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为了养老婆我权倾朝野(穿越重生)——道心求稳

时间:2025-06-25 07:35:39  作者:道心求稳
  相比起陛下的乾纲独断、杀伐果决,眼前的这位太孙殿下更肖似先太子。
  行事相对温和明理, 虚怀若谷, 从善如流, 且并不优柔寡断, 在任人行事之上, 也不拘一格,很是叫人意外。
  不过最叫人舒坦的,就是太孙殿下仁善亲厚,礼贤下士的态度, 自打皇太孙监国以来,对底下的官员们可谓是和善至极!
  尤其是时常被召进宫的几位老大人们,更是深有体会!
  虽说如今隔三差五的就要被太孙召进宫里议事。
  可是来回有东宫派遣的车马内侍接送。
  一进文华殿,就能得太孙殿下.体恤赐座,热茶点心样样不少,一日三餐吃的还都是东宫小厨房送来的饭菜。
  倘若一不小心议政议得太晚,宫门下钥被留在宫里,文华殿偏殿还专程设了地方可供休憩。
  沐浴更衣一应东西都齐备,还有几个内侍守着可供传唤伺候,半夜还能偷偷要夜宵加餐。
  这日子,可比以往只能缩在午门外头那处夏天漏雨、冬天漏风的直房里头留宿舒坦太多了!
  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大人们,在文华殿里头住了几天,都有些懒得挪窝儿了。
  心下已经开始盘算着,日后直接打包些家当,直接搬到文华殿偏殿里头住着算了,这样一来,少几分折腾,还能自己节省些来往车马费和几顿饭钱。
  皇太孙殿下倒是不知道私底下里头,朝中这些官员们心里头已经将他当做活菩萨似的供起来了!
  他自打萧明渊住进东宫以来,吃穿用度上头,就没缺过什么。
  东宫承华殿里头的小厨房白天夜里都没停过火,宣珩平日里无论是在承华殿还是书房内,吃食点心也从来都不缺。
  如今这些安排,不过是比照着他印象之中的例子随口吩咐下去的。
  到底如今陛下将前朝的一切事务都交给他打理,宣珩又有些年轻。
  虽然先前入朝历练了两年,但是有些事情拿不定主意,比照着先例又不大合时宜的,还是得听听朝中各部官员的意见。
  如此一来,自然要劳动辛苦底下的大臣们。
  小皇孙殿下想得很简单,用人以诚么。
  平日里萧明渊在他跟前儿赏赐打点下人的时候,便从不手软,底下人得了实在,当差办事也尽心尽力。
  能干的活抢着干,不能干的活儿,想方设法也得干。
  宣珩不过是学了些许皮毛罢了。
  如今一看,倒是颇有效用!
  听完户部上报的国库总账,不等皇太孙殿下发话,底下六部的官员们,便一个个开始抢着汇报明年各处要提前预备支取的粮饷、费用了。
  先是兵部首当其冲地开口:“今年南边增设了两万兵马,防患倭匪。”
  “还有漠北的鞑靼和瓦剌两部,最近在边境也有些不安分,陛下年前才下旨增防三万兵力,囤积边境。”
  “这些兵将守在边塞,粮草倒是能就地屯田筹措一部分,但是北边苦寒,棉衣炭火这些军资还等着朝廷拨款去买,还有武器装备!”
  兵部如今的尚书乃是魏国公,与临江侯陈元乃是兄弟。
  自从上次秋猎在御苑围场上瞧见过神机营手里头的那些家伙事儿,他明里暗里就朝自家亲弟弟打听过。
  如今这么好的机会,自然不会错过替自己谋好处占便宜的好时机。
  魏国公眯着眼笑道:“微臣不要太多,就让神机营挪出来五百杆飞火枪,和五十尊虎威炮,能让底下的将士们见识见识新玩意儿就好了。”
  此话一出,一旁的陈元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还见识见识,你真当咱神机营那些玩意儿是神仙下凡,一把豆子撒在地上就能凭空变出来的啊?!不成!这个绝对不成!”
  魏国公笑了笑:“二弟,那些东西留着又不能下金元宝,再说了我是拿来战场上的将士们用的......”
  “在军营——不对,在宫里头议政要称职务,魏国公大人!”陈元冷哼一声。
  抬起眼皮,皮笑肉不笑地开口回拒:“你少给本将军套近乎!那飞火枪神机营上下还没有人手一杆呢!你还想要五百杆!”
  “再说了,这事儿我做不了主,神机营武器库只有陛下,还有咱们京师三营的萧统领有资格调配。”
  虽然如今监国的是太孙殿下。
  但是陈元看得出来,人家皇太孙同萧明渊是一伙儿的,要给面子,也得给他们京师三营的面子。
  想要白嫖?!等下辈子吧!
