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福书网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fushuwang@outlook.com删除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2025

为了养老婆我权倾朝野(穿越重生)——道心求稳

时间:2025-06-25 07:35:39  作者:道心求稳
  采过来正好再给萧明渊添上一道菜。
  萧明渊一听宣珩还要上去寻什么东西,有些失笑地将人拦住了。
  笑话!
  眼下小竹篓里头的东西少,小殿下又没见过这些菜下了锅之后的模样,回头让膳房的人随意弄些相近的糊弄糊弄便是了。
  真要容宣珩上山费力寻来那些五颜六色的小东西来,会不会有毒先暂且不论,这一来一回折腾下来,小皇孙殿下这小身板儿也经不住。
  萧明渊抬手抚了抚小皇孙殿下的小脸儿。
  语调温柔地低声哄劝道:“天色已经不早了,太阳一落,山上起了风寒气就要返上来,小心到时候风一吹小心着凉了。”
  他一面说着,一面取了软帕轻轻擦去小皇孙殿下脸上粘带的土灰。
  见宣珩耳朵根一红,又忍不住轻轻揉了两下那泛红的小耳垂。
  小殿下还有些愣愣的站在原地,瞧见萧明渊帕子上的黑迹,突然红了脸。
  想要抬手挡着些,又发觉自己手上还拿了东西,一时间竟然有些手足无措,瞧着可怜可爱得紧。
  萧明渊笑了笑,眼见着周围还有侍卫仆从跟着,暗地里也有隐卫藏着,舍不得在人前叫旁人看着自家小殿下害羞可怜的小模样。
  只是垂首将宣珩手里头的小锄头接过来,随意扔在小竹篓里头,又摘下他手上的麂皮小手套,一并扔在小竹篓里头。
  随后才含笑柔声哄道:“今日殿下劳动了半日了,好歹添了两碟子菜,够尝尝鲜便罢了。”
  “我们头一天才来,底下庄头佃户们自然也有旁的孝敬,想必是够这两天受用的了,眼下这些够吃就行。”
  “其余的留着日后再来寻,或是留给底下的农人进山时,能多添半点儿鲜味也好。”
  小皇孙殿下心下想着,倒也正是这个理儿,自然也不再多想别的了,只老老实实地答应下来,低声催着萧明渊先行回去。
  见自家小殿下懂事听话,萧明渊低头奖励一般的,抬手抚了抚他的发尾。
  而后又叫人取来小绒斗篷将人一罩,连着宣珩的小脸儿都藏在里头。
  才腾出来一只手,将人抱起来,缓缓朝着山下的庄子上走去。
  晚膳之时,宣珩自然是在膳桌上头,瞧见了一道“白玉千丝笋”和一道“玉珍乌鸡汤”。
  小皇孙殿下认真尝过了,倒还真觉得比平日更鲜美两分。
  吃饱喝足了之后,两人又沿着小路在庄子内散了散步当消食儿。
  夜里头山林寂静,除了虫豸野兽的声音,什么都听不见了。
  若是周围没个光亮,总会叫人觉得瘆得慌。
  好在萧明渊提前让人沿路设了不少半人高的灯盏,一路都点着,树梢房檐也点了不少灯,将到处都照得亮堂堂的。
  如此衬托下来,倒比白日里的景致更引人入胜。
  宣珩赏了一会儿景,便撑不住犯困了,临睡前沐浴时又泡了会儿汤池子。
  进去被里头的草药味和热气一熏,人就越发迷糊了,小脑袋一点一点的,直往萧明渊的怀里撞。
  没等时辰到了起身,便迷瞪瞪地睁不开眼睛了。
  萧明渊怕小皇孙殿下真一不留神睡过去,滑进水里头呛了水。
  便将小殿下揽入怀中,十分细致地伺候着人沐浴擦身,涤发换衣。
  怕宣珩白日走了山路,又挥锄掘土折腾了半晌怕是手脚泛酸,又用了玫瑰露精油揉开小殿下的手脚各处经络,细细按摩了一会儿。
  一通拾掇下来,收拾妥帖了,他才披了衣裳,将人用羊羔绒的细软小毯子裹了来,一路抱到寝居安顿好了。
  正当人安顿好了,外间便传来轻巧地叫门声。
  见小皇孙殿下睡得安稳得很,萧明渊替人掖了掖被角,轻轻拍抚了两下,才披了身外裳走出去。
  外间的下属,正是半日之前,才出现在宣玟身侧的小内侍。
  见萧明渊来,那人叩了个头,将今日围场和行宫里头的事明明白白地说了一遍。
