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现在很生气,姐,你还是暂时别回家了。”
……
陈星皱皱眉:“你爸怎么知道的?”
过了一会,孟冬回道:“他好像是听宋老师说的。”
哦,陈星隐约记得,孟永华好像和宋浩有什么七拐八拐的亲戚关系。
她嫌恶地瘪了下嘴。八月学校教务开始安排下学年的教务,她辞职的消息肯定也散开了,尤其是小县城的学校,并没有严格的保密性,只要宋浩留心,想要知道不难。
这个宋浩,真是阴魂不散。
陈星再度嫌恶地撇撇嘴,心情顿时更糟糕了。
“姐,你真的辞职了吗?”从孟冬再一次发过来的消息中,她能感受到一点小心翼翼。
陈星微叹,也不想瞒她:“是的。”
“为什么呀?”
……
陈星没有回答,心情太差了,她不想说出一些过激的话语,在家里人的反应中,她竟品尝出自己内心深处瞬浮起的恐惧。
她退出了孟冬的对话框,余光却瞥到底下的Xela,点开了。
对话还停留在五月份。
尽管谢青黎每次回她的微信都是言简意赅,也很少挑起话题,很多次还把天聊死,可至少,她是愿意回信的,她是愿意和自己聊天的吧?
很多年前,17岁的谢青黎都敢离开融城,在另外一个国家重新开始。
她已经27岁,有了一定的经济储备,还有学历,她更有底气去别的城市才是。
陈星的拇指久久地停留在“Xela”这个ID上。
她忽然就不烦躁了,也不恐惧了。
这时,一条短信也跳了进来,弹出来几个字:“陈星老师您好,恭喜你已经被本校录用,请于………”
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躺了下来,心跳逐渐平稳,喜悦渗进来。
她绽开了笑容,发了条微信给何茜。何茜秒回“我就知道你没问题!”附带一连串的笑脸。
陈星很久都没有这种崭新的开心了,混合着被肯定的兴奋,以及一点点竞争得胜的虚荣感,她任由自己沉溺在开心的湖泊里,可不知不觉地,有一丝丝寂寞的涟漪荡开。
好像,这种开心的时刻,她也只有何茜一个人能分享了,也只有何茜能真的替她开心。
就没有别的人了吗?
陈星凝视着“Xela”这个ID。
师姐,你会为我开心吗?
这话在对话框里停留了好久,不知道怎么的就是没法发出去。陈星躺在床上,双手举着手机,神情纠结。
十几年前她们的交集只是一起抽背书,一起听歌,共坐过一辆公交车,其实她对谢青黎并不了解,而十几年后的她更是一团雾,此时她有种恍惚,仿佛这个微信的对面是个假人。
“陈星?”
她睁大双眼,被假人的对话框里跳出来这两个字吓了一大跳,下一秒,手机狠狠地砸在她的脸。
“嗷呜!”陈星捂着脸,却笑出声来了。
第21章 后续
七月,谢青黎自觉状态差,便申请了两天病假,好让自己避开公司,避开人群,让自己独自呼吸片刻。
不过在家她也没闲着,还是查邮件,打电话给客户,依旧按照时间点工作,只是在家穿着可以随意,心态也会轻松一些。
午餐休息时间,她简单地吃了点沙拉。
这些天睡眠很差,她不想一直吃褪黑素,所以即使现在精神很疲劳,她也不打算去午睡。她穿着家居服,手机也不带,到楼下去走走。
刚下完一场雨,空气不算炎热,她在公园走了一圈,在长椅上坐了下来。
看看人群,看看天空,看看草地。
她想要放空脑袋,可脑袋里却仍旧挤满了很多她无法释怀的杂绪。
