们家挣钱像是大风刮来的那般容易一样。
棉哥儿笑道:“苏婶子这话说的,都是挣些辛苦钱,喜哥儿也是想着帮自家相公分担一下不是。”
苏婶子神色讪讪,“也是也是,咱村里人挣钱都不容易。”
喜哥儿转身没再说什么,棉哥儿戳了戳他,低声道:“瞧前面那人,田家新娶的夫郎,他竟也要去木家村。”
喜哥儿闻言抬头看了一眼,只见那田家夫郎一个小哥儿拖着瘦弱的小身板,背着一个大背篓,步履蹒跚的往木家村走着。
喜哥儿冲棉哥儿低声道:“怎的只有他一人?他相公也不跟着?这么重的东西让一个小哥儿搬?”
棉哥儿闻言轻声说了起来,他的声音压的很低,毕竟是在背后蛐蛐旁人,被人听到了也是不好。
“你可能成亲后许久没听过村里的事儿了,唉,说起来也是可怜的紧,田家大哥本是咱村里年华正好的好男儿,不想生了场怪病,整个人卧床不能起,田家老伯和伯娘心里着急,啥办法都用了,也没让田家大哥站起来,后来许是为了给田家留个根,田伯娘花了三两银子,给田家大哥娶了个夫郎回来。”
喜哥儿听着,心下不忍,看着前面穿着满是补丁衣服的田夫郎,轻轻挥了挥牛鞭,“田夫郎,车上还有个空儿位置,把你背篓放上来吧。”
田家夫郎听到喜哥儿的声音,愣了愣,面上有些羞赧,再怎么说也是他抢了喜哥儿的生意,对上正主,心里不免有些慌神,紧了紧背篓的布带子,连连摇头道:“不……不用麻烦,不重。”
喜哥儿看了他一眼,也没有强求,他本来就不是喜欢管闲事的性子,这回也是看在都是哥儿的份上,想着帮衬一把,既然旁人不想领情,他也不勉强,驾着牛车走到田家夫郎前头去了。
“哎,田家的,你怎的不放喜哥儿牛车,也能歇歇不是。”
“就是,喜哥儿这人大方,他既与你说话了,便没把你卖紫苏桃子姜这事儿放心里。”
“说的是,喜哥儿这人良善的紧。”
田家夫郎被说的把头埋的更低了,他心里清楚喜哥儿为人是好的,这段日子没见他在村里子卖过紫苏桃子姜,不过是他心里有些过不去,但他也没办法,眼看田大哥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药不能停,家里实在是困苦的紧。
“这田家夫郎也真是的,你都不计较了,他还计较上了。”棉哥儿在一旁忿忿不平道。
喜哥儿摇了摇头,笑道:“想来不是计较,是不好意思吧,算了,不说他了,快到木家村了,我也不熟,该往哪儿走你给我指指。”
棉哥儿顿时把田家夫郎抛到了脑后,认真的给喜哥儿指起了路。
两人来的不早也不晚,紧好的位子没了,不过还是有几个还能看的过去的位子,喜哥儿也不挑,都道酒香不怕巷子深,他卖的东西旁人还没有卖过,不怕没有人来买。
喜哥儿把板车停好,从家里灶房搬来的小案板放好,和棉哥儿一起先做了两串麦芽糖葫芦出来,插到了昨儿晚便做好的草垛上。
正如喜哥儿所想的那般,两串麦芽糖葫芦刚插上去没多久,便围了几个人上来。
“小哥儿,你这是什么吃食啊?”