  “......眼下听行宫那边儿传来的消息,齐王殿下受了重伤,右臂怕是保不住了,人也正昏迷不醒。”
  “赵王同二皇孙倒只是受了些惊吓,不过陛下雷霆震怒,已经下了令,将两人和王府家眷暂且幽静在行宫之中,带到回京之后再送宗人府查办。”
  萧明渊心下冷笑一声。
  他知道如今的时局不安稳。
  藩王眼看着就要被派去封地就藩,北地定下还没两年,南边儿沿海一带前些日子又有些不稳。
  况且亲儿子和亲孙子一起勾结谋逆,原本也不是什么好听的事。
  无论是为了朝局稳定,还是替皇室遮丑,保留几分皇家颜面,齐王同赵王一时自然不能被直接处死。
  便是要杀,怕是也要等这一阵风头过去了。
  宣玟的罪过更轻一层,自然更不可能被处置了。
  只是他原本便不是为了这个。
  眼下齐王赵王二人在皇帝面前罪名已定,无论是密谋暗刺储君,还是刺王杀驾,那都是欺君谋逆之罪。
  既然他们二人不喜欢去封地之上就藩,老老实实地做闲散王爷。
  那便留在宗人府一辈子,或是如同早先的吴王一般。
  被褫夺王爵之位,削去玉碟废为庶民,一辈子圈禁皇陵等死便罢了。
  等哪一日......突然“想”明白了,不拘着是三尺白绫还是旁的,了结了一条烂命,从此消失在这世间,也不会有人过问。
  不过宣玟么......他原不是最要紧的那个,要紧的,还得是这位好二皇孙殿下背后那位。
  萧明渊淡声开口:“行宫里头的人既然都抽手了,那便无需多过问了。只是京城那边儿,还得让人递个信儿过去。”
  宣玟和那所谓的引兽迷香,不过是一个引子,要是没将人引出来,那可就没意思了!
  不过到底宣玟是她唯一的亲儿子呢!
  想必那位应当还有几分母子之情的。
  内侍思忖着萧明渊先前的吩咐,垂首应下:“属下明白!”
  “先前属下已经让人将二皇孙殿下受人诬陷,被幽静行宫之事,都让人快马加鞭传去京城了。想必过不了多久,东宫里头,就有人能将话带进去。”
  萧明渊勾了勾唇:“你办事很用心,小心使人盯着,有什么消息再过来禀报!”
  小内侍磕了个头,悄悄退下了。
  萧明渊回了寝居,盯着床上安睡的小皇孙殿下轻轻抚了抚他恬静安睡的小脸儿。
  他向来手段阴毒不计一切后果。
  但是宣玟到底是自家珩儿有血亲血缘的亲兄弟,年少时候,两兄弟又有几分情谊。
  尽管那宣玟如今已经越发左了性子,便是自家小殿下也看出了几分。
  但是到底顾及着昔日情分,或许还有先太子临终的嘱托,宣珩也未曾想过要对宣玟下死手。
  倘若只是要弄死宣玟,永绝后患。
  一点儿穿肠烂肚的毒药。
  一场生起来,叫人查不到病因的大病。
  或是在那围场之中,一小条毒蛇,一个不起眼儿的陷阱......
  总是有法子将人悄无声息地了结了。
  但是这还不够。
  他自然不想叫人就死得这般悄无声息,还要在自己的珩儿心里,说不定会舔上几分“没照顾好兄弟”的负罪之意。
  更不希望留下半分隐患在他和宣珩之间。
  倘若将来无意间叫他的小殿下察觉到了什么,即便是怀疑,都有可能让他与宣珩之间生出嫌隙来。
  所以......
  只有让宣玟“心甘情愿”地自我了结,才是最为稳妥的安排。
 
 
第114章
  已是二更天。
  卢妃缓缓在佛前诵完最后一遍经文, 才叫身侧的嬷嬷扶起身来,缓步走出了小佛堂。
  “娘娘这些日子实在是辛苦,白日里要打理宫务, 晚上又要佛前跪经......奴婢看了实在是心疼。”
  自打长宁长公主离宫之后, 内廷暂且寻不到人理事,一应的宫务便暂且交到了名义上继太子妃的卢妃手中。
  如此一来,自然是要辛苦她日夜操劳。
  眼下不过熬了几日的功夫, 她眼下便已经有些青黑。
  不过卢妃面上虽然有些乏累,但却满是春风得意之色。
  “哪有什么辛苦的, 不过是安排些琐碎之事, 差遣差遣下人罢了, 又无需本宫事事亲力亲为, 不过是多占了些时辰罢了。”
  卢妃任由嬷嬷和近侍宫女宽衣。
  而后斜倚到贵妃榻上, 忍不住轻叹一声。
  若非太子殿下薨逝得早, 这六宫诸事也迟早该交到她手中打理才是。
  哪里又会轮到长宁长公主这么一个外人过问?!