上次星旗银行那件事因为惊动了各个层面的高层,所以基本全公司上下都知道了了,被列为典型案例。
事情表面已经圆满解决了,可底层的暗流只有她一个人在承担,没人愿意以这种方式在公司“出名”。她甚至觉得私下底很多人都会讨论她,都在“以她为诫”,尽管表面一切正常,职场上的委屈和不甘心,除了自己没有旁人在乎。
谢青黎在公司表面也如常,尽管在家里的她一塌糊涂。
工作失利,失恋,好似一下子糟糕的事情全让她遇上了,而且都无解。
谢青黎在内心深叹一声,她起身准备回家,走着走着,与一对情侣擦肩而过。
她脚步顿顿,然后状若没事地朝前走。
遇见沈佳茵是去年年初,那时她的状态很好,她刚拿下星旗银行这个大客户,和同事们去马来西亚度假。
即使是度假,她也做不到完全放松,拿着笔记本,在酒店大堂里查看邮箱,为免有一丝的泄露。
是沈佳茵和她主动打招呼,主动接近她,她约她出门吃饭,逛街,在热浪汹涌的街上,不设防地和自己说着她的一切。
那是时隔十几年的故土的生活,那是她不曾拥有的幸福的受尽宠爱的家庭。
谢青黎心生好奇,也喜欢和她相处的感觉。
没过多久,沈佳茵跟她告白。
“我在追你呀,你难道不知道吗?”
谢青黎内心微微震动,微笑着问她:“你怎么就确定我喜欢女孩子?”
沈佳茵望着她笑:“你看我的眼神里没有反感,而且我感觉你挺喜欢我的。”
谢青黎忍不住笑了下,下一秒,沈佳茵便亲了过来。
她愣了好一会。
沈佳茵的唇贴着她,轻轻说:“和女孩子恋爱过吗?”
谢青黎想了想,诚实道:“还没有。”
两人在一起一个多月后,沈佳茵想起来“秋后算账”了,笑着问她:“你当时说还没有,这个还字就很有趣,我问你,初恋是谁呀?”
谢青黎沉吟了片刻,并没有及时回答,被沈佳茵一直追问:“咦,谁呀,不会是你在国内读书的时候吧?初中?”
“不会是初中同学吧?邻居?还是老师?比你高年级的?”
谢青黎被她逗笑,自从她决定跟着林语晴来新加坡,关于国内的所有就被她切割掉了。前17岁她对她遇到的人类,不是无感,就是嫌恶,唯二能引起她情感上的激荡的,除了她的外婆,就是陈星了。
不过陈星比她小,虽然仅仅小两岁,但是初中生的陈星俨然就是一个懂事好学的小妹妹而已,怎么可能是初恋呢?
“你想那么久啊?谁令你那么难忘啊?”
沈佳茵不停地追问她,还追问她以前在国内的生活。
谢青黎避开了她对自己以前生活的探究,不过也跟她坦白了她的初恋。
那时她刚来新加坡读书,很不适应这边的教学环境,同班有个女同学,国内出生的,四岁就跟着父母从闽省移民到了新加坡,对她非常照顾,帮助了她很多,所以她才能很快地融入了集体。
“然后你们就在一起了?”沈佳茵带着醋意地问。
谢青黎摇头:“没有,那时只是有朦胧的好感。”她本人对情感方面的触知很敏感,喜不喜欢一下子就知道了,后来女同学去了法国留学了,所以她们根本没有发展的空间。
“她长得漂亮吗?”沈佳茵不依不挠地问。
谢青黎抿嘴笑:“挺好看的。”
沈佳茵忿忿地捶她一下,“那肯定没有我好看!”
“那根本不叫初恋啊,你的初恋应该是我才对呢。”她扑过来抱住谢青黎笑,笑得明艳又嚣张。
回忆起那个笑容,谢青黎的眼眸泛起了一层涟漪。
她加快脚步,回到了家。
当一段感情结束的时候,不可避免还会想起刚开始时的甜蜜。
她和沈佳茵还有没有可能呢?