  一旁的萧明渊闻言,有些意外地抬首,正巧对上魏国公的视线。
  魏国公对着萧明渊和善一笑,转头对着陈元微微一哂:“你既然做不得主那你不早说,浪费本国公时间!”
  “武器的事,在下晚些再同萧统领详谈,不过增派粮草军饷一事,还请太孙殿下应允!”
  一旁的工部尚书忍不住开口插话:“粮草一事固然紧急,可如今工部的拨款更不能耽搁!陛下自打登基以来,修筑皇陵的银两每年都有二十万两的定例!”
  “还有整修行宫别苑,维护地方水利......封地上各位王爷要敕造王府,虽然大头是内务府出,但是工部经手监造,也要预备经费。”
  “还有些其他杂七杂的费用,少说也得有二三百万两才够数......”
  边儿上的礼部官员听了,也冷笑两声:“呵呵!照这么说,咱们礼部要编修史书典籍,还要负责明年春闱应试,岂不是也可以伸手朝户部也要个二三百万两?!”
  往常工部就算是要拨款,也不过是要个百八十万两白银便罢了,如今也敢没脸没皮的狮子大开口!
  工部的人一听,也忍不住夹枪带棒:“赵大人这是什么话,你要你的,本官没拦着你啊!”
  “那咱们吏部也......”
  “......”
  一说到钱财上的事,在座的文臣武将们可就不管什么礼数不礼数的事了。
  国库里头拢共只有那么些银子,今年还好,进项比去年前年都要多一些。
  这还多亏了前头盐税案,和南边剿匪多充入国库了几百万两银子。
  但是到底僧多粥少,真要依照着底下各部官员的意思拨款,再添一倍也够不上。
  如此,自然只能这般舍下脸皮又争又抢才有机会占一份儿下来。
  不过到底顾及着还在皇太孙殿下眼前,大家又都是体面人,如今安安稳稳坐在文华殿里头,倒不至于在殿中撒泼打滚儿和提鞋相见。
  只是动动嘴皮子吵嚷几句,倒是比往年在皇帝面前要文明许多。
  萧明渊看了一眼上首的宣珩。
  皇太孙殿下如今也是养气功夫练到家了,见下头嘴停不下来,也不急着喊停。
  只是老神在在地安稳坐在上首,端起案上的龙井,拂了拂腾腾热气,慢悠悠地送到眼前细心品鉴。
  又拿了手边儿的点心尝了尝,觉得好的,还招来身边儿的内侍,送到底下近前几位来不及“插话”的爱卿面前一同品尝。
  ——自然,离得近些的伴读定远侯萧大人,因着同太孙殿下最为亲近,又人缘儿好。
  回回的赏赐,都是最“合他胃口”的!
  太孙殿下亲赐吃食,这自然是荣宠至幸,萧明渊也没见外,当场便愧受了。
  一旁的几位大人原本还有些诚惶诚恐。
  不过瞧见眼前的定远侯,竟然如此自然而然地享用了皇太孙殿下的恩赐。
  他们心下不由得暗道:对方果然不愧是打小就在太孙身边担当伴读,与殿下格外亲厚,情谊更胜兄弟,不然也不会如此宠辱不惊!
  不过有人带头,余下的人也放开了,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掩着袖埋头苦吃。
  再看看边儿上那些为了拨款,吵得口干舌燥的同僚们,心下倒是同上首的宣珩一般,生出些许自得其乐的意趣来。
  等过了约摸一炷香的时辰,殿上的诸位大人们都吵累了。
  上首的皇太孙殿下才慢慢发话。
  国库每年都只有这么些银子,处处又都有缺口,除了实在不能省下来的定例,可以按照往年的花销拟了账册照常拨款。
  其余的,先拟出预算的明细条款出来,交由户部编制预算开支明细,上呈了折子再酌情增减批示如何拨款。
  如此一来,就算是狮子大开口,户部那一头也过不了关。
  不过除了这些预算之外......
  宣珩抬眼看了看一旁一直未曾开口的几位王叔。
  面上带着几分和善的意味,含笑开口:“除了这些之外,还有诸位王叔就藩,朝廷要拨下来一笔安置费。”
 
 
第149章
  提起藩王就藩朝廷划拨安置费用一事, 朝野上下一直以来就没个定论。
  一来,藩王自有岁禄俸银,封地上敕造王府, 皆为朝廷拨款出银。
  对于朝廷而言, 这已经是一笔极大的开销。
  可后续藩王归国之后,一应的王府开销,包括王府名下属官、王府亲卫等人均为朝廷拨款。
  按照皇帝的意思, 后续还要给自己这些个亲儿子们安家置业,赏赐土地田庄, 赐拨盐引、茶引经营权等等......
  长此以往, 单单是供养皇亲宗室便是一大笔开销, 将来难免会对朝廷财政开支造成极大负担。
  故而朝中有诸多官员就安置宗室一事颇有疑虑。
  倘若给少了, 怕是会委屈了诸位皇子皇孙, 更会有损陛下仁慈之名。
  可是若倾囊相供, 长此以往怕是为后世之君埋下祸患!