“哎,棉哥儿也回来了,这是啥吃的,没见过呢。”
“多少银钱啊,看着还怪好吃的。”
喜哥儿笑了笑,温声道:“各位婶婶叔么,这是麦芽糖葫芦,上面的糖丝是麦芽糖,里头的水果都是现切的,一串五文钱。”
众人纷纷停驻,不过因着没有人吃过,五文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便还没有人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棉哥儿,给我拿两串儿,给你侄子和小爹尝尝去。”
众人还在纠结,棉哥儿的娘家大哥么不知什么时候领着棉哥儿侄子走了过来,递了十个铜板给喜哥儿。
喜哥儿笑着接了过来,做生意,便是亲戚也得该收钱便收钱,不过给棉哥儿大哥么的麦芽糖葫芦上,缠的麦芽糖丝多了许多。
棉哥儿侄子接了过来,狠狠的用他的小嘴咬了一大口,奶声道:“爹爹,蜀黍,好恰。”
棉哥儿笑着摸了摸自家小侄儿的小脑袋,其他人见状,家里有孩子的,也都开始往外掏钱了。
棉哥儿忙着切果子,抽空冲他大哥么道:“哥么,等会儿闲了我再回家一趟。”到了木家村不回家瞧瞧爹爹们属实有些说不过去。
棉哥儿大哥么摆了摆手,“你且忙着先。”领着棉哥儿小侄子先回去了。
喜哥儿和棉哥儿忙了起来,也有些人不想要果子的,只买了根麦芽糖回去,三文钱一根,给家里的孩子甜甜嘴。
也得亏棉哥儿经常在灶房忙活,刀工不错,换了旁人,还真有些忙不过来。
一直到日上中天,喜哥儿和棉哥儿才抽空喝了口水,刚准备去旁处看看,买些午食来吃,便见棉哥儿小爹拎着食盒走了过来。
喜哥儿心下微暖,棉哥儿双亲真真是很好的人呢。
第61章
喜哥儿和棉哥儿俩小哥儿在木家村卖了两日的麦芽糖葫芦,等到了第二日太阳西下,才堪堪收摊儿回家。
“棉哥儿,这是你的两百文。”喜哥儿回到家,便把该给棉哥儿的那一份银钱数了出来,趁着棉哥儿刚巧随他回了家,直接给了他。
“这般多?!”棉哥儿心下有些惊喜,但手上没有直接接过来,“喜哥儿,我也只是帮了两天忙罢了,用不到给这般多。”
喜哥儿笑了笑,把串好的两串铜板塞进他的小手里,“这两日拢共卖了七百多文呢,这是你该得的,削果子也不是轻省的活儿计。”
木家村的村里人都会种棉花,比只靠卖粮食的人家,手里多了点儿小钱儿,三文五文的零嘴儿说买便买,少有心疼的,因着喜哥儿这两日的生意也确实是不错。
棉哥儿闻言还想推拒,毕竟果子和麦芽糖,都是喜哥儿的主意。
不过没等他开口,屋里便传来了小儿的啼哭声。
“哎呀,团团应是醒了,你也快些家去,过两日我许得去镇上卖麦芽糖葫芦,到时你与我一起去。”喜哥儿没送棉哥儿出门,都是好友,没有那么些讲究,脚步匆匆的往屋里去了。
棉哥儿虽觉得喜哥儿给自己的有些多了,但心里也着实高兴,这银钱自家小爹那边不会要,把和喜哥儿一道做生意挣的银钱存起来,等到冬时,也能给家里添个大件儿,不过他心下决定,后头去镇上卖麦芽糖葫芦,可不能再让喜哥儿给这般多了。
棉哥儿一脸喜意的从周家回到家,云叔么刚巧正和新娶进门的二儿夫郎从灶房把晚食端上桌。
“刚巧你回来了,我正想让云齐去周家寻你,今儿怎的这般晚?”云叔么边摆盘,便冲棉哥儿问道。
棉哥儿就一根直肠子,心里也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嫁进云家这么多时日,早就把云叔么他们当自己亲近的人了,闻言也没有隐瞒,全须全尾的给云家人说了一遍。
“今儿最后一日小集会,来的人多了些,便耽误了些时候,喜哥儿说是过了明儿再去镇上,我想着再不能要喜哥儿这么多工钱了。”
39/85 首页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4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