谢青黎复盘过羊城那次见面很多次,每一次都是分开的结局。
其实在一起不久,她就看到了沈佳茵性格里的底色。
她是在爱意浸染的环境里长大的,有着强大稳固的家庭后盾,有任性肆意的资本,所以内心还住着一个不愿意长大的小孩。
她们其实很不相像,也难怪会互相吸引吧。
谢青黎内心隐隐有点担心,不过她觉得既然在一起了,她会尽她所能地为这段感情努力。
她以为的未来是要等到她和沈佳茵交往三四年,彼此感情稳定之后再考虑。
没想到交往半年多,沈佳茵就跟她提出了这终极命题。
她知道沈佳茵也没考虑过和她的未来,她只是被逼婚逼急了,迫切找一条万无一失的解决办法,可这是她的人生,哪怕是作为恋人的自己,也没法替她做主。
她们果然不欢而散了。
谢青黎知道自己并不是沈佳茵初恋,她也从来没有问过她的感情经历,她能够感受到她的感情模式。
恋爱前期全身心地,游刃有余地投入,她全然不掩饰自己的一切,也要求恋人迅速地热烈的投入,没有一丝的隐瞒。
她童年少年的成长过往,对着心理医生甚至都无法说出口,而她已经尽她所能跟沈佳茵说出口了,可对她来说还是不够。
也许她们交往三年,四年,五年,她会对她说的。
也许吧,但绝不会是半年,也不会是八个月。
谢青黎深深地吐出一口气。
她们的感情观也不一致。
最初的担心变成了现实,她们果然是不合适的。
想到这里,谢青黎的心里再度泛起一阵熟悉的痛楚,然而已经没有之前的剧烈。
谢青黎翻开手机,照片,通讯录,微信里的聊天记录,她自认不是拖泥带水的人,可还是下不了手。
她望着微信里的消息栏,深深地叹口气。
也罢,让它自己沉下去吧。
她精神不济,撑到八点就趴在桌上眯了过去。
迷糊之际,她做了个梦。
梦里的她还在做试卷。
一张一张的数学卷,一打开,全部都是英文,抬眼一扫,全部都是陌生的脸孔。
她知道自己在做梦,可是无论如何却醒不过来。
做题的急迫感过于真切,一道一道的,怎么都做不完,她费神地读完题干,周围的同学已经刷刷刷地在写。数学一向是她的强项,她不能丢分,即使在异国他校,这应该也是她的强项才是。
可是,怎么都赶不上,不断有人站起来交卷,只有她,怎么写都写不完,手一直窦,
五分钟,五分钟,还有五分钟。
翻到最后一页,居然还有两道大题。
即使知道自己在梦里,谢青黎却十分清晰地感受到那种背脊发冷,气道缩窄,空气一寸寸减少的感觉。
呼!呼!呼……
谢青黎总算醒过来,急促急促地呼吸。
如果她一旦做这种梦,那就代表她过于焦虑了,她要适当调节,缓解,平复、
情绪而已。
就像小时候那种“恨不得自己死掉”的念头一样,只是情绪。只要自己足够强大,只要自己稳住不崩溃,慢慢地熬过那一刻,那就没事了。
谢青黎起身,走出公寓去,一路搭电梯到了天台。
夜风潮湿,滋润着她的肌肤,视野里是高楼里的万家灯火,一盏一盏地亮着,与她没有半点关系。
她仰头望着天空,灰暗灰暗的,不见半颗星。
她站着很久很久,直到那情绪被宽广的天台以及无边的夜色稀释,才下楼回到自己的房间。
她踩着步子进门,站在玄关处,就听到了微信震耳欲聋的响声。
谢青黎的身体突然一僵。
她缓缓走近,拿起手机,当看到“茵茵”两个字的瞬间,她的心猛地抖了一下,空气也凝固了。
对面发过来的是视频邀请。
空气仿佛也凝固了。
谢青黎按了拒绝。
她慢慢坐下,支起瘦削的肩膀,桌子旁的一盏小台灯映出她的侧影轮廓。
15/74 首页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尾页 |