  如今虽然辛苦了几日。
  不过手中握着权柄的滋味儿,却叫卢妃越发舍不得了。
  以往她虽然住在东宫, 但是却像是客居别处的外人一般。
  即便是太孙对她亦有几分尊敬, 但是宫中向来全是势利之人。
  即便是她已经取代常氏成为新的太子妃。
  但是为继任者,总有人拿她同前任做比。
  等到太子薨逝之后, 那便更不必说了。
  一个失了夫君的女子, 别说是在这宫里, 便是在寻常人家也难有立足之地。
  再然后......皇长孙宣珩被陛下册封为皇太孙, 卢妃便只能越发小心谨慎, 深居简出。
  嬷嬷小心翼翼地替卢妃捏着肩,低声开口:“便是不必娘娘亲力亲为,也要费精神料理。眼下无人在宫中,娘娘半夜何必跪这许久的经!”
  嬷嬷小心劝着:“奴婢知晓您对太子殿下实在情深义重, 但是您这般操劳拖垮了身子,岂不是让太子在泉下也替您担忧?!”
  卢妃眸中闪过一丝自嘲,到底没说什么。
  那位的“情深义重”怕是一辈子都轮不到她。
  活着的时候就是如此,更遑论死后。
  “不过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罢了,本宫如今还剩下玟儿,要紧的是替他筹谋将来。”
  宣玟年岁渐渐大了。
  听说来年封王就藩,一应十五岁以上的皇子们,俱要分封归藩。
  前些日子皇太孙和萧明渊说的那些话,到底让她心里有些没底。
  如今宣珩他们皆已出孝除服。
  指不定过一阵子,陛下便会为皇太孙赐婚封妃。
  到时候......她这个所谓的太子妃,便更碍人眼了。
  只怕是要紧赶慢赶地替人腾挪位置。
  唯有太孙失德......
  卢妃闭了闭眼,淡声开口:“汤泉行宫之中之前安排进去的人,如今可还能听话派得上用场么?”
  年前的时候,她便让卢家人在外头选了几个容貌清丽的女子。
  细细教过之后,送到行宫里头。
  毕竟东宫内的承华殿,上下口风紧,又难以安插眼线。
  唯有行宫之中,或许还有几分机会可以操纵一番。
  皇太孙殿下平日里的声名实在是太漂亮了,倘若粘带上一丁点儿污迹,定然会让有些人大失所望。
  卢妃原本更想用些一劳永逸的法子。
  只可惜寻不到什么机会,眼下么,为了让太孙莫要过早选定太子妃,自然只能用些见不得光的手段。
  嬷嬷压了压声音:“那几人的家眷都在娘娘手里,单凭您一句话便任生由死,自然是听话的。”
  “况且娘娘您送给她们的是一场大造化,储君身边儿,便是做一个没名没分的侍妾,也比她们在行宫为奴为婢要强,她们自然是上赶着也要去的。”
  卢妃心下略略宽慰了些。
  但仍旧还是嘱咐道:“先压着她们不许私自行事,免得太刻意了,招人疑心,一切……等着听本宫的吩咐。”
  到底这些棋子都是她花了大力气精心择选调教出来的。
  日后……恐怕还要起大用,若是一开始便废了,那便可惜了!
  “是,奴婢省得。”嬷嬷低声应诺。
  正说话间,外头突然传来一声通报,说是有紧急之事前来禀报。
  卢妃一向不喜欢身边伺候的人太多。
  一应宫人内侍向来是不会这么晚还没规矩地前来打搅。
  守在卢妃身边的嬷嬷皱了皱眉,向主子告了声罪,便走出去抬声训斥道:“没规矩的东西!”
  “娘娘操持了一日才歇下,你不轻不重地在外面喊什么?有什么事不能明日一早再来报么?!”
  那小内侍喘着气,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只压低声音急急地开口:“是……是二皇孙殿下……”
  嬷嬷脸色一变,忙上前将人拽起来拉到一边儿:“你说什么?二皇孙殿下怎么了?!”
  内侍一个踉跄,险些一把摔倒在地!
  他本就是得了信儿便火烧似的赶过来递话,方才气儿还没喘匀,便遭了一顿劈头盖脸的骂。
  如今被嬷嬷阴恻恻的眼神盯着,心下也发慌,差点儿一口气没上来,半天都捋不清舌头。
  “……是……是太爷……他方才,连……连夜让人递进来的消息,说是二皇孙殿下遭人诬陷,与齐王赵王谋逆未遂……”
  “听说陛……陛下龙颜大怒,如今……如今二皇孙,齐王赵王他们,都已经被幽禁在汤泉行宫了!”
  嬷嬷脑子“嗡——”的一下,像是突然炸开了似的!
  诬陷,谋逆?!
  要是真落实了这罪名,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分明前几日还好好的,怎么今天就出了这样把天都捅出一个窟窿一般的事来啊!
  那小内侍定了定神儿。
  见嬷嬷神色铁青,忍不住压低声音急急劝道:“太爷说,此事十万火急,求娘娘万万要寻个法子叫二皇孙殿下脱身才是。”
  “不然到时候莫要说二殿下和娘娘,便是整个卢家上上下下都要受此牵连!还请娘娘拿个主意出来啊!”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来顶一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