  宣珩淡淡一笑,垂首看向前头的秦王、晋王等在座的七八位王叔们。
  语调温和地商议道:“朝廷拨款安置藩王就藩一事, 原本也没有先例。”
  “先前安南郡王和安顺郡王是照着礼部定的从一品郡王禄定下的规格, 定了每岁禄米六千石,俸银三千两, 另有锦缎百匹, 田庄数座, 土地良田百顷......”
  只是当初安南郡王和安顺郡王是戴罪之身, 就藩的时候也走得急, 连封地上的王府都是等人过去了,才急匆匆差人去敕造的。
  至于安家费么,国库里头倒是没支取这一笔银子,大抵是皇帝私下从内库里头支了十万两银子出去。
  但是眼下可和当初不一样。
  皇太孙殿下含笑慢慢道:“诸位王叔享亲王之尊, 自然要比八王叔和十七王叔的份例,要再丰厚许多才合规矩,只是……”
  宣珩看了一眼在座的诸王,有些无奈地苦笑道:“方才几位王叔也都听到了。”
  “朝廷的国库里头,一共也就两三千万两的税银,如今各处又都是要用钱的地方……”
  一旁的萧明渊看着自己小皇孙殿下一脸无辜的,对着自己几位王叔哭穷。
  一时之间实在是有些忍俊不禁!
  自家小孩儿如今竟然也学“聪明”起来了!
  难怪今日他非要将还在京中的几位王爷都召进宫中,一同旁听政事,原来是在这儿等着他们呢!
  也对!毕竟朝中这十来位藩王的“安置费”,按理来说,也应该由国库来拨付支取。
  如今自家太孙殿下将六部的官员,和即将就藩的亲王们拉过来,明摆着户部的账目摊开了正大光明地给人瞧。
  如此“商议”下来,大家心里才不会觉得是朝廷和皇太孙“亏待”了他们。
  宣珩面上显出几分为难之色,他看了看底下一众藩王沉默的神色。
  到底还是语调温和地开口安抚:“不过王叔们是为大景和朝廷就藩镇边,陛下和朝廷自然也舍不得亏待王叔们。”
  “我先前命礼部的大人,依照亲王爵拟了一份置业的份例......今日请来诸位王叔和大人们,就是为了共同商议商议。”
  “若是长辈们觉得有什么地方还有所不足,需要描笔添上去的,到时候尽管提出来,孤添上后拟好折子上呈给皇祖父便是。”
  此话一出。
  底下一众亲王们也没什么可说的。
  人家这般“好声好气”都将你请过来了,又这般低声下气地开口哭穷。
  他们这些做叔叔的,总不好当着眼前这些外人的面,来损自家人的名声吧!
  “太孙殿下如今是监国了!”坐在燕王身后的楚王轻笑一声,眉眼间满是如沐春风的儒雅。
  “这样的事,你一个人做主便是了,哪儿需要将我们这些人叫到跟前儿问话。”
  楚王淡淡一笑:“本王和诸位你这几位王叔们,没过多久就要离京了,日后到了封地,怕是在朝中也说不上什么话。”
  “一切,还不是都要听皇太孙殿下你说了算!”
  他原本是没怎么打算开口当出头鸟的。
  但是一听到宣珩说什么安置费,便忍不住心里头窝火!
  朝廷下发到他们这些藩王手中所谓的安置费,满破也不过一二百万两银子。
  稍微再王府里头添减些玩物就花得个七七八八了,能顶什么大用?!
  那点儿零零星星的添头,还不如往年自己在南边儿海上收的保护费多!
  可是偏偏如今楚王在南地埋下的暗线被断了一半!如今财路也被截断了七八成。
  他在南边经营那么多年,累积下来的金银少说也有千万之数,还有那些奇珍异宝!
  ——如今竟然全都充公了不说,眼下这小崽子还要拿着从他手底下人剿过来的私房钱,当安家费散给别的兄弟!
  就这!他还好意思哭穷?!
  楚王简直恨得牙都痒痒!
  眼下只是开口出言将他的“好大侄儿”架在上头,已经是极力忍耐过后的结果了!
  只是此话一出,一旁听着楚王绵里藏针的秦王忍不住眯了眯眼。
  “看来老六你是不大看得上眼朝廷这三瓜俩枣啊!”
  秦王宣炀嗤笑一声:“我们不如你阔绰,听说你书房里头挂着的一副画儿,没个十万两白银都拿不下......想来咱们兄弟之中,也就小老六你的家底儿最厚实了!”
  “正巧本王如今手头紧,你要是真大方,不如都分给其他几个兄弟。”
  宣炀心中忍不住冷笑。
  当谁不知道谁似的!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